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方针的沿革。

题目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方针的沿革。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方针的沿革。”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及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


    答案:
    解析: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它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1)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
    教育方针规定了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其基本内容包括下述三点:
    ①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方针必须反映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反映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根本要求,并以此作为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②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有的甚至就以培养目标作为教育方针。因此,教育方针必须对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做出最基本的规定。
    ③实施的途径。实施途径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来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实现培养目标。一般来说,高校总是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培养目标。
    (2)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
    建国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方针有不同的阐述,现阶段的教育方针体现在1999年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决定》就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育方针的内涵作了较为具体的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第2题:

    简述“文书”称谓的沿革。


    正确答案: 1.殷商之前统称为“书契”。
    2.周代统称为“官书”。
    3.春秋战国以及秦统称“书”。
    4.汉代正式被称为“文书”。

  • 第3题:

    简述历代衣冠服饰沿革。


    正确答案: 郭沫若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世界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衣着打扮,是这个民族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尺,也是这个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标最高统治者和一般平民也不担心“胡化”。盛唐以后,人们多穿团领、窄袖袍。而妇女则多着衫、裙,肩上披帛,前胸外露,实学印度妇女的样子。贵族妇女额上涂“额黄”,眉间贴“花钿”,两颊点“妆靥”,如敦煌壁画、章怀太子墓壁画中所见。另一方面唐代常服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又有重要变化。首先是头上以幞头代冠。“幞头”原本是用来系发髻的头巾,一般都采用质地柔软的黑色纱、罗。初时只用一方幅,以后于四角缀四带,后边二小带系发髻,前边二大带裹脑袋,在脑后收结,二带垂下,叫作“软脚幞头”;中唐以后,用铁丝把下垂二带略略撑起,叫作“硬脚幞头”。帝王公卿着常服均可戴之。其次是“品色衣”成为定制。所谓“品色衣”,就是以服装的颜色分辨官位的品级,即把颜色引入服饰等级制度。唐代规定,皇帝着黄袍衫;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袍衫;五品以上着绯(大红)袍;五品以下着绿、青;士兵着皂(黑色);未入仕途的士子和庶人着白袍衫。除服色之别以外,官员还以腰间所佩带[钅夸]区别等级;带銙是一种方形饰片,系于腰带之上。唐代规定:三品以上金玉带十三銙;四品金带十一銙;五品金带十銙;六品、七品银带九銙;八品、九品鍮tou石带九銙;庶人黄铜铁带七銙。
    宋代服饰依唐制而很少变化,色泽也不及唐代鲜艳夺目。官服的变化在于幞fu头和鱼袋。宋代幞头,里面用木骨撑起,外罩漆纱,成了一种“幞头帽子”,可以随时脱戴,后边的两脚向外侧展平,称“硬脚幞头”,为文官所戴;两脚向上在脑后相交,叫“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有的还在两脚上变些花样,因此,宋代幞头样式比较丰富。金鱼袋在唐代是五品以上官员佩带的一种袋子,内装鱼符,上刻官职姓名,作为出入宫门的凭证。到宋代则在袋上用金银饰为鱼形,佩在官服腰带上面垂之于后,用来分别贵贱。皇帝经常对恩宠的大臣赐“金紫银绯”。所谓“金紫”,就是佩金饰的鱼袋和传紫色的官服;“银绯”,就是佩银饰的鱼袋和穿绯色的官服。臣子们未合官品而得赐金紫银绯,被视为一种殊荣。司马光曾得赐紫金鱼袋,苏武、黄庭坚曾得赐绯银鱼袋。宋代的妇女服饰,变化主要在头上和脚上。贵族妇女喜戴花钗冠,皇后则戴九龙四凤冠。由五代末年兴起的缠脚之风至宋代而普遍流行,因此妇女以布缠脚,待成三寸金莲后着三角形小鞋。至于士农工商的衣服,一般追求简朴,讲求实用,显示出平民化的特点。
    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王朝,其服饰承袭汉族制度而又保留本族特色,皇帝、百官的冠冕服,均参古今制度增损。同时根据蒙古族特点,另定“质孙衣”,汉人称为“一色衣”,形制是上衣连着下裳,上紧下短,便于活动。头上冬天戴帽,夏天戴笠。帽为貂皮暖帽,前额露发,耳后下垂。笠如钹形,顶上缀珠。蒙古贵妇则喜欢戴用绒棉做的“姑姑冠”,其冠高二尺,以木竹为骨包以绒棉,顶上用翠花或羽毛装饰。
    明朝建立以后,根据汉族习俗,重新规定服饰制度。冠冕只准皇帝、太子、亲王、郡王穿着,并且只在祭天地、享太庙、册立、登基时穿用。日常官服规定皇帝穿黄龙缎袍,头戴“翼善冠”(形似善字),腰束玉带。百官则依品级穿不同颜色绣有其他花纹的宽大袍服,头戴乌纱帽,品级还用袍服上的“补子”加以辨别。明朝规定:公侯、驸马、伯绣麒麟、白泽(传说中的神兽);文官用鸟,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xian(白雉),六品鹭鸶,七品鸂xi[氵束鸟](紫鸳鸯),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执法官)獬豸;武官用兽,一、二品狮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身上所佩,以牙牌代替鱼袋。牙牌用象牙制成,刻官职于上,以字号分等;公、侯、伯用“勋”字,驸马用“亲”字,文官用“文”字,武官用“武”字,教坊用“乐”字等。贵妇服饰,皇后戴龙凤翠冠,穿龙凤真红大袖子,加霞帔,着红罗长裙。其他依等变化。民间一般服饰为男子青布衣裤,女子上衣下裙,或着袍衫,颜色淡浅,不得用大红、鸦青、黄色。 
    清代以高压政策推行满族服饰打扮。首先是强令汉人削发留辫。其次是废除明代服装,以满族风尚重订冠服制度。最明显的特点是,官服穿“蟒袍”,蟒的数目因品级而异,但在蟒袍外,又加一外褂,也称“补服”,短袖、对襟,前后正中习明代绣补子,以表示官衔。所绣鸟兽与明代大同小异。其次是礼服中的马蹄袖。第三,是帽子上饰花翎,花翎尾部晶莹似眼,以单眼、双眼、三眼区分官位品级,以三眼为最尊贵。第四是朝珠,挂在脖颈垂于胸前,数为108珠,源于佛教数珠。限五品以上朝官悬挂。普通百姓多用长袍、短褂和马褂。满族男子一般系腰带,长袍外面加背心或马褂。满族女子则喜穿旗袍,外面罩马甲。汉族妇女多沿明制,上身穿袄、衫,下身着裙、裤。到清朝后期,京师妇女多在衣服镶嵌滚边。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历代衣冠服饰沿革。

