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混凝土防冻剂的收缩率比试验步骤。”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初步确定水泥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步骤。


    正确答案:确定混凝土初步施工配合比步骤:
    ①已知混凝土设计强度Rs,根据保证系数、强度标准差、求配置强度Rb;
    ②据混凝土配置强度Rb、水泥实际强度、和集料类别计算水灰比(W/S);
    ③据选集料类别、粒径、施工要求的坍落度,选定单位用水量;
    ④据单位用水量计算水泥用量;⑤据质量表观密度确定砂率、集料用量。

  • 第2题:

    简述混凝土的收缩值的试验步骤即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①测定代表某一混凝土收缩性能的特征值时,试件应在3天龄期(从搅拌混凝土加水时算起)从标准养护室取出并立即移入恒温恒湿测定其初始长度,以后至少应按以下规定的时间间隔测量其变形读数:1、3、7、14、28、45、60、90、120、150、180(d);
    ②测定混凝土在某一具体条件下的相对收缩值时(包括在徐变试验时的混凝土收缩变形测定)应按要求的条件安排试验,对非标准养护试件如需移入恒温恒湿室进行试验,应先在该室内预置4h,再测其初始值,以使它们具有同样的温度标准。测量时并应记下试件的初始干湿状态;
    ③测量前应先用标准杆校正仪表的零点,并在半天的测定过程中至少再核1~2次(其中一次在全部试件测读完后)。如复核时发现零点与原值的偏差超过±0.01mm,调零后重新测定;
    ④试件每次在收缩仪上放置的为止、方向均应保持一致。为此,试件上应标明相应的记号。试件在放置及取出时应轻稳,勿使其碰撞表架及表杆。如发生碰撞则应取下试件,重新用标准杆复核零点;
    ⑤试件在恒温恒湿室内应放置在不吸水的搁架上,底面架空,其总支承面积不应大于100倍的试件截面积边长(mm)相邻试件之间应至少留有30mm的空隙;
    ⑥需要测定混凝土自缩值试件,在3天龄期时从标准养护室取出后立即密封处理,密封处理可采用金属套或蜡封。采用金属套时,试件装入后应盖严焊死,不得留有任何能使内外湿度交换的缝隙,外露侧头的周围也应用石蜡反复封堵严实。采用蜡封时至少应涂蜡三次,每次涂蜡前应用浸蜡的纱布或蜡纸包缠严实,蜡封完毕后应套以塑料袋加以保护。自缩试验期间,试件应无质量变化,如在1800h试验间隙内质量变化超过10g,该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 第3题:

    简述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正确答案: (1)计算初步配合比:根据原材料资料,按我国现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计算初步配合比;
    (2)提出基准配合比:根据初步配合比,采用实际施工材料进行试拌,测定混凝拌和物的工作性,调整材料用量,提出一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
    (3)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增加和减少水灰比,拟定几组适合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通过制备试块,测定强度,确定既符合强度和工作性要求,又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
    (4)换算工地配合比:根据工地现场材料的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工地配合比。

  • 第4题:

    简述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步骤。


    正确答案: ①计算配制强度∫cu,0并求出相应的水灰比;
    ②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③选取砂率,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用量,并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

  • 第5题:

    简述混凝土防冻剂的渗透高度比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基准混凝土标养龄期为28d,受检负温混凝土龄期为-7+56d时分别参照GBJ82-85进行抗渗性能试验,但按0.2MPa、0.4MPa、0.6MPa、0.8MPa、1.0MPa加压,每级恒压8h,加压到1.0MPa为止。取下试件,将其劈开,测试试件10个等分点渗透高度的平均值,以一组六个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计算渗透高度比。

  • 第6题:

    简述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1)试件制备
    (1)每组试件为6个,如用人工插捣成型时,分两层装入混凝土拌和物,每层插捣25次,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如结合工程需要,则在浇筑地自制作,每单位工程制件不少于两组,其中至少一组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其余试件与构件相同条件下养护,试块养护期不少于28d,不超过90d。
    (2)试件成型后24h拆模用钢丝刷刷净两端面水泥浆膜,标准养护龄期为28d。
    (3)试件形状有两种:圆柱体:直径、高度均为150mm;圆台体:上底直径175mm,下底直径185mm,高为165mm。
    2)试验步骤
    (1)试件到期后取出,擦干表面,用钢丝刷刷净两端面,待表面干燥后,在试件侧面滚涂一层熔化的密封材料,然后立即在螺旋加压器上压入经过烘箱或电炉预热过的试模中,使试件底面和试模底平齐,待试模变冷后即可解除压力,装在渗透仪上进行试验。
    (2)试验时,水压从0.2MPa开始,每隔8h增加水压O.1MPa,并随时注意观察试件端面情况,一直加至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表面发现渗水,记下此时的水压力,即可停止试验。
    (3)当加压至设计抗渗标号,经8h后第三个试件仍不渗水,表明混凝土已满足设计要求,也可停止试验。
    3)试验结果计算
    混凝土的抗渗标号以每组6个试件中4个未发现有渗水现象时的最大水压力表示。抗渗标号按下式计算:
    S10H-1
    式中:S——混凝土抗渗标号;
    H—第三个试件顶面开始有渗水时的水压力(MPa)。

