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验收、安装、维护保养及配件采购的技术依据。
更多“设备的技术标准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怎样建立设备技术标准?


    正确答案: 应将设备的各部分分解成若干个单元,又按各单元的具体情况确定许多检查点,对每一个单元和检查点规定出标准要求,编制成一览表。

  • 第2题:

    技术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对标准化领域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 第3题:

    简述培育壮秧的技术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壮秧是寒地水稻分蘖早生快发的生理基础,返青成活快,低位分蘖多,分蘖成穗率高,是保证单位面积足够穗数的先决条件。
    (1)寒地水稻旱育壮苗的形态标准:旱育中苗壮秧标准:地上部茎叶结构为“3、3、1、1、8”,地下部根数达“1、5、8、9”百株干重3克以上,旱育大苗壮秧标准:地上部茎叶结构为“3、2.5、1、1、1、11地下部根数为“1、5、8、9、11”百株干重4克以上。
    (2)寒地水稻旱育秧田规范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秧苗生长环境,便于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便于集中统一管理,交通便利,秧苗、床土、有机肥等运输,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3)苗床地的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比较肥沃且无农药残毒的旱田,建设成为固定的育秧基地。按水田面积的1/80的比例,留设比较集中的旱育秧田地,建成确保旱育高出20~30厘米的高台集中秧田,防止地下水位上升而地湿,四周有排水设施确保旱育。
    (4)坚持“两秋”“三常年”秋做床、秋整地,常年固定、常年培肥地力、常年备床土和积造有机肥,备床土不用长残效除草剂的土壤做床土。
    (5)置床处理:在摆盘前每栋大棚(360平方米)的置床用水稻壮秧剂100公斤左右混拌成小样,均匀施在置床上,耙入土中0~5厘米。在施壮秧剂以前要根据置床PH值调整壮秧剂的用量,PH低时用低量,PH高时用高量。
    (6)秧苗四个关键时期的温度管理:
    ①种子根发育期。从播种到第一叶露尖约7~9天,培育种子根为主,控温不超过32℃;
    ②第一完全叶伸长期。出苗到1叶展开约5~7天,控制第一叶鞘高及同伸的5条冠根,控温22~25℃不超28℃,做到早通风炼小苗;
    ③离乳期。2叶露尖到3叶展开约10~14天促发不完全叶节的8条根,控制1~2、2~3叶叶耳间距,防茎叶徒长,控温20~22℃;要大通风炼苗,棚内湿度大雨天也要炼苗;2.5叶期不超25℃防老化苗;
    ④3.1~3.5叶,夜间>10℃昼夜通风。以逐渐适应外界自然环境。
    (7)秧田水的管理:
    种子根发育期:一般不浇水,局部过湿白天撤膜散墒,傍晚复膜;露籽处补盖土;
    第一叶伸长期:过干补水,少浇或不浇水,保持旱育状态。
    离乳期:三看。一看盘土发白根系好;二看早晚叶尖不吐水;三看午间心叶卷曲;其之一就于早8时左右浇水,一次浇透。
    移栽前准备期:在保证秧苗不萎蔫的状态下不浇水,控水蹲苗壮根,使秧苗处于饥渴状态,以利于移栽后发根好、返青快。
    (8)秧苗经常出现的问题:立枯病、恶苗病、白芽、秧苗高矮不齐、白化苗、肥害等。首先要从水稻旱育壮苗抓起,提高秧苗素质是关键,旱育壮苗是寒地水稻种植的重要环节,从整地、做床等各个阶段都要强调标准化,标准化是保证壮苗质量的重要因素。如:对水稻苗床危害较重又常出现立枯病、青枯病强调首先是提高防病意识,以调温控水为手段,一定要以预防为先,并选择安全的药剂防治,因棚内温差大,通风的质量、时间和部位要按照标准规范到位。实施水稻“三化一管”栽培技术体系,即品种优质化、旱育壮苗模式化、全程机械化,以本田叶龄指标实施计划管理,同时对节水增温灌溉技术和肥料施用技术、耕层培养等都给了很好的建议。

  • 第4题:

    什么是设备检修技术标准?


    正确答案:检修技术标准是规定设备检修中零部件、辅机、配套装置应达到的技术准则,设备检修后应达到的精度和性能,以及有关安全防护装置和外观要求等技术文件,它是衡量设备检修质量的依据。

  • 第5题:

    铁路设计的基本标准是什么?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有哪些?为什么它们是主要技术标准?


    正确答案: 铁路设计的基本标准是铁路等级。
    铁路设计的主要标准包括: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车场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闭塞类型。
    这些标准是确定铁路能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一条铁路的能力设计实质上是选定主要技术标准。同时这些标准对设计线的工程造价和运营质量有重大影响,并且是确定设计线一系列工程标准和设备类型的依据。

  • 第6题:

    压力容器的安全监察规程和技术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GB”钢制压力容器“标准。

  • 第7题:

    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等质量要求和方法;
    2.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3.工程建设的术语、符号、量与单位、建筑模数和和制图方法;
    4.工程建设的试验、检验和评定方法;
    5.工程建设的信息技术要求。

  • 第8题:

    电连接的技术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电连接应装设牢固、连接可靠、接触良好,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安装正确,不得有偏磨、打、碰弓现象;(2)电联接线应留有一定的裕度,适应接触线和承力索因温度变化伸缩的要求;
    (3)电连接不得有松、散、断股、烧伤等现象,须绑扎时用同材质绑扎;
    (4)电连接不得有接头,其额定载流量要符合设计要求。

  • 第9题:

    问答题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包括: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和闭塞类型等。这些标准是确定铁路能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一条铁路选用不同的标准对设计线的工程造价和运营质量有重大影响,同时又是确定设计线的工程标准和设备类型的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怎样建立设备技术标准?

