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动体离拍摄者距离近一半,快门速度提高一级;反之,距离远一半,快门”相关问题
  • 第1题:

    怎样在拍摄动体时控制快门速度?


    正确答案: 平常的拍摄中,可以先确定光圈大小,再配以适当的快门速度,就可以拍摄了。但在动体的拍摄中,由于被摄物体的位移,为使影像拍摄清晰,就必须首先考虑控制快门速度问题。而且确定快门速度的条件错综复杂,快门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造成影像模糊。在拍摄动体照片时怎样控制快门速度呢?
    1.要根据被摄动体本身的速度确定应选择的快门速度。如行人和汽车,速度不同,选择快门速度也不同。选择原则是既能使速度的选择能抓住动体的瞬间姿态和动作,又尽可能缩小光圈,增加景深范围,使动体具有动感,景物前后清晰。光圈和快门速度应有很好的配合。一般是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快门速度也应越快。
    2.要根据与运动物体的距离确定快门速度。距离越远,快门速度相应放慢,距离越近,快门速度相应加快。因为距离远的动体,体积显得小,越出人的视觉范围需要较长时间,所以速度显得慢,反之则速度显得快。
    3.要根据拍摄动体的方向选择快门速度。照相机与动体所成的方向,一般有三种角度。即0°,45°,90°,在以上三种不同角度拍摄,所需快门速度是不同的。在90°角拍摄时,动体从正面驶过,速度很快,应选用高速快门;在45°角拍摄时,速度介乎0°和90°角之间,在0°角拍摄时,动体迎面驶来或背向驶去,其位置逐渐变化,速度较慢。宜选择较慢快门。如在0°角拍摄时用1/100秒的快门速度,在45°角时可用1/200秒的快门速度,而90°角拍摄时,可采用1/500秒的快门速度。
    4.要根据镜头的焦距选择快门速度。镜头的焦距越长,镜头与动体间的距离会缩短,因而快门速度要加快。镜头焦距越短,底片成像小,快门速度要放慢。
    5.根据选用光圈的大小,调节快门速度。光圈选用大时,通光量增加,快门速度可以加快。光圈选用小时,快门速度可以放慢。拍摄时可根据需要,互相调节光圈和快门。
    一般动体摄影,当距离在15米,焦距50mm,角度为0°角时,快门速度步行为1/10秒,跑步为1/25秒,赛马为1/50秒,汽车为1/100秒。角度为45°角时,快门速度增加一倍,90°角时,快门速增加4倍。

  • 第2题:

    调节相机的光圈调节环可以改变()的大小。

    • A、快门速度
    • B、被摄体距离
    • C、光圈口径
    • D、镜头焦距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在光线照度极弱,景物反光率低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 A、缩小光圈,提高快门速度
    • B、放大光圈,放慢快门速度
    • C、用低速胶片,提高快门速度
    • D、放大光圈,提高快门速度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关于快门速度描述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速愈高,所需快门速度愈快
    • B、物体的动速愈高,所需快门速度愈慢
    • C、物体与摄像机的距离愈近,所需的快门速度愈快
    • D、物体与摄像机的距离愈近,所需的快门速度愈慢

    正确答案:A,C

  • 第5题:

    拍摄动体对快门速度选择应考虑的因素有()

    • A、动体的速度
    • B、动体的方向
    • C、动体的摄距
    • D、镜头的焦距
    • E、存储的格式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景深与哪个因素没有关系()

    • A、镜头焦距
    • B、光圈大小
    • C、快门速度
    • D、拍摄距离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单选题
    以下哪个因素不能引起影像景深大小变化()
    A

    拍摄距离的变化

    B

    镜头焦距的变化

    C

    光圈孔径的变化

    D

    快门速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有三大因素能引起影像景深大小变化,光圈、镜头焦距、相机距目标距离

  • 第8题:

    判断题
    快门速度先决自动曝光是摄影者确定拍摄的快门速度,相机根据光线亮度和感光度确定光圈。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景深与哪个因素没有关系?()
    A

    镜头焦距

    B

    光圈大小

    C

    快门速度

    D

    拍摄距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摄影景深一般只与三个因素有关
    一是镜头的焦距,焦距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
    二是镜头的光圈,光圈开得大景深小;开得小景深就大;
    三是相机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又称物距),距离远,景深大,距离近,景深小。

  • 第10题:

    单选题
    影响景深的三要素是()
    A

    光圈,快门,焦距

    B

    光圈,快门,拍摄距离

    C

    光圈,焦距和拍摄距离

    D

    快门、焦距和拍摄距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光线照度极弱,景物反光率低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A

    缩小光圈,提高快门速度

    B

    放大光圈,放慢快门速度

    C

    用低速胶片,提高快门速度

    D

    放大光圈,提高快门速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带内测光系统光圈优先型照相机根据设定的光圈大小决定()。
    A

    镜深

    B

    拍摄距离

    C

    拍摄角度

    D

    快门速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以下哪个因素不能引起影像景深大小变化()

    • A、拍摄距离的变化
    • B、镜头焦距的变化
    • C、光圈孔径的变化
    • D、快门速度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调节相机的光圈调节环可以改变什么的大小?()

    • A、快门速度
    • B、被摄体距离
    • C、光圈口径
    • D、镜头焦距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快门速度先决自动曝光是摄影者确定拍摄的快门速度,相机根据光线亮度和感光度确定光圈。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拍摄动体,确定快门速度应依据哪四个因素?


