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间接选举制。首先由各州选民投票选出本州选举人(人数与本州国会议员人数相等),再由各州选举人同时在各州首府投票选举正、副总统。
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美国实行总统制,行政权属于总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职权集中于总统一人。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由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大选选出,任期四年,并可连任一次。
美国总统选举的过程漫长而复杂,主要包括预选、总统候选人提名、竞选运动、全国选举、选举团投票表决以及当选总统就职仪式。预选阶段通常于大选年2月份的第3个星期二在新罕布什尔州拉开帷幕,到6月份结束。此后,美国民主、共和两大政党将分别在全国大多数州选出参加本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少数不举行预选的州,则由两党的州委员会或代表大会选拔代表。因新罕布什尔州率先进行预选,其选举结果对其他各州影响很大。美国两大政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常在7月和8月分别举行。届时,参加代表大会的各州代表将投票选出本党总统后选人,然后通过由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副总统候选人,并正式选举出竞选纲领。大会往往长达数天,投票上百次。
代表大会结束后,选出的总统候选人即开始在全国展开历时数月的争取选票的竞选运动,其中包括到各州作竞选旅行、广泛会见选民、发表电视演说、进行电视辩论等。总统候选人为竞选而耗费巨资,使尽各种招数。
美国法律规定:在全国选举时,选民要在大选年的11月第二个星期二到指定地点投票,在两个总统候选人之间作出选择。全国选举还要通过选举团的投票表决。由于在一个州中获得选票最多的总统候选人便赢得该州全部选举人票,因此一般情况下选举只是例行公事。
更多“试述美国总统的选举制度”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有关选举制度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选举制度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形式

    B.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标志

    C.选举制度的性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国体

    D.选举制度的性质决定一国的国体


    AB.中国选举制度可以理解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下简称《选举法》)中所规范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制度,广义则包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选举法》和各级各类《组织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所规范的人大代表选举、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以及村民自治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选举的一切制度的总称。
    我国选举法调整的对象限于全国人大代表与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采用狭义选举制度概念。

  • 第2题:

    简要分析当代英国选举制度的特点。


    参考答案:

    1.英国的选举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2.英国选举活动时间较短,费用较少。
    3.英国大选重在政党,并非个人,与美国不同。政党的竞选纲领和政策是争取选票的关键。
    4.下院大选对哪个政党上台执政有决定性意义,这与美、法不同。在英国,一般不需要成立联合政府,不易产生政府危机。
    5.小选区相对多数即获得下院席位,有时执政党所得选票反而比反对党少,并不能充分代表民意。


  • 第3题:

    简述选举制度的功能。


    答案:
    解析:
    (1)选举制度是政府合法性的来源。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同意,人民经由选举的方式进行合法性的授权,经由选举产生的国家机构因此而获得了治理国家和人民的正当性基础。(2)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公民一词的核心内涵就包括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用投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相关政见、立场和见解所持有的态度。(3)选举是公民自我治理的保障。当政权面临选举压力的时候,它必然更容易回应民众的要求,而不是领导的偏好;另外,它也更容易称为责任政府。如果它不向人民负责,那么,执政者就不可能获得下一轮选举的胜利:

  • 第4题:

    什么是党内选举制度?


    正确答案:党内选举制度,是党的组织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健全党内民主的一项根本制度,是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党内选举制度的具体内容,是由《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的。

  • 第5题:

    地方选举制度


    正确答案: 是选举地方各级代议机关组成人员和地方其他公职人员的原则和制度的总称,它是国家选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6题:

    社会主义选举制度与资本主义选举制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社会主义选举制度和资本主义选举制度是在本质上不同的两种选举制度。
    ②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是选举各级人民代表,由他们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管理国家,它是真正体现平等、普遍原则的选举制度。
    ③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掩盖其阶级本质,进行各政党争夺统治权的工具。

  • 第7题:

    英国选举制度是如何演变的。


    正确答案: 英国是最早确立现代选举制度的国家,其选举制度的演变也极具典型性。
    英国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开始确立了资本主义的选举制度。在此以前,英国的选举可追朔到13世纪,当时每个市镇选派2名自由民(市民)代表参加等级会议。推选自由民代表的方法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选举制度的创建提供了经验。
    英国“光荣革命”后的第二年,1689年由议会下院通过了《权利法案》,明确规定国会议员(下院)实行自由选举。但他的实现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1711年的法律中对承担下院议员规定了很高的财产资格限制,即使郡议员每年的土地收入也必须在600英镑以上,市镇议员每年不动产收入须达300英镑以上。对选举权出来财产资格线之外,还对顶了居住限制、教育程度、种族、性别、年龄等的限制。因此在英国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一百年间,有选举权的人数只占成年人总数的5%,其中绝大多数是贵族,中、小资产阶级都没有选举权。
    从1832年起到1970止的近140年中,英国进行了多次选举制度的改革才实现了普选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选举制度。
    1832年的选举改革,重新分配了下院议员席位布局;规定了选民登记制度;议员的提名制改为选举制;扩大了公民权,使中产阶级有了选举权,选民人数比以前增加了50%,但也仅占成年人口的5%-7%。
    1867年英国又一次进行了选举制度的改革,这次改革的特点:一是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二是把公民权扩大到自治市的无产阶级。起结果是是有选举权的人上升到13%。于此同时,对议会席位的分配再次进行了调整。
    1872年的选举改革则是颁布了有名的秘密投票法,其目的是为了消除选举中的高压和贿赂手段。
    1883年通过的反腐败法是对选举中的腐败现象采取的又一措施。
    1884年的选举改革是颁布了人民代表法,是公民权扩大到郡的工人、农村工人,从村选民人数增加了一倍以上,使公民人数占到了成年人口的25%.
    1918年的选举改革是按人民代表法规定:一是部分妇女(大学毕业、年满30岁、有年价值5英镑财产)获得了选举权;而是公民只需在所在选区居住满6个月以上并有一定的职业即可;三是一人不能再俩个选区中投票;四是每个候选人必须交150英镑保证金,若不能得到1/8的选票保证金将被魔兽。这次改革使近80%的男人有了选举权,妇女第一次享有选举权,选民人数增至2100万,占全国成年人总数的75%.
    1928年的选举改革则是使年满21岁的男女都有了选举权,但其中有的人还享有复数投票权(两次投票权)。直到1949年才实行一人一票的平等投票权。再到1970年,英国才将选举年龄降为18岁。至此,英国才完全实现了普选权。这是和英国人民的长期斗争是分不开的。

  • 第8题:

    下列有关选举制度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 A、选举制度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形式
    • B、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标志
    • C、选举制度的性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国体
    • D、选举制度的性质决定一国的国体

    正确答案:A,B,C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选举制度是一国统治阶级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代议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各项制度的总称,是统治阶级挑选本阶级代表人物和优秀人物进入国家机关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手段和步骤。我国选举制度主要基本原则为:
    (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选举权的普遍性是指享有选举权的主体的广泛程度,是指除国籍、年龄、无精神病以及未经依法剥夺政治权利外,不另设其他资格限制而普遍享有选举权的原则。
    (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一切选民在每次选举中只能在一个地方投一次票,而且一切选民所投的选票效力相等。由此可见,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机会平等,每个选民都只能投一次票;②结果平等,每个选民所投选票的效力相等。
    (3)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直接选举是指由选民亲自投票选举代议机关代表或议员和其他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选举方法。与它相对称的间接选举则是指由选民选举出选举人或者选举团体,然后由选举人或选举团体再选出代议机关代表或议员和其他公职人员的选举方法。
    (4)无记名投票的原则
    无记名投票又称秘密投票,是指选民不署自己的姓名,亲自书写选票并投入密封票箱的投票方法。无记名投票的优点在于保守秘密,保证选举人能够消除顾虑,打破情面,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
    (5)选举权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
    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国库开支。”同时,为了保证选民和代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充分行使,我国选举法还以专章规定了“对破坏选举的制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渊源于()
    A