  • 第7题:

    简述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①检查压力机是否复核要求;
    ②检查微变形测量仪是否复核要求;
    ③将六个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用毛巾擦干净试件表面,取三个试件先测定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另三个试件用于测定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④将变形测量仪应安装在试件两侧的中线上,并对称与试件的两端。然后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垫板上,仔细调整试件在压力试验机上的位置,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机的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下压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⑤加荷至基准应力为0.5MPa的初始荷载下,保持恒载60s并在以后的30s内记录每测点的变形读数,然后立即连续均匀的加荷至应力为轴心抗压强度的1/3荷载值,保持恒载60s并在以后的30s内记录每测点的变形读数所用加荷速度与抗压强度试验时相同;
    ⑥当两侧变形值之差与它们平均值之比大于20%时,应重新对中试件,再重复以上试验。如果无法使其减少到低于20%时,则此试验无效;
    ⑦在确认试件对中后,以与加荷速度相同的速度卸荷之基准应力0.5MPa,恒载60s,然后用同样的加荷和卸荷速度以及60s的保持恒载至少进行两次反复预压。在最后一次预压完后,在基准应力0.5MPa持荷60s并在以后的30s内记录每一测点的变形读数,再用同样的加荷速度加荷至Fa,持荷60s并在以后的30s内记录每一测点的变形读数;
    ⑧卸除变形测量仪,以同样的速度加荷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如果试件的抗压强度预fcp的20%时,应注明。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混凝土泵送剂压力泌水率测定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将混凝土拌合物装入试料筒内,用捣棒由外围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将仪器按规定安装完毕。尽快给混凝土加压至3.0Mpa,立即打开泌水管阀门,同时开始计时,并保持恒压,泌出的水接入量筒内。加压10s后读取泌水量V10,加压140s后读取泌水量V140。计算压力泌水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混凝土防冻剂的渗透高度比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基准混凝土标养龄期为28d,受检负温混凝土龄期为-7+56d时分别参照GBJ82-85进行抗渗性能试验,但按0.2MPa、0.4MPa、0.6MPa、0.8MPa、1.0MPa加压,每级恒压8h,加压到1.0MPa为止。取下试件,将其劈开,测试试件10个等分点渗透高度的平均值,以一组六个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计算渗透高度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混凝土的收缩值的试验步骤即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①测定代表某一混凝土收缩性能的特征值时,试件应在3天龄期(从搅拌混凝土加水时算起)从标准养护室取出并立即移入恒温恒湿测定其初始长度,以后至少应按以下规定的时间间隔测量其变形读数:1、3、7、14、28、45、60、90、120、150、180(d);
    ②测定混凝土在某一具体条件下的相对收缩值时(包括在徐变试验时的混凝土收缩变形测定)应按要求的条件安排试验,对非标准养护试件如需移入恒温恒湿室进行试验,应先在该室内预置4h,再测其初始值,以使它们具有同样的温度标准。测量时并应记下试件的初始干湿状态;
    ③测量前应先用标准杆校正仪表的零点,并在半天的测定过程中至少再核1~2次(其中一次在全部试件测读完后)。如复核时发现零点与原值的偏差超过±0.01mm,调零后重新测定;
    ④试件每次在收缩仪上放置的为止、方向均应保持一致。为此,试件上应标明相应的记号。试件在放置及取出时应轻稳,勿使其碰撞表架及表杆。如发生碰撞则应取下试件,重新用标准杆复核零点;
    ⑤试件在恒温恒湿室内应放置在不吸水的搁架上,底面架空,其总支承面积不应大于100倍的试件截面积边长(mm)相邻试件之间应至少留有30mm的空隙;
    ⑥需要测定混凝土自缩值试件,在3天龄期时从标准养护室取出后立即密封处理,密封处理可采用金属套或蜡封。采用金属套时,试件装入后应盖严焊死,不得留有任何能使内外湿度交换的缝隙,外露侧头的周围也应用石蜡反复封堵严实。采用蜡封时至少应涂蜡三次,每次涂蜡前应用浸蜡的纱布或蜡纸包缠严实,蜡封完毕后应套以塑料袋加以保护。自缩试验期间,试件应无质量变化,如在1800h试验间隙内质量变化超过10g,该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正确答案: (1)计算初步配合比:根据原材料资料,按我国现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计算初步配合比;
    (2)提出基准配合比:根据初步配合比,采用实际施工材料进行试拌,测定混凝拌和物的工作性,调整材料用量,提出一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
    (3)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增加和减少水灰比,拟定几组适合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通过制备试块,测定强度,确定既符合强度和工作性要求,又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
    (4)换算工地配合比:根据工地现场材料的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工地配合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混凝土防冻剂的收缩率比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收缩率参照GBJ82-85,基准混凝土试件应在3d从标养室取出移入恒温恒湿箱内3h-4h测定初始长度。受检负温混凝土,在规定温度下养护7d,拆模后先标养3d,从标养室取出移入恒温恒湿箱内3h-4h测定初始长度,再经28d后测量其长度,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做为该混凝土的收缩率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混凝土坍落度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①、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②、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
    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入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③、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④、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果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 第14题:

    简述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⑴制作直径为95mm、厚度为51mm的混凝土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或90d,试验时以三块试件为一组。
    ⑵将试件暴露于空气中至表面干燥,以硅橡胶或树脂密封材料施涂于试件侧面。
    ⑶试件在测试前应进行真空饱水。
    ⑷从水中取出试件,抹掉多余水分,将试件安装于试验槽内,然后将试验装置放在20~23℃的流动冷水槽中。
    ⑸将浓度为3.0%的NaCl溶液和0.3mol/L的NaOH溶液分别注入试件两侧的试验槽中,注入NaCl溶液的试验槽内的铜网连接电源负极,注入NaOH溶液的试验槽内的铜网连接电源正极。⑹接通电源,对上述两铜网施加60V直流恒电压,直至通电6h。

  • 第15题:

    简述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①试件从养护池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表面擦干净。
    ②正确安装,试件承压面应为试件成型时的侧面。
    ③按强度不同采用不同加荷速度,施加荷载时应保持均匀连续,直至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 第16题:

    关于混凝土防冻剂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的测定,不正确的是()。

    • A、基准混凝土在龄期为-7+28d进行冻融试验。
    • B、受检负温混凝土在龄期为-7+28d进行冻融试验。
    • C、受检负温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强度损失率之比的计算值精确到1%。
    • D、基准混凝土在标准养护28d后进行冻融试验。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简述测定混凝土外加剂常压泌水率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先用湿布润湿容积为5L的带盖筒(内径为185mm,高200mm),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在振动台上振动20s,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水分蒸发。试样表面应比筒口边低约20mm。自抹面开始计算时间,在前60min,每隔10min用吸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min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每次吸水前5min,应将筒底一侧垫高约20mm,使筒倾斜,以便于吸水。吸水后,将筒轻轻放平盖好。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的量筒,最后计算出总的泌水量,准确至1g,并计算泌水率。

  • 第18题:

    JC475-2004标准规定,掺防冻剂混凝土性能指标有()

    • A、减水率
    • B、含气量
    • C、抗压强度比
    • D、28d收缩率比
    • E、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

    正确答案:A,B,C,D,E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步骤。

    正确答案: ①计算配制强度∫cu,0并求出相应的水灰比;
    ②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③选取砂率,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用量,并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混凝土防冻剂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的测定,不正确的是()。
    A

    基准混凝土在龄期为-7+28d进行冻融试验。

    B

    受检负温混凝土在龄期为-7+28d进行冻融试验。

    C

    受检负温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强度损失率之比的计算值精确到1%。

    D

    基准混凝土在标准养护28d后进行冻融试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混凝土膨胀剂、混凝土防冻剂的定义。

    正确答案: 混凝土膨胀剂是指与水泥、水拌和后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钙矾石和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钙,使混凝土产生膨胀的外加剂。
    混凝土防冻剂是指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养护条件下达到预期性能的外加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关于混凝土防冻剂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的测定,正确的是()。
    A

    基准混凝土在龄期为-7+28d进行冻融试验。

    B

    基准混凝土在标准养护28d后进行冻融试验。

    C

    受检负温混凝土在龄期为-7+28d进行冻融试验。

    D

    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是受检负温混凝土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与基准混凝土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之比。

    E

    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是基准混凝土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与受检负温混凝土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之比。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简述混凝土坍落度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①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②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入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③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 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④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果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