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1924年,孙中山先生下令将广东清末建立的几所高等学校合并改为国”相关问题
  • 第1题:

    提出建立总统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是孙中山。

    A

    B



  • 第2题: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在中国建立一个“()”“主权在民”的民主共和国。

    • A、民治
    • B、民有
    • C、民权
    • D、民享

    正确答案:A,B,D

  • 第3题:

    明确将饮食指出应归为“文化”的当首推()先生。

    • A、林语堂
    • B、张光直
    • C、孙中山
    • D、张起钧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将廷尉改为大理寺始于北齐,这一称谓一直沿用到:()

    • A、清末
    • B、北宋
    • C、明
    • D、元

    正确答案:A

  • 第5题: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直至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国内先后共有几所大学改名为中山大学?


    正确答案: 10所。

  • 第6题:

    简述孙中山先生的生平。


    正确答案:孙文,字逸仙,国内尊称为中山先生。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先后求学于檀香山、香港等地,毕业后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后弃医从政,并于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以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1年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1924年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1925年病逝于北京。

  • 第7题:

    提出建立总统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是孙中山。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试述孙中山先生的民生史观。


    正确答案:孙中山先生并没有称自己的历史观为民生史观。后人把他的历史观概括成民生史观,包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他认为宇宙的物质、物种是进化的,人类也是进化的。进化无疑是民生史观的基本概念之一。但许多历史观都讲进化,进化是民生史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却不是它的根本特征。在最能反映民生史观根本特质的基本涵义上,孙中山提出了两个基本概念:一是“民生”,一是“人类求生存”。由这两个基本概念而产生出两个基本命题:一是“民生是历史的重心”,这是与物质是历史的重心相比较而提出的;一是人类求生存是社会进化的定律,这是与物质(生产力)发展论及阶级斗争相比较而提出的。
    作为孙中山历史观理论基石之一的“民生”概念,指的便是维持人民群众生命存在所需要的衣食住行一类的经济生活。有了这种经济生活,人民才能生存。这是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山先生民生史观的关节点之一。而只有这样的理解,才是符合中山先生所说“民生”之原意的。而历史则是人类求生存的记录,历史的重心就在于“民生”。
    人类进步的原动力是互相而不是斗争。对于人类求生存的过程中,中山先生认为互助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他指出:马克思所讲“斗争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是错误的,因为斗争只有相互抵稍力量,不会对资源及力量有所加添。中山先生认为:只有“互爱互助”,才能互相激励,互相提携。中山先生的互助的主张,不仅合乎人类发展的真实情况,亦承传自中国固有精神的“仁爱”的思想。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是处于进步方向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观,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从理论上看,孙中山研究社会历史的观点和方法是唯物主义的。受过自然科学训练的孙中山不相信鬼神,他没有杜撰出一种先天的理之类来支配历史的发展,他也不认为社会历史随他本人的意志而变化。

  • 第9题:

    孙中山先生被誉为“20世纪中国第一位伟人”。这主要是因为孙中山()。

    • A、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 B、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 C、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D、为中国革命献出了毕生精力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将廷尉改为大理寺始于北齐,这一称谓一直沿用到:()
    A

    清末

    B

    北宋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司法机构的变化。秦时的廷尉是中央司法机关的长官,审理全国案件。汉承秦制,廷尉仍是中央司法长官;郡守为地方行政长官,也是当地司法长官,负责全郡案件审理;县令兼理本县司法,负责全县审判工作;基层设乡里组织,负责本地治安与调解工作。到了北齐时期正式将廷尉更名为大理寺,以大理寺卿和少卿为正副长官。大理寺的建立增强了中央司法机关的审判职能,也为后世王朝健全这一机构奠定了重要基础。此时期进一步提高尚书台的地位,其中的"三公曹"与"二千石曹"执掌司法审判,同时掌囚账。这为隋唐时期刑部尚书执掌审判复核提供了前提。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

  • 第11题:

    单选题
    湖北荆州居民刘先生在广东省工作,刘先生在上海某旅行社报名参加了欧洲八国游,刘先生应向()申请办理护照。
    A

    荆州市公安局

    B

    广东省公安厅

    C

    上海市公安厅

    D

    八国各驻中国使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修订后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将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的“材料”科目更改为()。
    A

    库存材料

    B

    存货

    C

    库存商品

    D

    原材料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遇有雾、细雨等恶劣天气致使直流输电系统设备放电严重时,国调值班调度员可下令将直流输电系统改为()运行。如相应极系统输送功率高于降压运行额定功率,须()后再进行降压操作。


    正确答案:降压方式;调整功率

  • 第14题:

    修订后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将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的“材料”科目更改为()。

    • A、库存材料
    • B、存货
    • C、库存商品
    • D、原材料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清末被称为“四大寇”的是()。

    • A、孙中山、陈少白、尤列、杨鹤龄
    • B、孙中山、陈少白、陈恭尹、尤列
    • C、孙中山、陈恭尹、梁佩兰、屈大均
    • D、孙中山、杨鹤龄、陈少白、屈大均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将孙中山先生铜像迎到康乐园并亲撰碑记的校长是谁?


    正确答案: 许崇清

  • 第17题:

    孙中山以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名义下令创办国立广东大学的时间是。


    正确答案: 1924年2月4日。

  • 第18题:

    广州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人们在广州建立了中山纪念碑并建造了中山纪念堂。请问这两个建筑座落在哪一座山的什么地方?


    正确答案:越秀山的南麓。

  • 第19题:

    孙中山是广东广州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湖北荆州居民刘先生在广东省工作,刘先生在上海某旅行社报名参加了欧洲八国游,刘先生应向()申请办理护照。

    • A、荆州市公安局
    • B、广东省公安厅
    • C、上海市公安厅
    • D、八国各驻中国使馆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三国时期魏律将“具律”改为“()”。


    正确答案:刑名

  • 第22题:

    填空题
    为纪念杨沧白对辛亥革命的贡献,后人将原炮台街改为()路,并建立“杨沧白先生纪念馆”。

    正确答案: 沧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孙中山先生被誉为“20世纪中国第一位伟人”。这主要是因为孙中山()。
    A

    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B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C

    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

    为中国革命献出了毕生精力


    正确答案: D
    解析: 孙中山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推翻了清政府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