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首先,提出文学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对歪曲生活、粉饰现实。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反映百姓的疾苦;其次,强调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社会功能。要求诗歌充分发挥“美刺”作用,强调以诗歌规讽时政,干预现实;其三,提出诗歌通俗化的具体要求。主张诗歌叙事议论,主题集中。
更多“简述新乐府运动的主要文学主张。”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 文学研究会的基本文学态度是“为人生”,即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有关人生的问题。文学研究会强调文学是人生的反映,文学要反映时代,表现社会生活。他们猛烈抨击作为游戏和消遣的鸳鸯蝴蝶派文学。

  • 第2题:

    试论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主张。


    正确答案: 所谓新乐府运动,即是元稹、白居易等人在杜甫新题乐府诗的基础上,倡导而兴起的一次有明确理论指导的诗歌革新运动。其中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人物。他不但积极进行新乐府诗的创作,而且还为新乐府运动提出了系统的理论主张,这些主张集中表现在其《与元九书》、《新乐府五十首》、《策林》中的某些篇,以及《寄唐生》、《读张籍古乐府》等诗中。
    首先,白居易认为,文艺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的产物,优秀的文艺都应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都具有十分深刻的社会认识价值。他竭力主张诗人要植根于现实,要多询时务,进行调查了解,以保证诗歌的真实性。强调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作者与现实的关系,这是白居易诗论的基础。
    其次、白居易认为诗歌应具有能动地改造社会、干预政治、直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的巨大功能,即强调诗歌的政教“讽喻”功能,这是白居易诗歌理论最深刻、最成熟之处。重视诗歌的内容和社会功能,是白居易诗论之精华所在。
    再次,白居易还正确阐述了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强调诗歌要以情动人,坚决主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系于意,不系于文”。对于诗歌的语言音韵,他明确提出了通俗化的要求:“不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等主张。为诗歌语言的通俗化、表达的浅切明白,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是对中唐写实“讽喻诗”派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的总结,是对古代诗歌写实传统的传承和发展,尽管其理论还有缺欠,但它却指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诗歌革新运动,在诗歌史上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 第3题:

    简述汉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


    正确答案: 汉乐府民歌在《诗经》以后继承并发展了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建安时代的三曹七子以乐府旧题写时事,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缘事而发,感于哀乐”的现实主义精神,唐代天宝时期杜甫又进一步因事立题,创作了《三吏》、《三别》等一大批现实主义诗篇。中唐时期,白居易又提出了“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了新题乐府诗。所有这些,都是对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
    (2)在形式上,汉乐府民歌为后代诗歌创作确立了五言、杂言这两种主要诗体。在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下,东汉出现了文人五言诗创作的兴起,此后建安文人又掀起了创作五言诗的高潮。鲍照的五言诗与杂言,又是在继承汉乐府民歌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至于盛唐大诗人李白的乐府歌行体,更是在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可以说后代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接受汉乐府的影响很大。

  • 第4题:

    简答古文运动的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 其一,是“文以明道”。
    其二,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为写好文章而博采前人遗产。
    其三,为文宜“自树立,不因循”,贵在创新。
    其四,韩愈论文非常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情感力量,认为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其五,不平则鸣。

  • 第5题:

    “前七子”之后,以()、()为代表的“后七子”,主张“大历之后书勿读”,把文学复古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正确答案:李樊龙;王世贞

  • 第6题:

    简述桐城派的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
    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义法”二字,“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刘大櫆是方苞的弟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姚鼐对古文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对前人的学说进行了融合和总结,使之更加具体化。他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还提出“八要”来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融合落到实处;将多种文风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种。姚鼐不仅发展了桐城派的散文理论,而且还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桐城派散文体系。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号称“四大弟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什么是新乐府运动。

    正确答案: 唐代中期以白居易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所倡导的诗歌革新运动。因自制新题以写时事,故与古题乐府相对而称的“新乐府”。唐贞元、元和时期,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目击朝政腐败,为描写民生疾苦,匡救时弊,深感沿袭古题乐府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遂在继承乐府诗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基础上,提倡“即事名篇”,兴起新乐府运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 文学研究会的基本文学态度是“为人生”,即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有关人生的问题。文学研究会强调文学是人生的反映,文学要反映时代,表现社会生活。他们猛烈抨击作为游戏和消遣的鸳鸯蝴蝶派文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艾略特在西方地位及主要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 20世纪西方最负盛名的诗人、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剧作家,是在英美诗歌发展的关键性时刻步入诗坛,根据自成系统理论创作实践,使英美诗歌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用“荒原”意象准确而逼真刻画了20世纪初叶西方精神危机,一时形成“荒原文学”现象,成为“荒原作家”无形中的“精神领袖”。其文学批评中“非个人化”理论影响深远,即反对诗歌的主观自我表现,主张现代诗人要对诗人的个性作最少要求,对诗人艺术作最大要求。
    ①作品与诗人个人生活情绪无关,生活与艺术存在绝对的、不可逾越的界线;
    ②思想感性化,用“知觉来表现思想”;
    ③诗人工作是纯技术性质的,高超的技巧是诗人职责。与“非个人化”配套的基本技巧是“客观对应物”。
    ④读者不要企图从诗人生平找出诗人的人格线索。艾略特以“非个人化”为核心的诗歌理论,是对前期象征主义的发展,对纠正其艰涩朦胧具有重要作用。这些理论为英美新批评派奠定了基础,艾略特因此成为“新批评派”先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论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主张。

