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车祸致头部外伤后即出现意识障碍,持续16小时后出现烦躁不安,并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达39℃,血压180/100mmHg(C23.94/13.3kPa)。考虑为()A、枕骨大孔疝B、小脑幕切迹疝C、脑干损伤D、脑挫裂伤E、颅内血肿

题目

患者,车祸致头部外伤后即出现意识障碍,持续16小时后出现烦躁不安,并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达39℃,血压180/100mmHg(C23.94/13.3kPa)。考虑为()

  • A、枕骨大孔疝
  • B、小脑幕切迹疝
  • C、脑干损伤
  • D、脑挫裂伤
  • E、颅内血肿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车祸致头部外伤后即出现意识障碍,持续16小时后出现烦躁不安”相关问题
  • 第1题:

    外伤后出现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患者,典型的意识障碍形式是

    A.清醒与朦胧状态交替出现

    B.持续性昏迷加重

    C.早期清醒,随后逐渐昏迷

    D.清醒,随后昏迷,再次清醒

    E.昏迷,随后清醒,再次昏迷


    正确答案:E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有典型的中间清醒期,即外伤后因脑震荡出现意识障碍——昏迷,随后清醒,随着颅内出血、血肿形成及脑水肿加重,颅内压增高甚至发生脑疝,病人会再次昏迷。

  • 第2题:

    患者男性,35岁。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当即头痛,呕吐,随即出现昏迷,送往医院途中患者短暂清醒,到达医院后格拉斯哥评分6分。

    患者到达医院后的意识状态分级是
    A.清醒
    B.嗜睡
    C.朦胧
    D.昏迷
    E.模糊

    答案:D
    解析:
    1.硬脑膜外血肿常因颞侧颅骨骨折致脑膜中动脉破裂引起,大多属于急性型。病人的意识障碍有三种类型,其中典型的意识障碍是伤后昏迷有"中间清醒期",即伤后原发性脑损伤的意识障碍清醒后,在一段时间后颅内血肿形成,因颅内压增高导致患者再度出现昏迷。
    2.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GCS)是目前通用的意识障碍评分方法,分别对患者的睁眼、言语、运动三方面的反应进行评分,再累积得分,用量化方法来表示意识障碍的程度,最高分15分,总分低于8分即表示昏迷状态,分数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严重。
    3.颅脑损伤患者意识清醒者采取床头抬高斜坡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 第3题:

    患者男,35岁。车祸致头部外伤25小时,具体受伤机制不详。受伤当时意识不清5分钟,醒后感觉轻微头痛。伤后20小时头痛加重,伴恶心、呕吐,右侧肢体活动障碍。首先考虑为

    A.左侧脑内血肿
    B.脑挫伤
    C.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D.左侧急性硬膜外血肿
    E.脑水肿

    答案:D
    解析:
    左侧脑内血肿、脑挫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肿一般不会出现意识障碍后的清醒时期,故町排除A、B、C、E选项。昏迷一清醒一再昏迷为硬脑膜外血肿病人意识变化的典型特征。伤后有短暂的原发性昏迷,在血肿形成前意识恢复,当血肿形成增大,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再次昏迷。本题患者处于清醒期,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且压迫神经造成对侧肢体活动障碍,故本题选D。

  • 第4题:

    患者,车祸致头部外伤后即出现意识障碍,持续16小时后出现烦躁不安,并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达39℃,血压180/100mmHg(C23.94/13.3kPa)。对该病人护理时,为避免影响观察的准确性,检查顺序依次为()

    • A、BP、P、R、意识
    • B、R、P、BP、意识
    • C、P、BP、P、意识
    • D、R、意识、BP、P
    • E、P、BP、意识、P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女,65岁,车祸致头外伤,伤后一过性意识丧失,持续约5分钟,清醒后头痛、恶心,对受伤经过不能回忆,头部CT检查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40天后,患者逐渐出现持续性头部胀痛,伴恶心、呕吐,并逐渐出现右侧肢体无力,首先应考虑()

