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B、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D、N=39×34÷15

题目

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
  • B、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
  • 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
  • D、N=39×34÷15

相似考题

3.高中生物《标志重捕法》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9日 上午 广东省东莞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标志重捕法 2.内容: 活动目标:1.举例说出标志重捕法的程序。2.尝试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的数量。 设计实验: (1)材料选择:塑料盆,盘,白色粉笔头,红墨水等 (2)具体实验步骤: 1.将若干个白色粉笔头放入塑料盆中。 2.从塑料盆中随机取30个粉笔头,放在盘中,并用红墨水染色。 3.把染色后的粉笔头重新放入盆中,并与未染色的粉笔头混合。 4.再从盆中随机逐个取20个粉笔头,数一数染过色的有多少。 5.利用数学知识估算盆中全部粉笔头的数量。 6.数一数全部的粉笔头数,与估算出的数量比一比,你从中想到了什么? (3)总结与讨论:①是否必须第一次取30个,第二次取20个?②与同学交流你总结出的公式。 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然后再放回到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来估算被调查种群的数量。这种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不断移位的动物的调查。例如,对某种鼠的种群数量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为M,第二次捕获数为n,其中被标志数为m,设该种群总数量为N,则N=n/m*M。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有情境设计; (2)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3)要有适当的板书。 答辩题目 1.种群的特征有哪些? 2.这节课你是怎么导入的?

更多“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估算某植物种群密度时样方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
    B.估算某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
    C.若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鸟的种群数量,调查期间标志物脱落则实际调查数据会偏小
    D.用取样器取样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

    答案:D
    解析:
    用样方法估算某植物种群密度时,做到随机取样,不能在分布较密集或稀疏的地区取样,样方越多实验结果越准确,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A项错误。土壤中的小动物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而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通过目测估计法进行统计。B项错误,D项正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个体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部分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偏大,C项错误。

  • 第2题:

    某种鱼在自然水域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如图3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鱼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
    B.气候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当种群数量达到b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a点.以保持种群较高的增长率

    答案:D
    解析:
    种群的增长受种群密度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制约。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b点是环境容纳量,在此之前环境阻力已经开始影响种群;种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a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维持开发资源数量在K/2值处,以保持种群较高发展。故本题选择D选项。

  • 第3题:

    某种鱼在自然水域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鱼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
    B.气候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当种群数量达到b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a点,以保持种群较高的增长率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种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a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维持开发资源数量在K/2值处,以保持种群较高发展,D项正确。

    A项:种群的增长受种群密度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制约,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b点是环境容纳量,在此之前环境阻力已经开始影响种群,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4题:

    在调查种群密度时,下列哪一种群可使用标志重捕法 ( )

    A.一片池塘中的鲤鱼
    B.一片草地上的蒲公英
    C.一片森林中的杨树
    D.一片花丛中的菊花

    答案:A
    解析: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而B、C、D项中的对象都为不会活动的植物,故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而池塘中的鲤鱼活动能力强,可用标志重捕法。

  • 第5题:

    估计鱼类种群数量的方法有()。

    • A、间接计数法
    • B、标志重捕法
    • C、渔获物组成法
    • D、直接计数法

    正确答案:B,D

  • 第6题:

    下列实验中,最合适用标志重捕法的是()

    • A、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
    • B、调查农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
    • C、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
    • D、调查土壤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标志重捕法只能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 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正确答案:C

  • 第9题:

    标记重捕法常被用来估计种群数量,先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经一定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的比例,可以估计种群的数量,这就是Lincoln指数法。使用该方法无需遵守下列哪条假设?()

    • A、种群在调查区域内是均匀分布的
    • B、调查期间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也没有迁入和迁出,或者即使有,但可以计数
    • C、标记方法不能影响动物的被捕机会
    • D、标记需要维持足够的时间,至少在重捕期间不能脱落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种群数量受非密度制约因子影响最小的是()

    • A、草履虫种群
    • B、蚜虫种群
    • C、蝗虫种群
    • D、非洲狮种群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

    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

    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正确答案: A
    解析: 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故A选项正确;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常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故B正确;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还会向着更适应环境的方向变化,故C选项错误: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故D选项正确。

  • 第12题:

    多选题
    估计鱼类种群数量的方法有()。
    A

    间接计数法

    B

    标志重捕法

    C

    渔获物组成法

    D

    直接计数法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答案:B
    解析:
    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公式: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的标记数(M)=再次捕获个体数(n)/再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m),由公式可知,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分母变小,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A错误。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少计了方格相邻两边上的酵母菌数量,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B正确。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则基数偏大,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C错误。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则由于患者家系中患病率偏高,导致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D错误。故答案选B。

  • 第14题:

    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相符的是()。

    A.给鲫鱼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蚂蚁的种群密度
    C.用样方法调查鱼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
    D.用样方法调查棉田中棉铃虫的种群密度

    答案:D
    解析:
    洄游是鱼类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些鱼类的主动、定期、定向、集群、具有种的特点的移动,鲫鱼不是洄游鱼类,A项错误。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蚂蚁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B项错误。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C项错误、D项正确。

  • 第15题:

    下列活动中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答案:B
    解析:
    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故A项错误。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黑、避高温的特性,所以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会导致采集的小动物数偏少,这样使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小,故B项正确。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对于边界线上的个体,要计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中的数目,若将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会导致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偏大,故C项错误。在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若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会导致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偏大,故D项错误。

  • 第16题: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
    • B、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
    • C、年龄组成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 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要较准确地估算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最适合的调查方法是()

    • A、目测估计法
    • B、标志重捕法
    • C、逐个计数法
    • D、样方法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近期,我国长江流域淡水豚类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大幅减少,全流域不足千头,其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稀少。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江豚的种群密度
    •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江豚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 C、可依据江豚种群的年龄组成来预测其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
    • D、江豚种群的数量减少是因为形成了新物种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某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即为该环境对该种群的()。


    正确答案:环境容量

  • 第20题: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增加越快
    • B、性比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在生殖前期最大
    • C、自然增长率小于1时种群的数量即开始减少
    • D、年龄金字塔表示取样期间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的比例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下列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中,哪些属于相对密度调查方法?()

    • A、去除取样法
    • B、单位时间(距离)内记录到的动物数量
    • C、痕迹计数
    • D、标志重捕

    正确答案:B,C

  • 第22题:

    什么情况下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正确答案:调查活动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就可以用标志重捕法。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

    B

    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

    C

    年龄组成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D

    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