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次的实验摸索,用原子荧光做铅时,标准曲线是没有问题了,可是样品的酸度老是控制不好,结果导致样品空白的荧光值达到3000以上,样品的荧光值确只有1300左右,有哪位可以指点一下铅的样品处理方式?

题目

经过多次的实验摸索,用原子荧光做铅时,标准曲线是没有问题了,可是样品的酸度老是控制不好,结果导致样品空白的荧光值达到3000以上,样品的荧光值确只有1300左右,有哪位可以指点一下铅的样品处理方式?


相似考题
更多“经过多次的实验摸索,用原子荧光做铅时,标准曲线是没有问题了,可是样品的酸度老是控制不好,结果导致样品空白的荧光值达到3000以上,样品的荧光值确只有1300左右,有哪位可以指点一下铅的样品处理方式?”相关问题
  • 第1题:

    用原子荧光测砷时,样品不赶酸可能出现哪些情况?


    正确答案:1.影响还原剂,测的含量可能偏低。
    2.影响酸碱度,降低结果的准确性。
    3.会和硫脲,抗坏血酸反应,使结果偏低。
    4.影响酸碱度,使结果偏低。氮氧化物存在使结果偏得很高。
    5.酸度控制不好,有可能测的是三价砷或五价砷,而不是总砷。
    6.应对日常检验时,可能会测铅镉砷汞等多种元素,那么建议适当赶酸,如果不赶酸测铅镉时对石墨管有损伤,测砷汞会影响还原剂,如果赶酸太彻底那么测砷汞会影响回收率,特别时汞,会损失的很厉害。

  • 第2题:

    今天用原子荧光分析汞,突然空白值达到3000多,而且走了半天的空白也没降下来,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没有做过高浓度的样品,昨天作的时候空白1000多,觉得有问题,今天早上降到700了,可是突然就高到3000多了,当我不进还原剂时,只进5%的盐酸,空白也不下来,请问我该怎么办?


    正确答案:1、排除试剂原因;
    2、如果不是试剂的原因,则考虑仪器本身的原因,炉口上是否有残留物?灯位置是否要校正?
    3、在同一条件下试试别的元素是否有此现象。
    4、关机重开,可能现象会消失。
    5、清洗所有管道。
    炉芯也要及时清洗。

  • 第3题:

    我每次做原子荧光的时候,刚开始做标准曲线都还好好的,做到样品后,发现荧光值都差不多一样,几十个样品的荧光值都在空白附近游荡,这是怎么回事?打电话问过一次工程师,说有可能膜那里堵了,可怎么老堵?


    正确答案:1.是不是样品含量复杂,导致反应剧烈?
    2.多半是样品的问题,你可以把标样拿回来再进一次看是不是跟以前差不多?差不多就是样品的问题,另一个方法检验膜是不是好的可以把一级气液分离器进入膜的那个毛细管旋下来直接接在进原子化器的硅胶管上,看是不是有信号要还是跟以前一样那就不是膜的问题。
    3.如果是水汽分离器,碰到这种情况,八成是泡沫太多,水汽不能很快分离,泡沫充到气路管中了。

  • 第4题:

    做标准曲线有时虽然达到3个9以上,但直线不过原点,导致有的样品荧光强度虽为0但仍有浓度值,这该怎么办?


    正确答案:1.当曲线截距为负数时会有这种情况,可以在标准中做一个0点避免曲线不过零点,像这种情况下浓度可以不与计算了。
    2.应该是先用空白对照溶液作校正0点,再作别的浓度的;标准曲线就过原点了。

  • 第5题:

    今天用原子荧光做自来水中的汞的时候,发现标准的0管的荧光值比样品的空白荧光值还要高,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合理?


    正确答案:1. 如果样品中汞含量极低,接近检出限,出现这种情况也有可能。
    2. 说明样品浓度很低,或者空白被污染。
    3. 此外,样品的酸度应该与标准溶液酸度一致。这样就可以排除是酸度引起的荧光值差异。
    4. 建议做一个水标样后就知道LZ的检测是否是正常的了。

  • 第6题:

    我原来做原子荧光载流和样品溶液的酸度都是一样的,最近看到一些文章载流动酸度远远高于样品溶液酸度,不知是如何影响的?


    正确答案:提高载流酸度的一个目的是更好的反应,提供氢气还有就是防止管路对待测元素的吸附,不过呢很多论文是禁不起推敲和验证的,你可以自己调节一下测试条件来验证一下。

  • 第7题:

    原子吸收法测定NaCl中微量K时,用纯KCl配制标准系列制作工作曲线,经多次测量结果()。其原因是样品中的Na抑制了K的电离,导致样品的吸收值(),所以浓度偏高。


    正确答案:偏高,偏高

  • 第8题:

    我在做砷时前面的标准曲线是0.9992,当我做样品时测得第一个值是50左右,再测同一个样品时值是25,我又换了个样品测出值为40左右,到再测时就只有20了,我也不知道该调节哪里,什么原因?


