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也”表示一种状况,“矣”表示一种过程。
2.“也”不着眼在时间的因素,“矣”着眼在时间的因素。
3.凡过去的事情用“矣”,没有发生的事情用“也”。
4.一般说来,“也”字用于判断句,“矣”字用于叙述句。凡说明事情的可能性,解释原因,进行推理等等,都属于判断范围,用“也”字。凡说明事情在某种条件下就变了状况,或表示目前已经成为某种状况,都属于叙述的范围,用“矣”字。
5.中古时期以后,“也”字在一般口语里的使用范围应当是逐渐缩小了的,因为系词“是”字被普遍使用起来了。系词“是”的引申用法更进一步缩小了“也”字的使用领域。
更多“简述上古汉语语气词“也”和“矣”的区别。”相关问题
  • 第1题:

    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1)上古汉语的语法范畴和现代汉语及其他语言的语法发愁不同,比较复杂,但就曲折作用来说,由于单音词在上古汉语里占优势,所以曲折作用只能在一个单音节范围内发生,是在韵母部分或声母部分发生曲折作用。
    (2)中古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同一个词,由于声调不同,就具有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主要是靠去声和其他声调对立。
    ①就动词看,声调的变化引起词性的变化,转化出来的一般为去声。
    A.本属名词或形容词而转化为动词者,动词变去声:
    名→动:衣、冠、王等
    【衣】“老者衣帛食肉。”
    【冠】“冠者五六人”
    形→动:好、善(古上声)等
    【好】“敏而好学”
    B.本属动词而转化为名词者,名词变去声:
    【闻】“令闻令望”(美好的名誉和声望)
    【骑】“坐看南阳骑”
    ②词性上的细微差别,也引起声调的变化:
    A.由内动转化为外动,外动变去声:
    【语】《论语》:“居,吾语汝”。(本是讨论,现为告诉)
    【雨】《诗》:“雨雪霏霏。”(本是雨从云下,现为下,落)
    B.一般动词转化为致动词,致动词变去声:
    【饮】“饮牛”(本是饮,现为使牛饮)
    ⑶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形尾上面
    指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比如“着”、”了”、“们”等,更多的是指粘附在动词后面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动词词尾‘了’和‘着’的产生,是近代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 第2题:

    试述上古时代主要的几个疑问语气词的用途?


    正确答案: 上古疑问语气词主要由四个:乎、哉、欤(与)、耶(邪),这四个字可以分为三个用途:
    (1)纯粹传疑:乎
    纯粹传疑,是因为问者并没有了解任何有助于回答这一问题的材料。如果对话人不答复,说话人很难猜到答案:“管仲俭乎?”这只是指句中没有任何反诘副词来说的。如果句子中有反诘副词,(如:而况今之人乎)或类似反诘副词的词组(如:不亦乐乎),那又不同了。
    (2)纯粹反诘:哉
    “哉”字和“乎”字最大的分别是:“乎”字不靠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的帮助,它本身可以表示疑问;“哉”字永远不能表示纯粹的疑问,而且要靠疑问代词或反诘副词的帮助,才能表示反诘。“虽强劲何益哉?”
    (3)要求实证:欤(与)、耶(邪)
    A.“欤(与)”字作为疑问语气词,它的一般特点是要求实证。说话人猜想,但是不能深信不疑,所以要求对话人予以实证:“是鲁孔丘与?”
    B.《墨子》、《庄子》、《荀子》等书,在这一用途上,常常不用“与”而用“耶(邪)”:
    “天下之道尽此已邪?”(《墨子》);“然则子无师邪?”(《庄子》)
    C.但是也应当注意,在这些著作里,“邪(耶)”同时也用于纯粹传疑,而且用于纯粹反诘。可见由于方言不同,“与”和“邪”用途的广狭也不相同。
    (4)“乎、与、邪”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可以用于选择性的疑问。
    “敬叔父乎?敬弟乎?”;“子巧与?有道与?”
    “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

  • 第3题:

    在汉语里,时态的语气词、()和()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干的概念。


    正确答案:时间副词;时间词

  • 第4题:

    试述上古时代语气词“也、矣”的用途?


