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如何看待田汉等人早期的电影主张?”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米芾提出的“石刻不可学”,“必须真迹观之”的主张应如何看待?


    正确答案: 米芾提出“石刻不可学”一语见于《海岳名言》,原话是:“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如颜真卿,每使家僮刻字,故会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意思是很明白的,就是说墨迹一经刻石就要失真。事实上确是如此,不管刻工如何高超,墨迹刻上石,字形和笔意都会有一定的损失,更何况墨迹的墨色浓淡、燥润的微妙变化,刻石是极难表现的。所以米芾说的“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的看法是正确的。
    如果以此就得出“石刻不可学”的结论,而对石刻书法采取一律排斥的态度,未免失之片面,对这个问题应进行具体的分析。我国古代书迹,特别是一些著名书法家作品,不少真迹早已失传,赖有石刻才能保留至今,这应是石刻的功绩。现存世的真迹和石刻书迹相比,数量是远不如的。再则,古代没有照相印刷术,一般读书人家中很少能收藏有名书家的墨迹,他们学习书法都是学习历代著名碑帖的拓本,如果是“石刻不可学”,他们就没有东西可学了。就是少数收藏有古人墨迹的家庭,也因墨迹有限,也要学习古人石刻拓本。那怕有的人就是收藏有大量的古人墨迹,也没有听说谁拒绝去学习古代石刻法帖的。事实上,就连提出“石刻不可学”的米芾,他也学过不少石刻书法,如柳公权的《金刚经》、汉代《刘宽碑》、秦《咀楚之》和《石鼓文》等。可以说,历来无数的书法家们,每一个人都学过碑帖。石刻保留了大量古代珍贵的书法资料,我们在学习书法时,必须利用这些资料。拒绝学习是不对的。即使现在人人都能得到古人法书墨迹影印本,在学习时也不能忽视了刻本,不学刻本碑帖,资料就远不够用。有不少人根据碑帖刻本有失真一面,又有资料丰富的一面,权衡利弊,提出墨迹本和刻本同时学的方法:如学欧书《九成宫》、《皇甫碑》、《化度寺》,可参照墨迹影印本《梦奠》、《卜商》、《张翰》、《千字文》学习,欧体的笔法以墨迹为准;学颜字的《勤礼碑》、《麻姑仙坛记》应参照《告身书墨迹》,学行书刻本《争座位帖》可参照墨迹本《祭侄文稿》;学汉碑隶书可参照汉简;学魏碑可参照北魏写经和高昌墓表墨迹;学晋唐小楷可参照六朝、唐的写经墨迹等,这种以墨迹的笔法为准来校正碑刻笔法的失误,不失为学习碑刻书法的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对初学书法者特别有用。还有一些人,他们在学习碑刻书法时,根本不愿去追寻未刻时笔法的原貌,而一心有意去追求碑刻书法上那种有书写、刀刻、风化磨损的特殊效果,认为富有“金石趣味”,并为了表现这种“金石趣味”的线条而去创造出新的笔法,这是学习碑刻书法的另一种方法。它与米芾“石刻不可学”的主张相对立。在清代碑学书家中有不少人就采用这种创造性的学习方法,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采用这种方法学习,要有一定的书法基本功,而对于初学书法者一般是不适合的。

  • 第2题:

    有人主张以白话文翻译经典,而有人主张以文言文翻译,该如何看待?


    正确答案: 说话、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懂,弘法利生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明白,所以越通俗越好。
    藏文没有古语和现代语的区别,宗喀巴大师写的东西,懂藏文的人看起来就是通俗易懂的普通话。可是,现在的经论翻译工作确实是大问题,一是翻译的东西太少;二是翻译的质量不好。而且,有些译者喜欢舞文弄墨,仍然搞成半文半白的东西。如果翻译出来的东西没人看得懂,那有什么用啊?能让大家看得懂而又翻译得很准确的经典实在是太少了。
    国外有部分藏传佛教的资料,先是藏文翻译成英文,然后再转译成中文,非常好,很通俗。写书、翻译,首先应该考虑到对象能不能接受,而不是考虑炫耀自己的古文程度。所以,我在藏译汉的时候,就尽量不用过去古文的名相词汇,怕写上以后,又给大家设了一个“路障”。怎样不失原意而又表达恰当呢?这往往需要反复的琢磨。

  • 第3题:

    田汉早期剧作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 ①感应个性解放时代的节拍,关注社会问题,表现人们的苦闷和对光明的追求。
    ②抒情性和戏剧性有机结合。

  • 第4题:

    应如何正确看待蒙太奇和长镜头这两大电影美学学派?


