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马林诺夫斯基的学术成就。”相关问题
  • 第1题:

    《野蛮社会的犯罪和习惯》是()的作品。

    • A、霍贝尔
    • B、鲍斯皮西尔
    • C、马林诺夫斯基
    • D、鲍哈纳

    正确答案:C

  • 第2题:

    谁认为凡有文化必有宗教?()

    • A、奥斯汀
    • B、舒茨
    • C、毕妮亚
    • D、马林诺夫斯基

    正确答案:D

  • 第3题:

    马林诺夫斯基对田野工作方面的贡献?


    正确答案: 林诺夫斯基在《科学的文化理论》中指出:在研究方法上,马林诺夫斯基主张全面地、科学地考察文化,反对进化论者和传播者的那种历史观,反对为构造历史而忘却历史。他提出了一套与他以前的人类学者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整体性的田野工作法。他主张,人类学不应是老式的博物志和民俗学,而应当是深入、具体考察文化制度现实功能的一门学问。
    具体来说,他的田野调查法贡献在于:
    (1)通过长时间的工作,尽可能参与他们的活动,遵从他们的习惯,学会他们的语言,钻入他们的心中,形成了真正的参与式观察的经验;
    (2)对田野工作的理论提出三个原则,一是部落的组织和部落的文化结构,必须用明确、清楚的提纲形式记录;二是要细微细认真地观察、收集生活细节和行为的材料,用日记形式记载下来;三是要把描述土著人精神生活的文献内容记载下来。

  • 第4题:

    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的功能主义有什么区别?并简要概括两人的主要贡献?


    正确答案:马林诺夫斯基关键概念是文化的制度和功能,强调文化制度对人的生物和心理需求的满足。拉德克利夫—布朗关键词是社会与结构,强调社会结构的平衡和人与文化对结构的适应。与马林诺夫斯基不同的是,他认为文化是在社会层次上而不是在个人需求层次上发挥功能的。
    马林诺夫斯基主要贡献:
    1.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论。
    2.巫术宗教问题。
    3.田野工作的贡献,提出田野工作的三条原则。
    布朗主要贡献:
    1.结构功能论要点。
    2.结构功能的方法。

  • 第5题:

    马林诺夫斯基


    正确答案: 马林诺夫斯基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他最大的贡献在於提出了新的民族志写作方法,创造了参与观察法,完成了古典民族学到现代人类学的过渡,激励了后人在田野调查和民族志的写作中建立自己的一套科学标准。代表著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野蛮人的性生活》。

  • 第6题:

    波兰人类学家()创立了文化人类学派。

    • A、马林诺夫斯基
    • B、弗雷泽
    • C、列维
    • D、布鲁凯特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文明’一词不妨用来专指较进展的文化中的一个特殊方面。”说这句话的是()

    • A、马林诺夫斯基
    • B、别林斯基
    • C、普列汉诺夫
    • D、马克思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问答题
    对马林诺夫斯基评价?

    正确答案: 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里夫倡导的功能主义,使人类学焕然一新,但因为其为帝国主义殖民者服务,受到很多批评。其优点是在方法论上提出了民族志的田野工作方法;缺点是忽视历史的方法,缺少发展的视角,不能解释文化的变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费孝通先生在英国读书时师从谁?()
    A

    摩尔根

    B

    马林诺夫斯基

    C

    列维·斯特劳斯

    D

    弗雷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野蛮社会的犯罪和习惯》是()的作品。
    A

    霍贝尔

    B

    鲍斯皮西尔

    C

    马林诺夫斯基

    D

    鲍哈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理论?

    正确答案: ①主张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化。文化是一个整体,任何文化现象都应该置于文化整体中去考察。
    ②认为一切事情都是互相关联、具有动态的、功能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马林诺夫斯基对田野工作方面的贡献?

    正确答案: 林诺夫斯基在《科学的文化理论》中指出:在研究方法上,马林诺夫斯基主张全面地、科学地考察文化,反对进化论者和传播者的那种历史观,反对为构造历史而忘却历史。他提出了一套与他以前的人类学者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整体性的田野工作法。他主张,人类学不应是老式的博物志和民俗学,而应当是深入、具体考察文化制度现实功能的一门学问。
    具体来说,他的田野调查法贡献在于:
    (1)通过长时间的工作,尽可能参与他们的活动,遵从他们的习惯,学会他们的语言,钻入他们的心中,形成了真正的参与式观察的经验;
    (2)对田野工作的理论提出三个原则,一是部落的组织和部落的文化结构,必须用明确、清楚的提纲形式记录;二是要细微细认真地观察、收集生活细节和行为的材料,用日记形式记载下来;三是要把描述土著人精神生活的文献内容记载下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结构功能理论的代表学者有()

    • A、埃米尔·迪尔凯姆
    • B、马克思
    • C、拉德克利夫—布朗
    • D、马林诺夫斯基

    正确答案:A,C,D

  • 第14题:

    凡有文化必有宗教是()的观点。

    • A、舒茨
    • B、奥斯汀
    • C、马林诺夫斯基
    • D、毕妮亚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对马林诺夫斯基评价?


