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在焊接过程中,近缝区的母材金属受到热能的作用,组织和性能均要发生”相关问题
  • 第1题:

    同种钢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 A、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应与母材相当
    • B、焊接工艺性能良好
    • C、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应比母材高
    • D、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应比母材低

    正确答案:A,B

  • 第2题:

    在焊接过程中,焊缝两侧的母材金属在热源作用下,被快速加热和冷却,因此这部分金属将发生()

    • A、组织变化
    • B、热导率变化
    • C、电导率变化

    正确答案:A

  • 第3题:

    近焊区的母材受焊接加热的影响,引起外部组织和化学性能发生变化的区域,称为焊接热影响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焊接热影响区是指焊接过程中,母材因受热的影响而发生()和()变化的区域。


    正确答案:金相组织;力学性能

  • 第5题:

    未受焊接热循环影响,组织性能在焊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那部分区域叫做()

    • A、焊缝
    • B、熔合区
    • C、热影响区
    • D、母材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是焊接过程中,母材受焊接热的影响(但未熔化)而发生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的区域。


    正确答案:热影响区

  • 第7题:

    消除应力热处理的加热温度,应比母材的回火温度()30~60℃,以避免使焊接接头和母材的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

    • A、等于
    • B、高
    • C、低

    正确答案:C

  • 第8题:

    珠光体钢与奥氏体钢焊接时,焊缝金属受到母材金属的稀释作用,往往会在过渡区产生脆性的()组织。

    • A、碳化物
    • B、硫化物
    • C、贝氏体
    • D、马氏体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焊接钢筋的热影响区是:钢筋在焊接或热切割过程中,()。
    A

    钢筋母材因受热的影响(但未熔化),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的区域

    B

    钢筋母材因受热的影响(但未熔化),使金属组织发生变化的区域

    C

    钢筋母材因受热的影响(但未熔化),使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的区域

    D

    钢筋母材因受热的影响(但未熔化),使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未发生变化的区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熔焊时,在焊接热源的作用下,焊缝周围的母材发生组织和性能转化的区域叫做()
    A

    热影响区

    B

    B.HZ

    C

    熔池

    D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近焊区的母材受焊接加热的影响,引起外部组织和化学性能发生变化的区域,称为焊接热影响区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焊接接头中的()区中的()区的性能优于母材。

    正确答案: 焊接热影响,正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焊接热影响区中各个区域与母材相比,性能不同,单组织基本相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

    • A、是不均匀的
    • B、是均匀的
    • C、与母材相同
    • D、与焊接材料相同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在焊接接头中,由熔化母材和填充金属组成的部分叫()

    • A、熔合区
    • B、焊缝
    • C、热影响区
    • D、正火区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钎焊作为常用焊接方法的一种,其特点是()

    • A、钎料熔化,母材达到热塑性状态
    • B、母材的组织和性能变化较大
    • C、焊件的变形小
    • D、适用于异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焊接

    正确答案:C,D

  • 第17题:

    焊接时,关于焊芯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传导焊接电流,产生电弧把电能转换成热能
    • B、焊芯本身熔化作为填充金属与液体母材金属熔合形成焊缝
    • C、作用不大,可以去除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焊接热循环对母材金属近缝区的组织、性能有何影响?怎样利用热循环和其他工艺措施改善HAZ的组织性能?


    正确答案: (1)对组织的影响:
    A不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组织:
    在一般的熔焊条件下,不易淬火钢按照热影响区中不同部位加热的最高温度及组织特征,可分为以下四个区
    1)熔合区: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渡区域。范围很窄,常常只有几个晶粒,具有明显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2)过热区(粗晶区):加热温度在固相线以下到晶粒开始急剧长大温度(约为1100℃左右)范围内的区域叫过热区。由于金属处于过热的状态,奥氏体晶粒发生严重的粗化,冷却后得到粗大的组织,并极易出现脆性的魏氏组织。
    3)相变重结晶区(正火区或细晶区):该区的母材金属被加热到AC3至1100℃左右温度范围,其中铁素体和珠光体将发生重结晶,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形成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小于原铁素体和珠光体,然后在空气中冷却就会得到均匀而细小的珠光体和铁素体,相当于热处理时的正火组织,故亦称正火区。
    4)不完全重结晶区:焊接时处于AC1~AC3之间范围内的热影响区属于不完全重结晶区。因为处于AC1~AC3范围内只有一部分组织发生了相变重结晶过程,成为晶粒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而另一部分是始终未能溶入奥氏体的剩余铁素体,由于未经重结晶仍保留粗大晶粒。
    B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组织:
    母材焊前是正火状态或退火状态,则焊后热影响区可分为:
    1)完全淬火区:焊接时热影响区处于AC3以上的区域。在紧靠焊缝相当于低碳钢过热区的部位,由于晶粒严重粗化,得到粗大的马氏体;相当于正火区的部位得到细小的马氏体。
    2)不完全淬火区:母材被加热到AC1~AC3温度之间的热影响区。快速加热和冷却过程得到马氏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含量不高或冷却速度较小时,其组织可能为索氏体或珠光体。母材焊前是调质状态,则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除上述两个外,还有一个回火软化区。在回火区内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的程度决定于焊前调质的回火温度:若焊前调质时回火温度为Tt,低于此温度的部位,组织性能不发生变化,高于此温度的部位,组织性能将发生变化,出现软化。若焊前为淬火态,紧靠Ac1的部位得到回火索氏体,离焊缝较远的区域得到回火马氏体。
    (2)对性能的影响使HAZ发生硬化、脆化(粗晶脆化、析出脆化、组织转变脆化、热应变时效脆化、氢脆以及石墨脆化等)、韧化、软化等。
    (3)改善HAZ组织性能的措施
    1)母材焊后选择合理的热处理方法(调质、淬火等)。
    2)选择合适的板厚、接头形式及焊接方法等。
    3)控制焊接线能量、冷却速度和加热速度。

