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菩萨,应众生机感,现无量数应化身,于三途六道中,分别救苦,准此则西方宗教,当亦是大权菩萨随机示现法门;但彼教经典中谓除上帝为唯一真神外,余皆魔鬼。且根本否认有佛,似此明系魔说,而举世趋之若鹜,诸佛有灵,何以任此邪说横流哉?

题目

诸佛菩萨,应众生机感,现无量数应化身,于三途六道中,分别救苦,准此则西方宗教,当亦是大权菩萨随机示现法门;但彼教经典中谓除上帝为唯一真神外,余皆魔鬼。且根本否认有佛,似此明系魔说,而举世趋之若鹜,诸佛有灵,何以任此邪说横流哉?


相似考题
更多“诸佛菩萨,应众生机感,现无量数应化身,于三途六道中,分别救苦,准”相关问题
  • 第1题:

    祈求观音菩萨之救苦救难是贪不贪?


    正确答案:以俗谛论,专求免难,尚不为贪,以真谛论,恋此色身,亦是贪也。

  • 第2题:

    十方佛国以外有无其他佛国?十方诸佛菩萨中其佛位有无高低,何佛成佛最早?及阿弥陀佛是否为十方诸佛中佛位最高者?又大悲咒每句中是否菩萨圣号?


    正确答案:既曰十方,则横穷竖遍,安有其外。言佛则佛佛道同,言菩萨则有四十二级之别,兹以月喻,自初一至十四,皆喻菩萨,其光明各有不同。至十五则喻佛陀,正二三月乃至腊月之十五夜月,无不相同也,偈中称‘阿弥陀第一’,赞其愿也。大悲咒乃系真言,古例不许翻译。世间所流通之绘图注解本,区区学识浅短,未解梵文,对之总觉怀疑。如咒中‘娑婆诃’句甚多,而注者每一‘娑婆诃’,则各异其讲,何字同音同,竟有若干分别也。居士此问,恕不能答。

  • 第3题:

    诸佛入究竟涅槃是一是异?凭理想则应是一(即整理无分别如水入海)。若然,则无明动诸佛也有连带干系。宇宙为众业共成,诸佛也有一分在?


    正确答案:诸佛涅槃,如碧空皓月,众生无明,如密云风雨。试问密云风雨,有妨碧空皓月乎?再举一喻,甲乙共同一床,是床为甲乙所共,甲睡而无梦,乙睡而梦恶境,莫非乙之恶梦,甲也有一分在耶?

  • 第4题:

    诸佛菩萨已经断尽了饥饿感,为什么还要对他们供养神馐?不供养只发愿行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诸佛菩萨早已经断除了饥饿或难受的感觉,但自己若以吝啬心而没有作这样象征性的表示,你的发愿也不一定成功。喇拉曲智仁波切在《极乐愿文大疏》中说:“如果我们连十盏灯和十个神馐也没有,却经常祈祷圣尊菩萨帮助自己、利益自己,这样的请求不一定能够实现。”

  • 第5题:

    三圣像中以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阿弥陀佛的帮手。众生若有紧急的灾难念观世音菩萨,其能寻声救苦,同时常现相给人看,但大势至菩萨为何不曾听见现相给人看,众生有灾难没有闻及人求大势至菩萨。那么其帮助阿弥陀佛是帮助的哪一种?


    正确答案:此有通别之分,观音为普门是通,人多知之,势至唯修净者知之是别,人多不知。知则常念,常念故应现,不知无所念,故不应现,念是能感,现是能应。假若一心信念势至,则势至一定能现,此现与不现,端在众生之念与不念,非势至求感而不应也。弥陀二辅,观音司悲,势至司智,自度度众必智悲双运,云何反疑势至无所帮助耶。

  • 第6题:

    问答题
    观世音菩萨在此娑婆世界,卅二应身寻声救苦,西方三圣亦有观音菩萨,此二尊是同或异?

    正确答案: 是一。法华经云:游此娑婆世界。西方现者乃其报身,此地现者乃为应身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中阴身’,在无始以前,系从何而有?由中阴身转生人身,由人身修成佛菩萨,而佛菩萨有法、应、化三身,化身为应化众生,能变化千百亿以至于无量数。然众生之‘中阴身’除成佛外,其体性原不生不灭之不变化者。惟据云在其未成为‘后有身’前,尚有隔数月一次之生死变易,其果报之缘由何在?

    正确答案: 中阴身亦翻中有身,其义是说前生身已死,后生身未入之际。明乎此,则不能谓无始以前而有中阴身,且既曰无始,何能再说无始以前。中阴身成佛一语,更是误会,中阴乃生死之过渡身,何能成佛,法身是性体,应化是相用,应化依乎本体,如日光而依日体。‘不变’是性体之如如,‘随缘’是相用之玄玄,自无只法身而无应化之理,犹有日即有光也。中阴生死有迟早之不同,然最迟亦不过四十九天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在藏传佛教中,班禅被称为(  )的化身。
    A

    文殊菩萨

    B

    普贤菩萨

    C

    观音菩萨

    D

    阿弥陀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藏传佛教的教义:班禅喇嘛是弥勒菩萨的化身,达赖喇嘛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在汉传佛教中,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

  • 第9题:

    问答题
    三圣像中以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阿弥陀佛的帮手。众生若有紧急的灾难念观世音菩萨,其能寻声救苦,同时常现相给人看,但大势至菩萨为何不曾听见现相给人看,众生有灾难没有闻及人求大势至菩萨。那么其帮助阿弥陀佛是帮助的哪一种?