    正确答案:长镜头理论的代表人物巴赞十分强调电影是在“没有人的创造性干预下自动形成的”,该理论在追求真实性上有其值得称道的方面;但是,这是不实际的,因为世界上不存在纯客观的、毫不受艺术家主观干预的艺术。同时,这一主张必然要反对艺术家对生活进行提炼和加工,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蒙太奇若被使用不当,确会产生一种人工的痕迹,甚至有作假的可能。但也不能说,蒙太奇必然会使电影离开真实。如果镜头的分切和组合来自艺术家对生活的真知灼见,那么,它不仅不会引导电影离开生活,反而能更加接近生活,形成一种高度的艺术美。所以,对于这两种电影美学学派,没有必要去肯定一种,否定另一种。而在创作实践中,它们往往是被交替使用的。

  • 第5题:

    如何看待家庭、童年生活对孙中山早期思想的影响呢?


    正确答案: 贫困的家庭出身和西方的文化教育制约了他人生历程的基本走向;人文地理环境和社会时代特性构成了他早期生活得宏观背景。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孙中山非常自然地从贫困生活得体验、个人命运的忧虑之中生发生朴素的反抗情绪;进而在宗教救世主信念和西方文明的启迪下,在夏威夷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精神感染下,萌发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朦胧理想。由于清朝政府反动统治的强烈刺激和民间反满传统的长期熏陶,他又非常自然地接受了狭隘的种族主义的影响。乙丑中法战争的失败使他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受到了极大地伤害,中国人民同仇题忾的英勇反抗又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勇气和信念,推动了他的思想发展,最终产生了推翻清政府的革命主张。

  • 第6题:

    文革时期的八大样板戏是哪八个?应如何看待样板戏电影?


    正确答案: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八个剧目为无产阶级文艺的样板戏。一方面,样板戏电影运用中国特有的京剧传统艺术形式表现现代生活,塑造英雄人物,其中不少唱、念、做、打都很有工夫,演员是一流的,演出水平很高,今天看来仍十分精彩。这也是为什么样板戏电影至今仍有众多观众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当年拍摄样板戏电影的创作人员,都是一些有着丰富创作经验的电影艺术家,他们虽然受到许多条条框框的约束,但毕竟还是做出了在那个时代他们能做的努力。但是,另一方面,样板戏电影也是在“三突出”创作原则指导下、在所谓的“经验”模式束缚下、在江青的独断专横控制下拍摄的,带有那个时代浓厚的印记。

  • 第7题:

    1956年苏共开始了全面的“非斯大林化”过程,这在电影艺术中是如何表现的?导演们是如何看待这场文化运动的?


    正确答案:“非斯大林化”在影视艺术中的表现如丘赫莱依在《晴朗的天空》中“斯大林死了”的台词与冰块破裂镜头的组接,具有象征意义。苏联电影在这一时期并没有直接揭露的作品出现,时代的变迁首先体现在题材的选择和对人物的刻化上。老一代导演们纷纷投入创作,还出现了一些探索性影片。另外,解冻期间电影界还涌现了一大批青年人,在以后20年成为了苏联电影改革的中坚力量。

  • 第8题:

    在知识分子中,()早期的电影主张提得最明确,也最有代表性。他1926年组织了“()”,筹拍了《()》和《()》两部带有明显民粹色彩的影片。田汉把电影看作是“()”,强调电影是借胶片“()”。这种宣泄的主张强调的是作者的主观因素,这在当时是很有意义的。


    正确答案:田汉,南国电影社,到民间去,断笛余音,人类用机械造出来的梦,宣泄现实世界被压榨之苦闷)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看待家庭、童年生活对孙中山早期思想的影响呢?

