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待纠正的数字图像本身属于规则的离散采样,非采样点上的灰度值需要通过采样点(已知像素)内插来获取,即重采样。常用的重采样方法有最近邻方法、双线性内插方法和三次卷积内插方法。最近邻重采样算法简单,最大的优点是保持像素值不变。但是,纠正后的图像可能具有不连续性,会影响制图效果。当相邻像素的灰度值差异较大时,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双线性内插方法简单且具有一定的精度,一般能得到满意的插值效果。缺点是方法具有低通滤波的性质,会损失图像中的一些边缘或线性信息,导致图像模糊。三次卷积内插方法产生的图像比较平滑,缺点是计算量很大。
更多“什么是图像的重采样?常用的重采样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遥感图像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根据传感器选用的波长范围不同,遥感图像可以划分为不相干图像和相干图像。前者为光学遥感所产生的图像,通过自然光源或者通过非相干辐射源得到,包括多光谱图像、高光谱图像和高空间分辨率图像,在该类图像中,像素记录的是各个相关物体发射的辐射能量之和;后者则是指微波遥感所产生的图像,图像中像素的值是一些相关物体辐射的复振幅总和。
    根据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不同,遥感图像分为高空间分辨率图像、中空间分辨率图像、低空间分辨率图像。高空间分辨率图像:空间分辨率小于10米。常用的传感器有SPOT,快鸟和IKNOS等。这些传感器往往具有较高的重访周期(数天),能够反映明确的地物几何信息,适用于对特定地区进行定点监测,当前主要应用于数字城市和工程制图。中空间分辨率图像:空间分辨率10-100米。例如ASTER,TM等。重访周期为数周。具有较多的光谱信息,便于进行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资源、地表景观等方面的研究。低空间分辨率图像:空间分辨率大于100米。例如NOAA,MODIS等。这些传感器往往具有较高的重访周期(数小时),适用于进行大范围的环境遥感监测,例如洪水、火灾、云和沙尘暴等。

  • 第2题:

    立论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论证方法,是指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亦即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都是直接阐明观点的论证方法,即立论的具体方法,各自特点如下:
    (1)例证法(即事例论证)
    这是运用归纳推理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它通过列举典型的具体事例,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在新闻评论中用得比较普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所列事例,不要求要素齐全,重点应放在分析、归纳、说理上。
    (2)引证法(即事理论证)
    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似论证问题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用已被证明、公认的道理、原则或理论,来论证未被证明的、个别的、具体的论点和道理,也可以说是用大道理来论证小道理。它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如引用理论性论据,论证某一论点、行为的正确与错误。
    (3)比较法(即比较论证)
    比较法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以有力地证实某个论点的正确或错误。比较法有“类比”和“对比”两种情况。“类比”,就是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对比”,就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对比”又分为“纵比”和“横比”。
    (4)喻证法(即比喻论证)
    这是用比喻来阐明事理的方法。其特点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喻巧而理至”,能生动地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 第3题:

    重砂样品采样方法的种类及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正确答案: 浅坑法(冲积物.坡积物.残积物)刻槽法(在阶地剖面上进行阶地重砂采取)浅井法(冲击层.坡积层.残积层及阶地等松散沉积物厚度较大地方)砂钻法(在松散沉积物很厚时采取)。

  • 第4题:

    什么是图像子采样?各种子采样的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对于亮度信号的采样频率比色度信号的采样频率高的采样方式,称为图像子采样。
    4:2:2子采样格式,每行上每4个连续的采样点取4个Y(亮度)样本,2个Cr(红色差),2个Cb(蓝色差)样本,即平均每个像素用3个样本来表示。
    4:1:1子采样格式,每行上每4个连续的采样点取4个Y(亮度)样本,1个Cr(红色差),1个Cb(蓝色差)样本,即平均每个像素用1.5个样本来表示。
    4:2:0子采样格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每4个相邻的采样点取4个Y(亮度)样本,2个Cr(红色差),2个Cb(蓝色差)样本,即平均每个像素用3个样本来表示。

  • 第5题:

    问答题
    什么叫影像重采样?常用影像重采样的方法有哪些?试比较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1.影像重采样:欲知不位于矩阵(采样)点上的原始函数g(x,y)的数值时就需进行内插,称为重采样,即在原采样的基础上再一次采样
    2.重采样的方法:双线性插值法、双三次卷积法、最邻近像元法
    3.最邻近内插法:计算简单,速度快;精度最低
    4.双线性内插法:计算量适中;需要附近4个像元参加计算;中误差较大,精度较低
    5.双三次卷积法:是理论上最优的Sinc函数的有效近似;计算量较大;需要附近16个像元参加计算;精度高,中误差为双线性的1/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什么是图像子采样?各种子采样的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对于亮度信号的采样频率比色度信号的采样频率高的采样方式,称为图像子采样。
    4:2:2子采样格式,每行上每4个连续的采样点取4个Y(亮度)样本,2个Cr(红色差),2个Cb(蓝色差)样本,即平均每个像素用3个样本来表示。
    4:1:1子采样格式,每行上每4个连续的采样点取4个Y(亮度)样本,1个Cr(红色差),1个Cb(蓝色差)样本,即平均每个像素用1.5个样本来表示。
    4:2:0子采样格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每4个相邻的采样点取4个Y(亮度)样本,2个Cr(红色差),2个Cb(蓝色差)样本,即平均每个像素用3个样本来表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对XINTF访问时,对XREADY的采样有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①同步采样:在访问周期结束之前,相对于1个XTIMCLK的沿,XREADY必须满足一定建立和保持时序,在存取所规定的周期(建立周期+访问周期)之前,XREADY必须被采样1个XTIMCLK周期;
    ②异步采样:在访问周期结束之前,相对于3个XTIMCLK的沿,XREADY必须满足一定建立和保持时序,在存取所规定的周期(建立周期+访问周期)之前,XREADY必须被采样3个XTIMCLK周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影像重采样方法有:双线性插值法、()、最邻近像元法、双像素重采样法等。

    正确答案: 双三次卷积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通过改变像元大小,进而改变图像特征的处理方法是()
    A

    图像重采样

    B

    图像重叠

    C

    图像运算

    D

    图像转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叫采样、量化及重采样?

