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14Hz和6Hz正向棘波的常见部位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肌阵挛脑电图表现是()。

    • A、棘波成分
    • B、棘波节律
    • C、尖波
    • D、3~6Hz棘慢复合波暴发
    • E、多棘慢复合波

    正确答案:A

  • 第2题:

    单选题
    6Hz良性棘慢复合波的特点不包括(  )。
    A

    为快棘慢复合波

    B

    持续5~6秒

    C

    枕区突出

    D

    全导暴发形式出现

    E

    发生在思睡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6Hz良性棘慢复合波,又称为幻影棘波或快棘慢复合波。主要发生在思睡阶段,常以全导暴发形式出现,枕区明显,持续1~2秒,很少超过4秒,无肯定临床意义。6Hz良性棘慢复合波的棘波成分矮小,随睡眠进程的加深而消失。

  • 第3题: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出现于思睡期及睡眠期的脑电现象是(  )。
    A

    14Hz和6Hz正相棘波

    B

    门状棘波(Wicket spike)

    C

    μ节律

    D

    手套波

    E

    6Hz良性棘慢复合波


    正确答案: D
    解析:
    μ节律是清醒状态下出现在一侧或双侧中央、中线中央区,频率在9~11Hz,不受睁闭眼的影响。

  • 第4题:

    单选题
    关于14Hz和16Hz正相棘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最常见于浅睡眠期

    B

    最常见于后颞区

    C

    常与癫痫发作有关

    D

    最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E

    以耳电极为参考的电极导联最清楚


    正确答案: C
    解析:
    14Hz和6Hz正相棘波又称梳状波,是一种尖峰为正向的弓形波暴发,频率分布在5~7Hz及13~17Hz。E项,在以对侧耳或头外电极作参考时最为明显,双极导联法时多不能显示。A项,本波形主要出现于浅睡期,深睡期少见,偶见于REM睡眠期。B项,本波形一般于后颞区最明显,可波及枕及中颞。C项,本波形不属于癫痫样放电,也与癫痫发作无必然关系。多数认为正常现象。D项,本波形多见于4岁以上的儿童及青少年。

  • 第5题:

    单选题
    门状棘波的频率为(  )。
    A

    1~3Hz

    B

    4~7Hz

    C

    6~11Hz

    D

    8~l3Hz

    E

    >14Hz


    正确答案: E
    解析:
    门状棘波为单相的弓形波或单个棘波样波形,类似于μ节律,频率6~11Hz,波幅在50~200μV之间,出现在一侧或双侧颞区,左侧多见。

  • 第6题:

    单选题
    眼睑肌阵挛脑电图表现是()。
    A

    棘波成分

    B

    棘波节律

    C

    尖波

    D

    3~6Hz棘慢复合波暴发

    E

    多棘慢复合波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肌阵挛脑电图表现是()。
    A

    棘波成分

    B

    棘波节律

    C

    尖波

    D

    3~6Hz棘慢复合波暴发

    E

    多棘慢复合波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6Hz良性棘慢波主要发生于(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解析:
    6Hz良性棘慢波主要出现在思睡期。

  • 第9题:

    单选题
    14Hz和6Hz正向棘波的常见部位为()。
    A

    额区

    B

    中央区

    C

    顶区

    D

    颞区

    E

    枕区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6Hz良性棘慢波为(  )。
    A

    快棘慢复合波,发生在思睡期

    B

    快棘慢复合波,发生在NREMⅠ~Ⅱ期

    C

    慢棘慢复合波,发生在思睡期

    D

    慢棘慢复合波,发生在NREMⅠ~Ⅱ期

    E

    发生在思睡期的3Hz棘慢复合波


    正确答案: A
    解析:
    6Hz良性棘慢复合波,又称为幻影棘波或快棘慢复合波。主要发生在思睡阶段,常以全导暴发形式出现,枕区明显,持续1~2秒,很少超过4秒,无肯定临床意义。6Hz良性棘慢复合波的棘波成分矮小,随睡眠进程的加深而消失。

  • 第11题:

    单选题
    患儿,女,8岁。发作性痴笑、摸索、意识不清2年。脑电图清醒期以8.5~9.5Hz低~中幅α节律为主调,枕导为优势,调节、调幅欠佳,并可见稍多量插入性慢波活动。过度换气30秒后仍可见少量慢波活动,1分钟后恢复背景脑波,睡眠期并可见少量6Hz、14Hz正相棘波出现。对于患儿此次脑电图的印象,正确的是(  )。
    A

    正常小儿脑电图

    B

    正常范围小儿脑电图

    C

    界线性小儿脑电图

    D

    异常小儿脑电图

    E

    轻度异常小儿脑电图


    正确答案: E
    解析:
    8岁学龄期儿童枕区α节律逐渐增快,波幅较高,仍混有数量不等的慢波活动,包括插入性慢波和后头部慢波节律;过度换气延迟消失对于儿童没有明确的临床意义,可见于偏头痛和癫痫儿童,也可见于过度换气做得比较深的正常儿童。6Hz及14Hz正相棘波属于良性变异型及临床意义不确定的波形。在正常小儿脑电图的基础上出现下列一项时表现为正常范围脑电图:①脑波频段范围轻度增宽,调节、调幅欠佳(仅指年长儿);②过度换气时有轻度慢波提前出现(和)或延迟消失;③出现少量临床意义不确定的波形。

  • 第12题:

    单选题
    14Hz和6Hz正向棘波主要出现在(  )。
    A

    清醒期

    B

    浅睡期

    C

    深睡期

    D

    REM期

    E

    觉醒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14Hz和6Hz正向棘波又称梳状波,是一种尖峰为正向的弓形波暴发。主要出现于浅睡期,深睡期少见,偶见于REM睡眠期。