    正确答案: 在上古时代,用于陈述语气的语气词,主要是“也、矣”两字。这两个语气词一直沿用到近代的文言文里。“也”和“矣”的分工主要是:
    ①前者表示一种情况,后者表示一种过程;前者不着眼在时间的因素,后者着眼在时间的因素,例如“可知也”表示某事是被知道的,说话人并没有考虑这种可知的性质是一向具备的还是现在具备的;而“可知矣”,说话人的意思是说,以前未可知,而现在变为可知了。因此,凡过去的事情用“矣”,没有发生的事情用“也”;事情既然没有发生,就说不上过程,只是一种状况而已,如:“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②一般说来,“也”字用于判断句,“矣”字用于叙述句:
    A.凡表示事情的可能性、解释原因、进行推理等,都属于判断的范畴,用“也”字:“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也。”(主我,作我的宾客。)
    B.凡说明事情在某种条件下就变了情况,或表示目前已经成为某种状况,都属于叙述的范畴,用“矣”字:“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在上古汉语里,“也”字不但用来煞句,有时候还用它来表示小停顿,“矣”字也有这种用法。

  • 第5题:

    近代汉语疑问语气词的来源及其应用情况?


    正确答案: 近代汉语疑问语气词“那”、“哩”,就大多数情况看,“那”是表示疑问的,“哩”是表示夸张的。
    (1)“那”
    A.“那”字的来源可能很早,但是在唐代的史料里,我们还没有发现这种“那”字,在元曲里,表示疑问语气的“那”才普遍应用起来:“相公,你为何不肯认老相公那?”(《曲江池》)
    B.“那”字除主要用作表示疑问语气外,有时也可以表示夸张语气,如:“我道你是好人那。”
    C.“那”字只出现在元曲里,《水浒传》《西游记》等书并没有用“那”来表示疑问或夸张。
    (2)“哩”
    A.“哩”字大概产生于13世纪(南宋)左右。“哩”的较早形式可能是“裏”,根据吕叔湘先生考证,唐宋时代有一个语气词“在裏”,宋人多单言“裏”;“哩”就是“裏”的另一个写法
    B.在元代,“哩”已普遍应用,主要是用来表示夸张语气。“说汉朝大臣来投见哩。”
    但在元曲里,“哩”字有时也表示疑问语气,“你怎么量米哩?俺不是私自来籴米的。”在元曲用“哩”表示疑问语气的例子里,“哩”字多数可以用“那”字来代替。在这一点上,“哩、那”没有分别。
    C.《水浒传》里用“哩”字,来表示夸张语气,而不表示疑问语气;《西游记》里,“哩”字仍然表示夸张语气,但可以兼用疑问语气。

  • 第6题:

    古代汉语的语气词分为几类?


    正确答案:古代汉语语气词按照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可以分为三类:
    ①句首语气词;
    ②句中语气词;
    ③句尾语气词。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上古汉语联结词“而”“与”的职能。

    正确答案: (一)“而”字在上古兼连、介两性。
    (1)“而”字的连词性:
    ①“而”字的基本职能就是把把两种行为或性质联结在一起,在“五四”以前,“与”和“而”的分工是:“与”连事物,“而”连行为或性质。
    ②由于“而”字联结的两种行为或两种性质之间有着种种不同的关系,所以显得“而”字有各种不同的作用,不过这都是由于上下文决定的,并不改变“而”字的基本职能,就是联结两种行为或性质:
    A.正接:美而艳;
    B.反接:温而厉;
    C.先后关系:烹而食之;
    D.因果关系:玉在山而草木润。
    (2)“而”的介词性:
    ①“而”字把联绵词或其他副词介绍给动词:“夫子莞尔而笑”。
    ②“而”字把谓语形式状语介绍给动词:“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
    (二)“与”字也兼有连、介两性。
    (1)“与”字的基本职能是联结两种事物,而不管他们关系如何,因为“与”和“而”的分工是:“与”连事物,“而”连行为或性质。在联结两个句子形式的时候,也用“而”不用“与”。在西方语言里,,在多数情况下,“而”和“与”是用同一连词表示的,受此影响,五四以后,逐渐用“和”来联结行为和性质。
    (2)为了语言的进一步明确化,我们逐渐在文学语言中把连词的“与”和介词的“与”区别开来,在《红楼梦》中,用“同”字专门来表介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上古汉语中“吾”和“我”的区别。

