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自己的问题解决了。
(2)能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3)他是以大悲心去救度别人,没有限制。
(4)普利一切有恩无恩。
更多“为什么要皈依(佛)这样的对象?”相关问题
  • 第1题:

    若是居士家况关系未皈依佛门,照佛戒律修持,未知和皈依功德一样否?


    正确答案:皈依与修持,不必混为一谈。但既信奉佛,自当皈依,方合事理。惟修持不皈依,虽有功德,但以无师承,而信奉亦欠诚敬,功德自少。设皈依者,而不修持,或懈怠不进,亦无多大功德也。

  • 第2题:

    有人说“我只皈依显宗,不皈依密宗”,或“我只皈依上师不皈依普通的出家人”,这种说法合理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合理。如果你真正皈依了显宗,密宗已经包括在里面了,因为显密都包括在大乘当中,你在皈依大乘佛法的时候,间接上已经皈依了密宗。所以,皈依显宗与皈依密宗并不矛盾,只不过有些人对皈依的概念根本不懂,认为只皈依显宗而不皈依密宗,只皈依密宗而不皈依显宗,只皈依上师而不皈依三宝,有各种各样的谬论。所以,希望大家擦亮慧眼,真正看清楚皈依的涵义。

  • 第3题:

    皈依佛两足尊怎样解释?


    正确答案:两足类中,如人与天等,以佛为尊,此言外形。福德智慧,两者具足,以佛为尊,此言内德。皈者,迷而归返,依者,恃之得度。合言我辈愚迷凡夫,应向佛投托依靠,了脱生死,离苦得乐也。

  • 第4题:

    佛教信徒皈依的对象是()三宝。

    • A、佛、法、僧
    • B、佛、经、藏
    • C、经、律、论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反正都是行持善法,皈依不过是个仪式而已,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在行持善法方面,皈依与不皈依有什么差别?


    正确答案: 这种观点不正确。阿底峡尊者曾说:“内外道以皈依别。”如果你没有正式的皈依,则不能称为内道的佛教徒。世间上结婚、当总统尚且要在对境面前发誓,所以仪式非常重要,有了皈依的仪式以后,自相续中才有皈依的戒体。
    从功德、意识、心里约束等各方面来讲,皈依与不皈依完全不同。皈依以后念诵咒语、行持善法的功德相当大,而且也能与日俱增;没有皈依的话,即使也在行持善法,但功德并不是那么大。因此,对于想解脱轮回的人而言,首先一定要皈依。

  • 第6题:

    皈依的佛徒,若对教理有所心得是否也称法师?称法师是否也可收弟子,皈依佛徒有标记否?(指表示佛徒身份之证明物件。)是否可享受佛教寺院等之优待(如免费借阅书籍,免费住在各寺院内)?


    正确答案:此问须分次答之,
    (一)法师有五种之说,按理上讲,能合条件,可称法师。按事上讲,法师二字,早成出家之专名,为避以俗滥僧,在家众不得称之。
    (二)倘已经义精通,人来求教,收徒讲学未尝不可。决不得受人皈依,滥起法名,以皈依之法,乃三宝专有之规制也。
    (三)皈依有牒,受戒有牒,皆是标记。
    (四)向寺中借经读,从无收费,惟住寺则不许,若皈依者皆住寺,则每寺皆容纳不下,且僧俗仪规不同,各不方便,但为寺庙聘委工作者,则是例外。

  • 第7题:

    问答题
    有人说“我只皈依显宗,不皈依密宗”,或“我只皈依上师不皈依普通的出家人”,这种说法合理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合理。如果你真正皈依了显宗,密宗已经包括在里面了,因为显密都包括在大乘当中,你在皈依大乘佛法的时候,间接上已经皈依了密宗。所以,皈依显宗与皈依密宗并不矛盾,只不过有些人对皈依的概念根本不懂,认为只皈依显宗而不皈依密宗,只皈依密宗而不皈依显宗,只皈依上师而不皈依三宝,有各种各样的谬论。所以,希望大家擦亮慧眼,真正看清楚皈依的涵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为什么不能皈依外道天尊?为什么应该皈依佛陀?你能分清天尊与佛陀的区别吗?

