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renceSouza首次于何时成功地克隆了人类G-CSF基因A、1965年B、1975年C、1985年D、1995年

题目

LawrenceSouza首次于何时成功地克隆了人类G-CSF基因

  • A、1965年
  • B、1975年
  • C、1985年
  • D、1995年

相似考题
更多“LawrenceSouza首次于何时成功地克隆了人类G-CSF基因A、1965年B、1975年C、1985年D、1995年”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的是:

    A.克隆

    B.人类基因组计划

    C.纳米医学技术

    D.DNA芯片


    正确答案:C
    纳米医学是随着纳米生物医药发展起来用纳米技术解决医学问题的学科。故本题答案选C。

  • 第2题:

    下列可在基因克隆技术中生成的物质是
    A.组织或细胞中直接提取的物质
    B.小鼠基因组DNA
    C.酵母基因组DNA
    D.质粒DNA
    E.人类基因组DNA


    答案:D
    解析:
    质粒(Plasmid)是附加到细胞中的非细胞的染色体或核区DNA原有的能够自主复制的较小的DNA分子(即细胞附殖粒、又胞附殖粒。),质粒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生存没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基因工程最常见的运载体。

  • 第3题:

    下列可在基因克隆中生成的物质是

    A、小鼠基因组CNE
    B、酵母基因组CNE
    C、质粒CNE
    D、组织活细胞中直接提取
    E、人类基因组CNE

    答案:C
    解析:
    克隆是指通过无性繁殖过程所产生的与亲代完全相同的子代群体。分子克隆是指由一个祖先分子复制生成的和祖先分子完全相同的分子群,发生在基因水平上的分子克隆称基因克隆(CNE克隆)。其基本原理是:将编码某一多肽或蛋白质的基因(外源基因)组装到细菌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双链环状CNE分子)中,再将这种质粒(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体内,这样重组质粒就随大肠杆菌的增殖而复制,从而表达出外源基因编码的相应多肽或蛋白质。由于质粒具有不相容性,即同一类群的不同质粒常不能在同一菌株内稳定共存,当细胞分裂时就会分别进入到不同的子代细胞中,所以来源于一个菌株的质粒是一个分子克隆,而随质粒复制出的外源基因也就是一个分子克隆。

  • 第4题:

    鸟枪法克隆目的基因的战略适用于()

    • A、原核细菌
    • B、酵母菌
    • C、丝状真菌
    • D、植物
    • E、人类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利用定位克隆策略首先克隆的基因是()。

    • A、DMD基因
    • B、CF基因
    • C、c-myc基因
    • D、p53基因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人类何时发现了超导现象?


    正确答案:1911年荷兰莱顿实验室大物理学家昂尼斯。

  • 第7题:

    属于我们学习过的人类生存面临的问题之一的是()

    • A、粮食问题
    • B、如何克隆人
    • C、培养转基因植物
    • D、培养转基因动物

    正确答案:A

  • 第8题:

    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基因组是指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 B、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对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C、人的单倍体基因组包括1~22号染色体与X、Y染色体
    • D、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进展促进了DNA克隆技术的发展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LawrenceSouza首次于何时成功地克隆了人类G-CSF基因
    A

    1965年

    B

    1975年

    C

    1985年

    D

    1995年


    正确答案: C
    解析: LawrenceSouza首次于1985年成功地克隆了人类G-CSF基因,并将该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中培养出重组人G-CSF(rhG-CSF),它具有广谱作用,主要是刺激粒系祖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粒细胞的趋化性,并产生中性粒细胞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G-CSF在体内诱导粒细胞增多,加速化放疗后中性粒细胞的恢复。因此,rhG-CSF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疾病治疗中。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大量EST具有相互重叠的性质,通过计算机算法获得cDNA全长序列,这种克隆基因的方法是()。
    A

    重叠克隆

    B

    电子克隆

    C

    基因步移

    D

    基因重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我国在何时何地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正确答案: 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西部地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一旦克隆了一个遗传定位的基因,就可以用()技术来鉴定基因组 DNA 文库中与之相邻的基因克隆。

    正确答案: 染色体步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可在基因克隆技术中生成的物质是A.组织或细胞中直接提取的物质B.小鼠基因组DNAS

    下列可在基因克隆技术中生成的物质是

    A.组织或细胞中直接提取的物质

    B.小鼠基因组DNA

    C.酵母基因组DNA

    D.质粒DNA

    E.人类基因组DNA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关于疾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下述说法哪些正确

    A.包含功能克隆和定位克隆两种策略
    B.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可以促进疾病相关基因的克隆
    C.在基因定位不清的情况下无法克隆相关基因
    D.可以先纯化功能异常的蛋白分子,再克隆相关基因

    答案:A,B,D
    解析:

  • 第15题:

    完成人类基因组图谱和弄清人体DNA中约32亿个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人类基因组工程的主要目的之一,请问人类基因组工程是从何时启动的?()

    • A、1985
    • B、1990
    • C、1997
    • D、2003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对于由未知的新基因所引发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可以通过基因定位的方式来克隆疾病的致病基因。关于未知基因的定位,请回答下列问题。人类疾病基因定位最常用的技术是()

    • A、Taqman技术
    • B、STR复合扩增技术
    • C、基因组扫描技术
    • D、基因芯片技术
    • E、直接测序技术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我国在何时何地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正确答案: 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西部地区。

  • 第18题:

    转基因羊和克隆羊存在区别,转基因羊的遗传物质既有来自()的基因,也含有其他生物(如人类)的基因。


    正确答案:双亲

  • 第19题:

    严重冲击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伦理道德观念的技术是()

    • A、利用动物克隆技术克隆人
    • B、通过基因治疗手段治疗人类的遗传病
    • C、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有效确认身份和侦破案件
    • D、利用人类基因序列,生产基因工程产品、分析病理、治疗疾病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目前,医院血液库存严重不足,欲解决用血难问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解决的办法有()。

    • A、把人的溶血作用的酶基因克隆至猪中,把猪血用做人类血液的代用品
    • B、把人的血红素基因克隆至猪中,把猪血用做人类血液的代用品
    • C、把人的造血干细胞克隆至猪中,把猪血用做人类血液的代用品
    • D、大力宣传“适量献血有利健康”的新观念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结构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 )
    A

    在基因组中寻找能表明基因之间位置关系的遗传标记

    B

    弄清楚人类每个基因的功能

    C

    对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组成进行测序

    D

    弄清楚人类基因组不同载体DNA克隆片段所处的染色体位置

    E

    鉴别出人类基因组中占据2%~5%长度的全部基因的位置、结构与功能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人类何时发现了超导现象?

    正确答案: 1911年荷兰莱顿实验室大物理学家昂尼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一旦有了一套已知顺序的基因组克隆,通过从文库中获得覆盖目的突变基因所在基因组区的所有克隆,就可以进行染色体步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