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真的会在中国降临?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1%,比上月上涨1.2%,达到2003年的最高水平。200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0.7%。前三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8.5%。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4%o主要产品中,原油价格上涨24.9%;钢材价格继续上涨,中厚钢板上20.3%,薄钢板上涨土3.1%,线材上涨1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5%等。也就是说,无论是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扬,还是消费品价格的上

题目

通货膨胀真的会在中国降临?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1%,比上月上涨1.2%,达到2003年的最高水平。200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0.7%。前三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8.5%。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4%o主要产品中,原油价格上涨24.9%;钢材价格继续上涨,中厚钢板上20.3%,薄钢板上涨土3.1%,线材上涨1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5%等。也就是说,无论是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扬,还是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好像向市场透露一个信息,困扰国内经济多年的通货紧缩已经开始缓解,而通货膨胀有可能降临中国。 从2003年国内的经济形势来看,主要表现为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投资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51亿元,同比增长30.5%,比去年同加快8.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2001年和2002年的15.1%和21.5%,是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这些投资基本上集中投向少数几个行业,如汽车与房地产开发投资。还有少数国有大中型和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如钢铁业投资增长150%/纺织业投资增长626%,均达到了空前水平。而投资快速增长,需求旺盛,导致相关商品及至原材料/燃料等供应不足,是拉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二是2003年以来银行超高速的增长。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1.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7%;狭义货币.(M1)余额7.9万亿元,增长18.5%;流通中现金(MO)余额1.8万亿元,增长12.8%。广义货币M2增幅高于GDP增幅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之和11.5个百分点。同时,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383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975亿美元,远超出同期91亿美元的进出口顺差与402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之和。这些时期存款也大幅持续快速增长。到9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088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6.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5万亿元。而这些都是诱导货币供应过量,通货膨胀率攀升的重要因素。 三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也是影响国内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其中75%左右可能由国家能源价格采解释,而国内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大约50%左右也可以由国际能源价格来解释。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就此指出,中国对原材料和物料的需求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拉动国际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 假如说我国真的发生了通货膨胀,请说明应采取什么的政策措施?


相似考题

1.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01~105 题。2010年6月份,某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1.7%。其中,城市下降1.8%,农村下降1.4%;食品价格下降1.1%,非食品价格下降1.9%;消费品价格下降1.8%,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3%。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5月份下降0.5%;食品价格下降1.3%,其中鲜菜价格下降9.5%,鲜蛋价格下降0.5%。1.食品类价格同比下降1.1%。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15.4%,鲜菜价格上涨17.60,粮食价格上涨5.1%,油脂价格下降21.50,水产品价格下降0.8%,鲜果价格上涨19.9%,鲜蛋价格上涨0.2%,调味品价格上涨3.1%。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2%。其中,烟草价格上涨0.3%,酒类价格上涨2.80。3.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2.3%。其中,服装价格下降2.5%。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1%。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2.1%,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5.1%。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0.9%。其中,西药价格上涨1.2%,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0.9%。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2.4%。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2.4%,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下降6.6%,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1.3%,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1%,市区公共交通费价格上涨0.4%;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8%。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7%。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上涨1.6%,文娱费价格上涨1.5%,旅游价格下降2.2%,文娱用耐用消费及服务价格下降10.0%。8.居住类价格同比下降5.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下降5.2%,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下降0.8%,租房价格上涨1.1%。第 101 题 在该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中,2009年6月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比重约为( )。A.25%B.33%C.50%D.75%

2.一、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 121~125题。2006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2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6年2月份比1月份上涨1.0%。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同期上涨2.4%。从八大类别看,2004年2月份同2005年2月份相比: 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8%,油脂价格上涨17.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5.4%,鲜蛋价格上涨30.O%,水产品价格上涨3.4%,鲜菜价格下降10.4%,鲜果价格上涨7.8%,调味品价格上涨3.9%。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烟草价格上涨1.1%,酒类价格上涨3.2%。 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2.2%,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西药价格下降1.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4%。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0.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0%,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3.2%;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1.0%,教材参考书下降0.9%,文娱费价格上涨3.0%,旅游价格上涨6.5%,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5%。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4%。121.下列选项中,价格同比上涨比率最高的是( )。A.消费品价格B.食品价格C.服务项目价格D.非食品价格

3.2010年6月份,某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1.7%.其中,城市下降1.8%,农村下降1.4%;食品价格下降1.1%,非食品价格下降1.9%;消费品价格下降1.8%,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3%.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5月份下降0.5%;食品价格下降1.3%,其中鲜菜价格下降9.5%,鲜蛋价格下降0.5%.1.食品类价格同比下降1.1%.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15.4%,鲜菜价格上涨 17.6%,粮食价格上涨5.1%,油脂价格下降21.5%,水产品价格下降0.8%,鲜果价格上涨 19.9%,鲜蛋价格上涨0.2%,调味品价格上涨3.1%.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2%.其中,烟草价格上涨0.3%,酒类价格上涨2.8%.3.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2.3%.其中,服装价格下降2.5%.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1%.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2.1%,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5.1%.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0.9%.其中,西药价格上涨1.2%,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0.9%.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2.4%.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2.4%,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下降6.6%,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1.3%,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1%,市区公共交通费价格上涨0.4%;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8%.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7%.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上涨1.6%,文娱费价格上涨1.5%,旅游价格下降2.2%,文蜈用耐用消费及服务价格下降10.O%.8.居住类价格同比下降5.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下降5.2%,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下降0.8%,租房价格上涨1.1%.在该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中,2009年6月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比重约为().A.25%B.33%C.50%D.75%

