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5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A、50只B、200只C、400只D、100只

题目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5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

  • A、50只
  • B、200只
  • C、400只
  • D、100只

相似考题
更多“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5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A、50只B、200只C、400只D、100只”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图2所示,在某DHCP客户机上捕获了5条报文,表中对第5条报文进行了解析,图3是在该客户机捕获上述报文后执行ipconfig/all命令后得到的信息。分析捕获的报文,并补全图中【11】到【15】的信息。

    图2 在DHCP客户机上捕获的IP报文及相关分析


    正确答案:
    答案:【11】255.255.255.255【12】255.255.255.255【13】000F1F2E3F4F【14】Yes【15】192.168.1.100

  • 第2题: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在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对布氏田鼠进行初捕,标记后在原地释放。3d后.在同一地方再放詈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行重捕,结里如下

    则该草地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A.68只/hm2
    B.144只/hm2
    C.288只/hm2
    D.326只/hm2

    答案:B
    解析:
    种群数量=(第一次标记总个体数x第二次捕的总个体数)÷第二次捕到的带标记数=32x36÷4=288(只),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所以种群密度=288+2=144(只/hm2)。

  • 第3题: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_________头。(3分)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个条件是__________。(3分)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3。据图分析: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__型;乙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__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6分)



    (4)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4中的曲线__________。(3分)


    答案:
    解析:
    (1)96
    (2)BC
    (3)增长;稳定
    (4)C
    解析:
    (1)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时利用公式计算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作N,其中标志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中标志个体数为m,假定总数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则N=M×n/m。根据计算公式N:32=30:10可解得N=96。
    (2)因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对种群的个体数量具有决定作用,所以要使调查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数,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没有明显变化,故选BC。
    (3)图示坐标图显示,甲有众多的幼年个体,乙的各个月龄个体数量相当,所以甲草原的田鼠属于增长型,乙草原的田鼠属于稳定型。
    (4)由于笼子的大小是一定的,这就限制了种群的K值,因此该种群将呈现为“S”型曲线,即为图中的曲线C。

  • 第4题:

    用鼠笼捕鼠比用鼠夹的优点主要在于()

    • A、可得到活鼠
    • B、捕获率更高
    • C、诱饵更省
    • D、可让户主自己放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使用捕鼠器械和毒饵时注意放置在冷库中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赵某在A省的B县合法捕获了一头野猪,他应当在捕获后()内向捕获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 A、8小时
    • B、1天
    • C、2天
    • D、3天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关于鼠夹、鼠笼使用正确的是()

    • A、鼠夹、鼠笼捕鼠安全不污染环境,可以在一个环境中连续使用
    • B、鼠夹、鼠笼捕鼠安全不污染环境,但是不能再一个环境中连续使用
    • C、鼠夹、鼠笼对褐家鼠特别有效,可以在一个环境中连续使用
    • D、鼠夹、鼠笼对黄胸鼠特别有效,可以在一个环境中连续使用

    正确答案:B

  • 第8题:

    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
    • B、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
    • 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
    • D、N=39×34÷15

    正确答案:C

  • 第9题:

    为调查某地麻雀的种群密度,捕获30只鸟,其中麻雀5只,做标志后放回自然界。次年又捕获30只鸟,其中有标志的麻雀2只,没有标志的麻雀6只。则此地区麻雀种群个体数约为()。

    • A、15只
    • B、20只
    • C、45只
    • D、75只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2007年洞庭湖区鼠害成灾,农业科技人员在对靠近湖区的某地进行鼠害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 C、该地区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
    •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过较大规模灭鼠活动,则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单选题
    采用人工捕获方式时,超过ARPA捕获容量后的目标()
    A

    可自动捕获

    B

    无法再捕获

    C

    在清除一个捕获目标后

    D

    以上三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诱杀老鼠正确的方式是()。
    A

    将捕鼠器随机放置在库区内

    B

    将捕鼠器械放置在老鼠活动线上

    C

    将毒鼠诱饵放置在老鼠经常出没处

    D

    将装有诱饵的捕鼠器械放置在老鼠活动线路上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高中生物《标志重捕法》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9日 上午 广东省东莞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标志重捕法
    2.内容:
    活动目标:1.举例说出标志重捕法的程序。2.尝试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的数量。
    设计实验:
    (1)材料选择:塑料盆,盘,白色粉笔头,红墨水等
    (2)具体实验步骤:
    1.将若干个白色粉笔头放入塑料盆中。
    2.从塑料盆中随机取30个粉笔头,放在盘中,并用红墨水染色。
    3.把染色后的粉笔头重新放入盆中,并与未染色的粉笔头混合。
    4.再从盆中随机逐个取20个粉笔头,数一数染过色的有多少。
    5.利用数学知识估算盆中全部粉笔头的数量。
    6.数一数全部的粉笔头数,与估算出的数量比一比,你从中想到了什么?
    (3)总结与讨论:①是否必须第一次取30个,第二次取20个?②与同学交流你总结出的公式。
    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然后再放回到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来估算被调查种群的数量。这种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不断移位的动物的调查。例如,对某种鼠的种群数量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为M,第二次捕获数为n,其中被标志数为m,设该种群总数量为N,则N=n/m*M。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有情境设计;
    (2)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3)要有适当的板书。
    答辩题目
    1.种群的特征有哪些?
    2.这节课你是怎么导入的?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什么是种群?(由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同种个体集合而成的称为种群。)
    联系生活实际提问:一个池塘中所有大大小小的青鱼组成一个种群,一块草地上的所有的黄芪也组成一个种群,种群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特征呢?(种群数量、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
    设疑:怎样快速测算某一地区的动物的种群数量呢?引出课题。
    (二)新课展开
    1.实验原理及提出问题
    播放人与自然中片段视频,提问:在视频中这些学者运用了一种方法了解了高原上狼群的大体生存数量,从而知道了高原上狼群的种群密度。他们采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是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然后再放回到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来估算被调查种群的数量。标志重捕法常用于鸟类、哺乳动物及鱼类的种群密度的调查。)
    继续设疑:在自然环境中,很多动物活动范围非常广,如何计算出种群数量呢?
    2.做出假设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上述问题有探究价值,接着引导学生作出大胆推测,做出假设:第一次捕获并标志为M,第二次捕获数为n,其中被标志数为m,设该种群总数量为N,则种群数量N=n/m*M。
    3.制定实验方案
    依照课前分组,小组讨论实验基本思路,教师巡视,之后小组代表发言,引导其他小组顺着该组同学设计思路继续推测实验预期结果。
    教师进一步引导小组进一步讨论该实验的具体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用具和基本步骤。教师巡视指导。
    讨论完毕,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其他小组对该小组方案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教师重点强调标记后要随机抓取,抓取之前需将标记物与未标记物混合,设计重复实验。
    4.实验探究
    引导学生参考教材中的操作步骤,结合实验方案,分组动手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完成下面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代表叙述实验结果。



