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如何确定采区上山数目及其相对位置?”相关问题
  • 第1题:

    上山开采的优点是利于采区通风、运输、掘进等。但水平服务年限短,开采水平数目多不利于合理集中生产等。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采区内的上山、下山和平巷的净高不得低于()。


    正确答案:2米

  • 第3题:

    采区变电所的位置不得设在()地点中。

    • A、采区进风巷
    • B、工作面进风巷
    • C、采区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联巷
    • D、工作面运输巷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如何确定采区巷道施工掘进方向?


    正确答案: 倾斜巷道的施工方向有从上向下的下坡施工方式和从下向上的上坡施工方式两种。要注意的是,采区上山和下山得名主要是根据其倾斜巷道与主要运输大道标高关系,而与施工方向无关。

  • 第5题:

    采区煤仓容量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 采区的生产能力和不均衡生产情况;
    大巷的运输能力;
    装车站的通过能力。

  • 第6题:

    采区下部车场按轨道上山绕道位置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正确答案:顶板绕道式;底板绕道式

  • 第7题:

    在运输大巷向上,沿煤岩层开凿,为1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称为上山。按用途和装备分为:()。

    • A、输送机上山
    • B、轨道上山
    • C、通风上山
    • D、人行上山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问答题
    如何确定采区上山数目及其相对位置?

    正确答案: 采区上山至少要有两条,一条为运输上山,另一条为轨道上山,随着生产的发展,常常需要增加上山。下列情况需要增加上山:
    (1)生产能力大的厚煤层采区,或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
    (2)生产能力较大、瓦斯涌出量大的采区,特别是下山采区;
    (3)生产能力较大,经常出现上下区段同时生产,需要简化通风系统的采区;
    (4)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布置在底板岩石中,需要探清煤层情况,或提前掘进其它巷道的采区。煤层中的上山一般相距20~25m,岩石中的上山一般相距10~15m,岩石上山垂直方向距离煤层8~12m、上山之间相距一个巷道的高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属准备巷道的有()。
    A

    运输大巷

    B

    采区上山

    C

    主石门

    D

    采区绞车房

    E

    井峒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突出矿井的采区上山必不可少()。
    A

    专用回风上山

    B

    运输上山

    C

    单轨吊(进风)上山

    D

    行人上山

    E

    轨道(进风)上山


    正确答案: A,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在运输大巷向上,沿煤岩层开凿,为1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称为上山。按用途和装备分为:()。
    A

    输送机上山

    B

    轨道上山

    C

    通风上山

    D

    人行上山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采区上山位置有哪些?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 单一煤层布置时有:岩层上山和煤层上山;煤层群联合布置时有:煤组上部煤层中、中部煤层中和下部的岩层和煤层中。
    选择时应考虑煤岩层的岩性及其稳定性,上山的掘进技术,联络巷道的工程量,系统构成的难以程度,受采动的影响程度,巷道维护的难易程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采区采用煤层上山有何优点,使用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上山沿煤层布置时,掘进容易、费用低、速度快、联络工程量少,生产系统简单。缺点是受工作面采动影响较大,生产期间维护困难,同时上山的护巷煤柱比较大。
    煤层上山的使用条件使:
    (1)开采薄及中厚煤层的单一煤层采区,服务年限较短;
    (2)开采只有两个分层的单一厚煤层采区,煤层顶底板稳固,煤质在中硬以上,上山维护不困难。
    (3)煤层群联合准备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好的薄及中厚煤层;
    (4)为部分煤层服务的、维护期限不长的专用巷道。

  • 第14题:

    属准备巷道的有()。

    • A、运输大巷
    • B、采区上山
    • C、主石门
    • D、采区绞车房
    • E、井峒

    正确答案:B,D

  • 第15题:

    编组站在枢纽中的数目和位置如何确定?试从车流上加以简述。


    正确答案: 编组站的数目:
    对于中、小型枢纽,以路网中转车流为主,一般以设置一个编组站,集中枢纽的改编作业为优。
    对于特大和大型铁路枢纽以及个别的中型铁路枢纽,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编组站:
    ①引入线路多,枢纽范围大,工业布局分散,且枢纽地方车流大。
    ②有大量的路网中转车流,又有大量的地方车流到发时。
    ③引入线路汇合在两处以上,相距较远,汇合处又有一定数量的折角车流和地方车流时。
    编组站的位置:
    ①主要为中转车流服务的编组站。其位置应设在主要车流顺直通行的路径上以及各引入线的汇合处。
    ②既为中转车流服务又为地方车流服务的编组站。这类编组站位置的选定,既要考虑主要线路车流的顺直和折角车流的方便,又要尽量缩短枢纽地区小运转列车的走行距离。
    ③主要为地方车流服务的编组站。其位应尽量设在靠近工业区,港埠区。

  • 第16题:

    上山采区


    正确答案: 是指位于开采水平标高以上的采区。

  • 第17题:

    采区采出率的涵义,如何留设及确定采区煤拄尺寸?


    正确答案:采出率是指工业储量中,设计或实际采出的那一部分储量,约占工业储量的比例,以百分数表示。
    采区煤柱一般采用经验法确定:
    上(下)山煤柱确定时,岩石上(下)山可不留煤柱(跨上、下山开采),煤层上(下)山本层中的煤柱沿走向一侧宽度(m)薄及中厚20m,厚煤层30?40m。
    区段煤柱确定时薄及中厚煤层8?15,厚煤层15?20,沿空掘巷时3?5m。

  • 第18题:

    采区上山位置有哪些?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 单一煤层布置时有:岩层上山和煤层上山;煤层群联合布置时有:煤组上部煤层中、中部煤层中和下部的岩层和煤层中。
    选择时应考虑煤岩层的岩性及其稳定性,上山的掘进技术,联络巷道的工程量,系统构成的难以程度,受采动的影响程度,巷道维护的难易程度。

  • 第19题:

    采区上山掘进时如何定向?


    正确答案: 在施工时,必须根据煤层实际变化情况,不断修改上山的掘进方向,以满足生产使用的要求。
    (1)若输送机上山采用胶带输送机,其倾角必须小于170,因此,在上山掘进时必须先掘轨道上山,以便探明煤层变化情况;若输送机上山采用刮板,应先掘输送机上山,然后再定向掘进轨道上山。
    (2)当煤层变化较大且未摸清变化规律时,可先掘一条探煤上山作定向服务。
    (3)对于煤层数较多,为改善上山维护条件,常将上山设在煤层底板岩石中,这时先掘轨道上山。

  • 第20题:

    填空题
    采区下部车场按轨道上山绕道位置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正确答案: 顶板绕道式,底板绕道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上山开采的优点是利于采区通风、运输、掘进等。但水平服务年限短,开采水平数目多不利于合理集中生产等。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采区上山掘进时如何定向?

    正确答案: 在施工时,必须根据煤层实际变化情况,不断修改上山的掘进方向,以满足生产使用的要求。
    (1)若输送机上山采用胶带输送机,其倾角必须小于170,因此,在上山掘进时必须先掘轨道上山,以便探明煤层变化情况;若输送机上山采用刮板,应先掘输送机上山,然后再定向掘进轨道上山。
    (2)当煤层变化较大且未摸清变化规律时,可先掘一条探煤上山作定向服务。
    (3)对于煤层数较多,为改善上山维护条件,常将上山设在煤层底板岩石中,这时先掘轨道上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名词解释题
    上山采区:

    正确答案: 是指位于开采水平标高以上的采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