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康德的反思判断力看来,美是主观上对事物表象的一种评价,它表达的不是对事物的知识,而是对事物的态度和情感,它不是规定性的,而是反思性的,被称为审美判断或鉴赏判断,它有四个本质特点,被康德称为四个契机,非利害的愉快感,非概念的普遍性,主观形式的合目的性,共通感的普遍可传达性,这四个契机体现了两大原则,理性派美学所崇尚的古典形式主义原则和经验派美学所崇尚的浪漫主义的情感原则。但形式原则服从情感原则,康德的美的四个契机以某种形式把当时的理性派美学和经验派美学调和起来了。
更多“康德论美的四个契机”相关问题
  • 第1题:

    按照荣格的性格类型论,德国哲学家康德属于()
    内倾思维型

  • 第2题:

    康德论崇高


    正确答案: 纯粹鉴赏判断除了美以外,还有一种形式是崇高,崇高在于想象力不能达成协调,转而向更高处攀升导致与理性协调,崇高首先使人不愉快,甚至感到痛苦,但随后由于上升到理性的无限,从而更大规模的解放了想象产生出更高层次的愉快,崇高总是与无限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康德认为崇高是人类一定文明程度的产物和标志,所以即使原则上能够普遍传达,也还需要一个文化发展过程才能现实的传达出来。崇高还是审美判断力三个最重要主题之一。

  • 第3题:

    义务论主要指的就是康德著名的()。


    正确答案:义务伦理学

  • 第4题:

    “审美的无功利性”是哪个哲人提出的()?

    • A、黑格尔
    • B、康德
    • C、马克思
    • D、尼采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君主制论》是()的作品。

    • A、莱布尼兹
    • B、但丁
    • C、康德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说这句话的是()

    • A、黑格尔
    • B、康德
    • C、马克思
    • D、恩格斯

    正确答案:C

  • 第7题:

    问答题
    康德是如何论崇高的?

    正确答案: 1)美与崇高都能引起我们的快感,但崇高的对象,它的形式不仅无边,而且变化多端,不但我们的理解力把握不了,而且我们的想象力也把握不了,我们只能凭借超感官的理性,在心灵的想象中来把握。
    2)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数学的崇高主要指体积的大,这种体积的大,只能通过目测,从单纯的直观中把握对象的整体。对象在心灵中唤起无限大的观念,才是崇高。力学上的崇高,主要指威力。强大的自然威力使我们的抗拒力量相形见绌,但是只要我们在安全之境,那么,它们的面目愈是狰狞可怕,就越对我们有吸引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评康德的“艺术天才论”。

    正确答案: 康德认为天才是一位艺术家必备的先天条件,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不同,文艺创作离不开天才,美的艺术只有作为天才的作品才有可能。他具体论述了艺术天才的有关特征。
    一是独创性,即艺术天才不是一种能够按照任何法规来学习的才能,也不是摹仿他人的才能,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灵禀赋。正是这种心灵禀赋,决定了天才之作是不可重复的,独一无二的。康德认为,一个人,无论学习与模仿的能力多么高潮,都无法成为艺术天才。
    二是典范性,即天才的作品不仅大胆冲破了既有规则的束缚,呈现出鲜明的独创性,而且还应是新的艺术典范。
    三是不可传授性,即天才是受之于天的,是一个人在诞生之时,由上天赋予他的守护与指导的精灵。这样一种天才,自然是不可解释的,是神秘莫测的,是无法靠学习而获得的。
    值得注意的是,康德在论述艺术天才时,并没有完全否定理性及学习与训练。他既承认理性原则的重要,又希望张扬与经验论哲学相关的想象、天才、自由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图型论(康德)

