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西晋的山涛、阮籍、阮咸、嵇康、刘伶、向秀、王戎等七人,志趣相合,性情相投,经常在一起饮酒清谈,世称“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中,有五人是史有论及的书法家。未见史籍提起其书法的有向秀。书法被称为“怪诡不类”的是刘伶。除此而外,都书有所成,并有书迹传世。历得书论好评的是嵇康,他的草书被张怀瓘列入妙品。山涛书迹被收入《淳化阁帖》。王戎的书迹见称于《宣和书谱》。明解缙称他们的书法是“翰墨奇秀,皆非其正”。他们书法的共同特点是任性不羁,得之自然,清神逸气,得鱼忘荃。宋时长安李丕绪曾得《晋七贤帖》尽收七人之书迹。但一般认为此帖是后人伪作,故不可凭信。
更多“西晋竹林七贤中,谁的书法得入家数,其传世作品如何?”相关问题
  • 第1题:

    明朝初年,人们得其“片纸只字者宝秘以为荣”的书法家是谁?


    正确答案:危素。生于元成宗大德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一三零三年——公元一三七二年)。江西金溪(即今江西金溪县)人,字太朴,一字云林。曾出仕元朝筵经检讨。修宋、辽、金三史。并注释《尔雅》。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明初翰林侍讲学士,与宋濂同修《元史》,兼弘文馆学士。宋濂称危素:“博学善文辞,尤精于书,得片纸只字者,宝秘以为荣。”他的楷书、行书、草书都很好。当时很多名门望族、官宦之家、道观、释庙等地的匾额碑碣,多是出自危素手书。

  • 第2题:

    五代最知名的篆书家是谁?其书法的艺术特点如何?


    正确答案: 徐铉(公元九一六——九九一年),字鼎臣,扬州广陵(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十岁即能作文章。初仕南唐,官御史大夫,后为率更令。宋太宗太平兴国初,迁散骑常待。徐铉专攻小篆近五十年,最初学李阳冰,晚年得到《峄山碑》摹本,潜思精研,将从前的书迹,付之一炬,改弦易辙,终于成为继李阳冰而起的一代篆书大家。他的小篆似隶,无垂脚,字下如钗股稍大。结体纯正,点画精严有法,气质高古,纵横放逸。宋代的沈括曾把他的墨迹拿来对着日光观看,发现在笔画的正中有一缕浓墨,即使在转折处,也从不偏斜,可见他使用中锋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作品有篆书《千字文》刻石。
    徐铉的弟弟徐锴,也和他哥哥一样,文翰俱佳,在江南享有盛名,人们将他俩人比作晋朝的陆机、陆云兄弟,合称“二徐”。

  • 第3题:

    北魏著名摩崖刻石《石门铭》的作者是谁?其书法如何?


    正确答案:是王远。王远生卒年不详。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五○九年)于太原典签任上,书写了《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由于王远是个小官,史书不见载其书名。但《石门铭》却是北魏书体中颇能体现当时的国教——道教的哲学意识和思想情调的艺术珍品。其书法随和自然,不经意中有飘然欲仙的意境。结体疏朗跌宕,宽博圆秀中又有挺劲之姿。清朝毕沅在其《关中金石记》中说:“远无书名,而《石门铭》超逸可爱。”若非石上留名,历史上不知有多少像王远这样优秀的书法家,只因社会地位的低微而难以名入史册,被历史湮没。

  • 第4题:

    唐玄宗开元年间的著名书法理论家是谁?有何书作书论传世?


