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身份法律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题目

简述身份法律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身份法律行为的概念及特征。”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难民的概念及其身份的确定。


    正确答案: 一、概念
    在国际法上对难民并没有确定的定义。根据1951年联合国通过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第1条的规定,难民是指因种族、宗教、国籍、特殊社会团体成员或政治见解,而有恐惧被迫害的正当理由,置身在原籍国领域外不愿或不能返回原籍国或受该国保护的人。
    二、难民身份的确定
    根据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和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议定书》的规定,某人欲成力难民,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方面的条件:
    1、主观条件所谓主观条件是指当事人畏惧迫害,即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畏惧因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等原因而可能受到迫害。
    2、客观条件所谓客观条件是指当事人留在其本国之外或经常居住地国之外,且不能或不愿受其本国保护或返回其经常居住地国。

  • 第2题:

    简述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对条件的要求。


    正确答案: 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指设定一定的条件,并将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决定效力发生或消灭的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2.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要求有:
    (1)条件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2)条件是发生与否不确定的事实;
    (3)条件是由当事人议定而非定的;
    (4)条件必须合法;
    (5)条件不得与行为的主要内容相矛盾。

  • 第3题:

    简述离婚的概念及特征。


    正确答案: 是配偶双方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民事行为。
    特征:(1)离婚必须以有效婚姻存在为前提。
    (2)离婚不得代理,必须双方亲自。
    (3)离婚必须在夫妻双方生存期间进行。
    (4)离婚条件,程序具有法定性。
    (5)离婚将产生一系列法律后果。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身份法律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正确答案: 是以身份以及身份所引起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为目的的法律行为。
    (1)主体资格具有限定性
    A,身份法律行为的主体必须具有特定的亲属身份
    B,身份行为只有行为能力有无之分,没有限制行为能力之说
    (2)身份行为不得代理
    (3)身份行为不得附条件或期限
    (4)身份行为具有要式性
    (5)身份行为的评价具有独立的规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身份权的概念及特征。

    正确答案: 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以特定身份上的利益为客体而享有的维护一定社会关系的权利。特征:(1)不是民事主体固有的权利。(2)不是民事主体必备的权利。(3)具有权利义务的一致性。(4)以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地位或资格为前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简述身份权的概念及特征。


    正确答案: 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以特定身份上的利益为客体而享有的维护一定社会关系的权利。
    特征:
    (1)不是民事主体固有的权利。
    (2)不是民事主体必备的权利。
    (3)具有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4)以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地位或资格为前提。

  • 第7题:

    简述行政指导的概念及特征。


    正确答案: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管辖的事项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和经济的需要,根据国家政策、法律、法律原则与精神等,在相对方的同意与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其主要特征为:
    (1)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的社会管理行为。只有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才能实施行政指导行为。
    (2)行政指导运用的范围极其广泛,其方法多种多样。
    (3)行政指导属于“积极行政”的范畴。
    (4)行政指导是符合现代行政法治原则的一种具有行政活动性质的行为。
    (5)行政指导是一种柔性的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行为。
    (6)行政指导是一种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对条件的要求。

    正确答案: 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指设定一定的条件,并将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决定效力发生或消灭的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2.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要求有:
    (1)条件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2)条件是发生与否不确定的事实;
    (3)条件是由当事人议定而非定的;
    (4)条件必须合法;
    (5)条件不得与行为的主要内容相矛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正确答案: 欠缺合同生效要件,当事人可依照法律规定针对欠缺生效要件而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予以撤销、变更的民事法律行为
    特征:
    (1)意思表示不真实
    (2)是否撤销取决于撤销权人
    (3)在未被撤销前是有效的
    (4)撤销权人对权利的行使有选择的自由
    (5)一经撤销则自始无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难民的概念及其身份的确定。

    正确答案: 一、概念
    在国际法上对难民并没有确定的定义。根据1951年联合国通过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第1条的规定,难民是指因种族、宗教、国籍、特殊社会团体成员或政治见解,而有恐惧被迫害的正当理由,置身在原籍国领域外不愿或不能返回原籍国或受该国保护的人。
    二、难民身份的确定
    根据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和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议定书》的规定,某人欲成力难民,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方面的条件:
    1、主观条件所谓主观条件是指当事人畏惧迫害,即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畏惧因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等原因而可能受到迫害。
    2、客观条件所谓客观条件是指当事人留在其本国之外或经常居住地国之外,且不能或不愿受其本国保护或返回其经常居住地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