    清末立宪时期的选举制度

    B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选举制度

    C

    三十年代革命根据地的选举制度

    D

    国民党“宪政”时期的选举制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美国总统的选举制度

    正确答案: 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间接选举制。首先由各州选民投票选出本州选举人(人数与本州国会议员人数相等),再由各州选举人同时在各州首府投票选举正、副总统。
    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美国实行总统制,行政权属于总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职权集中于总统一人。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由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大选选出,任期四年,并可连任一次。
    美国总统选举的过程漫长而复杂,主要包括预选、总统候选人提名、竞选运动、全国选举、选举团投票表决以及当选总统就职仪式。预选阶段通常于大选年2月份的第3个星期二在新罕布什尔州拉开帷幕,到6月份结束。此后,美国民主、共和两大政党将分别在全国大多数州选出参加本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少数不举行预选的州,则由两党的州委员会或代表大会选拔代表。因新罕布什尔州率先进行预选,其选举结果对其他各州影响很大。美国两大政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常在7月和8月分别举行。届时,参加代表大会的各州代表将投票选出本党总统后选人,然后通过由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副总统候选人,并正式选举出竞选纲领。大会往往长达数天,投票上百次。
    代表大会结束后,选出的总统候选人即开始在全国展开历时数月的争取选票的竞选运动,其中包括到各州作竞选旅行、广泛会见选民、发表电视演说、进行电视辩论等。总统候选人为竞选而耗费巨资,使尽各种招数。
    美国法律规定:在全国选举时,选民要在大选年的11月第二个星期二到指定地点投票,在两个总统候选人之间作出选择。全国选举还要通过选举团的投票表决。由于在一个州中获得选票最多的总统候选人便赢得该州全部选举人票,因此一般情况下选举只是例行公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下列有关我国选举制度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我国选举制度体现了人民性、民主性与科学性

    B.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标志

    C.我国选举制度采取广义选举制的概念

    D.我国选举制度采取广义与狭义相结合的选举制概念


    A,B.选举制度是指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与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具体方法的各项制度的总称。广义选举制度的概念包括代表机关代表与特定公职人员的选举;狭义选举制度概念仅指选民依据选举法的规定选举代表机关代表的制度。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标志。我国选举制度体现了人民性、民主性和科学性。

     

  • 第13题:

    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因此,美国总统向国会负责。


    参考答案:错

  • 第14题:

    选举制度
    是一个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以及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

  • 第15题:

    ()当选2008年美国总统,是第()届总统,是第()位美国总统、第()任总统。


    正确答案:奥巴马;56;43;44

  • 第16题:

    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渊源于()

    • A、清末立宪时期的选举制度
    •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选举制度
    • C、三十年代革命根据地的选举制度
    • D、国民党“宪政”时期的选举制度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美国总统的选举是间接选举。对于美国总统和选民、国会的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美国总统直接对选民负责,但不直接对国会负责
    • B、美国总统不直接对选民负责,但直接对国会负责
    • C、选民有权罢免总统,但国会可以否决
    • D、国会可以弹劾总统,但选民可以否决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简述美国总统的权限。


    正确答案: 1、任命官吏权;
    2、外交上的权限;
    3、国防和军事上的权限;
    4、立法上的权限,包括劝告权、否决权和为人立法权。

  • 第19题:

    下列有关我国选举制度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 A、我国选举制度体现了人民性、民主性与科学性
    • B、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标志
    • C、我国选举制度采取广义选举制的概念
    • D、我国选举制度采取广义与狭义相结合的选举制概念

    正确答案:A,B

  • 第20题:

    问答题
    社会主义选举制度与资本主义选举制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社会主义选举制度和资本主义选举制度是在本质上不同的两种选举制度。
    ②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是选举各级人民代表,由他们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管理国家,它是真正体现平等、普遍原则的选举制度。
    ③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掩盖其阶级本质,进行各政党争夺统治权的工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当选2008年美国总统,是第()届总统,是第()位美国总统、第()任总统。

    正确答案: 奥巴马,56,43,44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选举制度

    正确答案: 是一个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以及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