    正确答案:是张怀瓘。张怀瓘活动于唐玄宗开元至唐肃宗乾元年间。海陵(今广东阳江县南海陵岛上海陵镇)人。曾任率府兵曹、鄂州长史、翰林院供奉。其人工真、行、小篆、八分等书体。当时并不很知名,却相当自负,认为自己的真书、行书可和虞世南、褚遂良并肩。唐朝的吕总认为他的草书,有章草之法,且颇多新意,却并没见书迹传世。倒是其书论著作丰繁系统,传世颇多,是把中唐以前书家、书史、书论、技法等进行综合性著述的第一人。后世学习或评析中唐以前的书法,多以其书论为据定优劣、行褒贬,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书法理论家。宋朱长文《续书断》列其书法为能品。其传世书论有《书断》三卷及《书议》、《书估》、《六体书论》、《文字论》、《论用笔十法》、《玉堂禁经》、《评书药石论》等。尤以《书断》为后人珍爱,以为评书楷模。

  • 第5题:

    中国历史上,最早论述用笔之道的书法家是谁?其书法作品和书论怎样?


    正确答案: 中国历史上最早论述用笔之道的书法家是萧何、张良等。刘宋羊欣《笔阵图》曾说:“(萧何)深善笔理,尝与张子房(张良)、陈隐等论用笔之道。”其书论有《论书势》载于宋朝陈思《书苑菁华·卷一·秦汉魏四朝用笔法》中。关于张良谈论书道的记载,可见于元朝郑杓《衍极·书要篇》中,云:“张侯谈笔道”。张良的书法作品,不见传世记载。而萧何的书法,在当时是名重一时的。唐朝韦续《墨薮·九品书人论》列其署书、草书、隶书为上品之中。宋朝僧適之《金壶记》亦认为:“(萧)何用退笔书裳尤工。”传说萧何为书其前殿扁额,精思熟虑三个月才写。写的扁额挂出后,人们争相观看,如流水一般络绎不绝。
    萧何、张良都是汉朝刘邦的开国功臣。萧何今江苏沛县人。生年不详,卒于西汉惠帝二年(公元前一九三年)。他在其扶佐刘邦起兵反秦和与项羽争霸的过程中,刻意求访贤士良将,搜集制定律典,并保障战争的后勤供应,有杰出的功绩,被刘邦封为酂侯,拜国相。死后谥“文终”。张良,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城父集)人,字子房。生年不详,卒于西汉吕后二年(公元前一八六年)。其祖上代为韩国公候,秦灭韩后,张良曾募得刺客,狙击秦始皇于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未成,匿名而逃。后佐汉高祖刘邦起兵,出谋划策,以其功高而得封留侯。

  • 第6题:

    南宋末以工书闻名天下的书法家是谁?其书法特点如何?


    正确答案:是张即之。他生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卒于宋理宗景定四年,(公元一一八六年——公元一二六三年)享年七十八岁。和州(今安徽和县)人。字温夫,又字樗寮。南宋末,即之以能书闻名天下。他喜欢作擘窠大字,丰碑巨刻,常见于江南。其写匾额如写小楷一样,清劲精到,行笔转折准确,骨格强硬但笔意雍容。传世书迹有《金刚经》、《杜诗断简》、《汪氏报本奄记》、《李伯嘉墓志》等。

  • 第7题:

    问答题
    被称为书中仙手的唐代著名书法家是谁,其书法活动及传世书迹怎样?

    正确答案: 李邕(公元六七八——七四七年)。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李邕曾任汲郡、北海太守,人称他为“李北海”。天宝六年,因犯奸赃事,复遭奸相李林甫的暗算,终于被杖杀在北海郡任内,时年七十三岁。
    李邕长于碑颂之文,士大夫和寺庙人员经常拿金帛去求文,前后撰碑约八百通,报酬极巨。当时认为从古以来,卖字得钱者没有超过李邕的。但他性格豪侈,放纵游猎,仗义疏财,有时还不拘小节,要受一点人家的贿赂。却因好拯济穷苦,所以到头来仍是家中没有积蓄。由于李邕爱才,使得诗人李白、杜甫、高适等晚辈都和他有交游。同时代人张鷟《朝野佥载》说李邕:“文章、书翰、正直、辞辩、义烈皆过人,时谓六绝。”在书法上,他的行、草为最著名。其书以王羲之为宗,得到要妙后,便摆脱旧法,笔力一新。用笔深厚坚劲,拗峭凌厉而不失法度,李阳冰称他为书中“仙手”。他对书法力主创新,反对人家模仿他,曾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作品有《叶有道碑》、《端州石室记》、《法华寺碑》、《李秀碑》等,其中以《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与《岳麓寺碑》最为著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南宋末以工书闻名天下的书法家是谁?其书法特点如何?

