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异同。”相关问题
  • 第1题:

    多选题
    罪过是指(  )。
    A

    仅指犯罪的故意

    B

    仅指犯罪的过失

    C

    犯罪的故意、过失

    D

    犯罪的故意、过失、目的和动机


    正确答案: C,B
    解析:
    犯罪主观方面是人的心理态度,以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结果为内容。在外延上包括罪过、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其中,罪过,即指犯罪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所持的故意或者过失心理态度,是犯罪主观方面的最主要的内容,具体包括故意与过失。目的和动机属于罪过之外的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

  • 第2题:

    单选题
    盗窃罪属于(  )。
    A

    故意和过失犯罪

    B

    过失犯罪

    C

    故意犯罪

    D

    故意或过失犯罪


    正确答案: D
    解析:
    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表明明知“非法占有”的结果而希望其发生,为故意犯罪。

  • 第3题:

    问答题
    简述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异同。

    正确答案: 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犯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状态。
    过失与故意均统一于罪过的概念之下,故二者具有相同之处:过失与故意都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都说明行为人对法益的保护持背反态度。但是,两者也有区别:
    (1)过失与故意是两种不同的罪过形式,各自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具体内容不同,过失所反映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
    (2)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
    (3)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