    5.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分析讨论以下问题,并得出最终实验结论。
    ①每次抓取之前为什么要摇晃几下?为什么最好闭着眼睛抓?
    (每次抓取之前要混合均匀,注意随机抓取,最好闭着眼睛抓,以避免误差。)
    ②哪些因素会造成实验的误差?
    (选择的材料大小要一致且合适,以方便抓取:材料太大太小都不好,太大每次抓取数太少,太小计数太麻烦。质地要统一,摸抓时手感相同,以避免误差。要做重复实验,求平均值。注意细节问题,减少实验误差。)
    6.表达交流
    回到课前所提的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运用本节所学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对某种群数量调查中,假设第一次捕获并标志为M,第二次捕获数为n,其中被标志数为m,设该种群总数量为N,则该种群的数量N=n/m*M。)
    (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将实验室恢复到原位。
    作业: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并思考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的数量能用什么方法计算?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种群的特征有哪些?
    【参考答案】
    种群是由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同种个体集合而成的,但组成种群后就出现了一些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包括种群数量、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
    2.这节课你是怎么导入的?
    【参考答案】
    我主要采用了温故知新的方式导入这节课。具体如下:首先简单复习种群的概念,然后联系生活实际提问:一个池塘中所有大大小小的青鱼组成一个种群,一块草地上的所有的黄芪也组成一个种群……种群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特征呢?学生通过回答出种群数量、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继而进一步提问:怎样快速测算某一地区的动物的种群数量呢??顺势引入课题。
    这样导入利于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并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激发他们想要亲身动手实验进行操作,从而顺利的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

  • 第14题:

    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实验小组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11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答案:C
    解析:
    鹰是黑线姬鼠的天敌,引入天敌后,会引起黑线姬鼠种群密度下降,A正确;种群密度=280×100÷2÷140=100只/hm2,B正确;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种群的数量,而非指某个种群中个体的数量,C错误:能量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第三营养级能量最少,D正确。

  • 第15题:

    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

    B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

    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

    DN=39×34÷15


    C

  • 第16题:

    笼壶类渔具是()。

    • A、根据捕捞对象习性,设置洞穴状物体或笼具,诱其入内而捕获的专用工具
    • B、根据捕捞对象习性,设置钓钩或笼具,诱其入内而捕获的专用工具
    • C、根据捕捞对象习性,设置钓钩或陷阱,诱其入内而捕获的专用工具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诱杀老鼠正确的方式是()。

    • A、将捕鼠器随机放置在库区内
    • B、将捕鼠器械放置在老鼠活动线上
    • C、将毒鼠诱饵放置在老鼠经常出没处
    • D、将装有诱饵的捕鼠器械放置在老鼠活动线路上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毒杀老鼠正确的方式是()。

    • A、将毒鼠诱饵放置在老鼠经常出没处
    • B、将毒鼠诱饵随机放置在库区内
    • C、将捕鼠器械放置在老鼠活动线上
    • D、将装有诱饵的捕鼠器械放置在老鼠活动线上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捕鼠器械和毒饵放置在冷库中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同学们在海边的岩滩上随机捕捉了20只海蟑螂,用喷漆标记后,放回原地,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进行捕捉,捉到的15只海蟑螂身上,只有5只有喷漆标记。据此,我们可以大致推断这片岩滩上海蟑螂的种群数量是:()

    • A、30
    • B、60
    • C、100
    • D、150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标记重捕法常被用来估计种群数量,先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经一定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的比例,可以估计种群的数量,这就是Lincoln指数法。使用该方法无需遵守下列哪条假设?()

    • A、种群在调查区域内是均匀分布的
    • B、调查期间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也没有迁入和迁出,或者即使有,但可以计数
    • C、标记方法不能影响动物的被捕机会
    • D、标记需要维持足够的时间,至少在重捕期间不能脱落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开关室门应设置防小动物挡板,并在室内放置一定数量的捕鼠器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3题:

    单选题
    毒杀老鼠正确的方式是()。
    A

    将毒鼠诱饵放置在老鼠经常出没处

    B

    将毒鼠诱饵随机放置在库区内

    C

    将捕鼠器械放置在老鼠活动线上

    D

    将装有诱饵的捕鼠器械放置在老鼠活动线上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