    正确答案:(1)动体本身的运动速度。动体本身的运动速度的基本原则是:动体运动速度越高,就得用越高的快门速度,根据动体运动的状态和速度来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拍出的图片才会富于个性,不仅能够有效地记录,而且能有效地表现,增强图片的表现力。
    (2)拍摄者与动体间的距离。由于距离和位移的关系,在拍摄动体时,距离动体越近,快门速度就要越高;反之,则可放慢些快门速度。因此在距离较近时,相对的位移速度快。距离近,则位移快;距离远,则位移慢的视觉现象,是影响快门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影响为:相距远1倍,快门可慢1级。
    (3)所用镜头的焦距。长焦距镜头能将动体拉近,这正和缩短了拍摄距离一样,因此必须用高速快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应随镜头焦距的增加而增高。
    (4)拍摄者和动体间角度的变化。可将角度的变化分成三种情况:0°45°和90°
    在0°角时,动体是迎面而来或背向而去,这时,人眼能感受到的相对位移较慢,也就可以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来拍摄。
    在45°角看动体,位移的速度也提高了,得适当提高快门速度,才能抓拍到动体的清晰影像。
    在90°角时,人眼感受到的动体移动速度最快,所用的快门速度还得提高,才能抓拍到动体。

  • 第17题:

    拍摄动体时,确定快门速度依据的因素有()

    • A、所用镜头的焦距
    • B、动体本身的运动速度
    • C、拍摄者和动体间角度的变化
    • D、拍摄者与动体间的距离
    • E、所用相机镜头的质量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模式是指?()

    • A、拍摄者先调定快门速度照相机自动选取相应的光圈
    • B、照相机自动调定光圈与快门速度组合
    • C、拍摄者先调定光圈照相机自动选取相应的快门速度
    • D、由拍摄者调定光圈快门速度组合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判断题
    动体离拍摄者距离近一半,快门速度提高一级;反之,距离远一半,快门速度可放慢一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带内测光系统快门速度优先型照相机根据快门速度决定()
    A

    镜深

    B

    光圈大小

    C

    拍摄距离

    D

    拍摄角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怎样在拍摄动体时控制快门速度?

    正确答案: 平常的拍摄中,可以先确定光圈大小,再配以适当的快门速度,就可以拍摄了。但在动体的拍摄中,由于被摄物体的位移,为使影像拍摄清晰,就必须首先考虑控制快门速度问题。而且确定快门速度的条件错综复杂,快门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造成影像模糊。在拍摄动体照片时怎样控制快门速度呢?
    1.要根据被摄动体本身的速度确定应选择的快门速度。如行人和汽车,速度不同,选择快门速度也不同。选择原则是既能使速度的选择能抓住动体的瞬间姿态和动作,又尽可能缩小光圈,增加景深范围,使动体具有动感,景物前后清晰。光圈和快门速度应有很好的配合。一般是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快门速度也应越快。
    2.要根据与运动物体的距离确定快门速度。距离越远,快门速度相应放慢,距离越近,快门速度相应加快。因为距离远的动体,体积显得小,越出人的视觉范围需要较长时间,所以速度显得慢,反之则速度显得快。
    3.要根据拍摄动体的方向选择快门速度。照相机与动体所成的方向,一般有三种角度。即0°,45°,90°,在以上三种不同角度拍摄,所需快门速度是不同的。在90°角拍摄时,动体从正面驶过,速度很快,应选用高速快门;在45°角拍摄时,速度介乎0°和90°角之间,在0°角拍摄时,动体迎面驶来或背向驶去,其位置逐渐变化,速度较慢。宜选择较慢快门。如在0°角拍摄时用1/100秒的快门速度,在45°角时可用1/200秒的快门速度,而90°角拍摄时,可采用1/500秒的快门速度。
    4.要根据镜头的焦距选择快门速度。镜头的焦距越长,镜头与动体间的距离会缩短,因而快门速度要加快。镜头焦距越短,底片成像小,快门速度要放慢。
    5.根据选用光圈的大小,调节快门速度。光圈选用大时,通光量增加,快门速度可以加快。光圈选用小时,快门速度可以放慢。拍摄时可根据需要,互相调节光圈和快门。
    一般动体摄影,当距离在15米,焦距50mm,角度为0°角时,快门速度步行为1/10秒,跑步为1/25秒,赛马为1/50秒,汽车为1/100秒。角度为45°角时,快门速度增加一倍,90°角时,快门速增加4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模式是指()
    A

    拍摄者先调定快门速度照相机自动选取相应的光圈

    B

    照相机自动调定光圈与快门速度组合

    C

    拍摄者先调定光圈照相机自动选取相应的快门速度

    D

    由拍摄者调定光圈快门速度组合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调节相机的光圈调节环可以改变()的大小。
    A

    快门速度

    B

    被摄体距离

    C

    光圈口径

    D

    镜头焦距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