    正确答案: 此有通别之分,观音为普门是通,人多知之,势至唯修净者知之是别,人多不知。知则常念,常念故应现,不知无所念,故不应现,念是能感,现是能应。假若一心信念势至,则势至一定能现,此现与不现,端在众生之念与不念,非势至求感而不应也。弥陀二辅,观音司悲,势至司智,自度度众必智悲双运,云何反疑势至无所帮助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诸佛入究竟涅槃是一是异?凭理想则应是一(即整理无分别如水入海)。若然,则无明动诸佛也有连带干系。宇宙为众业共成,诸佛也有一分在?

    正确答案: 诸佛涅槃,如碧空皓月,众生无明,如密云风雨。试问密云风雨,有妨碧空皓月乎?再举一喻,甲乙共同一床,是床为甲乙所共,甲睡而无梦,乙睡而梦恶境,莫非乙之恶梦,甲也有一分在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诸佛菩萨悲悯众生,应化世间,阐教利生,然而何以不皆年永寿百,多作弘化之事?又诸佛菩萨应化人间,何以多遍于东亚而未及欧美诸国,致欧西诸土二千年来,其人民之宗教信仰均为耶回诸教所囿?

    正确答案: ‘人情重难而轻易,厌故而喜新’,谚语亦云‘学佛一年,佛在眼前,二年佛在青天,三年佛化云烟’。佛若永世,众反更加懈怠,且百年与八十,所差无几,亦不能称是永寿,此一也。此地球以此劫而论,东方开化最早,又以地域同在东亚,自然先得接受。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再以各有因缘,各有感召,如舍卫城人民若干,有奉,有闻,有不见不闻,此二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三界六道中均有佛菩萨,人天固无论矣,地狱尚有大菩萨在,岂能谓为无佛法乎?第其弘法救众之方便行为非人类所能知耳,不知佛经上曾言及否?

    正确答案: 六道之中,皆有佛菩萨方便说法,佛经中亦有记载。惟以性分之染净,多少厚薄不同,其领受则大异耳。即以人类为例,世智辩聪者,染习太重,为受佛法之障,盲聋喑哑者,恶孽太重,亦为受佛法之障。人道如此,三途可知,非言地狱无有佛法,言虽有而领受较困难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阴身’,在无始以前,系从何而有?由中阴身转生人身,由人身修成佛菩萨,而佛菩萨有法、应、化三身,化身为应化众生,能变化千百亿以至于无量数。然众生之‘中阴身’除成佛外,其体性原不生不灭之不变化者。惟据云在其未成为‘后有身’前,尚有隔数月一次之生死变易,其果报之缘由何在?


    正确答案:中阴身亦翻中有身,其义是说前生身已死,后生身未入之际。明乎此,则不能谓无始以前而有中阴身,且既曰无始,何能再说无始以前。中阴身成佛一语,更是误会,中阴乃生死之过渡身,何能成佛,法身是性体,应化是相用,应化依乎本体,如日光而依日体。‘不变’是性体之如如,‘随缘’是相用之玄玄,自无只法身而无应化之理,犹有日即有光也。中阴生死有迟早之不同,然最迟亦不过四十九天耳。

  • 第14题:

    佛菩萨无量化身于三千大千世界随机救众,此化身应是神通所现,亦必适应三界环境,其神通变化是否有规律方式,类别之不同?如化身为人则血肉之躯,理宜受生老病死之苦厄,且不免受业力牵引遭染污之累,亦未出因果之报,其将如何超三界,仍回复原有之净?


    正确答案:佛菩萨是已证果地者,证果者真性随缘不变,先证法身,而后方能化身,此化身必契众生之机,即是规律,普现于六道,是其类别。化人自是血肉之躯,示有八苦,系属神通随缘,幻化非真,来非业缘所牵,言行亦非被惑推动,如戏场演员,扮出悲欢离合,当场实非悲欢离合,下场则影响俱空,亦无造者,亦无受者,化身消灭,法身如故。

  • 第15题:

    假设菩萨化身因菩萨之等位而有能量之别,五十位菩萨与四十位菩萨之化身,按理有所不同,即五十位菩萨之化身较之四十位菩萨之化身能量显著不同,其行愿之圆缺亦有差别,小菩萨之化身难免在劫界受染污沉沦下界,竟又变成菩萨拯救物件?


    正确答案:菩萨级次,四十五十,原系各宗定次不同,并非两事,言五十者,加入十信,言四十者,十信含在住内。住行向等,谓之三贤,登地以上,谓之十圣,而十地又以七地前后,定其深浅,修德之进,性德之显,贤不及圣,七地前不及七地后,七地前有退,七地上无退。余参第二者,可以思过半矣。

  • 第16题:

    诸佛菩萨圣诞及各种斋期,是否均改用阳历?


