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应视导管管径而定,当管径为250mm时,作用半径可为3~3.5m。当围堰内有桩或柱时,导管的作用半径宜减小。
更多“采用多根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时,导管的作用半径有何规定?”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于水下面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可用数根导管同时浇筑,各导管的有效作用面积必须将结构面积覆盖,导管有效作用面积为导管最大扩散面积的()倍。

    • A、0.85倍
    • B、1倍
    • C、1.5倍
    • D、2倍

    正确答案:A

  • 第2题:

    采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时,导管须插入水中50cm以上。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导管法水下浇筑混凝土,导管埋在混凝土内应小于0.5m。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浇筑水下混凝土的导管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导管不应漏水,内壁光滑。安装好的导管在使用前,应通过充水、加压的方式进行检查。

  • 第5题:

    钻孔桩浇筑水下混凝土,混凝土的初存量应满足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得小于1m,并不宜大于3m;当桩身较长时,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可适当加大。水下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得中途停顿。水下混凝土浇筑面宜高出桩顶设计高程()。


    正确答案:1.0m

  • 第6题:

    灌注桩水下浇筑混凝土通常采用()法。

    • A、导管
    • B、沉管
    • C、预埋管
    • D、振动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水下混凝土浇筑不得中途间歇。每根导管的间歇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宜大于()。


    正确答案:30min

  • 第8题:

    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时应注意哪些要点?


    正确答案: 用捣管法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
    (1)导管的作用半径一般不大于3m;
    (2)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管径的1/4,或钢管净距1/4,并不直超过60mm;坍落度以150-180mm为宜,开始时可较小,结束时酌量放大,以使混凝土面能自动坍平;
    (3)施工缝处老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2.5N/mm2及清理混凝土表面软弱部分后,才可继续浇筑。

  • 第9题:

    单选题
    对于水下面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可用数根导管同时浇筑,各导管的有效作用面积必须将结构面积覆盖,导管有效作用面积为导管最大扩散面积的()倍。
    A

    0.85倍

    B

    1倍

    C

    1.5倍

    D

    2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导管法水下浇筑混凝土时,导管插入水下使其下口距地基面的距离hl约()mm进行浇筑。

    正确答案: 30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浇筑水下混凝土的导管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导管不应漏水,内壁光滑。安装好的导管在使用前,应通过充水、加压的方式进行检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时应注意哪些要点?

    正确答案: 用捣管法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
    (1)导管的作用半径一般不大于3m;
    (2)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管径的1/4,或钢管净距1/4,并不直超过60mm;坍落度以150-180mm为宜,开始时可较小,结束时酌量放大,以使混凝土面能自动坍平;
    (3)施工缝处老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2.5N/mm2及清理混凝土表面软弱部分后,才可继续浇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背景材料: 某桥基础为6根2.0m的桩基,桩长20m,地质条件如下:原地面往下依次为粘土、砂砾石、泥岩,承包人拟选用冲爪钻成孔。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导管使用前进行了水密试验,为防止导管沉放过程中接触钢筋笼,导管居中后快速沉放,并将导管底部沉放到距桩底1m处,之后开始浇筑混凝土。 (1)施工单位选用的钻机类型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 (2)施工单位采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时存在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不合适,应使用冲击钻。因为泥岩为较软岩石,冲爪钻不适用,但冲击钻适用。
    (2)还应进行导管的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导管应居中稳步沉放;导管底部距桩底的距离一般为0.25~0.4m。

  • 第14题:

    钻孔灌注桩常采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导管法水下浇筑混凝土要求连续浇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浇筑水下混凝土时中途间歇有何规定?


    正确答案:浇筑水下混凝土不得中途间歇。连续浇注。每根导管的间歇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宜大于30min。

  • 第17题:

    “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钢筋笼上浮”案例分析与答案解析题 背景材料: 某桥基础为6根¢2.0m的桩基,桩长20m,地质条件如下:原地面往下依次为黏土、砂砾石、泥岩,承包人拟选用冲爪钻成孔.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导管使用前进行了水密试验,为防止导管沉放过程中接触钢筋笼,导管居中后快速沉放,并将导管底部沉放到距桩底1m处,之后开始浇筑混凝土. 问题: 1、施工单位采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时存在哪些问题? 2、防治钢筋笼上浮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还应进行导管的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导管应居中稳步沉放;导管底部距桩底的距离一般为0.25~0.4m.(见教材第319页和333页.)
    2、当混凝土上升到接近钢筋笼下端时,应放慢浇筑速度,以免钢筋笼被顶托而上浮.浇筑混凝土前,应将钢筋笼固定在孔位护筒上
    考点解读:
    钢筋笼上浮的原因与防治措施(这里指的是灌注桩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的现象.)
    1.原因分析
    混凝土在进入钢筋笼底部时浇筑速度太快;钢筋笼未采取固定措施.
    2.防治措施
    当混凝土上升到接近钢筋笼下端时,应放慢浇筑速度,减小混凝土面上升的动能作用,以免钢筋笼被顶托而上浮.当钢筋笼被埋入混凝土中有一定深度时,再提升导管,减少导管埋入深度,使导管下端高出钢筋笼下端有相当距离时再按正常速度浇筑,在通常情况下,可防止钢筋笼上浮.此外,浇筑混凝土前,应将钢筋笼固定在孔位护筒上,也可防止上浮.

  • 第18题:

    导管法水下浇筑混凝土时,导管插入水下使其下口距地基面的距离hl约()mm进行浇筑。


    正确答案:300

  • 第19题:

    水下浇筑混凝土时,导管口应距浇筑地面()mm

    • A、200
    • B、300
    • C、500
    • D、600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问答题
    采用多根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时,导管的作用半径有何规定?

    正确答案: 应视导管管径而定,当管径为250mm时,作用半径可为3~3.5m。当围堰内有桩或柱时,导管的作用半径宜减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导管法水下浇筑混凝土,导管埋在混凝土内应小于0.5m。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钻孔桩浇筑水下混凝土,混凝土的初存量应满足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得小于1m,并不宜大于3m;当桩身较长时,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可适当加大。水下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得中途停顿。水下混凝土浇筑面宜高出桩顶设计高程()。

    正确答案: 1.0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水下混凝土导管在平面上的布设根数和间距,应根据每根导管的()确定。
    A

    作用半径和桩底面积

    B

    桩底面积

    C

    作用半径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