更多“十字花科黑斑病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治?”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秋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并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有病枝条并销毁。休眠期喷洒2000倍五氯酚钠水溶液或1%硫酸铜溶液杀死病残体上的越冬菌源
    (2)灌水最好采用滴灌、沟灌或沿盆边浇水,切忌喷灌。灌水时间最好是晴天的上午,以使叶片保持干燥。栽植密度要适宜,以利通风透气。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使植株提高抗病性
    (3)发病期间喷洒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1%等量式波尔多液。7-10天喷1次
    (4)栽培抗病品种及选取用抗病砧木

  • 第2题:

    如何鉴别杨树黑斑病?


    正确答案: 该病在吉林省各地均有发生,危害杨树苗木、幼树叶片。通常在6月末幼苗长出3~4枚叶片时发病,7~8月进入发病盛期,9~10月为末期。鉴别方法为,被害杨树叶的背面有小黑点,逐渐形成黑斑。雨季时黑斑相互连片,迅速变黑并干枯脱落。受害严重的树木,全株形成光杆,梢部干枯。小叶及苗茎变黑全死,苗茎扭曲不直。

  • 第3题:

    如何防治菟丝子的危害?


    正确答案:菟丝子是菟丝子科菟丝子属(Cuscuta)植物的通称,俗称“金线草”。是一类缠绕在木本和草木植物茎叶部营全寄生生活的草本植物。菟丝子也是传播某些植物病害的媒介或中间寄主,除本身有害外,还能传播类菌原体和病毒等,引起多种植物的病害。防治采用清洁种子,严禁从外地调运带有菟丝子种子的种苗是最基本的防治措施。作种用的种子,应彻底清除菟丝子后方能用作繁殖。粪肥经高温处理,使菟丝子种子失去萌发能力。合理轮作或间作也有一定效果,菟丝子一般不寄生禾本科作物上,如玉米、高粱、谷子等,以这些作物与大豆轮作,或与大豆间作,玉米有屏障作用,可减轻菟丝子的发生与危害。利用寄生菟丝子的炭疽病菌制成生物防治的菌剂,在菟丝子危害初期喷洒,可减少菟丝子的数量并减轻危害,具有防病增产作用。菟丝子早期以营养生长为主,其吸器多伸达皮层或终止于韧皮部,在早期进行手工拉丝防除较容易,寄主受害也较轻,受害严重的田块应及早连同寄主一起销毁。

  • 第4题:

    蜜柑大实蝇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蜜柑大实蝇主要为害甜橙、酸橙、红桔、温州蜜柑等柑桔类植物果实。雌成虫产卵于果实内,卵孵化出幼虫在果实内取食瓤瓣为害,致使果实未熟先黄,未熟先落,丧失食用价值。
    主要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加强果实、苗木检疫,防止该虫向未发生区扩散。
    (2)农业防治。①冬季清园翻耕,消灭地表耕作层的部分越冬蛹;②9月下旬至11月中旬,摘除未熟先黄果,拾净落地果进行集中煮沸、深埋处理,消灭果实中幼虫;③零星、分散的果树,待7~8月成虫产卵后将所有青果全部摘完,使果实中的幼虫不能发育成熟,达到断代的目的;对品种老化、品质低劣的果园,可进行高接换种或砍伐后重新改造果园。
    (3)诱杀防治。利用蜜柑大实蝇成虫产卵前有取食补充营养(趋糖性)的生活习性,可用糖酒醋敌百虫液或专用诱剂诱杀成虫。

  • 第5题:

    毒麦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毒麦是一年生恶性杂草,常与麦类作物混生,造成麦类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毒麦种子中含有毒麦碱,可麻痹中枢神经,人、畜误食后可能引起中毒。
    主要防治措施:
    (1)加强植物检疫。对麦类种子及发生区外调的粮食、饲料要严格检疫,麦类籽粒加工时含毒麦的下脚料要妥善处理。
    (2)播种前使用硫酸铵浸种,将漂浮在上的毒麦子实打捞并处理。
    (3)麦类乳熟期田间毒麦易于识别且种子未成熟,应及时拔除毒麦植株;麦类留种地要彻底拔除毒麦植株,用种量少的也可采用田间穗选留种。
    (4)机收麦类作物时,应先收留种地,再收无毒麦田块。收割机转移其他地方作业前,进行彻底清扫,避免毒麦子实随机传播。

  • 第6题:

    问答题
    黄瓜黑星病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黄瓜黑星病是由瓜疮痂枝孢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为害黄瓜、甜瓜、西葫芦、冬瓜、南瓜和西瓜等葫芦科作物。该病主要通过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在寄主植物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危害部位有叶片、茎、卷须、瓜条及生长点等,可引起子叶腐烂,严重时幼苗整株腐烂,幼瓜弯曲、畸形,后期病部多形成疮痂,湿度高时病部表面产生绿褐色霉层。该病可造成瓜类减产70%以上,病瓜受损变形,失去商品价值。
    主要防治措施:
    (1)严格检疫措施。严禁在发病区繁种和从发病区调种。
    (2)种植无病种苗。种子用温水浸种或多菌灵等药剂浸种消毒处理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重点喷洒植株幼嫩部位。
    (4)农业防治。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并加强肥水管理,发病田与非瓜类作物轮作2-3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危害水稻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之一。该病主要通过种子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主要为害水稻叶片,幼龄叶片最易受害。
    病斑局限于叶脉间薄壁细胞,由初期深绿色水浸状斑点逐渐变为淡黄色狭长条斑,后期多条病斑连成大块坏死斑,病部菌脓呈串珠状。水稻从苗期到孕穗期都可见到典型病状,病菌侵染种子颖壳后出现变色斑点。籼稻通常极为感病,多数粳稻的抗性都很强,籼稻因病造成损失在5-20%左右,严重时可达50%。
    主要防治措施:
    (1)检疫措施,禁止从发生区调种、换种。
    (2)种子消毒处理。发生区播种前采用温汤浸种法或强氯精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3)药剂防治。苗期或大田稻叶上发现有细菌性条斑病出现时,应立即喷施噻森铜等药剂进行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榆叶黑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减少侵染源。晚秋或初冬时,收集并烧毁落地病叶。
    2.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病枝,集中销毁。
    3.可在发病初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65%可湿性代森锰锌500倍液,或65%可湿性福美铁500倍液,隔天喷1次。喷2~3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我国许多地方草坪杂草危害十分严重,请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杂草在草坪中泛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要点)
    (1)草坪建植前准备不充分。如选地不当,不能充分发挥优势种的优势;没有预先除草措施;草坪草种植层内有石块等杂物等。
    (2)草坪建植后无或养护措施不当。如无或少进行常规修剪;不当施肥和灌溉;人工除草比例大;无或少的化学除草措施等。
    (3)草坪杂草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如:土壤或坪床准备;建植时期选择;混合或先锋草种使用;养护管理措施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油菜的主要检疫性病害是()。

    • A、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
    • B、油菜菌核病
    • C、油菜病毒病
    • D、黄龙病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榆叶黑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减少侵染源。晚秋或初冬时,收集并烧毁落地病叶。
    2.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病枝,集中销毁。
    3.可在发病初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65%可湿性代森锰锌500倍液,或65%可湿性福美铁500倍液,隔天喷1次。喷2~3次。

  • 第12题:

    柑桔黄龙病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柑桔黄龙病是芸香科柑橘属和金柑属植物的重要病害,其病原菌为韧皮部杆菌属细菌,寄生于韧皮部,系统侵染但分布不均。始发病呈现“黄梢”症状,叶片黄化、早落,再发梢短、叶小;病树不长新根,有的根部腐烂、大量枝条坏死;果实畸形、味淡、易早落,失去商品价值。幼树发病后一般1-2年内枯死,成年树发病后3-5年内枯死或丧失结果能力。
    主要防治措施:
    (1)严格检疫。禁止未经检疫的柑橘苗木和接穗进入新区和无病区。
    (2)种植经检疫合格的无病健康苗木。
    (3)防虫控病。在春芽萌动期和每次新梢抽发期,及时施药防治柑桔木虱。
    (4)挖除病树。对柑桔黄龙病株一经确认即坚决挖除集中烧毁,挖除前要先喷药杀灭病株及其周围植株上的柑桔木虱。
    (5)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多施有机肥,增强树势,统一控梢。

  • 第13题:

    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李属坏死环斑病毒几乎可侵染所有的李属植物,引起坏死、皱缩、花叶、环斑、穿孔、枯死等,特别在苗期发生会造成严重损失。该病毒主要通过种子和苗木的调运远距离传播,近距离主要通过嫁接传播扩散。
    主要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调运时实施检疫,严防种苗传播病毒。
    (2)农业防治。建立无毒种苗繁育基地,发展无疫病优质果树生产区。
    (3)化学防治。选择抗病毒药剂进行化学防治,重点进行药剂灌根和主干环剥涂药。