    正确答案: 应将设备的各部分分解成若干个单元,又按各单元的具体情况确定许多检查点,对每一个单元和检查点规定出标准要求,编制成一览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的技术标准,包括检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检修作业标准和设备维护保养标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铁路设计的基本标准是什么?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有哪些?为什么它们是主要技术标准?

    正确答案: 铁路设计的基本标准是铁路等级。
    铁路设计的主要标准包括: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车场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闭塞类型。
    这些标准是确定铁路能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一条铁路的能力设计实质上是选定主要技术标准。同时这些标准对设计线的工程造价和运营质量有重大影响,并且是确定设计线一系列工程标准和设备类型的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设备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1)外购设备及其主要附件的技术标准
    2)自制设备技术标准
    3)设备润滑标准
    4)设备维修保养规程

  • 第14题:

    企业内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相互是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技术标准是企业标准的主体,管理标准是实现技术标准的保证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工作标准的实施去促进和监督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的实施。

  • 第15题:

    根据设备专业和使用条件的不同,维修技术标准可分为()

    • A、通用维修技术标准
    • B、特种设备维修技术标准
    • C、专用维修技术标准
    • D、工业建筑维修技术标准

    正确答案:A,C

  • 第16题: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包括: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和闭塞类型等。这些标准是确定铁路能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一条铁路选用不同的标准对设计线的工程造价和运营质量有重大影响,同时又是确定设计线的工程标准和设备类型的依据。

  • 第17题:

    整治接头错牙技术标准及质量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钢轨接头轨面及内侧错牙,正线及到发线不大于1mm、其他站线不大于2mm。
    (2)轨道几何尺寸及联结零件,应符合验收标准。

  • 第18题:

    桥枕捆扎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用直径3~3.5mm的铁线捆扎2.5圈距端头80~120mm,全桥一致;铁线两头均应钉固在桥枕侧面上部;(2)铁线捆紧、方正、密贴、无重叠。

  • 第19题: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的技术标准,包括检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检修作业标准和设备维护保养标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问答题
    技术标准指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标准化的产物,是经过公认的权威机构(标准化组织或有关机构)以特定的文件形式出现的标准化工作成果。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及其他具有标准化性质的类似文件所组成,是从事生产和建设的一个共同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电连接的技术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电连接应装设牢固、连接可靠、接触良好,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安装正确,不得有偏磨、打、碰弓现象;(2)电联接线应留有一定的裕度,适应接触线和承力索因温度变化伸缩的要求;
    (3)电连接不得有松、散、断股、烧伤等现象,须绑扎时用同材质绑扎;
    (4)电连接不得有接头,其额定载流量要符合设计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我国评定地震烈度的技术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我国评定地震烈度的技术标准是《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它将烈度划分为12度,其评定依据之一是:Ⅰ~Ⅴ度以地面上人的感觉为主;Ⅵ~Ⅹ度以房屋震害为主,人的感觉仅供参考;Ⅺ、Ⅻ度以房屋破坏和地表破坏现象为主。按这个烈度表的评定标准,一般而言,烈度为Ⅲ~Ⅴ度时人们有感,Ⅵ度以上有破坏,Ⅸ~Ⅹ度破坏严重,Ⅺ度以上为毁灭性破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搭设枕木垛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枕木垛的基础要平整坚实(应夯实),松软地段应铺垫碎石或抛填片面加固,浅水和可能来水段可用片石或草袋装土填出水面。地基各边应比枕木垛底宽出0.5~1.0m。
    (2)搭枕木垛的枕木应选用高度一致和顺直的枕木,保证接触面平整,不得用腐朽和质轻的枕木,不平的枕木应削平。
    (3)塔设时:
    1)最底层枕木应密铺(基础为石层者除外)以增加承压面积。
    2)总层数为偶数时最底一层纵放(顺桥方向),奇数时横放。
    3)上下层枕木纵横交错铺设,上下层枕木应上下对正不得歪斜,每层保持水平,各层间应密贴,空隙用薄木板垫好塞紧,每处只能垫一块,垫板应选用较好木料,厚度5~15mm,长×宽为15cm×10cm。
    4)枕木垛应垂直,枕木垛过高时,要在四周加斜木撑。
    5)枕木接长时,每端至少搭接0.5m,两根枕木对接时,要在侧面加一根帮木。
    6)枕木垛上下层枕木相交处及同层枕木搭接处要用扒钉互相连接,扒钉应钉成八字形以防止互相滑动或松动。
    7)枕木垛应预留沉落度,每层约1mm,若标高不合适,可采取垫入1至2层厚为5cm以上的木板,或将一层或二层枕木立放(但立放时应双双并列)以进行调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