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河道站一年内单样含沙量的测次分布,应能控制含沙量的变化过程,并符合下列规定:
⑴洪水期,每次较大洪水,一类站不应少于8次,二类站不应少于5次,三类站不应少于3次,洪峰重迭、水沙峰不一致或含沙量变化心剧烈时,应增加测次,在含沙量变化转折处应分布测次。
⑵汛期的平水期,在水位定时观测时取样一次,非汛期含沙量变化平缓时,一类站可每2-3d取样一次,二、三类可每5-10d取样一次。
更多“河道站单样含沙量测验的测次分布,应符合哪些规定?”相关问题
  • 第1题:

    水文站流量测验次数的布置,应符合哪些规定(潮流量测验、结冰河流除外)?


    正确答案: 水文流量测验次数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文站一年中的测流次数,必须根据高、中、低各级水位的水流特性、测站控制情况和测验精度要求,掌握各个时期的水情变化,合理地分布于各级水位和水情变化过程的转折点处。水位流量关系稳定的测站测次,每年不应少于15次。水位流量关系不稳定的测站测次,应满足推算的流量和各项特征值的要求。当发生洪水、枯水超出历年实测流量的水位时,应对超出部分增加测次。
    (2)对新设测站初期的测流次数,应较“一”款的规定增加测次。

  • 第2题:

    单样含沙量测验记载表中,施测号数按()编号填记。

    • A、年
    • B、月
    • C、日
    • D、时

    正确答案:A

  • 第3题:

    高含沙量水流或实践证明悬沙分布均匀的情况,可在水边适当位置测取单样。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单样含沙量测验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观测基本水尺水位;
    2、施测取样垂线的起点距;
    3、施测或推算垂线水深;
    4、按确定的方法取样;
    5、单样需作颗粒分析时,应加测水温。

  • 第5题:

    较严格的流量与悬移质泥沙(),一般是在河流设定断面,根据当时观察或经验估计的水深、流速和含沙量的分布情况,布置若干测验“垂线”测量其水深,在垂线水深范围安排数个“测点”测量各点的流速和含沙量(或采取含沙浑水水样送实验室测定含沙量)。

    • A、一般测验
    • B、单次测验
    • C、年度测验
    • D、安排测验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一次输沙率测验过程中采取二次以上相应水样时,可将各次单样含沙量()作为相应单样含沙量。

    • A、算术平均值
    • B、“bVm”加权值
    • C、部分流量加权值
    • D、时间加权值

    正确答案:A

  • 第7题:

    一年内单样含沙量的测次分布,应能控制()的变化过程。


    正确答案:含沙量

  • 第8题:

    按《河流流量测验规范》要求,在流速测量中,其流速测点的分布应符合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一是一条垂线上相邻测点的最小间距不宜小于流速仪旋浆或旋杯的直径。
    二是测水面流速时,流速仪转子旋转部分不得露出水面。
    三是测河底时,应将流速仪下放到0.9水深以下,并应使仪器旋转部分的边缘离开河底2~5m。

  • 第9题:

    单选题
    河道站一年内单样含沙量的测次分布,应能控制含沙量的()。
    A

    最小值

    B

    变化过程

    C

    起涨点

    D

    平均值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一年内单样含沙量的测次分布,应能控制()的变化过程。

    正确答案: 含沙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较严格的流量与悬移质泥沙(),一般是在河流设定断面,根据当时观察或经验估计的水深、流速和含沙量的分布情况,布置若干测验“垂线”测量其水深,在垂线水深范围安排数个“测点”测量各点的流速和含沙量(或采取含沙浑水水样送实验室测定含沙量)。
    A

    一般测验

    B

    单次测验

    C

    年度测验

    D

    安排测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采用单沙—断沙或单颗—断颗关系进行资料整编,需要建立单沙—断沙关系的站,在进行()测验的同时,应采取相应单样。
    A

    流量

    B

    浓度

    C

    输沙率

    D

    含沙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单样含沙量测验方法应能使一类站、二、三类站单断沙关系线的比例系数在什么范围之间?