    正确答案: “吾”与“我”的分别:“吾”字用于主格和领格,“我”字用于主格和宾格。当“我”用于宾格时“吾”往往用于主格;当“吾”用于领格时,“我”往往用于主格。在任何情况下,“吾”都不用于动词后的宾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现代汉语疑问语气词的来源及其应用情况。

    正确答案: 现代疑问语气词和古代疑问语气词不能成为简单的对称关系。
    “吗”是独立性的疑问语气词,本来没有疑问的句子要靠它来表示疑问;
    “呢”是依存性的语气词,必须句子本身已经表示了疑问,它才能帮助疑问的语气。现代疑问语气词和古代疑问语气词的用途是交错的,因为现代疑问语气词不是来自古代疑问语气词,而是来自别的词。
    (1)“吗”的来源:
    A.“吗”的较古形式是“么”,“么”应该是由“无”演变而来,这种演变能够在语音上得到证实。
    B.从唐人诗句中,我们可以看见大量的“无”字被用作疑问代词,实际上,它就是“么”的前身:“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C.尤其是“否”和“无”对举的时候,更显示着它是从正反并列法发展出来的疑问语气词。“江州司马平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D.但是早在晚唐,就已经有诗人用“么”字了,“南齐宿雨后,仍许重来么?”
    E.语气词“么”由“无”变来,现代方言也可以为证。粤语大部分地区和客家话大部分地区,都拿“无”做疑问语气词。
    (2)“呢”的来源:
    “呢”的产生比“么”晚的多,它的来源也颇难确定。
    在“呢”字普遍应用之前,近代汉语里有和“呢”大致相当的两个语气词,即:“那”和“哩”;现代汉语用“呢”不用“哩”,“呢”的出现时代似乎应该推到元代,在元曲里,我们可以看见个别用“呢”的例子,但是它们出现的次数非常少,《西游记》中也偶然出现,且用在不完整的句子里:“你娘呢?你老婆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1)上古汉语的语法范畴和现代汉语及其他语言的语法发愁不同,比较复杂,但就曲折作用来说,由于单音词在上古汉语里占优势,所以曲折作用只能在一个单音节范围内发生,是在韵母部分或声母部分发生曲折作用。
    (2)中古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同一个词,由于声调不同,就具有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主要是靠去声和其他声调对立。
    ①就动词看,声调的变化引起词性的变化,转化出来的一般为去声。
    A.本属名词或形容词而转化为动词者,动词变去声:
    名→动:衣、冠、王等
    【衣】“老者衣帛食肉。”
    【冠】“冠者五六人”
    形→动:好、善(古上声)等
    【好】“敏而好学”
    B.本属动词而转化为名词者,名词变去声:
    【闻】“令闻令望”(美好的名誉和声望)
    【骑】“坐看南阳骑”
    ②词性上的细微差别,也引起声调的变化:
    A.由内动转化为外动,外动变去声:
    【语】《论语》:“居,吾语汝”。(本是讨论,现为告诉)
    【雨】《诗》:“雨雪霏霏。”(本是雨从云下,现为下,落)
    B.一般动词转化为致动词,致动词变去声:
    【饮】“饮牛”(本是饮,现为使牛饮)
    ⑶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形尾上面
    指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比如“着”、”了”、“们”等,更多的是指粘附在动词后面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动词词尾‘了’和‘着’的产生,是近代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上古时代语气词“也、矣”的用途?