    正确答案: 是张即之。他生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卒于宋理宗景定四年,(公元一一八六年——公元一二六三年)享年七十八岁。和州(今安徽和县)人。字温夫,又字樗寮。南宋末,即之以能书闻名天下。他喜欢作擘窠大字,丰碑巨刻,常见于江南。其写匾额如写小楷一样,清劲精到,行笔转折准确,骨格强硬但笔意雍容。传世书迹有《金刚经》、《杜诗断简》、《汪氏报本奄记》、《李伯嘉墓志》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索靖的传世书法作品及其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索靖是西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东汉张芝姐姐的孙子,书学张芝,擅草书,尤精章草。其传世作品有《月仪帖》《出师颂》《急就章》等。其书法雄劲刚勇,历代书家都推崇索靖的章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中国浪漫主义诗歌大师李白有否书法作品传世?他是否也称得上一个书法家呢?

    正确答案: 从书法艺术的造诣来看,大诗人李白不但称得上是位书法家,并且是位书艺很高的书法家呢!李白(公元七○一——七六二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出生于中亚的碎叶。
    作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他的诗风是雄奇瑰丽的。在书法上,《宣和书谱》说他“字画尤飘逸”。从当时徽宗御府收藏的真迹来看,有行书《太华峰》、《乘兴帖》两种,草书《岁时文》、《咏酒诗》、《醉中帖》三种,可见他是精于行、草的。然而,若按元代《衍极》刘有定注“大历初,霸上人耕地得石函,中有绢素古文科斗《孝经》,凡二十章,初传李白,白授阳冰,尽通其法”所说,则又可知他还精于古文科斗,并且还把方法传给了后来以篆书鸣于后世的大书法家李阳冰,承前启后,功绩可谓不小。此外,李白还擅写榜书。据包世臣《艺舟双楫·后附四则》记载:“蓟州城内有太白书‘观音之阁’四个大字,字径七八尺,整暇有永兴(虞世南)风,唯笔势稍松抛。”传世的书迹,有《上阳台诗》、《月下帖》、《天门山铭》、《咏酒诗》等。其中之墨迹《上阳台诗》,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三国名将张飞的书法如何?他有作品传世否?

    正确答案: 张飞是三国时代蜀国的大将,生年不详,卒于蜀昭烈帝章武元年(公元二二一年)。琢郡(今河北省琢县)人。字益德,亦作翼德。因战功累累封新亭侯、征虏将军、司隶校尉,并任宜都太守、巴西太守等职,后进封西乡侯。死后谥号为桓。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多知他是个武艺超群的勇猛武将,却不知他还是一位书法家、画家。其画未见传世,但却留下了书法石刻,甚得后世书家称道。
    在四川涪陵(今四川彭水县)有张飞所书《刁斗铭》石刻,字体工整,笔力遒劲。在四川渠县东面的八濛山上还有张飞留下来的摩崖刻石书法,其内容是:“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书体为八分,气势开张,确有武将的雄强峻拔之风。可见,张飞不仅是一位胆大心细的武将,而且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书法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西晋竹林七贤中,谁的书法得入家数,其传世作品如何?