    正确答案:此随各人之意,不必作一定之拘泥也。

  • 第17题: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大小乘分别是怎样解释的?二者的关键差别在哪里?


    正确答案: 按照小乘别解脱戒的解释方法,所谓的佛法就是不作恶业、奉行十种善法、调伏自己的相续。而在大乘当中,前二者基本相同,“诸恶莫作”是严禁恶行戒,“众善奉行”是行持六度等摄集善法戒,但调伏自相续的“自净其意”与小乘不同,大乘所提倡的调伏自相续,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而按照小乘观点,只要能够调伏自己、发起出离心从轮回中解脱就足够了。所以,大乘菩萨戒还要增加一条“饶益有情戒”,这就是大小乘的差别。

  • 第18题:

    问答题
    诸佛菩萨圣诞及各种斋期,是否均改用阳历?

    正确答案: 此随各人之意,不必作一定之拘泥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十方佛国以外有无其他佛国?十方诸佛菩萨中其佛位有无高低,何佛成佛最早?及阿弥陀佛是否为十方诸佛中佛位最高者?又大悲咒每句中是否菩萨圣号?

    正确答案: 既曰十方,则横穷竖遍,安有其外。言佛则佛佛道同,言菩萨则有四十二级之别,兹以月喻,自初一至十四,皆喻菩萨,其光明各有不同。至十五则喻佛陀,正二三月乃至腊月之十五夜月,无不相同也,偈中称‘阿弥陀第一’,赞其愿也。大悲咒乃系真言,古例不许翻译。世间所流通之绘图注解本,区区学识浅短,未解梵文,对之总觉怀疑。如咒中‘娑婆诃’句甚多,而注者每一‘娑婆诃’,则各异其讲,何字同音同,竟有若干分别也。居士此问,恕不能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佛菩萨无量化身于三千大千世界随机救众,此化身应是神通所现,亦必适应三界环境,其神通变化是否有规律方式,类别之不同?如化身为人则血肉之躯,理宜受生老病死之苦厄,且不免受业力牵引遭染污之累,亦未出因果之报,其将如何超三界,仍回复原有之净?

    正确答案: 佛菩萨是已证果地者,证果者真性随缘不变,先证法身,而后方能化身,此化身必契众生之机,即是规律,普现于六道,是其类别。化人自是血肉之躯,示有八苦,系属神通随缘,幻化非真,来非业缘所牵,言行亦非被惑推动,如戏场演员,扮出悲欢离合,当场实非悲欢离合,下场则影响俱空,亦无造者,亦无受者,化身消灭,法身如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诸佛菩萨已经断尽了饥饿感,为什么还要对他们供养神馐?不供养只发愿行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诸佛菩萨早已经断除了饥饿或难受的感觉,但自己若以吝啬心而没有作这样象征性的表示,你的发愿也不一定成功。喇拉曲智仁波切在《极乐愿文大疏》中说:“如果我们连十盏灯和十个神馐也没有,却经常祈祷圣尊菩萨帮助自己、利益自己,这样的请求不一定能够实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假设菩萨化身因菩萨之等位而有能量之别,五十位菩萨与四十位菩萨之化身,按理有所不同,即五十位菩萨之化身较之四十位菩萨之化身能量显著不同,其行愿之圆缺亦有差别,小菩萨之化身难免在劫界受染污沉沦下界,竟又变成菩萨拯救物件?

    正确答案: 菩萨级次,四十五十,原系各宗定次不同,并非两事,言五十者,加入十信,言四十者,十信含在住内。住行向等,谓之三贤,登地以上,谓之十圣,而十地又以七地前后,定其深浅,修德之进,性德之显,贤不及圣,七地前不及七地后,七地前有退,七地上无退。余参第二者,可以思过半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诸佛菩萨,应众生机感,现无量数应化身,于三途六道中,分别救苦,准此则西方宗教,当亦是大权菩萨随机示现法门;但彼教经典中谓除上帝为唯一真神外,余皆魔鬼。且根本否认有佛,似此明系魔说,而举世趋之若鹜,诸佛有灵,何以任此邪说横流哉?

    正确答案: 此问可分三段:
    一、至示现法门;凡称宗教,并非一例皆是大权示现,修罗曾说五念住,调达亦作新佛,印度九十余种外道,中国之黄巾白莲等,又岂可均认为权现?当察道与佛同者,为大权应化,不同则否,此须以行求,不可以相论也。所谓魔者,非必巨口噬人;应不论其术之刚柔,只能害人之身或慧命者,皆是若辈也。妲己褒姒,未尝噬人,实亡殷周。自在天未尝噬人,专障众生之解脱,此处最宜著眼!
    二、至否认有佛;道不同不相为谋,斯何足怪,佛家教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佛存心,故看一切皆佛也。宋儒程子,尚看满街皆是圣贤,此亦能显儒家气象。耶曰余皆是魔,自有彼之看法耳。
    三、至邪说横流世趋若鹜;此势必然,子不闻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之义乎?又不闻象尝害舜,而舜反封之耶?此其所以为舜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