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二次沉淀池的沉淀时间应按照设计最大日污水量确定。”相关问题
  • 第1题:

    辐流式沉淀池单池设计出水量为()进水最大含沙量为()。


    正确答案:1.32m3/s;100kg/m3

  • 第2题:

    上向流斜管沉淀池设计参数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 斜管沉淀区液面负荷应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可采用5.0~9.0m3/(m2•h)。
    斜管设计可采用下列数据:斜管管径为30~40mm;斜长为1.0m;倾角为60°。
    斜管沉淀池的清水区保护高度不宜小于1.0m;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1.5m。

  • 第3题:

    设计日产水量为12万m3的平流式沉淀池,水厂自用水量占6%,采用三组池子,试确定沉淀池的长、宽、高尺寸。(表面负荷0.5mm/s,停留时间2小时,池内水平流速15mm/s)


    正确答案: 每组水池的设计流量Q=120000×1.06/3=42400m3/d=1767m3/h
    表面负荷μs=0.5mm/s=43.2m3/m2.d
    沉淀池的表面积为:A=Q/μs=42400/43.2=981.5m2
    沉淀池的长度L=3.6Vt=3.6×15×2=108m。
    沉淀池宽度B=A/L=981.5/108=9.1m,采用9m。
    沉淀池深度H=QT/BL=1767×2/(108×9)=3.63m,采用3.6m。
    校核:长宽比L/B=108/9=12符合大于4的设计要求。
    长深比L/H=108/3.6=30符合大于10的设计要求。

  • 第4题:

    二次沉淀池的设计必须同时考虑()和浓缩两个方面。


    正确答案:澄清

  • 第5题:

    在设计沉淀池时,给水沉淀池与污水沉淀池有何不同点,污水沉淀池主要设计参数有哪些?


    正确答案:设计参数选择不同,表面负荷率不同,污水要固体通量计算污泥浓缩,并设计考虑缓冲区,排泥要重力排泥,而给水可虹排泥等方面说面G值=重力通量+排泥通量,根据实验确定极限固体通量,作为设计参数

  • 第6题:

    污水从中心管进人,水流竖直上升流动,使污水中的固体物沉降的水池是指()

    • A、竖流沉淀池
    • B、平流沉淀池
    • C、二次沉淀池
    • D、初次沉淀池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斜板沉淀池()。

    • A、不宜作为二次沉淀池
    • B、不宜作为初次沉淀池
    • C、适宜已建污水处理厂扩大处理时采用
    • D、适宜作为初次和二次沉淀池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判断题
    二次沉淀池的沉淀时间应按照设计最大日污水量确定。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污水场采用的二次沉淀池为辐流式沉淀池。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升流式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表面水力负荷,一般可按()的设计表面水力负荷提高一倍考虑。但对于二次沉淀池,尚应以固体负荷核算。
    A

    气浮池

    B

    曝气池

    C

    普通沉淀池

    D

    酸化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设计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斜板斜管沉淀池的沉淀效率高于平流沉淀池,因为()。
    A

    斜板斜管沉淀池沉淀面积大

    B

    斜板斜管沉淀池有效容积大

    C

    斜板斜管沉淀池水流速度小

    D

    斜板斜管沉淀池集水均匀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斜板沉淀池()。
    A

    不宜作为二次沉淀池

    B

    不宜作为初次沉淀池

    C

    适宜已建污水处理厂扩大处理时采用

    D

    适宜作为初次和二次沉淀池


    正确答案: C
    解析: 斜板沉淀池的应用条件主要有: ①受占地面积限制的小型污水处理站,作为初次沉淀池使用; ②已建污水处理厂挖潜或扩大处理时采用; ③不宜作为二沉池使用,原因是活性污泥黏度大,易因污泥的黏附而影响沉淀效果,甚至发生堵塞斜板的现象。

  • 第13题:

    设计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斜板斜管沉淀池的沉淀效率高于平流沉淀池,因为()。

    • A、斜板斜管沉淀池沉淀面积大
    • B、斜板斜管沉淀池有效容积大
    • C、斜板斜管沉淀池水流速度小
    • D、斜板斜管沉淀池集水均匀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污水场采用的二次沉淀池为辐流式沉淀池。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二次沉淀池的功能和构造与一般沉淀池相比有什么不同?在二次沉淀池中设置斜板或斜管为什么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正确答案: 不同点:
    ①二沉池进水应使布水均匀并造成有利于絮凝的条件,使泥花结大。
    ②二沉池中污泥絮体较轻,易被出水水流带走,因此要限制出流流速。
    ③污泥干的容积要考虑污泥浓缩的要求,且要防止污泥因缺氧反硝化而使污泥上浮,因此,浓缩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h。
    原因:
    ①斜板(管)沉淀池提高沉淀效能的原理主要适于自由沉淀,但在二沉池中属于成层沉淀而非自由沉淀
    ②加设斜板(管)对提高浓缩能力毫无效果
    ③加设斜板(管)较多地增加二沉池基建投资,并由于易在板上积存污泥,造成运行管理麻烦。