    正确答案:单沙含沙量测验方法应能使一类站单断沙关系线的比例系数在0.95-1.05之间,二、三类站在0.93-1.07之间。

  • 第14题:

    采用单沙—断沙或单颗—断颗关系进行资料整编,需要建立单沙—断沙关系的站,在进行()测验的同时,应采取相应单样。

    • A、流量
    • B、浓度
    • C、输沙率
    • D、含沙量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单样含沙量测次分布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年内单样含沙量的测次分布,应能控制含沙量的变化过程:
    (1)洪水期,每次较大洪水,一类站不应少于8次,二类站不应少于5次,三类站不应少于3次,洪峰重迭、水沙峰不一致或含沙量急剧变化时,应增加测次,在含沙量变化转折处应分布测次;
    (2)汛期的平水期,在水位定时观测时取样一次,非汛期含沙量变化平缓时,一类站可每2-3d取样一次,二、三类站可每5-10d取样一次;
    (3)含沙量有周期性日变化时,应经试验确定在有代表性的时间取样。

  • 第16题:

    简答悬移质单样含沙量测验的误差来源?


    正确答案:来源于测验误差(包括单次测验的综合误差和测次分布不足的误差)及工程施工、挖沙、淘金等造成局部性泥沙的影响。

  • 第17题:

    河道站一年内单样含沙量的测次分布,应能控制含沙量的()。

    • A、最小值
    • B、变化过程
    • C、起涨点
    • D、平均值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单样含沙量测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单样含沙量的测验误差,包括单次测验的综合误差和测次分布不足的误差,其控制方法为:
    (1)单次测验误差,主要来源于垂线布设位置、取样方法、仪器性能、操作技术及水样处理等方面。除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外,对取样垂线位置,应经常注意含沙量横向分布和单断沙关系的变化,发现有明显变化时,应及时调整垂线位置;断面上游附近有较大支流加入或有可能产生河道异重流时,应适当增加垂线数目或增加垂线上靠近底部的测点。
    (2)测次分布,在洪水组成复杂、水沙峰过程不一致的情况下,除根据水位转折变化加测外,还应用简易方法估测含沙量,掌握含沙量变化的转折点并适时取样。
    (3)因特殊困难必须在靠近水边取样时,应避开塌岸或其他非正常水流的影响,以保证水样具有一定代表性。当断面上游进行施工或挖沙、淘金等造成局部性泥沙现象时,应及时查清泥沙来源和影响河段范围,并将情况在记载簿及整编资料中说明。

  • 第19题:

    一类泥沙站的单样含沙量测验,不得采用()法。

    • A、选点
    • B、一点
    • C、垂线混合
    • D、积深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问答题
    单样含沙量测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单样含沙量的测验误差,包括单次测验的综合误差和测次分布不足的误差,其控制方法为:
    (1)单次测验误差,主要来源于垂线布设位置、取样方法、仪器性能、操作技术及水样处理等方面。除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外,对取样垂线位置,应经常注意含沙量横向分布和单断沙关系的变化,发现有明显变化时,应及时调整垂线位置;断面上游附近有较大支流加入或有可能产生河道异重流时,应适当增加垂线数目或增加垂线上靠近底部的测点。
    (2)测次分布,在洪水组成复杂、水沙峰过程不一致的情况下,除根据水位转折变化加测外,还应用简易方法估测含沙量,掌握含沙量变化的转折点并适时取样。
    (3)因特殊困难必须在靠近水边取样时,应避开塌岸或其他非正常水流的影响,以保证水样具有一定代表性。当断面上游进行施工或挖沙、淘金等造成局部性泥沙现象时,应及时查清泥沙来源和影响河段范围,并将情况在记载簿及整编资料中说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单样含沙量测验记载表中,施测号数按()编号填记。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一类泥沙站的单样含沙量测验,不得采用()法。
    A

    选点

    B

    一点

    C

    垂线混合

    D

    积深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按《河流流量测验规范》要求,在流速测量中,其流速测点的分布应符合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一是一条垂线上相邻测点的最小间距不宜小于流速仪旋浆或旋杯的直径。
    二是测水面流速时,流速仪转子旋转部分不得露出水面。
    三是测河底时,应将流速仪下放到0.9水深以下,并应使仪器旋转部分的边缘离开河底2~5m。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