    正确答案: 所谓新乐府运动,即是元稹、白居易等人在杜甫新题乐府诗的基础上,倡导而兴起的一次有明确理论指导的诗歌革新运动。其中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人物。他不但积极进行新乐府诗的创作,而且还为新乐府运动提出了系统的理论主张,这些主张集中表现在其《与元九书》、《新乐府五十首》、《策林》中的某些篇,以及《寄唐生》、《读张籍古乐府》等诗中。
    首先,白居易认为,文艺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的产物,优秀的文艺都应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都具有十分深刻的社会认识价值。他竭力主张诗人要植根于现实,要多询时务,进行调查了解,以保证诗歌的真实性。强调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作者与现实的关系,这是白居易诗论的基础。
    其次、白居易认为诗歌应具有能动地改造社会、干预政治、直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的巨大功能,即强调诗歌的政教“讽喻”功能,这是白居易诗歌理论最深刻、最成熟之处。重视诗歌的内容和社会功能,是白居易诗论之精华所在。
    再次,白居易还正确阐述了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强调诗歌要以情动人,坚决主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系于意,不系于文”。对于诗歌的语言音韵,他明确提出了通俗化的要求:“不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等主张。为诗歌语言的通俗化、表达的浅切明白,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是对中唐写实“讽喻诗”派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的总结,是对古代诗歌写实传统的传承和发展,尽管其理论还有缺欠,但它却指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诗歌革新运动,在诗歌史上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韩愈所引导的文学改革运动是()
    A

    散文运动

    B

    骈文运动

    C

    古文运动

    D

    新乐府运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唐有两大文学运动,分别是()、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 “新乐府运动。

    正确答案: 韩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唐有两大文学运动,分别是()、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 “新乐府运动。


    正确答案:韩愈

  • 第14题:

    简述胡适的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 胡适1917年1月《新青年》2卷5号上,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改良中国文学的八点主张:“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语俗字”。同时他将“形式上的革命”作为文学变革的起点,认为文言作为文学的工具已丧失了活力,从而明确地提出了以“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的主张。

  • 第15题:

    关于唐代新乐府诗歌运动,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新乐府”这个名称最初是由白居易提出来的。
    • B、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 C、新乐府运动提倡诗歌应首要注重其文学艺术性。
    • D、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正确答案:A,B,D

  • 第16题:

    简述唐宋派的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 1、强调继承唐宋古文八大家的传统;
    2、延续了道统文学的主张,强调以文载道,文以明道;
    3、严守道的内涵传统以保持与儒家经典思想的一致性;
    4、在文道关系上以道为主;
    5、一定程度上讲圣贤之道,生活化、人性化。

  • 第17题:

    中唐文学中有以韩愈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简述什么是新乐府运动。


    正确答案: 唐代中期以白居易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所倡导的诗歌革新运动。因自制新题以写时事,故与古题乐府相对而称的“新乐府”。唐贞元、元和时期,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目击朝政腐败,为描写民生疾苦,匡救时弊,深感沿袭古题乐府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遂在继承乐府诗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基础上,提倡“即事名篇”,兴起新乐府运动。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汉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

    正确答案: 汉乐府民歌在《诗经》以后继承并发展了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建安时代的三曹七子以乐府旧题写时事,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缘事而发,感于哀乐”的现实主义精神,唐代天宝时期杜甫又进一步因事立题,创作了《三吏》、《三别》等一大批现实主义诗篇。中唐时期,白居易又提出了“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了新题乐府诗。所有这些,都是对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
    (2)在形式上,汉乐府民歌为后代诗歌创作确立了五言、杂言这两种主要诗体。在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下,东汉出现了文人五言诗创作的兴起,此后建安文人又掀起了创作五言诗的高潮。鲍照的五言诗与杂言,又是在继承汉乐府民歌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至于盛唐大诗人李白的乐府歌行体,更是在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可以说后代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接受汉乐府的影响很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新乐府运动的主要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 首先,提出文学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对歪曲生活、粉饰现实。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反映百姓的疾苦;其次,强调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社会功能。要求诗歌充分发挥“美刺”作用,强调以诗歌规讽时政,干预现实;其三,提出诗歌通俗化的具体要求。主张诗歌叙事议论,主题集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中唐文学中有以韩愈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正确答案: 艺术成就:
    (1)叙事描写细致生动,善于选取典型细节以表现场面、表现人物的思想,善于描摹人物的口吻神情,故事性突出。
    (2)形式自由,句式篇章变化多端
    (3)以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反映生活,直接表达人民的爱憎,同时又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
    (4)语言朴素,口语化,表现力强,富有生活气息。
    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给后人以深刻影响。汉乐府中的五言体,对后来五言诗的成熟起了很大的作用。它的语言,以及各种具体的叙述描写方法,都让后人学习效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唐代新乐府诗歌运动,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新乐府”这个名称最初是由白居易提出来的。

    B

    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C

    新乐府运动提倡诗歌应首要注重其文学艺术性。

    D

    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