    正确答案: 西晋的山涛、阮籍、阮咸、嵇康、刘伶、向秀、王戎等七人,志趣相合,性情相投,经常在一起饮酒清谈,世称“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中,有五人是史有论及的书法家。未见史籍提起其书法的有向秀。书法被称为“怪诡不类”的是刘伶。除此而外,都书有所成,并有书迹传世。历得书论好评的是嵇康,他的草书被张怀瓘列入妙品。山涛书迹被收入《淳化阁帖》。王戎的书迹见称于《宣和书谱》。明解缙称他们的书法是“翰墨奇秀,皆非其正”。他们书法的共同特点是任性不羁,得之自然,清神逸气,得鱼忘荃。宋时长安李丕绪曾得《晋七贤帖》尽收七人之书迹。但一般认为此帖是后人伪作,故不可凭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王羲之最初学书的老师是谁?其生平及书法怎样,有否论著传世?


    正确答案: 王羲之的老师卫铄,东晋人,是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女书法家之一。卫铄(公元二七二——公元三九四年),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人。是当时著名书法家卫恒的侄女,后来嫁给汝阴太守李矩为妻,也称“卫夫人”。在书法上,她擅长隶、正、行三体。据《古今传授笔法人名》记载,她的书法师承钟繇,然后又传给了王羲之。
    关于卫铄的书风,《佩文斋书画谱》引《唐人书评》说:“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唐张怀瓘《书断》卷中列卫铄的隶书为妙品,并评论说:“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卫砾对于书法理论,也有极高的造诣。相传《笔阵图》一篇,就是她对书法实践的总结。在书法史上,有关卫铄轶事,也流传较多。如王羲之十二岁时曾经偷读他父亲藏在枕头里的《笔说》,后来“不期盈月,书便大进”。当卫铄重新看到王羲之的书迹后,便对太常王策说:“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志成之智。”并因此而流下眼泪道:“此子必蔽吾名。”当王羲之结婚生养王献之后,她还在王献之五岁那年写了《大雅吟》赠给献之,对于书法新苗的成长,倾注了无限的厚爱。

  • 第14题:

    被称为书中仙手的唐代著名书法家是谁,其书法活动及传世书迹怎样?


    正确答案: 李邕(公元六七八——七四七年)。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李邕曾任汲郡、北海太守,人称他为“李北海”。天宝六年,因犯奸赃事,复遭奸相李林甫的暗算,终于被杖杀在北海郡任内,时年七十三岁。
    李邕长于碑颂之文,士大夫和寺庙人员经常拿金帛去求文,前后撰碑约八百通,报酬极巨。当时认为从古以来,卖字得钱者没有超过李邕的。但他性格豪侈,放纵游猎,仗义疏财,有时还不拘小节,要受一点人家的贿赂。却因好拯济穷苦,所以到头来仍是家中没有积蓄。由于李邕爱才,使得诗人李白、杜甫、高适等晚辈都和他有交游。同时代人张鷟《朝野佥载》说李邕:“文章、书翰、正直、辞辩、义烈皆过人,时谓六绝。”在书法上,他的行、草为最著名。其书以王羲之为宗,得到要妙后,便摆脱旧法,笔力一新。用笔深厚坚劲,拗峭凌厉而不失法度,李阳冰称他为书中“仙手”。他对书法力主创新,反对人家模仿他,曾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作品有《叶有道碑》、《端州石室记》、《法华寺碑》、《李秀碑》等,其中以《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与《岳麓寺碑》最为著名。

  • 第15题:

    “堆墨八分”书体的创造者是谁,其书法活动如何?


    正确答案:是陈尧佐。陈尧佐,宋太祖乾德元年生,宋仁宗庆历四年卒(公元九六三——一○四四年),享年八十二岁。阆州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县)人。字希元,号“知余子”。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太子太师。尧佐自幼聪慧好学,后来做了高官,仍是勤读不辍。善写古隶八分,能写一丈见方的大字,笔力端厚劲拔。因为他写八分书,敢于变古法为己用,虽点画肥重,却笔力劲健,自称为“堆墨八分”。很多名山胜迹都留有他写的碑文、榜书。还有书论《堆墨书》传世。

  • 第16题:

    三国名将张飞的书法如何?他有作品传世否?