    • A、左侧慢性硬膜外血肿
    • B、右侧慢性硬膜外血肿
    • C、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 D、右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 E、左侧迟发性脑内血肿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某脑外伤患者受伤后即出现意识障碍,持续16h后,出现烦躁不安,频繁躁动症状,并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达39℃、血压180/100mmHg,考虑为()

    • A、枕骨大孔疝
    • B、小脑幕切迹疝
    • C、脑干损伤
    • D、脑挫裂伤
    • E、颅内血肿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单选题
    女性,65岁。车祸致头外伤,伤后一过性意识丧失,持续约5分钟,清醒后头痛、恶心,对受伤经过不能回忆,头部CT检查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40天后,患者逐渐出现持续性头部胀痛,伴恶心、呕吐,并逐渐出现右侧肢体无力,首先应考虑()
    A

    左侧慢性硬膜外血肿

    B

    右侧慢性硬膜外血肿

    C

    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D

    右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E

    左侧迟发性脑内血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判断脑震荡的主要依据是伤后即刻出现()现象。
    A

    短时间的意识障碍

    B

    有明显的头部外伤

    C

    血压异常

    D

    脉搏异常


    正确答案: A
    解析: 脑震荡是指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短暂性昏迷、近事遗忘以及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 第9题:

    单选题
    脑外伤患者受伤后即出现意识障碍,持续16小时后,出现烦躁不安,频繁躁动症状,并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达39℃、血压180/100mmHg(23.94/13.3KPa)考虑为()。
    A

    枕骨孔疝

    B

    小脑幕切迹疝

    C

    脑干损伤

    D

    脑挫裂伤

    E

    颅内血肿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男,35岁。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当即头痛,呕吐,随即出现昏迷,送往医院途中患者短暂清醒,到达医院后格拉斯哥评分6分。该患者经治疗意识清醒后应采取的体位是()
    A

    去枕平卧位

    B

    侧俯卧位

    C

    头低足高位

    D

    中凹卧位

    E

    头高斜坡卧位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男,35岁。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当即头痛,呕吐,随即出现昏迷,送往医院途中患者短暂清醒,到达医院后格拉斯哥评分6分。患者到达医院后的意识状态分级是()
    A

    清醒

    B

    嗜睡

    C

    朦胧

    D

    昏迷

    E

    模糊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患者,车祸致头部外伤后即出现意识障碍,持续16小时后出现烦躁不安,并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达39℃,血压180/100mmHg(C23.94/13.3kPa)。考虑为A、枕骨大孔疝

    B、小脑幕切迹疝

    C、脑干损伤

    D、脑挫裂伤

    E、颅内血肿

    对该病人护理时,为避免影响观察的准确性,检查顺序依次为A、BP、P、R、意识

    B、R、P、BP、意识

    C、P、BP、P、意识

    D、R、意识、BP、P

    E、P、BP、意识、P

    在患者意识状态观察过程中发现哪些症状,提示病情加重。A、由深昏迷状态转入出现了比较灵敏的生理反射

    B、由昏迷状态转入出现了躁动或抓伤口

    C、由浅昏迷转入能遵医嘱举手睁眼

    D、由躁动不安转入昏睡状态

    E、由深昏迷状态转入躁动不安状态

    对其进行冬眠疗法降温,降至的最佳体温为A、34~36℃

    B、31~33℃

    C、32~34℃

    D、35~37℃

    E、29~30℃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D


    问题 4 答案:C

  • 第13题:

    患者男性,35岁。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当即头痛,呕吐,随即出现昏迷,送往医院途中患者短暂清醒,到达医院后格拉斯哥评分6分。

    该患者经治疗意识清醒后应采取体位的是
    A.去枕平卧位
    B.侧俯卧位
    C.头低足高位
    D.中凹卧位
    E.头高斜坡卧位

    答案:E
    解析:
    1.硬脑膜外血肿常因颞侧颅骨骨折致脑膜中动脉破裂引起,大多属于急性型。病人的意识障碍有三种类型,其中典型的意识障碍是伤后昏迷有"中间清醒期",即伤后原发性脑损伤的意识障碍清醒后,在一段时间后颅内血肿形成,因颅内压增高导致患者再度出现昏迷。
    2.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GCS)是目前通用的意识障碍评分方法,分别对患者的睁眼、言语、运动三方面的反应进行评分,再累积得分,用量化方法来表示意识障碍的程度,最高分15分,总分低于8分即表示昏迷状态,分数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严重。
    3.颅脑损伤患者意识清醒者采取床头抬高斜坡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 第14题:

    患者,车祸致头部外伤后即出现意识障碍,持续16小时后出现烦躁不安,并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达39℃,血压180/100mmHg(C23.94/13.3kPa)。对其进行冬眠疗法降温,降至的最佳体温为()

    • A、34~36℃
    • B、31~33℃
    • C、32~34℃
    • D、35~37℃
    • E、29~30℃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患者,车祸致头部外伤后即出现意识障碍,持续16小时后出现烦躁不安,并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达39℃,血压180/100mmHg(C23.94/13.3kPa)。在患者意识状态观察过程中发现哪些症状,提示病情加重。()

    • A、由深昏迷状态转入出现了比较灵敏的生理反射
    • B、由昏迷状态转入出现了躁动或抓伤口
    • C、由浅昏迷转入能遵医嘱举手睁眼
    • D、由躁动不安转入昏睡状态
    • E、由深昏迷状态转入躁动不安状态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判断脑震荡的主要依据是伤后即刻出现()现象。

    • A、短时间的意识障碍
    • B、有明显的头部外伤
    • C、血压异常
    • D、脉搏异常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单选题
    患者,车祸致头部外伤后即出现意识障碍,持续16小时后出现烦躁不安,并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达39℃,血压180/100mmHg(C23.94/13.3kPa)。对其进行冬眠疗法降温,降至的最佳体温为()
    A

    34~36℃

    B

    31~33℃

    C

    32~34℃

    D

    35~37℃

    E

    29~3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某脑外伤患者受伤后即出现意识障碍,持续16h后,出现烦躁不安,频繁躁动症状,并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达39℃、血压180/100mmHg,考虑为()
    A

    枕骨大孔疝

    B

    小脑幕切迹疝

    C

    脑干损伤

    D

    脑挫裂伤

    E

    颅内血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患者男,35岁。车祸致头部外伤25小时,具体受伤机制不详。受伤当时意识不清5分钟,醒后感觉轻微头痛。伤后20小时头痛加重,伴恶心、呕吐,右侧肢体活动障碍。首先考虑为()
    A

    左侧脑内血肿

    B

    脑挫伤

    C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D

    左侧急性硬膜外血肿

    E

    脑水肿


    正确答案: E
    解析: 左侧脑内血肿、脑挫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肿一般不会出现意识障碍后的清醒时期,故可排除A、B、C、E选项。昏迷-清醒-再昏迷为硬脑膜外血肿病人意识变化的典型特征。伤后有短暂的原发性昏迷,在血肿形成前意识恢复,当血肿形成增大,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再次昏迷。本题患者处于清醒期,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且压迫神经造成对侧肢体活动障碍,故本题选D。

  • 第20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50岁。系车祸头部外伤后神志不清3小时而来院,入院时患者已出现脑疝,其不易观察到的临床表现为()
    A

    意识障碍加重

    B

    对侧偏瘫

    C

    对侧病理征阳性

    D

    同侧瞳孔缩小

    E

    生命体征变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脑疝是指颅内压增高,使脑组织的一部分受到压迫而向阻力最小的方向移位,并被挤入一些狭小的腔隙,造成该处的脑组织、神经、血管受压,产生相应的症状。患者初期瞳孔轻度缩小,时间很短,常不易发现,以后逐渐开始散大,为动眼神经受压所致。

  • 第21题:

    单选题
    患者,车祸致头部外伤后即出现意识障碍,持续16小时后出现烦躁不安,并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达39℃,血压180/100mmHg(C23.94/13.3kPa)。考虑为()
    A

    枕骨大孔疝

    B

    小脑幕切迹疝

    C

    脑干损伤

    D

    脑挫裂伤

    E

    颅内血肿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