    正确答案: 1)外道所供奉的天尊都有过患,作为佛教徒,皈依佛后不能供奉外道天尊,否则就违反了皈依戒。如果是非佛教徒,虽然可从天尊那里暂时得到一点利益,但究竟来讲,天尊既不能赐予增上生的一切人天福报,更不能赐予决定胜的究竟解脱,因此不应皈依外道天尊。
    2)佛陀已经彻底调伏自心,脱离了贪嗔痴为主的八万四千烦恼,并且一直精勤地利益众生。所以,在这样的大仙面前,我虔诚皈依。
    佛陀已经彻底调伏自心,脱离了贪嗔痴为主的八万四千烦恼,并且一直精勤地利益众生。所以,在佛陀面前,我虔诚皈依。
    3)众生怙主佛陀与天尊截然不同:他不像大天那样以嗔心持着三尖箭,也没有以贪心怀抱女人,没有像遍入天那样手拿锋利的宝轮,没有像能瘦那样持着短矛,也不像具力天子一样拿着犁刃。佛陀已经获得了解脱,永断贪嗔痴烦恼之结,远离所知障经及爱染等烦恼障,超越生死轮回的瀑流,诚如《随念三宝经》所言:“永断诸结,脱离热恼,解脱爱染,越众瀑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自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如安胎符、化骨符、土符等救人甚多,未知可以用此救人否?

    正确答案: 安胎等符,皆是外道幻术,不问其有效与否,佛徒用之,皆妨正念。佛家弥陀万德洪名,可消重业;观音慈悲,寻声救苦;药师如来之咒,能治万病。如肯发心救治病者,任择前举之一法,用功修习,得一成就,既救人之色身,且能诱其入佛,而自己之慧命,亦可长养,是一举而三善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若是途中看见卖鸡之人载鸡甚多,要替它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出声念或是默念,若是看见人杀生,念往生咒,可以密念否?若是不信者若念出声,被他听见,恐怕误会。

    正确答案: 佛法虽讲随缘,亦重方便。若招误会,事确不宜,或生争执,致生仇怨,或引谤佛,增彼罪孽。应知万法唯心,真诚默祝,而于出声功德,亦无二致,尘劳佛事,端赖善巧方便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皈依(佛)这样的对象?

    正确答案: (1)自己的问题解决了。
    (2)能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3)他是以大悲心去救度别人,没有限制。
    (4)普利一切有恩无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皈依寺院、佛塔不是很殊胜吗,为什么佛在《胜幢经》里说这种皈依不能解除大痛苦?请说说你的体会。

    正确答案: 主要原因在于发心,因为世间皈依不是害怕轮回的痛苦想获得解脱,而是为了躲避一些暂时的怖畏,如被敌人追杀、被债主讨债,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躲在寺院里面。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世间皈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为什么说想皈依时不能推延,有了信心就要马上皈依?


    正确答案: 藏族有句俗话:“晚上睡觉时的念头,早上起来后就没有了。”你今天对佛陀有信心,过段时间就不一定有了。所以你要趁现在有信心的时候,不要问父亲,也不要问母亲,不用征求任何人的同意,马上皈依,有了皈依,这一生就有了真实的意义,没有皈依的话,那是非常遗憾的!

  • 第14题:

    收皈依弟子和收学生(指在家学佛者言)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佛法僧三宝一体,前已言之,皈依僧时,自必一体皈依,僧是代佛摄受众生者。佛已三德圆满,不生不灭。皈是投托,依是依靠,乃谓众生投靠佛陀,方能了生脱死。除佛法僧,何者堪受众生皈依?此等大事,安可妄为。若夫以佛学教人,收几个学生,此名师生,则不限出家在家,皆可为之也。

  • 第15题:

    自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如安胎符、化骨符、土符等救人甚多,未知可以用此救人否?


    正确答案:安胎等符,皆是外道幻术,不问其有效与否,佛徒用之,皆妨正念。佛家弥陀万德洪名,可消重业;观音慈悲,寻声救苦;药师如来之咒,能治万病。如肯发心救治病者,任择前举之一法,用功修习,得一成就,既救人之色身,且能诱其入佛,而自己之慧命,亦可长养,是一举而三善也。

  • 第16题:

    皈依寺院、佛塔不是很殊胜吗,为什么佛在《胜幢经》里说这种皈依不能解除大痛苦?请说说你的体会。


    正确答案: 主要原因在于发心,因为世间皈依不是害怕轮回的痛苦想获得解脱,而是为了躲避一些暂时的怖畏,如被敌人追杀、被债主讨债,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躲在寺院里面。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世间皈依。

  • 第17题:

    有人说:“既然佛的作用是自然的、无意识的,那么供养佛、求佛的保佑、皈依佛会起什么作用呢?这和请太阳保佑、请天下雨有什么不同呢?”