    正确答案: 贫困的家庭出身和西方的文化教育制约了他人生历程的基本走向;人文地理环境和社会时代特性构成了他早期生活得宏观背景。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孙中山非常自然地从贫困生活得体验、个人命运的忧虑之中生发生朴素的反抗情绪;进而在宗教救世主信念和西方文明的启迪下,在夏威夷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精神感染下,萌发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朦胧理想。由于清朝政府反动统治的强烈刺激和民间反满传统的长期熏陶,他又非常自然地接受了狭隘的种族主义的影响。乙丑中法战争的失败使他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受到了极大地伤害,中国人民同仇题忾的英勇反抗又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勇气和信念,推动了他的思想发展,最终产生了推翻清政府的革命主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对米芾提出的“石刻不可学”,“必须真迹观之”的主张应如何看待?

    正确答案: 米芾提出“石刻不可学”一语见于《海岳名言》,原话是:“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如颜真卿,每使家僮刻字,故会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意思是很明白的,就是说墨迹一经刻石就要失真。事实上确是如此,不管刻工如何高超,墨迹刻上石,字形和笔意都会有一定的损失,更何况墨迹的墨色浓淡、燥润的微妙变化,刻石是极难表现的。所以米芾说的“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的看法是正确的。
    如果以此就得出“石刻不可学”的结论,而对石刻书法采取一律排斥的态度,未免失之片面,对这个问题应进行具体的分析。我国古代书迹,特别是一些著名书法家作品,不少真迹早已失传,赖有石刻才能保留至今,这应是石刻的功绩。现存世的真迹和石刻书迹相比,数量是远不如的。再则,古代没有照相印刷术,一般读书人家中很少能收藏有名书家的墨迹,他们学习书法都是学习历代著名碑帖的拓本,如果是“石刻不可学”,他们就没有东西可学了。就是少数收藏有古人墨迹的家庭,也因墨迹有限,也要学习古人石刻拓本。那怕有的人就是收藏有大量的古人墨迹,也没有听说谁拒绝去学习古代石刻法帖的。事实上,就连提出“石刻不可学”的米芾,他也学过不少石刻书法,如柳公权的《金刚经》、汉代《刘宽碑》、秦《咀楚之》和《石鼓文》等。可以说,历来无数的书法家们,每一个人都学过碑帖。石刻保留了大量古代珍贵的书法资料,我们在学习书法时,必须利用这些资料。拒绝学习是不对的。即使现在人人都能得到古人法书墨迹影印本,在学习时也不能忽视了刻本,不学刻本碑帖,资料就远不够用。有不少人根据碑帖刻本有失真一面,又有资料丰富的一面,权衡利弊,提出墨迹本和刻本同时学的方法:如学欧书《九成宫》、《皇甫碑》、《化度寺》,可参照墨迹影印本《梦奠》、《卜商》、《张翰》、《千字文》学习,欧体的笔法以墨迹为准;学颜字的《勤礼碑》、《麻姑仙坛记》应参照《告身书墨迹》,学行书刻本《争座位帖》可参照墨迹本《祭侄文稿》;学汉碑隶书可参照汉简;学魏碑可参照北魏写经和高昌墓表墨迹;学晋唐小楷可参照六朝、唐的写经墨迹等,这种以墨迹的笔法为准来校正碑刻笔法的失误,不失为学习碑刻书法的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对初学书法者特别有用。还有一些人,他们在学习碑刻书法时,根本不愿去追寻未刻时笔法的原貌,而一心有意去追求碑刻书法上那种有书写、刀刻、风化磨损的特殊效果,认为富有“金石趣味”,并为了表现这种“金石趣味”的线条而去创造出新的笔法,这是学习碑刻书法的另一种方法。它与米芾“石刻不可学”的主张相对立。在清代碑学书家中有不少人就采用这种创造性的学习方法,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采用这种方法学习,要有一定的书法基本功,而对于初学书法者一般是不适合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一面主张艺术应暴露人生的黑暗面,一面又主张把人生美化诗化,早期持有这种二元艺术观的剧作家是()
    A

    曹禺

    B

    夏衍

    C

    洪深

    D

    田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和政策主张是什么?他们是如何看待财富的?