  • 第14题: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危害水稻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之一。该病主要通过种子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主要为害水稻叶片,幼龄叶片最易受害。
    病斑局限于叶脉间薄壁细胞,由初期深绿色水浸状斑点逐渐变为淡黄色狭长条斑,后期多条病斑连成大块坏死斑,病部菌脓呈串珠状。水稻从苗期到孕穗期都可见到典型病状,病菌侵染种子颖壳后出现变色斑点。籼稻通常极为感病,多数粳稻的抗性都很强,籼稻因病造成损失在5-20%左右,严重时可达50%。
    主要防治措施:
    (1)检疫措施,禁止从发生区调种、换种。
    (2)种子消毒处理。发生区播种前采用温汤浸种法或强氯精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3)药剂防治。苗期或大田稻叶上发现有细菌性条斑病出现时,应立即喷施噻森铜等药剂进行防治。

  • 第15题:

    问答题
    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其危害成因是什么?如何监测与防治?

    正确答案: 水体富营养化: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向水体中不断流入,在水体中过量积聚,致使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剩的现象。
    危害:
    1.危害水域生态环境,影响栖息生物的生存,造成水产养殖损失。
    2.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的失衡。
    3.破坏水域生态景观,影响旅游观光。
    4.影响自来水厂的生产和自来水的质量,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成因:
    ①天然富营养化:
    A.天然降水
    B.地表土壤的侵蚀、淋溶
    C.浮游动植物生长、死亡、分解、释放。经过这种方式和途径,经过千万年的天然演化过程,原来的贫营养型就逐渐演变成富营养型。
    ②人为富营养化: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水体,加速了湖泊演化的过程,其来源:
    A.城市生活污水带来大量N、P;
    B.农村施用的化肥、牲畜粪便,经面源污染而进入。
    监测与防治:
    1.控制氮、磷等营养物的流入
    2.物理方法治理
    3.化学方法防治
    4.生物防治
    5.生态防治
    6.综合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什么叫杂菌?与侵染性病害有什么区别?会造成什么危害?污染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1)杂菌的概念:指生长在菌床或段木等培养料中,而不侵染食用菌菌体的菌类。
    (2)侵染性病害:由于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的侵入,使食用菌菌丝体萎缩死亡,子实体出现畸形、斑点、发臭、霉烂、萎缩等症状,从而降低了商品价值,严重时绝收。
    (3)杂菌的为害
    A.与食用菌争夺养分、水分和空间;
    B.分泌毒素抑制食用菌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形成。
    (4)污染原因
    A.培养料灭菌不彻底;
    B.无菌操作不严;
    C.菌种本身带菌;
    D.接种室或接种箱灭菌不彻底,环境中杂菌孢子浓度大。
    (5)防治措施
    A.培养基灭菌要彻底;
    B.严格无菌操作:接种过程中,由于接种室灭菌不彻底或操作中没有严格按操作规程,常会将一些杂菌带入,从而引起污染;
    C.选择优良无病种子(无污染);
    D.及时检查处理:在发菌过程中需经常进行检查,若发现要及时处理;
    E.搞好环境卫生
    如菇房、场地、接种室、培养室、培容器等要经常搞好清洁卫生,并要定期进行杀虫灭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十字花科黑斑病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十字花科黑斑病主要为害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芜菁、芥菜、油菜等多种十字花科植物。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多从外叶或下部叶片开始发生,病斑淡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叶片上的病斑可以连片,严重的叶片枯死。多雨高湿有利于黑斑病发生。
    主要防治措施:
    (1)对种子要严格实行检疫。
    (2)建立无病留种田制度,确保种子健康无病。
    (3)发病初始病株应该及时拔除,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4)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
    (5)药剂防治。选择杀菌药剂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李属坏死环斑病毒几乎可侵染所有的李属植物,引起坏死、皱缩、花叶、环斑、穿孔、枯死等,特别在苗期发生会造成严重损失。该病毒主要通过种子和苗木的调运远距离传播,近距离主要通过嫁接传播扩散。
    主要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调运时实施检疫,严防种苗传播病毒。
    (2)农业防治。建立无毒种苗繁育基地,发展无疫病优质果树生产区。
    (3)化学防治。选择抗病毒药剂进行化学防治,重点进行药剂灌根和主干环剥涂药。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