    正确答案: 在上古时代,用于陈述语气的语气词,主要是“也、矣”两字。这两个语气词一直沿用到近代的文言文里。“也”和“矣”的分工主要是:
    ①前者表示一种情况,后者表示一种过程;前者不着眼在时间的因素,后者着眼在时间的因素,例如“可知也”表示某事是被知道的,说话人并没有考虑这种可知的性质是一向具备的还是现在具备的;而“可知矣”,说话人的意思是说,以前未可知,而现在变为可知了。因此,凡过去的事情用“矣”,没有发生的事情用“也”;事情既然没有发生,就说不上过程,只是一种状况而已,如:“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②一般说来,“也”字用于判断句,“矣”字用于叙述句:
    A.凡表示事情的可能性、解释原因、进行推理等,都属于判断的范畴,用“也”字:“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也。”(主我,作我的宾客。)
    B.凡说明事情在某种条件下就变了情况,或表示目前已经成为某种状况,都属于叙述的范畴,用“矣”字:“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在上古汉语里,“也”字不但用来煞句,有时候还用它来表示小停顿,“矣”字也有这种用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从位置上看,古代汉语的语气词有()、句中语气词、句末语气词 三类。

    正确答案: 句首语气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现代汉语疑问语气词的来源及其应用情况。


    正确答案: 现代疑问语气词和古代疑问语气词不能成为简单的对称关系。
    “吗”是独立性的疑问语气词,本来没有疑问的句子要靠它来表示疑问;
    “呢”是依存性的语气词,必须句子本身已经表示了疑问,它才能帮助疑问的语气。现代疑问语气词和古代疑问语气词的用途是交错的,因为现代疑问语气词不是来自古代疑问语气词,而是来自别的词。
    (1)“吗”的来源:
    A.“吗”的较古形式是“么”,“么”应该是由“无”演变而来,这种演变能够在语音上得到证实。
    B.从唐人诗句中,我们可以看见大量的“无”字被用作疑问代词,实际上,它就是“么”的前身:“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C.尤其是“否”和“无”对举的时候,更显示着它是从正反并列法发展出来的疑问语气词。“江州司马平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D.但是早在晚唐,就已经有诗人用“么”字了,“南齐宿雨后,仍许重来么?”
    E.语气词“么”由“无”变来,现代方言也可以为证。粤语大部分地区和客家话大部分地区,都拿“无”做疑问语气词。
    (2)“呢”的来源:
    “呢”的产生比“么”晚的多,它的来源也颇难确定。
    在“呢”字普遍应用之前,近代汉语里有和“呢”大致相当的两个语气词,即:“那”和“哩”;现代汉语用“呢”不用“哩”,“呢”的出现时代似乎应该推到元代,在元曲里,我们可以看见个别用“呢”的例子,但是它们出现的次数非常少,《西游记》中也偶然出现,且用在不完整的句子里:“你娘呢?你老婆呢?”

  • 第14题:

    简述上古汉语联结词“而”“与”的职能。


    正确答案: (一)“而”字在上古兼连、介两性。
    (1)“而”字的连词性:
    ①“而”字的基本职能就是把把两种行为或性质联结在一起,在“五四”以前,“与”和“而”的分工是:“与”连事物,“而”连行为或性质。
    ②由于“而”字联结的两种行为或两种性质之间有着种种不同的关系,所以显得“而”字有各种不同的作用,不过这都是由于上下文决定的,并不改变“而”字的基本职能,就是联结两种行为或性质:
    A.正接:美而艳;
    B.反接:温而厉;
    C.先后关系:烹而食之;
    D.因果关系:玉在山而草木润。
    (2)“而”的介词性:
    ①“而”字把联绵词或其他副词介绍给动词:“夫子莞尔而笑”。
    ②“而”字把谓语形式状语介绍给动词:“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
    (二)“与”字也兼有连、介两性。
    (1)“与”字的基本职能是联结两种事物,而不管他们关系如何,因为“与”和“而”的分工是:“与”连事物,“而”连行为或性质。在联结两个句子形式的时候,也用“而”不用“与”。在西方语言里,,在多数情况下,“而”和“与”是用同一连词表示的,受此影响,五四以后,逐渐用“和”来联结行为和性质。
    (2)为了语言的进一步明确化,我们逐渐在文学语言中把连词的“与”和介词的“与”区别开来,在《红楼梦》中,用“同”字专门来表介词。

  • 第15题:

    在上古汉语中“哭”和“泣”的主要区别是()。


    正确答案:哭是有声的哭,泣是无声的哭

  • 第16题: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焉”是()。

    • A、兼词
    • B、语气词
    • C、疑问词
    • D、代词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简述上古汉语中“吾”和“我”的区别。