    正确答案: (1)货币(金银)是财富的代表,一国财富的多少以货币拥有量作为衡量;
    (2)国民财富增长的唯一途径是开展对外贸易,实现国际贸易顺差;
    (3)国家力量的强大是积累财富(金银)、开展对外贸易的重要保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何看待亚当斯密主张的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对立?


    正确答案: ①由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因而出发点和侧重也有所不同。
    作为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的人物的亚当斯密代表着资产阶级,看到了生产的进步和财富的涌现,认为社会的发展主要意味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和推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因而把经济增长看作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
    而早期的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工人阶级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强烈要求改变不平等、不公正的社会制度。他们把社会变革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把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目标的观点。
    ②二者的对立还体现在发展的目的上
    亚当·斯密认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追求经济增长、财富增加。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了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原因,认为劳动分工对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书中提出国民财富增长的两种方法:
    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主要靠加强分工来实现。
    二是增加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数,这主要靠增加资本的数量和改善资本的用途。他断言资产阶级对推动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强调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他认为,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私利,通过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的协调,可以达到社会员大限度的福利。
    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社会最主要的发展目的就是要实现公平。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发展,主张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在达到这一理想社会之前,无产阶级的目标是争取自身及全人类的解放。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导致财富的增长和大部分人的日益贫困,整个社会分化为对立的两大阶级——资产者和无产者。这种经济的增长将有损人性的发展。
    同时,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并没有忽略经济因素的重要性,而把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统一起来,使社会发展建立在经济发展的牢固基础上,社会变迁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展的目标不仅在于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而且还应包括社会平等、政治民主、保护环境和使每一个人都得到自由发展。
    ③此外,二者的对立还体现在公有制与私有制上
    亚当·斯密以经济增长、财富增加为根本目标,因而主张私有制;而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发展,主张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马克思与恩格斯认识到社会主义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内部产生,要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首先掌握政权,没收地主、资本家的财产,把一切生产资料控制在劳动人民自己手中。

  • 第14题:

    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和政策主张是什么?他们是如何看待财富的?


    正确答案:(1)货币(金银)是财富的代表,一国财富的多少以货币拥有量作为衡量;
    (2)国民财富增长的唯一途径是开展对外贸易,实现国际贸易顺差;
    (3)国家力量的强大是积累财富(金银)、开展对外贸易的重要保证。

  • 第15题:

    被称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开拓者,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和中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的组织者和领导人的是谁?()

    • A、欧阳予倩
    • B、田汉
    • C、老舍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应如何看待第四代电影?


    正确答案:《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小花》标志着第四代导演成为中国电影重要的创作力量,在八十年代初,逐渐走向成熟,表现了一些突出的特点。
    1、电影创作的主题意识得到强化,创作自由得到较大发挥,风格呈现多样化倾向,他们依托着即使美学,努力改变当时电影的陈旧状况,提倡一种新的尊重现实和人的生命的创作价值取向。
    2、真正把人作为艺术创作主体进行表现,成功的电影都格外重视坚持以写人为重心,还历史和人物本来面目。口号是,真实表现时代中人的精神面貌,镜头对准人的优美和善良。
    3、在叙事美学中融入新的电影观念,游艺室运用电影手段创造自然朴素的纪实风格,接近生活本来面目的样子。在表现生活,尤其重视长镜头的拍摄和实景拍摄,他们是纪实美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 第17题:

    一面主张艺术应暴露人生的黑暗面,一面又主张把人生美化诗化,早期持有这种二元艺术观的剧作家是()

    • A、曹禺
    • B、夏衍
    • C、洪深
    • D、田汉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如何看待夏衍和田汉30年代的不同创作风格?


