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双穴吸虫病的流行情况。”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前后盘吸虫的流行病学特点。


    参考答案:(1)传染源感染前后盘吸虫的牛、羊等各种动物为本病的传染源。鹿前后盘吸虫虫卵的抵抗力很强,在-4℃及-8℃下,经一次和两次短时间的冰冻后,仍保持其生命力,但经冰冻24h后再干燥2~5min虫卵即死亡。
    (2)传播途径经口感染。
    (3)易感宿主中间宿主主要为扁卷螺,其种类很多。前后盘吸虫的终末宿主为牛、绵羊、山羊、水牛、鹿等反刍动物。
    (4)流行情况本病分布于全国各地,据调查,黑龙江省牛的感染率为51.11%,羊为27.7%。

  • 第2题:

    简述双腔吸虫的流行病学。


    参考答案: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诸省、区,尤其以西北各省、区和内蒙古较为严重。
    双腔吸虫的宿主动物极其广泛,除牛、羊、骆驼、马、驴、猪、犬、兔等各种家畜外,鹿、林麝、猩猩、熊等多种野生动物均可感染,现已记录的哺乳动物宿主已达70余种。动物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感染季节取决于各地的气候条件,我国温暖潮湿的南方地区,蜗牛和蚂蚁可常年活动,因此,动物几乎全年都可感染。而在寒冷干燥的
    北方地区,中间宿主要冬眠,动物的感染就明显具有春、秋两季特点,但动物发病多在冬、春季节。
    虫卵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在土壤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仍具感染性。对低温的抵抗力更强,虫卵和在第一、第二中间宿主体内的各期幼虫均可越冬,且不丧失感染性。

  • 第3题:

    简述双穴吸虫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运动失调:
    倪氏尾蚴移动路线:皮肤――肌肉――脊柱――脊髓――头部――视神经――眼球。损伤了鱼体的神经系统,因而出现病鱼失去平衡,以及各种各样的不正常游动,导致翻身,头部向下,尾向上等旋转游动,水晶体呈乳白色。
    2)鱼体变型:
    由于移动路线通过神经系统,脑部,损害了这些组织而导致骨髓变形肌肉萎缩。
    3)头部出现充血现象
    湖北尾蚴移动路线:皮肤――血管――心脏――头部视血管――眼球
    ①通过视血管时,损伤视血管,引起充血,出血,而流入脑室,引起头部充血
    ②可造成除了头部外其他部位循环系统障碍,使得血管堵塞,严重时造成出血
    最后结果:
    ①严重感染,立即死亡
    ②数量少时,使得病鱼眼球水晶体浑浊,出现白内障症状并有水晶体脱落,表现为瞎眼现象

  • 第4题:

    双穴吸虫病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双穴吸虫。急性感染时头部充血,湖北尾蚴引起脑部及眼眶周围呈鲜红色,倪氏尾蚴及山西尾蚴引起脑室中央部位充血及鱼体弯曲,慢性:水晶体变白脱落及瞎眼。多危害淡水鱼,5-8月。防治:轮养,驱赶鸥鸟,饲养吃螺的鱼类,减少和消灭螺。

  • 第5题:

    简述侧殖吸虫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1)全国各地
    2)寄生于淡水鱼类和其他一些野杂鱼,但主要危害鱼苗

  • 第6题:

    简述双穴吸虫的生活史。


    正确答案: 生活史:成虫(寄生鸥鸟肠内)→卵(水中孵化)→毛蚴(钻入椎实螺)→胞蚴→尾蚴(出螺入水)→入鱼(随血液或神经入眼)→囊蚴→成虫(鸟食鱼)

  • 第7题:

    简述双身虫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南方一些省都有发现,江浙地区草鱼的感染率一般约为4%左右,流行季节不明显,5-6月常见
    感染途径:幼虫借水流传播到其他水域或另一鱼体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双穴吸虫的生活史。