  • 第16题:

    升流式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表面水力负荷,一般可按()的设计表面水力负荷提高一倍考虑。但对于二次沉淀池,尚应以固体负荷核算。

    • A、气浮池
    • B、曝气池
    • C、普通沉淀池
    • D、酸化池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某净水厂净产水量为30000m3/d,拟采用平流沉淀池,试计算确定平流沉淀池的基本尺寸(长、宽、深)。


    正确答案: 1)设计流量Q=(30000×α)/24=(30000×1.10)/24=1375m3/h(注:α可取1.05-1.10)
    2)设计参数选择:停留时间T=1.5h(注:T可取1.0-3.0h);
    水平流速v=10mm/s(注:v可取10-25mm/s)
    3)基本尺寸的计算:
    长度L=3.6×v×T=54m
    沉淀池有效容积V=Q×T=1375×1.5=2062.5m3
    沉淀池有效水深H取为3.0m(注:H的范围为3.0-3.5m)
    沉淀池宽度B=V/(L×H)=12.73m,采用B=13m。由于池宽B较大,可沿纵向设置一道隔墙。

  • 第18题:

    沉淀池出水堰最大负荷,二次沉淀池不宜大于()L/(s•m)。

    • A、0.5
    • B、1.0
    • C、1.7
    • D、2.9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侧向流斜管沉淀池设计参数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斜板沉淀池的设计颗粒沉降速度、液面负荷宜通过试验或参照相似条件下的水厂运行经验确定,设计颗粒沉降速度可采用0.16~0.3mm/s,液面负荷可采用6.0~12m3/(m2•h),低温低浊度水宜采用下限值;斜板板距宜采用80~100mm;斜板倾斜角度宜采用60°;单层斜板板长不宜大于1.0m。

  • 第20题:

    问答题
    在设计沉淀池时,给水沉淀池与污水沉淀池有何不同点,污水沉淀池主要设计参数有哪些?

    正确答案: 设计参数选择不同,表面负荷率不同,污水要固体通量计算污泥浓缩,并设计考虑缓冲区,排泥要重力排泥,而给水可虹排泥等方面说面G值=重力通量+排泥通量,根据实验确定极限固体通量,作为设计参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沉淀池出水堰最大负荷,二次沉淀池不宜大于()L/(s•m)。
    A

    0.5

    B

    1.0

    C

    1.7

    D

    2.9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净水厂净产水量为30000m3/d,拟采用平流沉淀池,试计算确定平流沉淀池的基本尺寸(长、宽、深)。

    正确答案: 1)设计流量Q=(30000×α)/24=(30000×1.10)/24=1375m3/h(注:α可取1.05-1.10)
    2)设计参数选择:停留时间T=1.5h(注:T可取1.0-3.0h);
    水平流速v=10mm/s(注:v可取10-25mm/s)
    3)基本尺寸的计算:
    长度L=3.6×v×T=54m
    沉淀池有效容积V=Q×T=1375×1.5=2062.5m3
    沉淀池有效水深H取为3.0m(注:H的范围为3.0-3.5m)
    沉淀池宽度B=V/(L×H)=12.73m,采用B=13m。由于池宽B较大,可沿纵向设置一道隔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设计日产水量为12万m3的平流式沉淀池,水厂自用水量占6%,采用三组池子,试确定沉淀池的长、宽、高尺寸。(表面负荷0.5mm/s,停留时间2小时,池内水平流速15mm/s)

    正确答案: 每组水池的设计流量Q=120000×1.06/3=42400m3/d=1767m3/h
    表面负荷μs=0.5mm/s=43.2m3/m2.d
    沉淀池的表面积为:A=Q/μs=42400/43.2=981.5m2
    沉淀池的长度L=3.6Vt=3.6×15×2=108m。
    沉淀池宽度B=A/L=981.5/108=9.1m,采用9m。
    沉淀池深度H=QT/BL=1767×2/(108×9)=3.63m,采用3.6m。
    校核:长宽比L/B=108/9=12符合大于4的设计要求。
    长深比L/H=108/3.6=30符合大于10的设计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