    正确答案:1.就是不稳定了,那么你试一下标准呢,也是一样的吗?如果一样,那么一定是仪器问题了,好好调整~~~,样品处理后上仪器前时间需要控制一样,每过半个小时都会有不同荧光强度的。
    2.水蒸汽的影响:载气通过反应器中试液时,往往易把水蒸汽(有时甚至带有试液中盐类的气溶胶)混合于汞蒸汽中一起进入管道或原子化器,易造成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4-6]:
    1)水分子可吸收荧光,使荧光值降低,甚至淬灭;
    2)水分子可使激发光发生散射;
    3)可能改变Hg的传输过程。
    3.很有可能是仪器负高压部分不稳定。

  • 第9题:

    关于空白试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标准物质
    • B、不加样品
    • C、一定要采用标准方法
    • D、测定步骤和条件完全同样品
    • E、所得结果(空白值)可用以校正样品的测定值

    正确答案:B,D,E

  • 第10题:

    用冷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汞时,若样品中汞含量太高,不能直接测量,可以用2mol/L硝酸溶液适当稀释,使样品中汞含量保持在校准曲线的直线范围内。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问答题
    若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微量组分,在制作标准工作曲线和测定样品吸光度时,均出现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吸光度值低于空白溶液吸光度值而无法读取数据的情况,试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 空白溶液选取不当;吸收池匹配不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关于空白试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标准物质

    B

    不加样品

    C

    一定要采用标准方法

    D

    测定步骤和条件完全同样品

    E

    所得结果(空白值)可用以校正样品的测定值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用原子荧光测铅比较麻烦,对样品酸度要求比较严格,要求反应液酸度最好在PH8-9左右,可是怎样才能控制好这个酸度呢?


    正确答案:1.你要测的是什么样品,不同样品控制酸度方法是不同的。土壤是赶酸,具体蒸至尽干,加盐酸赶硝酸,最后定量加入所需的酸。
    2.应该是废液的PH值为8-9,先赶酸,最好反复几次,然后用(1-2%的盐酸定容),反应的总体酸度只好靠改变碱的量来调。

  • 第14题:

    原子荧光测微量元素时,有时测定样品的结果为负值。不知是什么原因?


    正确答案:1.很可能是基体不同造成的。
    2.可能是试剂纯度不够或基体差别大!
    3.可能是消解的时候丢失,也有可能集体不匹配。

  • 第15题:

    我在做原子荧光测定样品中的铅时,标液中荧光值出现今天高,明天低的现象,而且有时数值差异很大。请教:怎样配制载流和还原剂中的酸碱度才能使测定结果较好?


    正确答案:原子荧光测定,我做的比较多的是汞砷硒,样品多为土壤,植株,水系,畜产品。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原子荧光试剂和配置的溶剂都比较重要,大家都购买的时候,不仅要注意纯度,更要检测一下试剂的空白。
    首先说明,我使用得试剂都是国产,从上海国药集团试剂公司购买。
    盐酸:这个常用,必须是GR,建议检测10%盐酸汞空白。还有就是盐酸不能混瓶使用,就是一瓶用了一大半,把它和另一瓶合用。
    硼氢化钾(钠),它关系到砷硒的检测,纯度为95%(国产)。有时候,作汞没有问题,作砷硒就出不来信号,仔细看看仪器气液分离树那里没有气泡产生,没有反应,可能就是硼氢化钠失效了,无法产生大量的氢气。请注意,该试剂怕潮,平时最好放置在干燥皿内。我发现有一种小瓶100g的好用,黄白包装的,一直用到完都好用。有一种500g大瓶装小半瓶,也是100克的,不好用,刚开始没事,后来效果就差了。溶液当天配置,冷藏最多用3天,我一般现配现用。
    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用来保护硼氢化钠,GR,我一般配置还原剂后加几块固体,现配先用不需要加很多如0.5%,加一点就够了。但是装还原剂最好使用小口瓶,和空气接触面小的寿命长一点,受污染也小。
    还原剂浓度由试样来定,载流酸浓度由还原剂浓度来定,最后废液呈酸性。例如单独测定汞,还原剂可以配置成0.2%硼氢化钠,酸也就0.5%够了;如测定砷,硼氢化钠需要配置到2%,酸就要到5%。一句话,只要硼氢化钠可以满足标准曲线最高点,把溶液浓度放宽一倍即可,而酸只要能够保证废液呈酸性。
    硫脲:AR就可以了,我买了500g一大瓶,慢慢用。
    Vc,国产的只有AR,不过纯度也够食用了。开瓶后不能久存,会被空气氧化的。
    一般我是把硫脲和Vc按照1:3混合,用碾钵碾碎,在测定前半小时用最小号药匙每个样品和标准曲线加一点点,充分振荡还原,效果明显而且快。
    一般作硒我也使用Vc还原,感觉快,比盐酸好。
    标准溶液:购买。
    汞中间液(和保护液)我配的是0.02%重铬酸钾(0.5%盐酸)溶液,试样消解完了就用它来定容,测定砷硒再加上面讲的固体还原剂,简单。最好一天内消解测定,注意自身防护。

  • 第16题:

    国标中的原子荧光法测食品中的汞,为什么有的样品的荧光值比空白还低?