  • 第13题:

    单选题
    关于6Hz正相棘波,不正确的是(  )。
    A

    又称梳状波

    B

    与14Hz正相棘波意义相同

    C

    频率为5~7Hz

    D

    与癫痫密切相关

    E

    多认为无病理性意义


    正确答案: A
    解析:
    D项,6Hz正相棘波不属于癫痫样放电,多数为正常现象,即使代谢性脑病等异常背景上出现6Hz正相棘波,其本身也是良性现象。

  • 第14题:

    单选题
    关于14Hz和6Hz正相棘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最常见于浅睡眠期

    B

    最常见于后颞区

    C

    常与癫痫发作有关

    D

    最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E

    以耳电极为参考的电极导联最清楚


    正确答案: B
    解析:
    14Hz和6Hz正向棘波又称梳状波,是一种尖峰为正向的弓形波暴发,频率分布在5~7Hz及13~17Hz。E项,在以对侧耳或头外电极作参考时最为明显,双极导联法时多不能显示。A项,本波形主要出现于浅睡期,深睡期少见,偶见于REM睡眠期。B项,本波形一般于后颞区最明显,可波及枕及中颞。C项,本波形不属于癫痫样放电,也与癫痫发作无必然关系。多数认为正常现象。D项,本波形多见于4岁以上的儿童及青少年。

  • 第15题:

    单选题
    下列脑电模式中,有临床病理意义的是(  )。
    A

    14Hz和6Hz正向棘波

    B

    颞区θ暴发

    C

    睡眠中小棘波、尖波

    D

    6Hz幻影棘波

    E

    慢的棘慢综合波


    正确答案: B
    解析:
    慢的棘慢综合波是指1.5~2.5Hz的棘慢综合波节律,它是不典型失神发作的波形,常见于LG综合征。

  • 第16题:

    单选题
    关于14Hz和6Hz正相棘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属于良性变异型图形

    B

    与精神行为异常有肯定的关系

    C

    有病因特异性

    D

    与癫痫发作有肯定的关系

    E

    属于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


    正确答案: B
    解析:
    14Hz和6Hz正相棘波又称梳状波,是一种尖峰为正向的弓形波暴发,频率分布在5~7Hz及13~17Hz。AE两项,本波形不属于癫痫样放电,多数为正常现象,即使代谢性脑病等异常背景上出现14Hz和6Hz正相棘波,其本身也是良性现象;D项,本波形与癫痫发作无必然关系;BC两项,早期文献报道本波形临床上合并自主神经症状或精神行为异常,但无病因特异性。

  • 第17题:

    单选题
    如下图所示波形,对其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称梳状波

    B

    与14Hz正相棘波意义相同

    C

    频率为6Hz

    D

    与癫痫密切相关

    E

    多认为无病理意义


    正确答案: A
    解析:
    ABC三项,图中所示为14Hz和6Hz正相棘波,又称梳状波,是一种尖峰为正向的弓形波暴发,频率分布在5~7Hz及13~17Hz。D项,14Hz和6Hz正相棘波不属于癫痫样放电,也与癫痫发作无必然关系。多数认为是正常现象,无病理意义。

  • 第18题:

    单选题
    门状棘波最常见部位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解析:
    门状棘波为单相的弓形波或单个棘波样波形,出现在一侧或双侧颞区。

  • 第19题:

    单选题
    14Hz和6Hz正相棘波主要出现在(  )。
    A

    清醒期

    B

    浅睡期

    C

    深睡期

    D

    REM期

    E

    觉醒期


    正确答案: E
    解析:
    14Hz和6Hz正相棘波又称梳状波,是一种尖峰为正向的弓形波暴发。主要出现于浅睡期,深睡期少见,偶见于REM睡眠期。

  • 第20题:

    单选题
    患者,女,37岁,浅睡期可见少量广泛性高波幅6Hz慢波活动短阵发作,夹杂低波幅棘波成分,上述波形随睡眠加深而消失。该波形最可能为(  )。
    A

    棘慢复合波节律

    B

    良性棘慢复合波

    C

    慢棘慢复合波

    D

    阵发性慢波

    E

    手套型波


    正确答案: B
    解析:
    6Hz良性棘慢复合波,又称为幻影棘波或快棘慢复合波。主要发生在思睡阶段,常以全导暴发形式出现,枕区明显,持续1~2秒,很少超过4秒,无肯定临床意义。6Hz良性棘慢复合波的棘波成分矮小,随睡眠进程的加深而消失。

  • 第21题:

    单选题
    通常情况下与临床癫痫明显相关的棘波是(  )。
    A

    门状棘波

    B

    6Hz良性棘慢复合波

    C

    3Hz棘慢复合波

    D

    睡眠期小尖棘波

    E

    14Hz及6Hz正相棘波


    正确答案: B
    解析:
    ABDE四项均为脑电图良性变异型脑波和临床意义不确定的波形。

  • 第22题:

    单选题
    14Hz和6Hz正相棘波的常见部位为(  )。
    A

    额区

    B

    中央区

    C

    顶区

    D

    颞区

    E

    枕区


    正确答案: D
    解析:
    14Hz和6Hz正相棘波一般后颞区最明显,可波及枕及中颞,左右侧可同步或不同步出现,也可恒定出现于一侧。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脑电模式中,有临床病理意义的是(  )。
    A

    14Hz和6Hz正相棘波

    B

    颞区θ暴发

    C

    睡眠中小棘波、尖波

    D

    6Hz幻影棘波

    E

    慢的棘慢综合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慢的棘慢综合波是指1.5~2.5Hz的棘慢综合波节律,它是不典型失神发作的波形,常见于LG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