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思虑过多,劳伤心脾,健忘怔忡。健脾益气,补血养心。
更多“归脾汤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加味归脾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郁结伤脾,脾气不行,逆于肉里,致生肉瘿、肉瘤者。理脾宽中,开郁行痰。

  • 第2题:

    补脾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久病,面黄肌瘦,头发稀少。

  • 第3题:

    归养心脾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脾肾两虚,梦遗滑精。益气健脾,补肾固精。

  • 第4题:

    问答题
    归灵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杨梅疮,不问新久,但元气虚弱者。
    解析: 归灵汤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异名】归灵内托散(《外科大成》卷四)。
    【组成】川芎当归白芍熟地米仁木瓜防己天花粉金银花白鲜皮人参白术各3克甘草1.5克威灵仙1.8克牛膝(下部加)1.5克土茯苓60克
    【用法】用水600毫升,煎至400毫升,分二次,量病上下,食前或食后服之。滓再煎服。
    【主治】杨梅疮,不问新久,但元气虚弱者。

  • 第5题:

    问答题
    桂枝加归芍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肾疟。腰脊痛,大便难,手足寒者。
    解析: 桂枝加归芍汤1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当归生姜大枣等量芍药倍用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肾疟。腰脊痛,大便难,手足寒者。

  • 第6题:

    问答题
    加味归脾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郁结伤脾,脾气不行,逆于肉里,致生肉瘿、肉瘤者。理脾宽中,开郁行痰。
    解析: 加味归脾丸
    【来源】《医宗金鉴》卷七十二。
    【组成】香附人参酸枣仁(炒)远志(去心)当归黄耆乌药陈皮茯神白术(土炒)贝母(去心)各30克木香甘草(炙)各9克
    【用法】上为细末,用合欢树根皮120克煎汤,煮老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0丸,空腹时用白滚水送下。
    【功用】理脾宽中,开郁行痰。
    【主治】郁结伤脾,脾气不行,逆于肉里,致生肉瘿、肉瘤者。

  • 第7题:

    问答题
    归尾泽兰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产后儿枕腹痛,恶露不下。活血祛瘀。
    解析: 归尾泽兰汤
    【来源】《妇科玉尺》卷四。
    【组成】归尾泽兰牛膝红花延胡索桃仁各3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活血祛瘀。
    【主治】产后儿枕腹痛,恶露不下。

  • 第8题:

    加味归脾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心虚悸动而痛。补益心脾。

  • 第9题:

    归灵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杨梅疮,不问新久,但元气虚弱者。

  • 第10题:

    问答题
    归脾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发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以及脾不统血所致便血,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成淋漓不止者。现用于心脏病,神经衰弱,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属心脾气血两虚者。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解析: 归脾汤1
    【来源】《正体类要》卷下。
    【异名】加味归脾汤({古今医鉴》卷十一)、归脾养营汤(《疡科心得集》)、归脾丸(<<中国医学大辞典》)。
    【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耆(炙)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各3克木香1.5克甘草(炙)0.9克人参3克
    【用法】上药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发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以及脾不统血所致便血,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成淋漓不止者。现用于心脏病,神经衰弱,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属心脾气血两虚者。
    【方论】本方是在严氏《济生方》归脾汤的基础上加当归、远志而成,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证。方中以参、耆、术、甘草温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茯苓、远志宁心安神;更以木香理气醒脾,以防补益气血药腻滞碍胃。组合成方,心脾兼顾,气血双补。

  • 第11题:

    问答题
    归脾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思虑过多,劳伤心脾,健忘怔忡。健脾益气,补血养心。
    解析: 归脾汤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白术茯神(去木)黄耆(去芦)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30克人参木香(不见火)各15克甘草(炙)7.5克
    【用法】上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1枚,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健脾益气,补血养心。
    【主治】思虑过多,劳伤心脾,健忘怔忡。

  • 第12题:

    问答题
    加味归脾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心虚悸动而痛。补益心脾。
    解析: 加味归脾汤2
    【来源】《医宗必读》卷八。
    【组成】人参炙黄耆白术当归茯苓酸枣仁各4.5克远志肉2.4克木香甘草<炙)各1.5克龙眼肉6克大枣2枚煨姜3片菖蒲2.4克桂心1.5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食后服。
    【功用】补益心脾。
    【主治】心虚悸动而痛。

  • 第13题:

    问答题
    试比较归脾汤与黄土汤的功效、主治的异同。

    正确答案: 归脾汤与黄土汤在功用上均能补脾统血,兼补阴血,用治脾虚,脾不统血之出血,面色萎黄,体倦乏力,气短食少等症。但归脾汤以益气健脾为主,并无止血治标之药,兼可养心血而足,脾不统血所致,属补气摄血治本之剂,主要用治脾气虚弱而见食少懒言,体倦乏力,月经过多,色淡淋漓不断,或便血、皮下出血等,并治心脾两虚,气虚血少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症。而黄土汤标本兼顾,既可温阳健脾,又可收敛止血,而且以收敛止血为主,其所治的出血证,是由于脾阳虚,脾不统血而致,属温阳止血之剂。主治脾阳虚弱,脾不统血之出血,凡出血而兼有畏寒肢冷,脉沉细无力等阳虚者,多用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归芍异功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舌疳,舌菌,兼见大便溏薄。益气扶脾,健胃止泻。
    解析: 归芍异功汤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六。
    【异名】归芍异功散(《类证治裁》卷七)。
    【组成】人参白术(土炒)广陈皮白芍(酒炒)当归身各3克白茯苓6克甘草(炙)1.5克灯心150厘米
    【用法】水煎,空腹时服。
    【功用】益气扶脾,健胃止泻。
    【主治】舌疳,舌菌,兼见大便溏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