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铁合金电炉炉衬在冶炼过程中主要受到哪些方面的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频炉坩埚感应电炉炉衬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复合式炉衬和()。


    正确答案:整体式炉衬;砖砌式炉衬

  • 第2题:

    电炉炉体砌成后,在正式投产前,须进行烘炉。烘炉的主要目的是()炉衬和焙烧电极。


    正确答案:烘干;焙烧

  • 第3题:

    电热法生产铁合金其冶炼过程的热量来源主要是(),使用()还原剂还原矿石中的(),采用连续式的操作工艺,在还原电炉中进行。


    正确答案:电能;碳质;氧化物

  • 第4题:

    电炉留钢留渣对炉底和炉衬有较大的侵蚀作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在高炉冶炼的过程中,Pb、Zn、As等,容易侵蚀炉底,造成炉衬损坏和结瘤。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高炉冶炼钒钛矿对炉衬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电炉铁合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哪些?


    正确答案:⑴、产品产量⑵、平均日产量⑶、电炉日历作业⑷、电炉日历利用系数⑸、产品合格率⑹、元素回收率⑺、单位产品冶炼电耗

  • 第8题:

    电炉冶炼过程中严禁用()增碳。


    正确答案:电极

  • 第9题:

    铁合金生产中粘土砖通常在()应用。

    • A、出铁流槽
    • B、电炉炉衬保护层和铁水包内衬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高炉炉衬在冶炼过程中受到哪些损坏作用?


    正确答案: 高炉炉衬在冶炼过程中受到的损坏作用有:(1)热力膨胀收缩的破裂、熔化作用;(2)化学的侵蚀作用;(3)物理的冲击、冲刷作用;(4)操作不当的损坏作用等。

  • 第11题:

    在高炉冶炼过程中,铅、锌、砷、镍等都是有害元素,容易侵蚀炉底和造成炉衬损坏或结瘤。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2题:

    多选题
    铁合金冶炼,降低电炉短网损耗的措施有:()
    A

    采用电阻小的材料制作短网

    B

    缩短短网长度

    C

    提高短网运行温度

    D

    减少导体的接触电阻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电炉法是生产铁合金的主要方法,电炉法主要分为()和()两种。


    正确答案:矿热;精炼炉法

  • 第14题:

    电炉炉膛尺寸决定于冶炼铁合金的()、变压器()、操作要求以及电炉机械化程度。


    正确答案:品种;功率

  • 第15题:

    电炉冶炼中热兑铁水的主要目的是()。

    • A、缩短冶炼时间
    • B、增加产量
    • C、保护炉衬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在钢的冶炼过程中,炉衬耐火材料与熔池中的钢水相互作用以及因此而引起对钢水及钢材质量的影响主要有那几方面?


    正确答案: 炉衬耐火材料与熔池中的钢水相互作用以及因此而引起对钢水及钢材质量的影响主要有:
    (1)耐火材料脱落使钢水及钢材中产生非金属夹杂;
    (2)耐火材料的增碳对钢水及钢材质量的影响;
    (3)耐火材料的脱硫作用有利于提高钢水及钢材质量;
    (4)耐火材料的脱磷作用有利于提高钢水及钢材的质量。

  • 第17题:

    铁合金冶炼,降低电炉短网损耗的措施有:()

    • A、采用电阻小的材料制作短网
    • B、缩短短网长度
    • C、提高短网运行温度
    • D、减少导体的接触电阻

    正确答案:A,B,D

  • 第18题:

    无渣法冶炼硅铁合金采用()还原剂、()为原料,在还原电炉中连续冶炼。


    正确答案:碳质;硅石

  • 第19题:

    电炉冶炼的主要方法有()


    正确答案:氧化法,不氧化法,返回吹氧法

  • 第20题:

    冶炼40Cr钢水,出钢量为50吨,锰铁一般在电炉出钢时加入,为使精炼到位Mn到0.50%,需加65%锰铁合金多少?已知炉中成份锰0.25%,FeMn回收率98%。


    正确答案: 锰铁的加入量=50×1000×(0.50%-0.25%)/(65%×98%)=196.231kg

  • 第21题:

    铁合金冶炼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绝大部分是在还原气氛下进行的还原反应。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2题:

    高炉冶炼()对炉衬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正确答案:钒钛矿

  • 第23题:

    电炉在冶炼过程中严禁人员上炉台进行作业。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