    正确答案: 郭沫若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世界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衣着打扮,是这个民族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尺,也是这个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标最高统治者和一般平民也不担心“胡化”。盛唐以后,人们多穿团领、窄袖袍。而妇女则多着衫、裙,肩上披帛,前胸外露,实学印度妇女的样子。贵族妇女额上涂“额黄”,眉间贴“花钿”,两颊点“妆靥”,如敦煌壁画、章怀太子墓壁画中所见。另一方面唐代常服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又有重要变化。首先是头上以幞头代冠。“幞头”原本是用来系发髻的头巾,一般都采用质地柔软的黑色纱、罗。初时只用一方幅,以后于四角缀四带,后边二小带系发髻,前边二大带裹脑袋,在脑后收结,二带垂下,叫作“软脚幞头”;中唐以后,用铁丝把下垂二带略略撑起,叫作“硬脚幞头”。帝王公卿着常服均可戴之。其次是“品色衣”成为定制。所谓“品色衣”,就是以服装的颜色分辨官位的品级,即把颜色引入服饰等级制度。唐代规定,皇帝着黄袍衫;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袍衫;五品以上着绯(大红)袍;五品以下着绿、青;士兵着皂(黑色);未入仕途的士子和庶人着白袍衫。除服色之别以外,官员还以腰间所佩带[钅夸]区别等级;带銙是一种方形饰片,系于腰带之上。唐代规定:三品以上金玉带十三銙;四品金带十一銙;五品金带十銙;六品、七品银带九銙;八品、九品鍮tou石带九銙;庶人黄铜铁带七銙。
    宋代服饰依唐制而很少变化,色泽也不及唐代鲜艳夺目。官服的变化在于幞fu头和鱼袋。宋代幞头,里面用木骨撑起,外罩漆纱,成了一种“幞头帽子”,可以随时脱戴,后边的两脚向外侧展平,称“硬脚幞头”,为文官所戴;两脚向上在脑后相交,叫“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有的还在两脚上变些花样,因此,宋代幞头样式比较丰富。金鱼袋在唐代是五品以上官员佩带的一种袋子,内装鱼符,上刻官职姓名,作为出入宫门的凭证。到宋代则在袋上用金银饰为鱼形,佩在官服腰带上面垂之于后,用来分别贵贱。皇帝经常对恩宠的大臣赐“金紫银绯”。所谓“金紫”,就是佩金饰的鱼袋和传紫色的官服;“银绯”,就是佩银饰的鱼袋和穿绯色的官服。臣子们未合官品而得赐金紫银绯,被视为一种殊荣。司马光曾得赐紫金鱼袋,苏武、黄庭坚曾得赐绯银鱼袋。宋代的妇女服饰,变化主要在头上和脚上。贵族妇女喜戴花钗冠,皇后则戴九龙四凤冠。由五代末年兴起的缠脚之风至宋代而普遍流行,因此妇女以布缠脚,待成三寸金莲后着三角形小鞋。至于士农工商的衣服,一般追求简朴,讲求实用,显示出平民化的特点。
    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王朝,其服饰承袭汉族制度而又保留本族特色,皇帝、百官的冠冕服,均参古今制度增损。同时根据蒙古族特点,另定“质孙衣”,汉人称为“一色衣”,形制是上衣连着下裳,上紧下短,便于活动。头上冬天戴帽,夏天戴笠。帽为貂皮暖帽,前额露发,耳后下垂。笠如钹形,顶上缀珠。蒙古贵妇则喜欢戴用绒棉做的“姑姑冠”,其冠高二尺,以木竹为骨包以绒棉,顶上用翠花或羽毛装饰。
    明朝建立以后,根据汉族习俗,重新规定服饰制度。冠冕只准皇帝、太子、亲王、郡王穿着,并且只在祭天地、享太庙、册立、登基时穿用。日常官服规定皇帝穿黄龙缎袍,头戴“翼善冠”(形似善字),腰束玉带。百官则依品级穿不同颜色绣有其他花纹的宽大袍服,头戴乌纱帽,品级还用袍服上的“补子”加以辨别。明朝规定:公侯、驸马、伯绣麒麟、白泽(传说中的神兽);文官用鸟,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xian(白雉),六品鹭鸶,七品鸂xi[氵束鸟](紫鸳鸯),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执法官)獬豸;武官用兽,一、二品狮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身上所佩,以牙牌代替鱼袋。牙牌用象牙制成,刻官职于上,以字号分等;公、侯、伯用“勋”字,驸马用“亲”字,文官用“文”字,武官用“武”字,教坊用“乐”字等。贵妇服饰,皇后戴龙凤翠冠,穿龙凤真红大袖子,加霞帔,着红罗长裙。其他依等变化。民间一般服饰为男子青布衣裤,女子上衣下裙,或着袍衫,颜色淡浅,不得用大红、鸦青、黄色。 
    清代以高压政策推行满族服饰打扮。首先是强令汉人削发留辫。其次是废除明代服装,以满族风尚重订冠服制度。最明显的特点是,官服穿“蟒袍”,蟒的数目因品级而异,但在蟒袍外,又加一外褂,也称“补服”,短袖、对襟,前后正中习明代绣补子,以表示官衔。所绣鸟兽与明代大同小异。其次是礼服中的马蹄袖。第三,是帽子上饰花翎,花翎尾部晶莹似眼,以单眼、双眼、三眼区分官位品级,以三眼为最尊贵。第四是朝珠,挂在脖颈垂于胸前,数为108珠,源于佛教数珠。限五品以上朝官悬挂。普通百姓多用长袍、短褂和马褂。满族男子一般系腰带,长袍外面加背心或马褂。满族女子则喜穿旗袍,外面罩马甲。汉族妇女多沿明制,上身穿袄、衫,下身着裙、裤。到清朝后期,京师妇女多在衣服镶嵌滚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方针的沿革。