    正确答案: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里夫倡导的功能主义,使人类学焕然一新,但因为其为帝国主义殖民者服务,受到很多批评。其优点是在方法论上提出了民族志的田野工作方法;缺点是忽视历史的方法,缺少发展的视角,不能解释文化的变迁。

  • 第16题:

    马林诺夫斯基关于宗教的定义如何?


    正确答案: 宗教是对超世而有人格之力的知觉和崇拜。

  • 第17题:

    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的定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实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

  • 第18题:

    简述希曼诺夫斯基及其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1、人物简介希曼诺夫斯基(KarolSzymanowski,1882-1937),20世纪波兰的重要作曲家、钢琴家。对波兰塔特拉山里人的歌舞及民间音乐进行研究后,创作出一批具有波兰民族精神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代表作品(1)歌剧《哈吉斯》、《罗杰尔王》。(2)芭蕾舞音乐《曼特拉戈拉》、《哈尔纳西》。(3)管弦乐:三部交响曲、《交响复协奏曲》,两部小提琴协奏曲。(4)钢琴曲:9首前奏曲、12首练习曲、3首奏鸣曲、4首波兰舞曲、22首玛祖卡舞曲、3首《假面具》等。
    3、艺术成就(1)他是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将西欧现代音乐技法与波兰民族音乐结合在一起,走出一条独具个性的创作道路,成为波兰现代音乐的奠基者。(2)他的音乐采用新颖的波兰山区音调,旋律宽广,有时为多调性,不少作品还含有标题性,并呈现出无调性因素。他的歌剧和小提琴协奏曲尤其值得称赞。

  • 第19题:

    单选题
    “奥狄浦斯情结”是谁提出的()。
    A

    韦伯

    B

    弗洛伊德

    C

    马林诺夫斯基

    D

    卢梭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的功能主义有什么区别?并简要概括两人的主要贡献?

    正确答案: 马林诺夫斯基关键概念是文化的制度和功能,强调文化制度对人的生物和心理需求的满足。拉德克利夫—布朗关键词是社会与结构,强调社会结构的平衡和人与文化对结构的适应。与马林诺夫斯基不同的是,他认为文化是在社会层次上而不是在个人需求层次上发挥功能的。
    马林诺夫斯基主要贡献:
    1.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论。
    2.巫术宗教问题。
    3.田野工作的贡献,提出田野工作的三条原则。
    布朗主要贡献:
    1.结构功能论要点。
    2.结构功能的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文明’一词不妨用来专指较进展的文化中的一个特殊方面。”说这句话的是()
    A

    马林诺夫斯基

    B

    别林斯基

    C

    普列汉诺夫

    D

    马克思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谁认为凡有文化必有宗教?()
    A

    奥斯汀

    B

    舒茨

    C

    毕妮亚

    D

    马林诺夫斯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希曼诺夫斯基及其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人物简介希曼诺夫斯基(KarolSzymanowski,1882-1937),20世纪波兰的重要作曲家、钢琴家。对波兰塔特拉山里人的歌舞及民间音乐进行研究后,创作出一批具有波兰民族精神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代表作品(1)歌剧《哈吉斯》、《罗杰尔王》。(2)芭蕾舞音乐《曼特拉戈拉》、《哈尔纳西》。(3)管弦乐:三部交响曲、《交响复协奏曲》,两部小提琴协奏曲。(4)钢琴曲:9首前奏曲、12首练习曲、3首奏鸣曲、4首波兰舞曲、22首玛祖卡舞曲、3首《假面具》等。
    3、艺术成就(1)他是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将西欧现代音乐技法与波兰民族音乐结合在一起,走出一条独具个性的创作道路,成为波兰现代音乐的奠基者。(2)他的音乐采用新颖的波兰山区音调,旋律宽广,有时为多调性,不少作品还含有标题性,并呈现出无调性因素。他的歌剧和小提琴协奏曲尤其值得称赞。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