    正确答案: 生活史:成虫(寄生鸥鸟肠内)→卵(水中孵化)→毛蚴(钻入椎实螺)→胞蚴→尾蚴(出螺入水)→入鱼(随血液或神经入眼)→囊蚴→成虫(鸟食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双穴吸虫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运动失调:
    倪氏尾蚴移动路线:皮肤――肌肉――脊柱――脊髓――头部――视神经――眼球。损伤了鱼体的神经系统,因而出现病鱼失去平衡,以及各种各样的不正常游动,导致翻身,头部向下,尾向上等旋转游动,水晶体呈乳白色。
    2)鱼体变型:
    由于移动路线通过神经系统,脑部,损害了这些组织而导致骨髓变形肌肉萎缩。
    3)头部出现充血现象
    湖北尾蚴移动路线:皮肤――血管――心脏――头部视血管――眼球
    ①通过视血管时,损伤视血管,引起充血,出血,而流入脑室,引起头部充血
    ②可造成除了头部外其他部位循环系统障碍,使得血管堵塞,严重时造成出血
    最后结果:
    ①严重感染,立即死亡
    ②数量少时,使得病鱼眼球水晶体浑浊,出现白内障症状并有水晶体脱落,表现为瞎眼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双穴吸虫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1)流行地区:主要是在华东一些省份
    2)主要危害鲢鱼鳙鱼的鱼种
    3)流行季节:5~8月,8月以后出现白内障症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茎双穴吸虫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主要危害鲢鳙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双身虫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南方一些省都有发现,江浙地区草鱼的感染率一般约为4%左右,流行季节不明显,5-6月常见
    感染途径:幼虫借水流传播到其他水域或另一鱼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异形吸虫的生活史、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异形吸虫病是由异形吸虫或横川后殖吸虫等所引起。各种异形吸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成虫寄生于鸟类及哺乳动物的肠道,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第二中间宿主包括鱼和蛙。在螺体内经过胞蚴、雷蚴(1~2代)和尾蚴阶段后,尾蚴从螺体逸出,侵入鱼和蛙体内发育成囊蚴,终宿主吞食囊蚴后成虫在小肠寄生。
    横川后殖吸虫寄生于犬、猫、猪、人及鹈鹕的小肠中,分布于巴尔干和东亚诸国,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上海、江西、浙江、广东、四川及台湾等省、市均有报道,是一种人畜共患吸虫病。
    异形异形吸虫寄生于犬、猫、狐狸及人小肠中,主要分布于东亚诸国,在我国虽有报道,但并不太多。
    这些吸虫是通过生食或食未煮熟的淡水鱼而感染。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人勿食生鱼;勿用生的或半生的鱼类做动物饲料。

  • 第14题:

    尾蚴经血管进入鱼眼睛,引起血管堵塞和循环障碍,眼眶周围明显充血的是()

    A、湖北双穴吸虫

    B、倪氏双穴吸虫

    C、血居吸虫

    D、侧殖吸虫


    参考答案:A

  • 第15题:

    简述扁弯口吸虫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几乎各种淡水鱼都可能被寄生,全国各地都有发现。

  • 第16题:

    简述茎双穴吸虫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主要危害鲢鳙鱼。

  • 第17题:

    简述双穴吸虫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 湖北双穴吸虫及倪氏双穴吸虫的囊蚴和尾蚴,因为只有尾蚴,囊蚴以鱼为中间寄主,对鱼发生危害
    1)后囊蚴:扁平卵圆形,前端有一口吸盘,两侧分别有个侧器,体中部有一个腹吸盘,在其后有粘附器。虫体还分布许多颗粒状和发亮的石灰质体
    2)尾蚴尾分叉,呈“丁”字型,体中部有一个腹吸盘。

  • 第18题:

    引起淡水鱼白内瘴病的是()。

    • A、血居吸虫
    • B、双穴吸虫
    • C、嗜子宫线虫
    • D、淀粉卵涡鞭虫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简述茎双穴吸虫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茎双穴吸虫(Posthodiplostomu Dubois,1936)的后囊蚴,形态结构和双穴吸虫相似。

  • 第20题:

    问答题
    双穴吸虫病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双穴吸虫。急性感染时头部充血,湖北尾蚴引起脑部及眼眶周围呈鲜红色,倪氏尾蚴及山西尾蚴引起脑室中央部位充血及鱼体弯曲,慢性:水晶体变白脱落及瞎眼。多危害淡水鱼,5-8月。防治:轮养,驱赶鸥鸟,饲养吃螺的鱼类,减少和消灭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双穴吸虫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 湖北双穴吸虫及倪氏双穴吸虫的囊蚴和尾蚴,因为只有尾蚴,囊蚴以鱼为中间寄主,对鱼发生危害
    1)后囊蚴:扁平卵圆形,前端有一口吸盘,两侧分别有个侧器,体中部有一个腹吸盘,在其后有粘附器。虫体还分布许多颗粒状和发亮的石灰质体
    2)尾蚴尾分叉,呈“丁”字型,体中部有一个腹吸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扁弯口吸虫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几乎各种淡水鱼都可能被寄生,全国各地都有发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侧殖吸虫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1)全国各地
    2)寄生于淡水鱼类和其他一些野杂鱼,但主要危害鱼苗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