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操作往复泵的注意事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检验操作注意事项,重复检验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着色检验在白光下进行,被检零件上的照度应至少达到500Lx。荧光检验在暗室中进行,暗室的白光强度吧应超过20Lx,黑光强度在工件表面上的应不低于1000μw/cm2
    检验员进入暗室开始检验前应至少等5分钟,以使眼睛适应暗室条件。
    检查显示痕迹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30分钟内进行。荧光渗透检验人员要避免使用光敏眼镜以及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光的眼镜架。
    暗室检验人员工作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应影响灵敏度。检验时黑光不能直射或反射到检验员的眼睛,需要重复检验时,必须进行后清洗,以去掉缺陷内残余渗透液。不允许用着色法进行重复检查,着色法检查后的零件不允许重复检查。

  • 第2题:

    简述故障停机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将异常情况汇报值长申请停机。
    2、对于需要停盘车消缺的停机采用滑停,否则采用额定参数停机。
    3、针对异常情况,缩短停机时间。
    4、其它停机操作参照正常停机操作步骤。

  • 第3题:

    简述操作阀门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阀门是热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运行人员经常要和阀门打交道。因此必须熟悉和掌握阀门的结构和性能,正确识别阀门方向、开度标志、指示信号。应能熟练、准确地调节和操作阀门,及时果断地处理各种应急故障。操作时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类:
    ①识别阀门开关方向。一般手动阀,手轮顺时针旋转方向表示阀门关闭方向;逆时针方向表示阀门开启方向。有个别阀门方向与上述启闭相反,操作前应检查启闭标志后再操作。
    ②用力要适当,操作阀门时,用力过大过猛地容易损坏手轮、手柄、擦伤阀杆和密封面,甚至压坏密封面。切勿使用大扳手启闭小的阀门,防止用力过大,损坏阀门。
    ③开启蒸汽阀门前,必须先将管道预热,排除凝结水,开启时要缓慢开启,以免产生水锤现象,损坏阀门和设备。
    ④较大口径的阀门设有旁通阀,开启时,应先打开旁通阀,待阀门两边压差减小后,再开启大阀门,最后再关闭旁通阀。
    ⑤闸阀、截止阀类阀门开启到头,要回转1/4--1/2圈,有利于操作时检查,以免拧得过紧,损坏阀件。

  • 第4题:

    简述怎样停用往复泵的操作方法。


    正确答案:1.关闭蒸汽入口阀及乏气阀。
    2.关闭泵入口阀及压力表阀。
    3.放尽冷凝水,在冬季做好防冻保温工作。
    4.计划检查的往复泵,停泵后,除关闭泵的出入口阀外,应打开连通阀门,放掉泵内压力,进行泵内扫线,待泵体温度下降后停冷却水。

  • 第5题:

    简述停送电操作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①停送电操作必须一人工作一人监护,且两人要具备停送电资格;
    ②到运行处由运行人员填写需要停送电设备的名称;
    ③到配电系统,确认停送电设备名称,因执行复诵制度;
    ④用验电笔或万用表确认开关下关无电,并悬挂警示牌;
    ⑤告知运行人员工作完成。

  • 第6题:

    简述套螺纹操作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套螺纹前,圆杆端部应倒30°~40°锥角。倒角的最小直径可略小于螺纹小径,以便板牙刀刃容易切入工件并作正确引导。
    (2)工件应夹牢。杆件为防止夹出痕迹,应采用护口片或硬木制成的V形槽衬垫。
    (3)套螺纹时,应保证板牙端面与工件轴线垂直,否则螺纹一面深一面浅,易料牙。
    (4)开始套螺纹时,为了使刀刃切入工件,要沿圆杆轴向施加压力,当板牙已旋入后就不要再加压力了,否则会损坏螺纹和板牙。为了断屑应常反转板牙。
    (5)在钢件上套螺纹可加乳化液、机油、二硫化钼切削液,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板牙寿命。

  • 第7题:

    简述阴阳床大反洗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在控制盘上打开反洗排水门、小反洗入口门。2、先进行10~20min小反洗。3、小反洗排水清澈透明后,关小反洗入口门。4、就地手动慢开大反洗入口门,使反洗流量缓慢增大,每增大一次流量,应稳定5~8min,最后流量稳定在45t/h左右。5、严密监视树脂膨胀高度,同时从反洗排水取样监督,不得有正常粒度树脂跑出。6、反洗排水清澈透明后,大反洗结束,关大反洗入口门,反洗排水门。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进行蒸汽往复泵的带负荷试车操作时应注意哪些?

