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影响回炼油罐液面的因素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回炼油量的多少说明()的大小,回炼油罐液面上升,说明反应深度低。


    正确答案:反应深度

  • 第2题:

    油浆回炼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增加反应生焦,维持系统热平衡;
    (2)回收被油气带走的催化剂;
    (3)降低油浆中固体含量,防止塔底结焦;
    (4)提高反应总转化率,增加轻质油收率。

  • 第3题:

    控制好塔底液面的意义是什么,有何影响因素,如何调整?


    正确答案: 塔底液位的变化反应了全塔的物料平衡状态,就变化对操作影响来说,过低易造成泵抽空中段油浆循环,发生超温超压及冲塔事故,过高会淹没油气进料口,使反应憋压,造成严重后果.
    影响因素:
    1.人字挡板上气相温度上升,液面下降;
    2.反应深度增大,液面下降;
    3.反应处理量增大,液面上升;
    4.油浆回炼量和外甩增加,液面降低;
    5.油浆循环增加造成返塔温度下降,液面上升;
    6.回炼油罐满罐溢流使液面上升;
    7.原料性质变化;
    8.机泵故障,仪表失灵;
    9.塔底搅拌蒸汽增大,造成仪表指示偏差,使液面控制失去正确依据.
    处理方法:
    1.正常生产中通过调节油浆上返塔量来改变重质烃冷凝量多少来控制塔底液位的;
    2.开工初期是通过补充原料油或回炼油来控制的;
    3.可以通过调节油浆外甩量来控制塔底液面;
    4.经常检查各仪表是否正常,防止误指示;
    5.循环量不允许太低,防止油气洗涤不净,催化剂堵塞塔盘.

  • 第4题:

    橡料混炼的质量要求是什么?影响开炼机混炼的因素是哪些?


    正确答案: 对橡料混炼的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橡料要保证制品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二是橡料应具有良好的工艺加工性能。为此必须使各种配合剂完全而均匀地分散于橡
    胶中,保证橡料的组成和性能均匀一致,还应使橡料有一定的可塑度以保证后续各工序加工能顺利进行。影响开炼机混炼的因素有:加料顺序,辊筒的转速和速比、辊距、辊筒温度、混炼时间、容量以及操作技术等。

  • 第5题:

    水洗碱沉降罐(V1313)液面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影响因素
    1)液化气进料量大,液面上升。
    2)V1313压力过低,液化气出装置受憋,造成液面上升。
    调节方法
    1)正常时V1313液面由液控阀自动控制,保持其液面在40-50%。
    2)调整好操作,适当开一些液控阀付线,控制好液面。
    3)适当关液化气出装置压控调节阀或付线阀,提高V1313压力,液化气出装置受憋时,及时联系厂调度,解决后路问题,同时V1313液面上升很快时,应打开V1313安全阀付线,保持其液面在40-50%。

  • 第6题:

    甩油罐中的污油一般都()。

    • A、排入含油污水系统
    • B、排入含硫污水系统
    • C、排入轻污油系统
    • D、回炼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回炼油罐现场上液面计量程()。


    正确答案:42—53%

  • 第8题:

    回炼油罐液面上升,表明反应深度变()。


    正确答案:

  • 第9题:

    回炼油量的多少说明()的大小,回炼油罐液面上升,说明反应深度()


    正确答案:反应深度、低

  • 第10题:

    油浆回炼量的波动对塔底液面的影响?


    正确答案: 油浆回炼量波动,对塔底液面有直接影响,油浆回炼量增大,塔底液面下降,反之则塔底液面上升。

  • 第11题:

    回炼油回炼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提高总转化率,增加轻质油收率;
    2.增加反应生焦。

  • 第12题:

    判断题
    反应回炼油量增加,回炼油罐液面下降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影响回炼油罐液面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反应深度的变化,反应深度大,回炼油面低;
    2.回炼油=回炼量的变化,量大,回炼油面低;
    3.原料处理的变化,量大,回炼油面高;
    催化剂活性的变化,活性低,反应深度低,回炼油面高;
    原料性质的变化,原料重难裂化,回炼油液面高;
    塔底温度的变化,温度高,回炼油面高;
    塔17层温度的变化,温度高,回炼油面高;
    机泵故障及仪表失灵.