    正确答案:30年代电影中的许多优秀作品的成功之处正在于通过电影艺术的手段,具体、细致地把时代生活真实地呈现在银幕上。在这方面,夏衍的电影剧作是反映30年代现实主义电影成就的典型代表。夏衍是中国革命电影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其拍摄的《狂流》是左翼电影运动的第一部影片,它标志着“中国电影新时代”的开始。在这部影片中,夏衍的电影剧作创作的那种质朴、严谨、简洁而视觉感鲜明,特别是对环境的视觉表现在剧作中地位的重视等特点已经开始显露出来。以夏衍为代表的这种带有比较明显的写实倾向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在他1933年根据茅盾的小说改编的《春蚕》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这部影片通过视觉化的细节和环境处理与蒙太奇电影思维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富于表现力的电影语言来体现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
    与夏衍不同,另一部分左翼剧作家则更注重引进积极的浪漫主义,使之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结合。田汉从20年代开始从事电影创作,他最初的电影观念和电影创作都带有明显的现代主义色彩。从20年代末期他的艺术思想开始转变,他彻底清算了自己过去的艺术观点,转向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鲜明革命倾向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最能代表田汉创作特点的影片是《三个摩登女性》,这也是最早一批左翼电影之一。革命现实主义在他的创作中实际上更多地是表现为一种精神而不是具体方法。在艺术观上,他有直面人生的勇气,敢于揭露社会黑暗。但他更强调的是要反映时代前进的方向。所以,他的作品中更多地洋溢着一种充沛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情调。这与他早年注重主观表现的电影观是有一定联系的。这类影片都力图在时代和社会的尖锐冲突中直接展现主题,而不是着力于生活细节的真实描绘,因此其作品戏剧性因素强烈,富于波澜起伏。田汉的创作即兴性较强,主要关注的是内容的合理性而不是结构的严谨。

  • 第19题:

    应如何看待“文革”电影?


    正确答案:“文革”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场灾难、一段抹不去的沉重记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首先,它完全割断了中国电影的历史。中国电影的传统被一概抛弃,几乎所有的优秀影片都被扣上大毒草的帽子,打入冷宫。其次,完全违背了“双百”方针。样板戏惟我独尊,“三突出”成为电影创作的定式。最后,大批的电影艺术家失去艺术生命,艺术才华无法施展,艺术主张无法付诸实践。
    不过,“文革”电影也不应被完全否定,更不应被忘记。任何一种创作或多或少都是结合了艺术家生活体验的创造性劳动,因此,任何一部作品,即使是艺术家主动性备受限制的授命之作,也仍然包含了艺术家的艺术追求,“文革”时期也不例外。这正是“文革”电影不能完全被否定的原因所在。“文革”电影也不应被人们所忘记。“文革”电影本身就是“文革”历史的活化石,它是我们认识那个特殊时代的一条特殊通道,它不同于其他“文革”文物,因为它是一种影像资料(广义上也包括新闻纪录资料片),有它的独特价值。更何况“文革”的遗产其实也没有完全被送进历史博物馆,它依然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回到现实中来,回到电影中来。

  • 第20题:

    问答题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有人主张以人为中心,有人主张以生态为中心。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正确答案: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地球上自从有了人以后,也就存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影响着人,而人的活动无不影响着自然界。正是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及其变化又不断地引起人类的反思。
    (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以人为中心”和“以生态为中心”两种主张。
    ①“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即是人类中心主义,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主张以人为核心的观点。
    无论是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是在日益恶化的环境迫使下对自己观点有所修正的人类中心主义,都主张以人为本。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其道德地位优于其他物种,其他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仅有工具价值。
    ②“以生态为中心”即是生态中心主义,是一种把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生态系统的伦理学说。
    生态自然观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认为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生态自然观认为人虽然是大自然进化出来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存在物,但并不是自然界中惟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
    在现当代人们应该选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文明方式,而非上述两种中的任一种。也就是生态文明的新发展模式。
    (2)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途径
    ①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现的前提。只有充分的了解自然秩序及规律,人们才可能以此为依据,利用自然规律来达到满足人类需要的目的。
    ②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和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人们应该尊重自然界的权利以及价值,将自然事物视为人的身体的一部分加以关怀和爱护。
    ③应该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始终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我们要合理地调节和组织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优化达到和谐一致,建立人——社会——自然的有序和良性循环系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有人主张以白话文翻译经典,而有人主张以文言文翻译,该如何看待?