    正确答案: 张飞是三国时代蜀国的大将,生年不详,卒于蜀昭烈帝章武元年(公元二二一年)。琢郡(今河北省琢县)人。字益德,亦作翼德。因战功累累封新亭侯、征虏将军、司隶校尉,并任宜都太守、巴西太守等职,后进封西乡侯。死后谥号为桓。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多知他是个武艺超群的勇猛武将,却不知他还是一位书法家、画家。其画未见传世,但却留下了书法石刻,甚得后世书家称道。
    在四川涪陵(今四川彭水县)有张飞所书《刁斗铭》石刻,字体工整,笔力遒劲。在四川渠县东面的八濛山上还有张飞留下来的摩崖刻石书法,其内容是:“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书体为八分,气势开张,确有武将的雄强峻拔之风。可见,张飞不仅是一位胆大心细的武将,而且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书法家。

  • 第17题:

    明朝永乐年间,因能书以七十高龄入选翰林待诏的书法家是谁?其书法成就如何?


    正确答案:是滕用亨,南京吴(今江苏苏州市)人,生卒年不详。最初起名为权,字用衡,为避诛,后改用亨。滕善于鉴赏古籍字画,并精于篆书、隶书。永乐初,明成祖朱棣召试善书者,滕用亨年已七十,也参加了召试,并书“麟凤龟龙”四个大字和《贞符诗》呈献,被入选,授于翰林侍诏职,令其参与修撰《永乐大典》。明吴宽《匏翁家藏集》中记载:“用衡所献《贞符》之诗三篇,手写副本,而正书、篆、隶皆具佳,盖用衡以能书荐起,篆、隶尤其所长。”罗凤《延休堂漫录》评滕用亨为“学问辨博,文词尔雅,尤精六书之学,篆法之妙,高出近世。”与当时有名的书法家解缙、胡光大、梁用行、杨文遇等人并驾齐驱。

  • 第18题:

    书法史上宋四家是谁?他们有哪些代表性作品流传下来?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正确答案:米芾《山林集》行楷、行用笔俊迈豪放,沉重痛快,极受推重.黄庭坚;行书《松风阁帖》,草书《诸上座帖》用笔侧锋取势,结体奇险,独树风格.蔡襄《茶录》《蒙惠帖》善于楷、行、草端庄稳健,精丽温淳.苏轼;楷书《醉翁亭记》行书《洞庭春色赋》崇尚意境

  • 第19题:

    问答题
    唐玄宗开元年间的著名书法理论家是谁?有何书作书论传世?

    正确答案: 是张怀瓘。张怀瓘活动于唐玄宗开元至唐肃宗乾元年间。海陵(今广东阳江县南海陵岛上海陵镇)人。曾任率府兵曹、鄂州长史、翰林院供奉。其人工真、行、小篆、八分等书体。当时并不很知名,却相当自负,认为自己的真书、行书可和虞世南、褚遂良并肩。唐朝的吕总认为他的草书,有章草之法,且颇多新意,却并没见书迹传世。倒是其书论著作丰繁系统,传世颇多,是把中唐以前书家、书史、书论、技法等进行综合性著述的第一人。后世学习或评析中唐以前的书法,多以其书论为据定优劣、行褒贬,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书法理论家。宋朱长文《续书断》列其书法为能品。其传世书论有《书断》三卷及《书议》、《书估》、《六体书论》、《文字论》、《论用笔十法》、《玉堂禁经》、《评书药石论》等。尤以《书断》为后人珍爱,以为评书楷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明朝初年,人们得其“片纸只字者宝秘以为荣”的书法家是谁?