    正确答案: 采样:对实际连续的函数模型离散化的量测过程。
    量化:把采样点上的灰度数值转换为某一等距的灰度级。
    重采样:对不位于采样点上的原始函数的数值进行内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图像的重采样?常用的重采样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待纠正的数字图像本身属于规则的离散采样,非采样点上的灰度值需要通过采样点(已知像素)内插来获取,即重采样。常用的重采样方法有最近邻方法、双线性内插方法和三次卷积内插方法。最近邻重采样算法简单,最大的优点是保持像素值不变。但是,纠正后的图像可能具有不连续性,会影响制图效果。当相邻像素的灰度值差异较大时,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双线性内插方法简单且具有一定的精度,一般能得到满意的插值效果。缺点是方法具有低通滤波的性质,会损失图像中的一些边缘或线性信息,导致图像模糊。三次卷积内插方法产生的图像比较平滑,缺点是计算量很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单纯随机抽样;特点:最简单、最基本的抽样方法
    系统抽样;特点:
    (1)事先不需要知道总体内的单位数;
    (2)在人群现场易进行;
    (3)分布均匀,代表性好。
    分层抽样;特点:
    (1)抽样前把总体按某些特征分层,使得层内个体差异越小越好;
    (2)抽样误差较小;
    (3)代表性最好
    整群抽样;特点:
    (1)易于组织、实施方便,可节省人力、物力;
    (2)抽样误差大;
    (3)样本大。
    多级抽样;特点:适用于大型流行病学调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常用的采样方法有()

    • A、统计法
    • B、样方法
    • C、叠加法
    • D、标记重捕法

    正确答案:B,D

  • 第14题:

    分离水溶性毒物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透析法、水浸法等。
    透析法的特点为可以将一些水溶性的小分子或 离子型化合物从复杂的检材中分离出来,而且不改变其化学性质;依据所选择 半透膜的通透性的不同可以分离不同分子量的小分子或离子型化合物;但是该 法较费时,而且透析液中毒物的浓度一般较低。
    水浸法的特点是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装置或设备,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但是该方法会将检材中的一些水溶性大分子杂质一并提出,净化效果不如透析法。

  • 第15题:

    消除直齿间隙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偏心轴套调整法:这种方法结构简单,但侧隙调整后不能自动补偿。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这种错齿调整法的齿侧间隙可自动补偿,但结构复杂。

  • 第16题:

    问答题
    重砂样品采样方法的种类及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正确答案: 浅坑法(冲积物.坡积物.残积物)刻槽法(在阶地剖面上进行阶地重砂采取)浅井法(冲击层.坡积层.残积层及阶地等松散沉积物厚度较大地方)砂钻法(在松散沉积物很厚时采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多选题
    常用的采样方法有()
    A

    统计法

    B

    样方法

    C

    叠加法

    D

    标记重捕法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重采样的方法及特点?

    正确答案: (1)最近邻元法(或最邻近法):方法最简单,效果尚佳,但校正后的图像有明显锯齿状,即存在灰度不连续性;
    (2)双线性内插法:方法较复杂,计算量大,但没有灰度不连续性的缺点,结果比较令人满意,具有低通滤波性质,图像轮廓有一定模糊;
    (3)三次卷积法(或三次内插法):算法计算量最大,但内插效果最好,精度最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双像素重采样方法的原理?它有什么优点?

    正确答案: 双像素重采样采用对原始的数字影像的一个像素在x、y方向均放大1倍,然后对放大了1倍的影像进行重采样。
    双线性内插、双三次卷积法均是低通滤波,滤掉信号中断高频分量,使影像产生平滑(“模糊”)。而双像素重采样能更好地保持影像的“清晰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灰度重采样的方法有()、()、()

    正确答案: 最近邻法,双线性内插法,三次卷积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数字图像的效果与什么无关()
    A

    采样频率

    B

    采样密度

    C

    采样间隔

    D

    采样时间选取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常用影像重采样的方法有哪些?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①双线性内插法:几何精度好,计算量小,但计算时间长,
    ②双三次卷积法:误差是双线性内插法的1/3,但计算量大,
    ③最临近像元法:方法简单,计算快,不破坏原始灰度信息,但几何精度差,
    ④双像素重采样法:更好的保持影像清晰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常用的超声波探伤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有共振法、穿透法;脉冲反射法。
    共振法的特点是:
    (1)可精确地测厚,特别适宜测量薄板及薄壁管;
    (2)工件表面光洁度要求高,否则不能进行测量。
    穿透法具有以下特点:
    (1)探测灵敏度较低,不易发现小缺陷;
    (2)根据能量的变化即可判断有无缺陷,但不能定位;
    (3)适宜探测超声波衰减大的材料;
    (4)可避免肓区,适宜探测薄板;
    (5)指示简单,便于自动探伤;
    (6)对两探头的相对距离和位置要求较高。
    脉冲反射法的特点是:
    (1)探测灵敏度高;
    (2)能准确地确定缺陷的位置和深度;
    (3)可用不同波型探测,应用范围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