  • 第14题:

    影响回炼油罐液面的因素,调节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影响因素:
    1.反应深度的变化,深度大,回炼油液面低;
    2.回炼油回炼量的变化,量大则罐位低;
    3.原料处理量的变化,量大回炼油液面高;
    4.催化剂活性的变化,活性低反应深度低,回炼油液面高;
    5.原料性质的变化,原料轻,反应温度控制低,难裂化,回炼油液面高;
    6.塔底湿度的变化,温度高,回炼油液面高;
    7.塔17层温度的变人,温度高,回炼油液面高;
    8.机泵故障及仪表控制失灵.
    处理方法:
    1.一般情况下,回炼油液面是通过改变回炼油回炼量来控制的,如回炼油液面过低,泵有抽空的危险时,联系反应岗位用补油线补油;
    2.联系反应岗位控制好反应深度,选择合适的反应深度;
    3.联系反应岗位调稳回炼油回炼量;
    4.联系反应岗位调稳原料量;
    5.注意原料性质的变化,联系反应岗位,调整操作,改变反应深度;
    6.注意催化剂性质的变化,联系反应岗位,调整操作,启用或停止小型加料;
    7.控制好塔底温度;
    8.根据轻柴油凝固点的要求,控制好17层温度,控制好一中段回流量和返塔温度;
    9.机泵故障,切换备用泵,联系钳工或电工修理,仪表控制失灵,改手动或走付线控制,联系仪表修理.

  • 第15题:

    如何回炼污汽油?回炼时要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回炼污汽油是用污汽油作为分馏塔顶冷回流。回炼污汽油时要注意:
    (1)放尽存水。
    (2)冷回流量要小些,以免反应压力超高。
    (3)要及时调节分馏塔顶温度,控制汽油质量,因为此时油气分压提高。
    (4)污汽油较重且颜色较黄则不应作塔顶冷回流而应设法改从其他入口打入分馏塔。

  • 第16题:

    为防止污油带水,甩油罐气相温度高于(),才可以回炼。

    • A、150℃
    • B、100℃
    • C、200℃
    • D、250℃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巡检过程中,甩油罐的巡检内容最全面的是()。

    • A、甩油罐的液位和温度
    • B、甩油罐的液位和压力
    • C、甩油罐的温度和压力
    • D、甩油罐的液位、压力以及污油回炼情况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含水量高的不合格品最好()。

    • A、回炼至气液分离罐
    • B、回炼至脱氢提馏塔
    • C、小流量回炼
    • D、大流量回炼

    正确答案:B,C

  • 第19题:

    调节回炼油液面的方法,一般从调整()入手。

    • A、回炼油回炼量
    • B、反应深度
    • C、回炼油返塔量
    • D、重柴油抽出量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什么叫回炼比?回炼比的大小对催化裂化装置的操作有些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回炼比=总回炼油量(t/h)/新鲜原料油量(t/h)
    =(总转化率/单程转化率)-1
    式中总回炼油量是指回炼油和回炼油浆的总和。
    回炼比本身并不是独立变量,在一定的总转化率下,它只是单程转化率的反映。单程转化率高,回炼比就小。
    回炼比是催化裂化反应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和产品的产率分布、产品质量、装置热平衡以及装置的处理能力等有密切关系。
    (1)随着单程转化率的增加,柴油收率和单程转化率之比值迅速下降。因此,为了提高柴油收率,应该降低单程转化率,增加回炼比。这样,一方面反应深度较浅,柴油不易二次裂化;另一方面回炼比增加后,降低了催化裂化所生成的柴油的分压,从而进一步降低柴油的二次裂化的程度。
    (2)降低单程转化率,增加回炼比,可以降低轻柴油的凝点,增加轻柴油的十六烷值。
    (3)回炼比增加后,反应所需热量大大增加,原料预热炉的负荷、反应器和分馏塔等的负荷都会随之增加。由于反应所需热量增加,反过来又会使再生温度降低,再生催化剂含炭量增加,使单程转化深度进一步降低,有时不得不降低处理量或生产柴油以减少回炼比。所以回炼比的增加是有限度的。

  • 第21题:

    回炼次品时,会对产品质量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在其它操作条件未变情况下,回炼次品时,汽油干点及柴油凝点会下降,所以要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必须适当提高各部温度。

  • 第22题:

    回炼油罐液面的变化对分馏柴油质量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回炼油罐液面上升,回炼油回炼量增加,反应深度降低,轻柴油馏份增加,如控制的17层塔盘温度不变,随着轻柴油油气分压的增加,那么,轻柴油凝固点将降低,这时应相应提高17层塔盘温度,保证轻柴油质量合格。

  • 第23题:

    燃料油一回炼流量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影响因素:
    (1)P203出口压力变化
    (2)喷嘴堵塞
    (3)流量指示失灵
    (4)调节阀失灵
    调节方法:
    (1)调整泵出口压力平稳
    (2)蒸汽反吹,不通时等停工处理
    (3)流量指示失灵,改手动控制,联系仪表处理
    (4)副线控制,联系仪表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