    正确答案: 带负荷试车应注意以下事项:
    1.泵不抽空。
    2.泵出口压力、流量达到铭牌要求或满足生产需要,压力和流量波动在允许范围内。
    3.有冷却水和封油的泵,水及封油畅通,温度正常。
    4.热油泵启动前应经过不少于30分钟的暖缸预热,预热温度应均匀上升,缸体表面温度与进油管线温度差不大于50℃,汽缸应放水,并缓慢放进蒸汽进行暖缸,然后启动。
    5.配气室、汽缸的盘根箱不漏气。
    6.油缸盘根箱泄露量应在规定范围内,轻质油不超过20滴/分,重质油不超过10滴/分。
    7.停泵后放净汽缸内的冷凝水,在北方还应做好防冻保温工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简述震动筛粉机操作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机器工作时严禁开启机器各部件,注意观察紧固螺栓松紧情况,如有松动及时紧固;在拆卸或安装筛网时,请注意小心轻放,勿敲打,以免网圈变形而影响整机工作性能;严禁在超负荷的情况下开机;不允许在未装筛子的情况下和紧固的情况下开机。

  • 第10题:

    简述视图的更新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视图更新操作包括插入、删除、修改三类操作;
    2)为防止用户修改视图时误操作规程不属于视图范围的基本表,可在定义视图时加上WithCheckoption子句;
    3)在关系数据库中,并不是所有的视图都是可更新的,因为有些视图的更新不能唯一地有意义地转换成对应的基本表的更新。

  • 第11题:

    简述如何开蒸汽往复泵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1.先开乏汽阀,再开泵的出入口阀。
    2.缓慢打开蒸汽进口阀,使泵启动,并在油缸汽缸盘根压盖处、大小拉杆及活动点上加注润滑油,待出口有压力时,逐步将冲程加快,泵出口阀未开前,不能开泵,否则会打坏油缸。
    3.热油泵启动时,往往不立即上油,这是可打开油缸放空阀,关闭泵出口阀,进行排空,泵上油后,再打开泵出口阀,关闭排空阀。
    4.往复泵不正常运转时,冲程不能超过32次/分。出口压力不能超过铭牌指标,不能有撞缸现象,要经常检查连接点有无松动脱落,经常检查注油器内润滑油液位是否保持在2/3以上,以及注油器上油情况,如发现倒汽或不上油,应立即给予修理。

  • 第12题:

    简述进行蒸汽往复泵的带负荷试车操作时应注意哪些?


    正确答案:带负荷试车应注意以下事项:
    1.泵不抽空。
    2.泵出口压力、流量达到铭牌要求或满足生产需要,压力和流量波动在允许范围内。
    3.有冷却水和封油的泵,水及封油畅通,温度正常。
    4.热油泵启动前应经过不少于30分钟的暖缸预热,预热温度应均匀上升,缸体表面温度与进油管线温度差不大于50℃,汽缸应放水,并缓慢放进蒸汽进行暖缸,然后启动。
    5.配气室、汽缸的盘根箱不漏气。
    6.油缸盘根箱泄露量应在规定范围内,轻质油不超过20滴/分,重质油不超过10滴/分。
    7.停泵后放净汽缸内的冷凝水,在北方还应做好防冻保温工作。

  • 第13题:

    简述出口绿通车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操作步骤:
    (一)输入车辆信息
    (二)核实绿通车后,按【绿通】键
    (三)刷卡,系统计算应收通行费为0元
    (四)通行卡按【现金收讫】键,非现金卡按【鲁通卡】键放行车辆,通行灯变绿,栏杆抬起
    (五)车辆离开车道,通行灯变红,栏杆落下
    注意事项:
    1)只有货车才能按鲁通车免费
    2)超限超过5%以上的货车禁止使用绿通功能
    3)绿通车可以使用非现金卡(含鲁通A卡、B卡以及外省非现金卡,但不含鲁通C卡)
    4)MTC入口车道按【绿通】键无效

  • 第14题:

    简述合接地开关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核对负荷名称,并确认开关处于断开位置。2)核对电气指示和机械指示一致(对于PC开关)。3)用验电笔测量出线端不带电(对于MCC开关)。4)向下压舌片,露出接地开关驱动轴的端部。5)将曲柄插入六角形转轴,顺时针方向转动曲柄180º,合上接地开关。6)观察接地开关的机械和电气指示。
    注意事项:在转动时要力度均匀连贯,避免蛮干。

  • 第15题:

    问答题
    简述如何开蒸汽往复泵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先开乏汽阀,再开泵的出入口阀。
    2.缓慢打开蒸汽进口阀,使泵启动,并在油缸汽缸盘根压盖处、大小拉杆及活动点上加注润滑油,待出口有压力时,逐步将冲程加快,泵出口阀未开前,不能开泵,否则会打坏油缸。
    3.热油泵启动时,往往不立即上油,这是可打开油缸放空阀,关闭泵出口阀,进行排空,泵上油后,再打开泵出口阀,关闭排空阀。
    4.往复泵不正常运转时,冲程不能超过32次/分。出口压力不能超过铭牌指标,不能有撞缸现象,要经常检查连接点有无松动脱落,经常检查注油器内润滑油液位是否保持在2/3以上,以及注油器上油情况,如发现倒汽或不上油,应立即给予修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