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四大徽班”是那一年进京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京剧的产生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的四大徽班进京,“四大徽班”指三庆、四喜、和春、春台。( )


    正确答案:×

  • 第2题:

    什么是徽班进京?


    正确答案:京剧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里程碑事件,那就是徽班进京。从1790年开始,安徽省四个地方的剧团-----四喜、三庆、和春、春台相继在北京演出。此后十余年间,他们又同来自湖北的汉剧艺人合作,并接受昆曲、秦腔的曲调,表演方法以及一些民间曲调的成分,逐渐形成了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这就是近二百年来取代昆曲成为中国戏曲主流,就是京剧。
    三庆班进京获得成功后,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进入北京,并逐渐称雄于京华的剧坛。这就是所谓的“四大徽班进京”。至嘉庆初,徽班在北京戏曲舞台上已取得主导地位。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揭开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史的序幕。在京的各声腔剧种的艺人,面对徽班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艺术优势,无力与之竞争,多半都转而归附徽班。
    第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达繁荣,为京剧的诞生提供了应有的物质保证和广泛的观众群。
    第二,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文人荟萃之地,各剧声腔争胜剧坛,为京剧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和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尤其是当时清朝统治阶级(包括它的知识层)对京剧艺术的喜爱与支持。
    第三,徽剧本来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最初的腔调,只有徽州腔、青阳腔等,后来又广泛吸收了弋阳腔、昆山腔、梆子等声腔,加以独创的兼蓄融合,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四,徽剧剧目题材广泛,它来自民间,积累了大量的民间生活题材的小戏,思想清新,艺术上生动活泼,同时又拥有反映社会政治题材的正剧,剧目很丰富,真正能做到雅俗共赏。
    第五,徽班的艺术家们,既具有精湛的技艺,又具有创造与开放的意识。当时进京的徽班,演员是经过严格精挑细选的。
    第六,徽班之所以能在北京立住脚跟,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它能适应北京的习俗而变革它的剧艺——唱、念、做、打。

  • 第3题:

    “徽班进京”中的“徽”是指什么?


    正确答案: “徽调”或“徽剧”

  • 第4题:

    京剧的形成与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选项中属于“四大徽班”的是()

    • A、三庆班
    • B、启秀班
    • C、四喜班
    • D、春台班
    • E、和春班

    正确答案:A,C,D,E

  • 第5题:

    简述四大徽班进京和京剧的产生。


    正确答案:(1)形成:1790年,乾隆八十大寿“四大徽班”进京——徽剧(二黄调)
    湖南艺人进京——汉调(西皮调)“徽汉合流”形成京剧,称“皮簧戏”
    (2)声腔:西皮与二黄合流后的一个声腔系统——皮簧戏
    (3)结构形式:板腔体
    (4)名角:“同光十三绝”,程长庚、谭鑫培等等

  • 第6题:

    判断题
    京剧的产生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的四大徽班进京,“四大徽班”指三庆、四喜、和春、春台。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四大徽班”是那一年进京的?()
    A

    1780

    B

    1890

    C

    179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乾隆年间进京的所谓四大徽班是指()
    A

    三庆班

    B

    四喜班

    C

    春台班

    D

    和春班

    E

    四庆班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促进京剧形成。下列属四大徽班的有(  )。
    A

    三庆

    B

    四喜

    C

    春台

    D

    霓翠

    E

    启秀


    正确答案: A,E
    解析:
    四大徽班,清代乾隆年间活跃于北京剧坛的四个著名戏剧班子,即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和春台班。徽班,是以安徽籍(特别是安庆地区)艺人为主,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给高宗弘历祝寿,从扬州征调了以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入京,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此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班相继进京。在演出过程中,六班逐步合并成为著名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

  • 第10题:

    单选题
    四大徽班进京演出是为()祝寿
    A

    乾隆

    B

    康熙

    C

    慈禧太后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1790年,()皇帝诏令四大徽班进京。

    正确答案: 乾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1790年,乾隆诏令四大徽班进京,进京后的徽班艺人与其他剧种艺人进行频繁的交流,吸收各剧种的艺术营养,逐渐演变出(),并取代日益衰落的昆曲,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

    正确答案: 京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四大徽班进京演出是为()祝寿

    • A、乾隆
    • B、康熙
    • C、慈禧太后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1790年,()皇帝诏令四大徽班进京。


    正确答案:乾隆

  • 第15题:

    清乾隆55年(1790年),徽班进京是为什么而来?当时进京的徽班是哪个?


    正确答案:祝贺乾隆八旬寿诞。三庆班。

  • 第16题:

    1790年,乾隆诏令四大徽班进京,进京后的徽班艺人与其他剧种艺人进行频繁的交流,吸收各剧种的艺术营养,逐渐演变出(),并取代日益衰落的昆曲,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


    正确答案:京剧

  • 第17题:

    “四大徽班”进京是在雍正五十五年。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问答题
    “徽班进京”中的“徽”是指什么?

    正确答案: “徽调”或“徽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判断题
    “四大徽班”进京是在雍正五十五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京剧的形成与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选项中属于“四大徽班”的是()
    A

    三庆班

    B

    启秀班

    C

    四喜班

    D

    春台班

    E

    和春班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清代乾隆时期的____班、____班、____班和____班这“四大徽班”进京被认为是京剧形成的重大事件。

    正确答案: 三庆,四喜,和春,春台
    解析: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大徽班先后进京演出,汉调也入京献艺。汉调演员进京后,没有单独组班演出,而是搭入徽班,于是徽汉二调合流,后来又吸收昆腔、秦腔唱法,接受北方方言的影响,经过五六十年的孕育,形成了新的唱腔,并以京韵念白,形成今天的京剧。其中,四大徽班是指“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 第22题:

    多选题
    我国京剧真正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
    A

    三庆班进京演出

    B

    四大徽班进京演出

    C

    皮黄戏的形成

    D

    北京言语特点融于皮黄戏


    正确答案: B,A
    解析:
    道光二十年(1840)以后,皮黄戏多数剧目的唱白语音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北京语言的特点已被融进皮黄戏中。舞台语言上的这种变化,是皮黄戏“北京化”的一种表现,也是京剧真正形成的重要标志。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四大徽班进京和京剧的产生。

    正确答案: (1)形成:1790年,乾隆八十大寿“四大徽班”进京——徽剧(二黄调)
    湖南艺人进京——汉调(西皮调)“徽汉合流”形成京剧,称“皮簧戏”
    (2)声腔:西皮与二黄合流后的一个声腔系统——皮簧戏
    (3)结构形式:板腔体
    (4)名角:“同光十三绝”,程长庚、谭鑫培等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