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古代“四分法”的发展经过。”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四分法”药材取样法。


    正确答案:将抽取的所有样品摊成正方形,依对角线划“×”,使分为四等分,取用对角两份;再如上操作,反复数次,直至最后剩余量足够完成所有必要的实验以及留样为止。

  • 第2题:

    简述砂样品的人工四分法缩分步骤。


    正确答案: 将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状,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状。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量为止。

  • 第3题:

    简述样品采集、制备、保存的总原则?并简述什么叫四分法采样?


    正确答案: 样品采集的原则:所采集的样品要能够代表所要检测食品的性质。样品制备的原则:制备的样品的各个部分的性质要保持一致。样品保存的原则:干燥、低温、密封、避光四分法采样: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堆积在一张干净平整的纸上,用洁净的玻棒充分搅拌均匀后堆成一圆锥形,将锥顶压平成一圆台,使圆台厚度约为3cm;划“+”字等分为四份,取对角2份其余弃去,将剩下2份按上法再行混合,四分取其二,重复操作至剩余量为所需样品量为止。

  • 第4题:

    简述中外古代思维的发展。


    正确答案: 古希腊文明的代表:
    (1)苏格拉底对思考的重视。
    (2)柏拉图对理性的认识。
    (3)亚里士多德对思维研究的贡献。
    中国古代思维创造的代表:
    (1)老子对思维的认识。
    (2)孔子对思考的重视。
    (3)墨子的“辨学”思考。

  • 第5题:

    简述古代小说艺术的发展动因。


    正确答案: 小说艺术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小说艺术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这些矛盾所形成的动因,主要包括
    1、渊源与传统:文言小说起于史,通俗小说起于话。话继承史的传统而又突破史的传统是小说艺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2、观念与实践:文言小说的艺术发展是突破史家小说观念局限的结果,是叙事想象力在历史之外寻求自我实现和突破的结果,包括文学小说观念与史家小说观
    念的对立斗争,小说创作对史家小说观念的突破和文学小说观念对小说创作的推动影响;
    3、创作与接受
    4、继承与创新小说史上的每一次艺术突破,每一个艺术高峰,都是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结果。而小说艺术的衰退停滞,都是模仿因袭甚至以传统反革新的产物。四组动因分别体现了艺术的继承性、自觉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包含着艺术与民族、时代、群众和生活等基本问题,也包含着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的特殊矛盾,而作为创作主体的小说家对这些矛盾的正确认识和解决,则是决定小说艺术成败和一个时代小说艺术进步的关键。

  • 第6题:

    简述我国古代公文产生与发展的主要线索。


    正确答案: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结绳记事”的方式,在共同劳动与共同生活中表达思想,相互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越来越复杂的生产与生活需要,又渐渐产生了表意与表声的原始刻写符号与文字。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文字的创造发明是人类文化演进的重要里程碑。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征中国古代商业发展。

    正确答案: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与历史上整个经济重心转移相适应,商业中心也逐渐南移,这一过程,三国南朝始见征兆,唐后期加快发展,到宋代乃告完成。
    2、商业活动现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唐时加快,明清时突出,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一直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
    3、商业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精英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增加,行业细分,为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所生产的大小商品在整个流通界的地位提升。
    4、在农村,商品交换开始只是为数不多的,小区域短距离,产销直接见面的余缺调剂,主要商品通过商品远销于农村的只是少数,后来才有较多的种类商品销往农村市场。
    5、商业也开始时一般局限于流通领域,到传统社会末期逐渐与生产过程结合,如向小生产者预购、订货、贷款、当包买商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样品采集、制备、保存的总原则?并简述什么叫四分法采样?

    正确答案: 样品采集的原则:所采集的样品要能够代表所要检测食品的性质。
    样品制备的原则:制备的样品的各个部分的性质要保持一致。
    样品保存的原则:干燥、低温、密封、避光
    四分法采样: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堆积在一张干净平整的纸上,用洁净的玻棒充分搅拌均匀后堆成一圆锥形,将锥顶压平成一圆台,使圆台厚度约为3cm;划“+”字等分为四份,取对角2份其余弃去,将剩下2份按上法再行混合,四分取其二,重复操作至剩余量为所需样品量为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古代体育的整体发展情况概述。

    正确答案: ①原始社会体育起源,在原始教育、军事活动、娱乐活动河医疗保健活动中产生萌芽形态。
    ②奴隶社会十分重视体育,围绕国家职能祀与戎,学校体育、军事体育和娱乐体育有较大发展。
    ③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落,私学兴起,体育教育思想异彩纷呈。频繁的战争,促使军事体育空前发展,娱乐体育和养生学也有突出的发展。是我国古代体育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④封建社会前期:秦汉、三国、两晋时期,封建制度的基本形成和初步发展,为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娱乐性、民俗性体育活动的发展,导引养生术有创新,学校体育和军事武艺均有发展变化。这一时期的体育无论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在活动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了我国古代体育的基本格局。
    ⑤隋唐至五代十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中期,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对儒家正统礼乐观的冲击,北方骑射民族的镖焊尚武,都为隋唐体育的繁荣打下了基础。唐代的击鞠、蹴鞠、拔河、武举制及与外国的体育交往活动开展较多。两晋至五代社会多有动荡,体育发展失之均衡。唯有大唐三百年,是中国古代体育最辉煌的时期。
    ⑥北宋至清末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传统体育出现了一些新发展。武术体系形成,消闲娱乐活动兴盛,养生保健内容丰富,学校体育在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一线转机。与此同时,民族融合也丰富了传统体育的内容。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下,到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已成定型,达到食古不化的程度,上承数千年的中国古代体育到明清时期也表现出定型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学校教育出现“文武分途”。秦汉以后学校教育向“重文轻武”方向发展,学校体育从此衰落。封建社会后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各代统治者都重视武备,对学校体育有一定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古代小说艺术的发展动因。