    正确答案: 说话、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懂,弘法利生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明白,所以越通俗越好。
    藏文没有古语和现代语的区别,宗喀巴大师写的东西,懂藏文的人看起来就是通俗易懂的普通话。可是,现在的经论翻译工作确实是大问题,一是翻译的东西太少;二是翻译的质量不好。而且,有些译者喜欢舞文弄墨,仍然搞成半文半白的东西。如果翻译出来的东西没人看得懂,那有什么用啊?能让大家看得懂而又翻译得很准确的经典实在是太少了。
    国外有部分藏传佛教的资料,先是藏文翻译成英文,然后再转译成中文,非常好,很通俗。写书、翻译,首先应该考虑到对象能不能接受,而不是考虑炫耀自己的古文程度。所以,我在藏译汉的时候,就尽量不用过去古文的名相词汇,怕写上以后,又给大家设了一个“路障”。怎样不失原意而又表达恰当呢?这往往需要反复的琢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应如何正确看待蒙太奇和长镜头这两大电影美学学派?

    正确答案: 长镜头理论的代表人物巴赞十分强调电影是在“没有人的创造性干预下自动形成的”,该理论在追求真实性上有其值得称道的方面;但是,这是不实际的,因为世界上不存在纯客观的、毫不受艺术家主观干预的艺术。同时,这一主张必然要反对艺术家对生活进行提炼和加工,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蒙太奇若被使用不当,确会产生一种人工的痕迹,甚至有作假的可能。但也不能说,蒙太奇必然会使电影离开真实。如果镜头的分切和组合来自艺术家对生活的真知灼见,那么,它不仅不会引导电影离开生活,反而能更加接近生活,形成一种高度的艺术美。所以,对于这两种电影美学学派,没有必要去肯定一种,否定另一种。而在创作实践中,它们往往是被交替使用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看待亚当斯密主张的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对立?

    正确答案: ①由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因而出发点和侧重也有所不同。
    作为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的人物的亚当斯密代表着资产阶级,看到了生产的进步和财富的涌现,认为社会的发展主要意味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和推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因而把经济增长看作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
    而早期的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工人阶级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强烈要求改变不平等、不公正的社会制度。他们把社会变革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把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目标的观点。
    ②二者的对立还体现在发展的目的上
    亚当·斯密认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追求经济增长、财富增加。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了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原因,认为劳动分工对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书中提出国民财富增长的两种方法:
    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主要靠加强分工来实现。
    二是增加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数,这主要靠增加资本的数量和改善资本的用途。他断言资产阶级对推动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强调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他认为,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私利,通过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的协调,可以达到社会员大限度的福利。
    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社会最主要的发展目的就是要实现公平。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发展,主张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在达到这一理想社会之前,无产阶级的目标是争取自身及全人类的解放。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导致财富的增长和大部分人的日益贫困,整个社会分化为对立的两大阶级——资产者和无产者。这种经济的增长将有损人性的发展。
    同时,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并没有忽略经济因素的重要性,而把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统一起来,使社会发展建立在经济发展的牢固基础上,社会变迁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展的目标不仅在于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而且还应包括社会平等、政治民主、保护环境和使每一个人都得到自由发展。
    ③此外,二者的对立还体现在公有制与私有制上
    亚当·斯密以经济增长、财富增加为根本目标,因而主张私有制;而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发展,主张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马克思与恩格斯认识到社会主义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内部产生,要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首先掌握政权,没收地主、资本家的财产,把一切生产资料控制在劳动人民自己手中。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