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中英首次通商开始于()。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相关问题
  • 第1题:

    规定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日《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答案:D
    解析:
    这是一道知识记忆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近代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条约的内容很多,记忆起来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要总结条约、制度的一些特点,这样才能增强记忆、准确答题。从开放通商口岸这一方面来分析,《南京条约》开放东南五口;《天津条约》则新增十个通商口岸,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并深入到长江中游的南京、汉口、九江、镇江;《北京条约》则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天津为北京的门户,天津的开放,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渗透到清朝统治中心的附近。

  • 第2题:

    会审公廨制度主要规定在(  )中。
    A.《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
    B.《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
    C.《中英烟台条约》
    D.《虎门条约》


    答案:B
    解析:
    解析:1868年英、法、美与中国签订的《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具体规定了会审公廨制度。

  • 第3题:

    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中英《天津条约》
    • C、《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 D、中英烟台条约

    正确答案:C

  • 第4题:

    ()2008年4月15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英国首相布朗的特别代表、财政大臣达林共同主持对话。

    • A、首次中英贸易对话
    • B、首次中英经济对话
    • C、第二次中英财金对话
    • D、首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

    正确答案:D

  • 第5题:

    领事裁判权最早规定在()中。

    • A、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 B、中美《望厦条约》
    • C、中英《天津条约》
    • D、1864年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

    正确答案:A

  • 第6题:

    第一次确认了西方列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 A、中美望厦条约
    • B、中英烟台条约
    • C、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 D、中俄天津条约

    正确答案:C

  • 第7题: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香港。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 A、广州
    • B、厦门
    • C、福州
    • D、宁波
    • E、上海

    正确答案:A,B,C,D,E

  • 第9题:

    单选题
    ()2008年4月15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英国首相布朗的特别代表、财政大臣达林共同主持对话。
    A

    首次中英贸易对话

    B

    首次中英经济对话

    C

    第二次中英财金对话

    D

    首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按中英《()条约》辟潮州为通商口岸。

    正确答案: 天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观审”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B

    《中美望厦条约》

    C

    《中英烟台条约》

    D

    《中美续约附款》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中英《天津条约》

    C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

    中英烟台条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 领事裁判权最早规定在、()
    A.《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
    B.《中美望厦条约》
    C.《中英天津通商章程》
    D.清廷与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清末的领事裁判权制度。领事裁判权是外国侵略者在强迫中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中所规定的一种司法特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栽判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由该国的领事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其本国法律裁判。其于1843年7月22日在香港公布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及随后签订的《虎门条约》中得以确立,并在其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得以扩充。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

  • 第14题:

    最早规定治外法权内容的是( )。(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
    C.《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
    D.《虎门条约》


    答案:B
    解析:
    【精解】治外法权就是指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最早确立于《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中,并在随后签订的《虎门条约》以及其他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得以扩充,故选B项。

  • 第15题:

    领事裁判权最早规定在:()

    • A、《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
    • B、《中美望厦条约》
    • C、《中英天津通商章程》
    • D、清廷与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 A、中英战争
    • B、鸦片战争
    • C、通商战争
    • D、夷匪犯境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按中英《()条约》辟潮州为通商口岸。


    正确答案:天津

  • 第18题:

    “观审”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 A、《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 B、《中美望厦条约》
    • C、《中英烟台条约》
    • D、《中美续约附款》

    正确答案:C,D

  • 第19题:

    下列通商口岸不属于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是()

    • A、南京
    • B、广州
    • C、上海
    • D、宁波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上,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并被迫开放一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A

    中英——《南京条约》——开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南京作为通商口岸

    B

    中英——《天津条约》——增开天津、台南、汉口、九江四个通商口岸

    C

    中美——《望厦条约》——美国取得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通商的权利

    D

    中俄——《瑷珲条约》——开设黑龙江为通商口岸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中英首次通商开始于()。
    A

    16世纪

    B

    17世纪

    C

    18世纪

    D

    19世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A

    广州

    B

    厦门

    C

    福州

    D

    宁波

    E

    上海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1858年,英国胁迫清廷签订(),汉口开始对外通商。
    A

    《中英天津条约》

    B

    《中英南京条约》

    C

    《北京条约》

    D

    《望厦条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