    正确答案: 小说艺术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小说艺术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这些矛盾所形成的动因,主要包括
    1、渊源与传统:文言小说起于史,通俗小说起于话。话继承史的传统而又突破史的传统是小说艺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2、观念与实践:文言小说的艺术发展是突破史家小说观念局限的结果,是叙事想象力在历史之外寻求自我实现和突破的结果,包括文学小说观念与史家小说观
    念的对立斗争,小说创作对史家小说观念的突破和文学小说观念对小说创作的推动影响;
    3、创作与接受
    4、继承与创新小说史上的每一次艺术突破,每一个艺术高峰,都是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结果。而小说艺术的衰退停滞,都是模仿因袭甚至以传统反革新的产物。四组动因分别体现了艺术的继承性、自觉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包含着艺术与民族、时代、群众和生活等基本问题,也包含着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的特殊矛盾,而作为创作主体的小说家对这些矛盾的正确认识和解决,则是决定小说艺术成败和一个时代小说艺术进步的关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简述样品的缩分采用圆锥四分法的步骤?


    正确答案: 将样品置于洁净、平整的钢板上,堆成圆锥形,每铲自圆锥顶尖落下,使均匀地沿锥尖散落,注意勿使圆锥中心错位,如此反复至少转堆三次。使充分混匀,然后将圆锥顶尖压平,用十字板自上压下,分成四等分,任取两个对角的等分,重复操作数次,缩分至不少于该粒度规定的最小留量。

  • 第12题:

    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3题:

    简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征中国古代商业发展。


    正确答案: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与历史上整个经济重心转移相适应,商业中心也逐渐南移,这一过程,三国南朝始见征兆,唐后期加快发展,到宋代乃告完成。
    2、商业活动现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唐时加快,明清时突出,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一直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
    3、商业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精英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增加,行业细分,为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所生产的大小商品在整个流通界的地位提升。
    4、在农村,商品交换开始只是为数不多的,小区域短距离,产销直接见面的余缺调剂,主要商品通过商品远销于农村的只是少数,后来才有较多的种类商品销往农村市场。
    5、商业也开始时一般局限于流通领域,到传统社会末期逐渐与生产过程结合,如向小生产者预购、订货、贷款、当包买商等。

  • 第14题:

    简述古代人情小说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1)《金瓶梅》《醒世姻缘传》《歧路灯》等,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着重描写家庭内部的矛盾和纷争,可以称为家庭小说。
    (2)以《玉娇梨》《平山冷燕》《定情人》《金云翘传》等为代表的才子佳人小说。
    (3)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人情小说,把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结合起来,把暴露丑恶和歌颂理想结合起来,是人情小说的最高典范。
    (4)以清末《品花宝鉴》《花月痕》《青楼梦》为代表的狭邪小说。
    (5)人情小说受英雄传奇、侠义小说的影响,出现融合的趋势,产生了儿女英雄小说。代表作是《儿女英雄传》。
    (6)从明末一直绵延到清末,以《如意君传》《肉蒲团》《绣榻野史》《灯草和尚》等为代表的猥亵小说。

  • 第15题:

    古代按四分法体系编制的较有影响的分类法有哪几部?


    正确答案: 《晋中经簿》、《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

  • 第16题:

    简述纵隔的分区(四分法)。


    正确答案:以胸骨角与第4胸椎下缘平面为界,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下纵隔又以心包的前、后壁为界分为前、中、后纵隔。

  • 第17题:

    问答题
    古代按四分法体系编制的较有影响的分类法有哪几部?

    正确答案: 《晋中经簿》、《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古代“四分法”的发展经过。

    正确答案: 起源于三国时期魏国郑默编制的《中经》。晋敬勖据《中经》编成《晋中经簿》,成为我国第一部四分法体系的目录,到了唐代长孙无忌等编撰《隋书经籍志》,将甲、乙、丙、丁四部类名废除,直接更名为经、史、子集。到了清代编制《四库全书总目》时,四分法就达到了较为完善的地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古代埃及历史发展线索

    正确答案: (1)早王国时期(3100BC-2686BC.:出现了国家形式,并开始了统一运动
    (2)古王国时期(2686BC-2181BC.:埃及历史进入了统一的时代,王权得到加强,也叫法老的时代。
    (3)第一中间期(2181BC-2040BC.:埃及历史上一个比较动乱的时期
    (4)中王国时期(2040BC-1786BC.:经过长期激烈的争夺,南方的底比斯崛起,重新统一了埃及
    (5)第二中间期(1786BC-1567B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希克索斯人)共同作用,使埃及历史经过又一个动乱时期。
    (6)新王国时期(1567BC-1085BC.:埃及重新统一,并进入极盛时期,对外战争进行多次征战,建立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7)后王国时期(1085BC-332BC.:埃及历史上比较衰弱的时期。这一时期,阶级矛盾尖锐,外族入侵频繁以及宫廷内部争斗十分激烈。
    (8)希腊人和罗马统治时期(332BC-642AD.:埃及沦为马其顿和罗马附庸的时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中外古代思维的发展。

    正确答案: 古希腊文明的代表:
    (1)苏格拉底对思考的重视。
    (2)柏拉图对理性的认识。
    (3)亚里士多德对思维研究的贡献。
    中国古代思维创造的代表:
    (1)老子对思维的认识。
    (2)孔子对思考的重视。
    (3)墨子的“辨学”思考。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