    正确答案: 指康德关于先天范畴与感性材料结合的方式的理论。康德认为知性范畴与感性材料不同质,两者的结合依靠时间。时间是直观形式,与感性联系,它又是主观活动形式,与知性相关,以时间的图型来分析范畴,则单一性、多样性、全体性是同样部分的时间单位的积累。图型必然与范畴相一致,因而图型也限制范畴,没有图型,范畴不能形成知识,即质料对形式也有决定作用。图型只是现象的图型,而非自在之物的图型,它通过想象的综合作用把直观中的统一性与范畴的统一性结合起来,归结为统觉的统一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美的四个契机

    正确答案: 第一,质的规定:非功利的愉悦感;
    第二,量的规定:非概念的普遍性;
    第三,关系: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第四,模态:共通感的可传递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美的四个特点。

    正确答案: A.美是一种在情感上具有感染力的形象。美的事物都是具体可感的个别形象。形象离不开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感性形式,它作用于人的感官,影响人的思想感情,给人以审美感受。
    B.人的自由创造赋予了形象以美的生命。美的形象中蕴含了人的本质,正是由于人的自由创造,才能唤起人们精神上最大的喜悦,在美的形象中才具有最大的感染力量。
    C.美具有潜在的功利性。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是有目的性和功利性的 ,美也是有功利性的。美的事物并不像善的事物那样具有直接的功利性,而是潜在的,消融在形象中。
    D.形式对于美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形式是构成美的形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形式美通过审美主体能在美的各种形态中相互渗透,在自然美和社会美之间,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以及每一种形态内部各个美的事物之间都相互融合和渗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美论、美感论和美的形态论构成了美学理论的“()”。

    正确答案: 骨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希特勒的“领袖原则”的哲学基础是()。

    • A、康德的德性论
    • B、尼采的超人哲学
    • C、叔本华的意志论
    • D、柏拉图的理念论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康德是不自觉的二元论、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美的四个契机


    正确答案: 第一,质的规定:非功利的愉悦感;
    第二,量的规定:非概念的普遍性;
    第三,关系: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第四,模态:共通感的可传递性。

  • 第16题:

    康德的伦理学是什么()

    • A、动机论
    • B、手段论
    • C、结果论
    • D、工具论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图型论(康德)


    正确答案: 指康德关于先天范畴与感性材料结合的方式的理论。康德认为知性范畴与感性材料不同质,两者的结合依靠时间。时间是直观形式,与感性联系,它又是主观活动形式,与知性相关,以时间的图型来分析范畴,则单一性、多样性、全体性是同样部分的时间单位的积累。图型必然与范畴相一致,因而图型也限制范畴,没有图型,范畴不能形成知识,即质料对形式也有决定作用。图型只是现象的图型,而非自在之物的图型,它通过想象的综合作用把直观中的统一性与范畴的统一性结合起来,归结为统觉的统一性。

  • 第18题:

    单选题
    关于康德的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A

    认识论

    B

    经验论

    C

    历史现实统一论

    D

    时空统一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美的事实是形式,仅是形式”,是()的观点。
    A

    柏格森

    B

    沃林格

    C

    康德

    D

    尼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四契机说”是谁提出的审美判断?()
    A

    黑格尔

    B

    休谟

    C

    康德

    D

    柏拉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康德的伦理学是什么()
    A

    动机论

    B

    手段论

    C

    结果论

    D

    工具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康德论美的四个契机

    正确答案: 康德的反思判断力看来,美是主观上对事物表象的一种评价,它表达的不是对事物的知识,而是对事物的态度和情感,它不是规定性的,而是反思性的,被称为审美判断或鉴赏判断,它有四个本质特点,被康德称为四个契机,非利害的愉快感,非概念的普遍性,主观形式的合目的性,共通感的普遍可传达性,这四个契机体现了两大原则,理性派美学所崇尚的古典形式主义原则和经验派美学所崇尚的浪漫主义的情感原则。但形式原则服从情感原则,康德的美的四个契机以某种形式把当时的理性派美学和经验派美学调和起来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导论”中首先对于艺术直接相关的审美鉴赏和美的性质做出了一般界定,他从形式逻辑判断的质、()、()、()等四个方面对审美鉴赏做出了说明阐述。

    正确答案: 量,关系,情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