    正确答案: (1)1949年“教育改造方针”;
    (2)1957年“全面发展方针”;
    (3)1958年“两个必须方针”;
    (4)1966年“五·七指示”;
    (5)1983年“三个面向方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查建国后三十年间我国政区变化沿革方面的问题可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
    • C、《中国地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地名索引》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简述民法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 民法是随着商品经济关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民法的历史沿革可以分为古代民法、近代民法和现代民法三个阶段。1古代民法是指简单商品生产者即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民法。古代社会民法的典型代表为罗马法。2近代民法是指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而产生的反映自由基本主义社会生活条件的民法。近代民法以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3现代民法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以来的民法。资本主义现代民法可以说是始于1897年公布、1900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1955年列宁亲自主持制定的《苏俄民法典》就是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法典。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1930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制定的民法典。

  • 第8题:

    简述墨家的教育方针。


    正确答案:①提倡“上说下教”“强聒不止”“虽不才口必鸣”的主动精神;
    ②主张“即述且作”,既要继承,更应创造;
    ③强调“合其志功而观焉”“吾必行,行必果”的实践意识;
    ⑤重视量力而行,量力而教的量力原则。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沿革。

    正确答案: (1)萌芽阶段(1801~1955年)
    (2)开创阶段(1955~1966年)
    (3)成长阶段(1966~1971年)
    (4)扩张阶段(1971~20世纪80年代末)
    (5)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 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证据法律制度;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