    正确答案: “吾”与“我”的分别:“吾”字用于主格和领格,“我”字用于主格和宾格。当“我”用于宾格时“吾”往往用于主格;当“吾”用于领格时,“我”往往用于主格。在任何情况下,“吾”都不用于动词后的宾格。。

  • 第18题:

    古汉语中“也”和“矣”的区别


    正确答案:“也”表示静态的情况,
    “也”字前面的句子是对事物进行某种判断或论断的,“也”的基本作用是帮助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如: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对取熊掌这种事实表示肯定。
    “矣”表示动态的情况,
    “矣”字前面的句子是把事物现阶段作为新情况报导出来,“矣”的基本作用是帮助表示陈述语气的,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语气词“了”。如:鸡既鸣矣。表示鸡原来没有鸣,现在新情况出现了,鸣叫了。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上古时代主要的几个疑问语气词的用途?

    正确答案: 上古疑问语气词主要由四个:乎、哉、欤(与)、耶(邪),这四个字可以分为三个用途:
    (1)纯粹传疑:乎
    纯粹传疑,是因为问者并没有了解任何有助于回答这一问题的材料。如果对话人不答复,说话人很难猜到答案:“管仲俭乎?”这只是指句中没有任何反诘副词来说的。如果句子中有反诘副词,(如:而况今之人乎)或类似反诘副词的词组(如:不亦乐乎),那又不同了。
    (2)纯粹反诘:哉
    “哉”字和“乎”字最大的分别是:“乎”字不靠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的帮助,它本身可以表示疑问;“哉”字永远不能表示纯粹的疑问,而且要靠疑问代词或反诘副词的帮助,才能表示反诘。“虽强劲何益哉?”
    (3)要求实证:欤(与)、耶(邪)
    A.“欤(与)”字作为疑问语气词,它的一般特点是要求实证。说话人猜想,但是不能深信不疑,所以要求对话人予以实证:“是鲁孔丘与?”
    B.《墨子》、《庄子》、《荀子》等书,在这一用途上,常常不用“与”而用“耶(邪)”:
    “天下之道尽此已邪?”(《墨子》);“然则子无师邪?”(《庄子》)
    C.但是也应当注意,在这些著作里,“邪(耶)”同时也用于纯粹传疑,而且用于纯粹反诘。可见由于方言不同,“与”和“邪”用途的广狭也不相同。
    (4)“乎、与、邪”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可以用于选择性的疑问。
    “敬叔父乎?敬弟乎?”;“子巧与?有道与?”
    “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古汉语中“也”和“矣”的区别

    正确答案: “也”表示静态的情况,
    “也”字前面的句子是对事物进行某种判断或论断的,“也”的基本作用是帮助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如: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对取熊掌这种事实表示肯定。
    “矣”表示动态的情况,
    “矣”字前面的句子是把事物现阶段作为新情况报导出来,“矣”的基本作用是帮助表示陈述语气的,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语气词“了”。如:鸡既鸣矣。表示鸡原来没有鸣,现在新情况出现了,鸣叫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上古汉语语气词“也”和“矣”的区别。

    正确答案: 1.“也”表示一种状况,“矣”表示一种过程。
    2.“也”不着眼在时间的因素,“矣”着眼在时间的因素。
    3.凡过去的事情用“矣”,没有发生的事情用“也”。
    4.一般说来,“也”字用于判断句,“矣”字用于叙述句。凡说明事情的可能性,解释原因,进行推理等等,都属于判断范围,用“也”字。凡说明事情在某种条件下就变了状况,或表示目前已经成为某种状况,都属于叙述的范围,用“矣”字。
    5.中古时期以后,“也”字在一般口语里的使用范围应当是逐渐缩小了的,因为系词“是”字被普遍使用起来了。系词“是”的引申用法更进一步缩小了“也”字的使用领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句末语气词“矣”表示对()的报道。

    正确答案: 动态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焉”是()。
    A

    兼词

    B

    语气词

    C

    疑问词

    D

    代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