    正确答案: 危素。生于元成宗大德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一三零三年——公元一三七二年)。江西金溪(即今江西金溪县)人,字太朴,一字云林。曾出仕元朝筵经检讨。修宋、辽、金三史。并注释《尔雅》。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明初翰林侍讲学士,与宋濂同修《元史》,兼弘文馆学士。宋濂称危素:“博学善文辞,尤精于书,得片纸只字者,宝秘以为荣。”他的楷书、行书、草书都很好。当时很多名门望族、官宦之家、道观、释庙等地的匾额碑碣,多是出自危素手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书法史上宋四家是谁?他们有哪些代表性作品流传下来?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正确答案: 米芾《山林集》行楷、行用笔俊迈豪放,沉重痛快,极受推重.黄庭坚;行书《松风阁帖》,草书《诸上座帖》用笔侧锋取势,结体奇险,独树风格.蔡襄《茶录》《蒙惠帖》善于楷、行、草端庄稳健,精丽温淳.苏轼;楷书《醉翁亭记》行书《洞庭春色赋》崇尚意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中国历史上,最早论述用笔之道的书法家是谁?其书法作品和书论怎样?

    正确答案: 中国历史上最早论述用笔之道的书法家是萧何、张良等。刘宋羊欣《笔阵图》曾说:“(萧何)深善笔理,尝与张子房(张良)、陈隐等论用笔之道。”其书论有《论书势》载于宋朝陈思《书苑菁华·卷一·秦汉魏四朝用笔法》中。关于张良谈论书道的记载,可见于元朝郑杓《衍极·书要篇》中,云:“张侯谈笔道”。张良的书法作品,不见传世记载。而萧何的书法,在当时是名重一时的。唐朝韦续《墨薮·九品书人论》列其署书、草书、隶书为上品之中。宋朝僧適之《金壶记》亦认为:“(萧)何用退笔书裳尤工。”传说萧何为书其前殿扁额,精思熟虑三个月才写。写的扁额挂出后,人们争相观看,如流水一般络绎不绝。
    萧何、张良都是汉朝刘邦的开国功臣。萧何今江苏沛县人。生年不详,卒于西汉惠帝二年(公元前一九三年)。他在其扶佐刘邦起兵反秦和与项羽争霸的过程中,刻意求访贤士良将,搜集制定律典,并保障战争的后勤供应,有杰出的功绩,被刘邦封为酂侯,拜国相。死后谥“文终”。张良,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城父集)人,字子房。生年不详,卒于西汉吕后二年(公元前一八六年)。其祖上代为韩国公候,秦灭韩后,张良曾募得刺客,狙击秦始皇于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未成,匿名而逃。后佐汉高祖刘邦起兵,出谋划策,以其功高而得封留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王羲之最初学书的老师是谁?其生平及书法怎样,有否论著传世?

    正确答案: 王羲之的老师卫铄,东晋人,是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女书法家之一。卫铄(公元二七二——公元三九四年),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人。是当时著名书法家卫恒的侄女,后来嫁给汝阴太守李矩为妻,也称“卫夫人”。在书法上,她擅长隶、正、行三体。据《古今传授笔法人名》记载,她的书法师承钟繇,然后又传给了王羲之。
    关于卫铄的书风,《佩文斋书画谱》引《唐人书评》说:“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唐张怀瓘《书断》卷中列卫铄的隶书为妙品,并评论说:“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卫砾对于书法理论,也有极高的造诣。相传《笔阵图》一篇,就是她对书法实践的总结。在书法史上,有关卫铄轶事,也流传较多。如王羲之十二岁时曾经偷读他父亲藏在枕头里的《笔说》,后来“不期盈月,书便大进”。当卫铄重新看到王羲之的书迹后,便对太常王策说:“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志成之智。”并因此而流下眼泪道:“此子必蔽吾名。”当王羲之结婚生养王献之后,她还在王献之五岁那年写了《大雅吟》赠给献之,对于书法新苗的成长,倾注了无限的厚爱。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