    正确答案: 太阳是普照万物的,但有些地区看不到太阳,或者这些地区的上空有烟尘云雾笼罩,或者这些地区就在背着太阳的地方,这能算太阳的过错吗?太阳没有白天黑夜,地球上形成白天黑夜是地球本身运转的结果,能说太阳晚上无光吗?
    下雨能改变气候环境,能使万物生长。春天种在地里的麦种,受春雨的滋润就会发芽,但腐烂了的麦种不会发芽,放在仓库里,不接触雨露的小麦也不会发芽,所以麦种不发芽能说雨露不起作用吗?
    利用人工技术可以用太阳能发电、取暖等等,如果人们不积极主动地利用太阳能,太阳也会自然产生上述的作用吗?
    上面所举的例子对佛的自然利众作用和众生自身的条件、众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之间的关系是否会有启示呢?
    平常说“千江有水千江月”,这“月”如佛,“江水”如众生的信念。如果江中无水,就不会有月影。天上虽然有“月”,如果地上无江河湖海之类的反射物,就反映不出皎洁的月容。
    对人而言,智慧和信念就是反射物。因反射物的性能不同而同一个物体可以现出各种不同的形状,混浊的水中反映出的皓月也是昏暗的,波动的水中照出的月影是无规则的碎片,哈哈镜中的美人也是丑八怪。
    人对佛的认识也是如此。佛的这种自生成就、自然作用,是破除所知障的结果。

  • 第18题:

    本是鸾生,今已皈依三宝做佛弟子,而不去鸾堂是否会受神等谴责?如再去做鸾生是否合皈依之戒条?


    正确答案:初受三皈,名曰翻邪三皈,即改邪归正之义。佛为人天师,三界尊,佛之弟子,谁敢谴责,三皈之首戒曰‘皈依佛,不再皈依天魔外道。’如再去作鸾生,分明违犯皈戒,而失去三宝弟子之资格矣。

  • 第19题:

    单选题
    佛教信徒皈依的对象是()三宝。
    A

    佛、法、僧

    B

    佛、经、藏

    C

    经、律、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皈依的佛徒,若对教理有所心得是否也称法师?称法师是否也可收弟子,皈依佛徒有标记否?(指表示佛徒身份之证明物件。)是否可享受佛教寺院等之优待(如免费借阅书籍,免费住在各寺院内)?

    正确答案: 此问须分次答之,
    (一)法师有五种之说,按理上讲,能合条件,可称法师。按事上讲,法师二字,早成出家之专名,为避以俗滥僧,在家众不得称之。
    (二)倘已经义精通,人来求教,收徒讲学未尝不可。决不得受人皈依,滥起法名,以皈依之法,乃三宝专有之规制也。
    (三)皈依有牒,受戒有牒,皆是标记。
    (四)向寺中借经读,从无收费,惟住寺则不许,若皈依者皆住寺,则每寺皆容纳不下,且僧俗仪规不同,各不方便,但为寺庙聘委工作者,则是例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皈依佛两足尊怎样解释?

    正确答案: 两足类中,如人与天等,以佛为尊,此言外形。福德智慧,两者具足,以佛为尊,此言内德。皈者,迷而归返,依者,恃之得度。合言我辈愚迷凡夫,应向佛投托依靠,了脱生死,离苦得乐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若是居士家况关系未皈依佛门,照佛戒律修持,未知和皈依功德一样否?

    正确答案: 皈依与修持,不必混为一谈。但既信奉佛,自当皈依,方合事理。惟修持不皈依,虽有功德,但以无师承,而信奉亦欠诚敬,功德自少。设皈依者,而不修持,或懈怠不进,亦无多大功德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反正都是行持善法,皈依不过是个仪式而已,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在行持善法方面,皈依与不皈依有什么差别?

    正确答案: 这种观点不正确。阿底峡尊者曾说:“内外道以皈依别。”如果你没有正式的皈依,则不能称为内道的佛教徒。世间上结婚、当总统尚且要在对境面前发誓,所以仪式非常重要,有了皈依的仪式以后,自相续中才有皈依的戒体。
    从功德、意识、心里约束等各方面来讲,皈依与不皈依完全不同。皈依以后念诵咒语、行持善法的功德相当大,而且也能与日俱增;没有皈依的话,即使也在行持善法,但功德并不是那么大。因此,对于想解脱轮回的人而言,首先一定要皈依。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