  • 第19题:

    在()中,由熔化的母材和填充金属组成的部分叫焊缝。

    • A、熔合区
    • B、热影响区
    • C、焊接接头
    • D、正火区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焊接时,关于焊芯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

    传导焊接电流,产生电弧把电能转换成热能

    B

    焊芯本身熔化作为填充金属与液体母材金属熔合形成焊缝

    C

    作用不大,可以去除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未受焊接热循环影响,组织性能在焊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那部分区域叫做()
    A

    焊缝

    B

    熔合区

    C

    热影响区

    D

    母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是焊接过程中,母材受焊接热的影响(但未熔化)而发生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的区域。

    正确答案: 热影响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焊接热循环对母材金属近缝区的组织、性能有何影响?怎样利用热循环和其他工艺措施改善HAZ的组织性能?

    正确答案: (1)对组织的影响:
    A不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组织:
    在一般的熔焊条件下,不易淬火钢按照热影响区中不同部位加热的最高温度及组织特征,可分为以下四个区
    1)熔合区: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渡区域。范围很窄,常常只有几个晶粒,具有明显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2)过热区(粗晶区):加热温度在固相线以下到晶粒开始急剧长大温度(约为1100℃左右)范围内的区域叫过热区。由于金属处于过热的状态,奥氏体晶粒发生严重的粗化,冷却后得到粗大的组织,并极易出现脆性的魏氏组织。
    3)相变重结晶区(正火区或细晶区):该区的母材金属被加热到AC3至1100℃左右温度范围,其中铁素体和珠光体将发生重结晶,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形成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小于原铁素体和珠光体,然后在空气中冷却就会得到均匀而细小的珠光体和铁素体,相当于热处理时的正火组织,故亦称正火区。
    4)不完全重结晶区:焊接时处于AC1~AC3之间范围内的热影响区属于不完全重结晶区。因为处于AC1~AC3范围内只有一部分组织发生了相变重结晶过程,成为晶粒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而另一部分是始终未能溶入奥氏体的剩余铁素体,由于未经重结晶仍保留粗大晶粒。
    B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组织:
    母材焊前是正火状态或退火状态,则焊后热影响区可分为:
    1)完全淬火区:焊接时热影响区处于AC3以上的区域。在紧靠焊缝相当于低碳钢过热区的部位,由于晶粒严重粗化,得到粗大的马氏体;相当于正火区的部位得到细小的马氏体。
    2)不完全淬火区:母材被加热到AC1~AC3温度之间的热影响区。快速加热和冷却过程得到马氏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含量不高或冷却速度较小时,其组织可能为索氏体或珠光体。母材焊前是调质状态,则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除上述两个外,还有一个回火软化区。在回火区内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的程度决定于焊前调质的回火温度:若焊前调质时回火温度为Tt,低于此温度的部位,组织性能不发生变化,高于此温度的部位,组织性能将发生变化,出现软化。若焊前为淬火态,紧靠Ac1的部位得到回火索氏体,离焊缝较远的区域得到回火马氏体。
    (2)对性能的影响使HAZ发生硬化、脆化(粗晶脆化、析出脆化、组织转变脆化、热应变时效脆化、氢脆以及石墨脆化等)、韧化、软化等。
    (3)改善HAZ组织性能的措施
    1)母材焊后选择合理的热处理方法(调质、淬火等)。
    2)选择合适的板厚、接头形式及焊接方法等。
    3)控制焊接线能量、冷却速度和加热速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