    正确答案:1.矫正一下你的仪器吧
    2.不是放的时间长了,跑掉了?容器没有被污染吗?
    3.应该是你的加热温度高了,汞已经跑光了。

  • 第17题:

    我用AFS930测生物样Hg结果标准曲线是正常的,样品空白也好,可是测样品时结果偏高,请问排除污染情况,还有什么原因导致结果偏高?


    正确答案:1.进标样做曲线后有没有清洗管路后再进样。
    2.汞残留很难洗。进完标样用KBH4洗才能洗净。
    3.还要注意稀释倍数,尽量将样品测试液的荧光值落在标准曲线的中间段。

  • 第18题:

    当样品的OD值大于零标准品的OD值时表明()。

    • A、样品中药物含量低于检出限
    • B、样品中药物含量高于检出限
    • C、实验失败结果无效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在用原子荧光测定化妆品中汞时,采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是微波消解法,空白的荧光强度很大,测定样品时也经常出现信号溢出的情况,不知是什么原因?


    正确答案:一、空白的荧光强度很大有可能是试剂污染,或者是灯电流和负高压设定值太高。测定样品时出现信号溢出说明你的样品中汞含量相当的高,管路被污染了。
    建议
    1.用盐酸或硝酸多多清洗管路。
    2.化妆品特别是杂牌的化妆品汞含量一般都很高,在上仪器前最好增大稀释倍数,防止管路的污染。
    二、可能是样品本身浓度就高。或者是取样消解时取太多了。

  • 第20题:

    定量荧光分析的样品有3种,即()。

    • A、标准原油样品、钻井液样品和正式样品
    • B、岩心样品、岩屑样品和钻井液样品
    • C、空白溶剂样品、正式样品和标准原油样品
    • D、一次分析、二次分析和标准原油样品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今天在做完铜的标准曲线(浓度分别为0.1、0.2、0.4、0.8、1.2、1.6、2.0 ppm)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就是说绘制完工作曲线后进行测定样品前,在测定空白时,就有0.03左右的吸收值,导致样品空白值达到0.35-0.40之间,而进行归零后,样品空白值只有0.05左右。没有归零前,对标准样品进行测定,其值会越来越高(同一标准样品);而进行归零后,其测定值基本稳定。请教大家有没有遇到过此类问题?如何解决?


    正确答案:好好检查下是不是仪器污染,把进样管换一根,清洗下燃烧头,雾化器,重新倒入新的去离子水冲洗并水封

  • 第22题:

    做火焰原子吸收的曲线空白是应该用去离子水,样品空白是用1%的硝酸吗?我用的是热电M6机子,经常会遇到样品空白低过曲线空白,然后仪器自动校正浓度,结果样品空白会成负值,样品浓度减掉样品空白后浓度就会变大,有时就超标了,后来我们就直接用1%的硝酸做曲线空白,不做样品空白,这样就不会出现前面的情况。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合适


    正确答案: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标准曲线法的标准系列的处理方法应是和样品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肯定会引入误差,如果误差大到超出范围了的话,是不可以用的。也就是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存在曲线空白和样品空白的说法。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是因为两者间的误差不大,在数理分析上来说两者是一样的。所以可以这么用。至于结果是正的还是负的,并没有区别,关键就是两者间能不能满足我们的分析所要求的准确度。如果满足不了,那么就要让标准系列和样品完全一样的处理。

  • 第23题:

    问答题
    做火焰原子吸收的曲线空白是应该用去离子水,样品空白是用1%的硝酸吗?我用的是热电M6机子,经常会遇到样品空白低过曲线空白,然后仪器自动校正浓度,结果样品空白会成负值,样品浓度减掉样品空白后浓度就会变大,有时就超标了,后来我们就直接用1%的硝酸做曲线空白,不做样品空白,这样就不会出现前面的情况。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合适

    正确答案: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标准曲线法的标准系列的处理方法应是和样品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肯定会引入误差,如果误差大到超出范围了的话,是不可以用的。也就是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存在曲线空白和样品空白的说法。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是因为两者间的误差不大,在数理分析上来说两者是一样的。所以可以这么用。至于结果是正的还是负的,并没有区别,关键就是两者间能不能满足我们的分析所要求的准确度。如果满足不了,那么就要让标准系列和样品完全一样的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