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紫菜栽培的主要方式:()、()、()和()。”相关问题
  • 第1题:

    紫菜栽培的主要方式以及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1)菜坛栽培:属于自然增殖的范畴
    何谓菜坛:利用自然海区的岩礁,增殖一些自然生长的紫菜,这些岩礁就称作菜坛。
    菜坛栽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
    ①清坛:用各种工具清除岩礁上附着的牡骊及藤壶等大的敌害生物;
    ②洒石灰水:把一定浓度的石灰水洒在岩礁上,用以杀灭较小的杂藻及小动物,为壳袍子的附着扫除障碍,准备附着地盘;
    洒石灰水一般2~3次,浓度为8~18%,主要根据菜坛上的杂藻多少而定,第一次浓度为18%,第二次稍浓度为8%,第一次洒后一周洒第二次,在白露前后再洒,第三次5~6%。
    缺点:菜坛面积有限,苗又是靠天然供应,容易受自然海况的影响,波动性很大,所以生产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2)支柱式栽培
    适用于波浪小,水浅而潮差小的海区。把一定粗细的竹杆插入底质作为支柱,在支柱之间挂网帘。这种支柱不会随着潮水涨落而升降是固定在滩涂上的。曾是日本和南朝鲜采用的主要方式。但在我国,这种栽培方式产量比较低,一般不用。
    (3)半浮动筏式栽培
    我国的主要栽培方式
    筏架兼有支柱式和全浮动筏式的特点,即在涨潮时可以整个筏子漂浮在水面,而在退潮后筏架又可用短支架支撑于海滩上,使网千露在空气中。
    优点:由于低潮时能够干露,因而硅藻等杂藻生长少,对紫菜早期出苗特别有利,而且能促使紫菜生长快,质量好,生长期延长。
    (4)全浮动筏式栽培:适用于离岸较远,退潮后不干露的海区。在我国与栽培海带方式一样,网帘始终不露出水面,但所使用的网帘谓形状与浮架形式不同于海带。
    优点:不受潮间带的限制,发展潜力大。
    缺点:网帘始终不干露,影响出苗晚,紫菜藻不干出,健康程度受影响,易老化,易使杂藻生。因此必须增设干露装置。

  • 第2题:

    在紫菜的栽培过程中应根据紫菜生长的各个时期,对干露时间的不同要求,进行()的调整。


    正确答案:潮位

  • 第3题:

    简述江蓠栽培的主要方式


    正确答案:(1)潮间带整畦撒苗栽培
    在一般情况下,汪篱苗培一育到秋末冬初,随着水温的降低,迅速生长,当藻体长度达到5~6cm以上时,便一可以在海滩上整畦撒苗养成。
    具体做法是将浅滩加以适当整理,除去杂藻,然后把江篱幼苗连同原生长基,如石块、贝壳等较整齐地播在浅滩上。撒苗时,每个生长基间的距离为30~40cm。排成菜畦状,管理较方便。经过2~3个月的栽培,即可得到lm左右的江篱藻体。在北方一般长到6~7月份也可以收获了。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沿海地区都可以进行生产。在水质较肥沃的海区,一个生产季节0.067hm2产干品可达100kg以上。
    (2)潮间带网(条)帘夹苗栽培
    选择平坦的内湾浅滩,把野生或者人工培育的江篱苗种均匀地夹在浮筏的苗绳上。长8m、宽lm,两端备绑长1.2m的小竹竿,两边备有120股(40x3)聚乙烯绳做成长约l0m的浮绠,网片网目的大小为15cmx15cm。网片的两端各绑长1.2m的浮竹,中间再绑上2~3条。隔一定距离打入木桩,用以固定和吊挂网帘。通常每个网片大约夹苗180簇(3~5棵为一簇),0.067hm2以30个网片计,则共夹苗约5400簇(相当鲜苗种20kg)。这种养成方法,0.067hm2产干品可达150kg以上。
    这种夹苗养成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海水上涨的时候,浮筏漂在水面,江篱可以充分吸收阳光,潮水退下后,浮筏便贴在浅滩上,江篱可以吸收浅滩上的积水,不会干枯死亡。
    (3)浅海浮筏栽培
    采用双架式浮筏的结构及栽培密度基本上能适合龙须菜、脆江篱等江离种类的生态要求。具体做法是:在每台浮筏两边各用一条长25m的聚乙烯绳作绠绳,在绠绳的两端各绑以直径约2cm、长3m的浮绠,在两端的浮绠上绑聚乙烯苗绳((3x40=120股线)10条,条距约30cm,苗绳长度为25m,并水平放置,一般每隔5m处绑一细绳,使苗绳保持平行,不致混乱交错。每台浮筏的苗绳为250m,浮筏相互连接,按照每1000m苗绳为0.067hm2计算,每4台浮筏为0.067hm2。浮筏的两端绑接在海上的绠绳上,栽培筏架用木桩或者铁锚固定在海底。在浮绠上根据浮力的需要可适当加绑泡沫塑料球。
    用苗绳夹苗时,每隔10cm间距夹江篱苗种一簇,每簇苗种约5~10g,每条苗绳夹250簇,每台筏的夹苗数量为250x10簇。每0.067hm2以4台计,实用水面为300m2,台与台之间留一定空隙以便管理,每亩((0.067hm2)夹江篱苗种约2500x4=10000簇,夹苗密度约等于潮间带网帘夹苗栽培的3倍。选择流急、水肥、浪小的适宜海区进行这种浮筏栽培,0.067hm2产量可以达到干品200~500kg。
    江篱与牡砺、鲍鱼等贝类立体生态养殖。.将夹苗后的苗绳,固定在太平洋牡砺、鲍鱼等贝类养殖筏架的绠绳上,利用贝类养殖的筏架,进行藻、贝套养。筏架上层水平吊挂江篱苗绳,筏架的下层垂直吊挂太平洋牡砺的苗绳。
    由于太平洋牡砺等养殖贝类在养殖区滤食海水中的有机颗粒物质,消耗水体中的氧气,释放出氮、磷和二氧化碳,而栽培江篱可以利用海水中的氮、磷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改善了养殖区的水质条件,达到生态养殖的目的。
    (4)池塘撒苗养成
    将江篱幼苗或成体(可切成小段)均匀地撒在池塘中,让其自然生长。当江篱长满塘底时,便可采收部分,留下的部分让其继续生长。这样江篱可以不断生长,不断收获。
    具体做法是在每年春季2~4月份,将江篱苗种运送到池塘,井均匀地撤在池塘中,每0.067hm2水面约撒播种苗300kg。多在早晚或阴天进行,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和藻体受伤。要注意保持水深为20~30cm,6月份以后水温升高,水深要增加到60~80cm。在栽培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最主要的是经常观察江篱的生长情况,如藻体的颜色变化,海水的盐度及光照强度的调整、杂藻的清除、海水pH值的控制、池塘换水及水深的控制等。在正常情况下,经过30~40天即可进行第一次收获,并保留一定数量的种苗,维续栽培。以后每月采收一次。全年累计0.067hm2产干品350~800kg,十分可观。细基江篱繁枝变型和菊花心江篱等江篱种类适合于池塘栽培,在华南沿海地区广泛应用,年产干品约5000t。此外,脆江篱、芋根江篱由于对海水盐度要求较高,全年都能生长,因而很适合在盐场的贮水池中进行栽培。
    (5)池塘夹苗养成
    选择池塘的最深处(0.8~1.2m),在江篱开始迅速生长的时期将其夹在苗绳上,吊挂在池塘中养成(图8-5)。具体做法是选取藻体比较粗壮的江篱作种苗,清除杂藻,按每束3~5枝为一丛,夹在直径为2mm的力士胶丝上((3股),每丛间距为30cm,然后以每行的行距50~70cm投水中,两端用木桩将苗绳拉紧并固定于水面下5~8cm。养成期间,江篱始终浸没在水中。在3个月的一个养成周期中可以取得藻体增重10~15倍的良好效果。

  • 第4题:

    出苗期紫菜栽培的管理工作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从紫菜壳孢子采苗下海开始,一直到全苗,这一阶段在生产上称为出苗期
    (2)出苗期紫菜养殖的方法
    (3)掌握合适的潮位
    (4)出苗期的管理:晒网,施肥
    (5)及时疏散网帘

  • 第5题:

    花卉栽培的方式有多种,因栽培目的和性质不同可分为生产栽培和()。

    • A、露地栽培
    • B、观赏栽培
    • C、温室栽培
    • D、组织栽培

    正确答案:B

  • 第6题:

    食用菌的栽培方式主要有()、()和()。


    正确答案:段木栽培、袋栽、地畦栽培

  • 第7题:

    填空题
    紫菜栽培的主要方式:菜坛栽培、()式栽培、半浮动筏式栽培和全浮动筏式栽培。

    正确答案: 支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紫菜栽培的主要方式:()、()、()和()。

    正确答案: 菜坛栽培,支柱式栽培,半浮动筏式栽培,全浮动筏式栽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是目前我国南方栽培的紫菜品种。

    正确答案: 坛紫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目前紫菜栽培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

    正确答案: 根本原因(存在问题):
    (1)海区养殖容量严重超负荷;
    (2)盲目提早采壳孢子时间;
    (3)种质退化严重。
    解决紫菜病害频发的根本措施:
    (1)确定适宜的采苗季节和养殖密度;
    (2)对紫菜种质进行提纯复壮与改良;
    (3)推广使用冷藏网技术。
    提早采苗失败的原因:
    (1)水温高、光照强,“处暑”前后,海区温度仍然高达28~29℃,壳孢子不萌发,造成采苗失败;
    (2)无风无浪:紫菜是属喜浪性海藻,生态环境离不开风浪,但立秋、处暑前后,南方高温、风平浪静的气候居多,台架浮在水表层或干露时,受强光直射、曝晒,经常造成死苗;
    (3)敌害生物大量繁殖:立秋、处暑前后,正是早秋浮游生物繁殖高峰期,潮间带的微生物、单胞藻等杂藻、病菌丛生蔓延,一旦占据了附着基,即导致采苗失败,或覆盖于紫菜幼体上使之窒息死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在紫菜的栽培过程中应根据紫菜生长的各个时期,对干露时间的不同要求,进行()的调整。

    正确答案: 潮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请简述紫菜的栽培方式。

    正确答案: (1)菜坛栽培:菜坛栽培:属于自然增殖的范畴。何谓菜坛:利用自然海区的岩礁,增殖一些自然生长的紫菜,这些岩礁就称作菜坛。缺点:菜坛面积有限,苗又是靠天然供应,容易受自然海况的影响,波动性很大,所以生产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2)支柱式栽培
    (3)半浮动筏式栽培。优点:由于低潮时能够干露,因而硅藻等杂藻生长少,对紫菜早期出苗特别有利,而且能促使紫菜生长快,质量好,生长期延长
    (4)全浮动筏式栽培。优点:不受潮间带的限制,发展潜力大 ;缺点:网帘始终不干露,影响出苗晚,紫菜藻体不干出,健康程度受影响,易老化,易使杂藻繁生。因此必须增设干露装置 。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目前紫菜栽培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


    正确答案:根本原因(存在问题):
    (1)海区养殖容量严重超负荷;
    (2)盲目提早采壳孢子时间;
    (3)种质退化严重。
    解决紫菜病害频发的根本措施:
    (1)确定适宜的采苗季节和养殖密度;
    (2)对紫菜种质进行提纯复壮与改良;
    (3)推广使用冷藏网技术。
    提早采苗失败的原因:
    (1)水温高、光照强,“处暑”前后,海区温度仍然高达28~29℃,壳孢子不萌发,造成采苗失败;
    (2)无风无浪:紫菜是属喜浪性海藻,生态环境离不开风浪,但立秋、处暑前后,南方高温、风平浪静的气候居多,台架浮在水表层或干露时,受强光直射、曝晒,经常造成死苗;
    (3)敌害生物大量繁殖:立秋、处暑前后,正是早秋浮游生物繁殖高峰期,潮间带的微生物、单胞藻等杂藻、病菌丛生蔓延,一旦占据了附着基,即导致采苗失败,或覆盖于紫菜幼体上使之窒息死亡。

  • 第14题:

    ()是目前我国南方栽培的紫菜品种。


    正确答案:坛紫菜

  • 第15题:

    我国紫菜主要栽培种类()、()


    正确答案:条斑紫菜;坛紫菜

  • 第16题:

    简述紫菜栽培的主要方式以及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1)半浮动筏式栽培
    即在涨潮时可以整个筏子漂浮在水面,而在退潮后筏架又可用短支架支撑于海滩上,使网帘干露在空气中。
    优点:由于低潮时能够干露,因而硅藻等杂藻生长少,对紫菜早期出苗特别有利,而且能促使紫菜生长快,质量好,生长期延长。
    (2)全浮动筏式栽培
    适用于离岸较远,退潮后不干露的海区。在我国与栽培海带方式一样,网帘始终不露出水面,但所使用的网帘谓形状与浮架形式不同于海带。
    优点:不受潮间带的限制,发展潜力大。
    缺点:网帘始终不干露,影响出苗晚,紫菜藻不干出,健康程度受影响,易老化,易使杂藻生。因此必须增设干露装置。

  • 第17题:

    切花的栽培方式有()。

    • A、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
    • B、温室栽培和荫棚栽培
    • C、地栽和盆栽
    • D、无土栽培和有土栽培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目前我国北方栽培的紫菜品种是条斑紫菜。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判断题
    目前我国北方栽培的紫菜品种是条斑紫菜。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出苗期紫菜栽培的管理工作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从紫菜壳孢子采苗下海开始,一直到全苗,这一阶段在生产上称为出苗期
    (2)出苗期紫菜养殖的方法
    (3)掌握合适的潮位
    (4)出苗期的管理:晒网,施肥
    (5)及时疏散网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紫菜栽培的主要方式以及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菜坛栽培:属于自然增殖的范畴
    何谓菜坛:利用自然海区的岩礁,增殖一些自然生长的紫菜,这些岩礁就称作菜坛。
    菜坛栽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
    ①清坛:用各种工具清除岩礁上附着的牡骊及藤壶等大的敌害生物;
    ②洒石灰水:把一定浓度的石灰水洒在岩礁上,用以杀灭较小的杂藻及小动物,为壳袍子的附着扫除障碍,准备附着地盘;
    洒石灰水一般2~3次,浓度为8~18%,主要根据菜坛上的杂藻多少而定,第一次浓度为18%,第二次稍浓度为8%,第一次洒后一周洒第二次,在白露前后再洒,第三次5~6%。
    缺点:菜坛面积有限,苗又是靠天然供应,容易受自然海况的影响,波动性很大,所以生产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2)支柱式栽培
    适用于波浪小,水浅而潮差小的海区。把一定粗细的竹杆插入底质作为支柱,在支柱之间挂网帘。这种支柱不会随着潮水涨落而升降是固定在滩涂上的。曾是日本和南朝鲜采用的主要方式。但在我国,这种栽培方式产量比较低,一般不用。
    (3)半浮动筏式栽培
    我国的主要栽培方式
    筏架兼有支柱式和全浮动筏式的特点,即在涨潮时可以整个筏子漂浮在水面,而在退潮后筏架又可用短支架支撑于海滩上,使网千露在空气中。
    优点:由于低潮时能够干露,因而硅藻等杂藻生长少,对紫菜早期出苗特别有利,而且能促使紫菜生长快,质量好,生长期延长。
    (4)全浮动筏式栽培:适用于离岸较远,退潮后不干露的海区。在我国与栽培海带方式一样,网帘始终不露出水面,但所使用的网帘谓形状与浮架形式不同于海带。
    优点:不受潮间带的限制,发展潜力大。
    缺点:网帘始终不干露,影响出苗晚,紫菜藻不干出,健康程度受影响,易老化,易使杂藻生。因此必须增设干露装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紫菜栽培的主要方式以及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半浮动筏式栽培
    即在涨潮时可以整个筏子漂浮在水面,而在退潮后筏架又可用短支架支撑于海滩上,使网帘干露在空气中。
    优点:由于低潮时能够干露,因而硅藻等杂藻生长少,对紫菜早期出苗特别有利,而且能促使紫菜生长快,质量好,生长期延长。
    (2)全浮动筏式栽培
    适用于离岸较远,退潮后不干露的海区。在我国与栽培海带方式一样,网帘始终不露出水面,但所使用的网帘谓形状与浮架形式不同于海带。
    优点:不受潮间带的限制,发展潜力大。
    缺点:网帘始终不干露,影响出苗晚,紫菜藻不干出,健康程度受影响,易老化,易使杂藻生。因此必须增设干露装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我国紫菜主要栽培种类()、()

    正确答案: 条斑紫菜,坛紫菜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