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影响人员伤亡的因素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地震发生时,纵波先到达地面,但其破坏性小于横波。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包括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包括公民防震减灾意识)等。

  • 第3题: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是指未来()年尺度内,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危险或者受破坏性地震影响,可能造成严重的地震灾害损失的城市和地区。

    • A、8
    • B、10
    • C、15
    • D、20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类型和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岩溶性水库诱发地震、地表卸荷型水库诱发地震、混合型;
    2.库水深度的影响、构造应力环境的影响、断层活动性的影响、岩性的影响、地震活动的背景、水文地质结构面的发育规模和透水深度。

  • 第5题:

    构造地震破坏性大,影响面广,而且发生频繁,占破坏性地震总量的()以上。

    • A、65%
    • B、75%
    • C、85%
    • D、95%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单选题
    构造地震破坏性大,影响面广,而且发生频繁,占破坏性地震总量的()以上。
    A

    65%

    B

    75%

    C

    85%

    D

    95%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构造地震。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岩层,造成地下岩层的薄弱部位突然发生错动、断裂而引起的地动。此种地震破坏性大,影响面广,而且发生频繁,占破坏性地震总量的95%以上。

  • 第7题:

    单选题
    破坏性地震发生时,()是影响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 (1)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 (2)震中距离; (3)震区人口密度; (4)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 (5)发震时间; (6)有无地震预报; (7)有无地震应急预案; (8)抢救速度; (9)人们是否具有防震减灾知识。
    A

    (1)(2)(3)(6)(8)

    B

    (1)(4)(5)(7)(9)

    C

    以上都不是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破坏性地震海啸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 破坏性地震海啸发生的条件是:在地震构造运动中出现垂直运动;震源深度小于20-50km;里氏震级要大于6.5;发生地震的海域较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事件,一般在5级以上。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地震灾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地震类型、地址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发震地点、社会文明程度、地区人口密集和经济发展程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影响人员伤亡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2)震中距离;(3)震区人口密度;(4)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5)发震季节和时间;(6)有无地震预报;(7)有无地震应急预案;(8)抢救速度;(9)人们是否具有防震减灾知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影响地震波振幅强弱的因素有哪些?振幅信息在地震资料中解释中有哪些用途?

    正确答案: 震源,激发条件与环境,地层的反射系数的值大小,波速,各种噪声干扰,传播介质对波能的吸收等。
    有以下用途:
    1.识别有效波,进行波对比;
    2.估算薄层厚度;
    3.利用反射波振幅的异常检测油气,油水界面,即亮点技术;
    4.可以了解岩性信息;
    5.进行岩性解释和油气检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地震应急工作是指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的()应急防御和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震后应急抢险救灾。

    • A、震前
    • B、震后
    • C、震时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地震灾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地震类型、地址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发震地点、社会文明程度、地区人口密集和经济发展程度。

  • 第15题: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中对地震应急、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生命线工程等专用名词进行了详细解释,下面哪些是正确的?()

    • A、地震应急:为了减轻地震灾害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行动
    • B、破坏性地震:造成一定数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事件
    • C、严重破坏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使灾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国家采取对抗行动的地震事件
    • D、生命线工程:对社会生活、生产有重大影响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工程系统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宁波市发生6.0级以下地震,视为一般破坏性地震,影响行车和乘客安全的地震,应启动三级预案。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地震的成因中,()地震破坏性大,影响面广,而且发生频繁,约占破坏性地震总量的95%以上。

    • A、火山
    • B、塌陷
    • C、浅源
    • D、构造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单选题
    ()破坏性大,影响面广,而且发生频繁,约占破坏性地震总量的95%以上。
    A

    构造地震

    B

    火山地震

    C

    塌陷堆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中对地震应急、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生命线工程等专用名词进行了详细解释,下面哪些是正确的?()
    A

    地震应急:为了减轻地震灾害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行动

    B

    破坏性地震:造成一定数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事件

    C

    严重破坏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使灾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国家采取对抗行动的地震事件

    D

    生命线工程:对社会生活、生产有重大影响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工程系统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地震应急工作是指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的()应急防御和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震后应急抢险救灾。
    A

    震前

    B

    震后

    C

    震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地震的成因中,()地震破坏性大,影响面广,而且发生频繁,约占破坏性地震总量的95%以上。
    A

    火山

    B

    塌陷

    C

    浅源

    D

    构造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构造地震。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岩层,造成地下岩层的薄弱部位突然发生错动、断裂而引起的地动。此种地震破坏性大,影响面广,而且发生频繁,约占破坏性地震总量的95%以上。房屋结构抗震主要是研究构造地震。

  • 第22题:

    多选题
    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影响人员伤亡的因素有()
    A

    震强度震中距离震区人口密度

    B

    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

    C

    季节和时间;有无地震预报;

    D

    有无地震应急预案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破坏性地震发生时,()是影响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
    A

    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及发震时间

    B

    震中距离

    C

    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及震区人口密度

    D

    有无地震预报及有无地震应急预案

    E

    抢救速度

    F

    人们是否具有防震减灾知识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