4.根据材料回答 132~136 题。2006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2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份比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6年2月份比1月上涨1.0%。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同期上涨2.4%。从八大类别看,2006年2月份同2005年2月份相比: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8 %,油脂价格上涨17.4 %,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5.4%,鲜蛋价格上涨30.0%,水产品价格上涨3.4%,鲜菜价格下降10.4%,鲜果价格上涨7.8%,调味品价格上涨3.9%。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烟草价格上涨1.1%,酒类价格上涨3.2%。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2.2%,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西药价格下降1.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4%0。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0.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0%,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3.2%;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1.0%,教材参考书下降0.9%,文娱费价格上涨3.0%,旅游价格上涨6.5%,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5%。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4%。第12题:下列选项中,价格同比上涨比率最高的是( )。A.消费品价格B.食品价格C.服务项目价格D.非食品价格

更多“通货膨胀真的会在中国降临?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1%,比上月上涨1.2%,达到2003年的最高水平。200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0.7%。前三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8.5%。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4%o主要产品中,原油价格上涨24.9%;钢材价格继续上涨,中厚钢板上20.3%,薄钢板上涨土3.1%,线材上涨1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5%等。也就是说,无论是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扬,还是消费品价格”相关问题
  • 第1题: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1—195题。

    2010年6月份,某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1. 7%。其中,城市下降1.8%,农村下降1.4%;食品价格下降1.1%,非食品价格下降1.9%;消费晶价格下降1.8%,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3%。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5月份下降0.5%;食品价格下降1. 3%,;其中鲜菜价格下降9. 5%,鲜蟹价格下降0.5%。

    1、食品类价格同比下降1. 1%。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15. 4%,鲜菜价格上涨17.6%,粮食价格上涨5.1%,油脂价格下降21. 5%,水产品价格下降0.8%,鲜果价格上涨19. 9%,鲜蛋价格上涨0.2%,调味品价格上涨3.1%。

    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 2%。其中,烟草价格上涨0.3%,酒类价格上涨2.8%。

    3、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2.3%。其中,服装价格下降2. 5%。

    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1%。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2.1%,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5.1%。

    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0.9%。其中,西药价格上涨1. 2%,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0.9%。

    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2.4%。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2.4%,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下降6. 6%,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1.3%,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1%,市区公共交通费价格上涨0. 4%;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 8%。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o、7%。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上涨1.6%、文娱费价格上涨1. 5%,旅游价格下降2.2%,文娱用耐用消费及服务价格下降10.0%。

    8、居住类价格同比下降5.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下降5. 2%,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下降0. 8%,租房价格上涨1.1%。

    在该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中,2009年6月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比重约为( )。

    A.25%

    B.33%

    C.50%

    D.75%


    正确答案:D
    D[解析]由“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1. 7%,其中城市下降1.8%,农村下降1. 4%”。可设2009年6月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比重为x,则有:1. 8%x+l. 4%×(l–x)=1. 7%,x=75%。排除A、    B、C项,选D。

  • 第2题: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7%,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5%。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3%。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7.1%,二手住宅价格上涨6.2%;房屋租赁价格上涨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008年,我国所有消费品价格均呈上涨趋势
    B. 2008年,农村居民交通和通信价格涨势低于城市
    C.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涨幅最大
    D. 2008年,全国衣着消费额低于2007年

    答案:C
    解析:
    A项,2008年的价格是下降的,错误;B项,城市价格下降,农村价格升高,错误;C项,根据表格知,正确;D项,消费额不等同于消费价格,错误。故答案为C。

  • 第3题: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7%,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5%。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3%。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7.1%,二手住宅价格上涨6.2%;房屋租赁价格上涨1.4%。


    2008年,下列价格指标中涨幅最大的是


    A.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
    B. 农产品生产价格
    C. 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
    D.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答案:D
    解析: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为上涨8.9%,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1%,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3%。故答案为D。

  • 第4题: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7%,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5%。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3%。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7.1%,二手住宅价格上涨6.2%;房屋租赁价格上涨1.4%。


    2008年城市居民消费涨幅最小的为


    A. 衣着
    B. 医疗保健及个人
    C.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D. 交通和通信

    答案:B
    解析:
    医疗保健及个人涨幅为2.8%,最小。故答案为B。

  • 第5题:

    初步核算,2011年,山东省实现生产总值(GDP)45429. 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73.8亿元,增长4.0% ;第二产业增加值24037. 4亿元,增长11. 7% ;第三产业增加值17418.0亿元,增长11. 3%。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 9. 2 : 54. 2 : 36. 6 调整为 8. 8 : 52. 9 : 38. 3。人均生产总值 47260 元,增长 9.9%。
    物价总水平得到有效调控。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指数呈现“倒V型”走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 0%。其中,城市上涨4. 7%,农村上涨5. 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 5%,消费品价格上涨5.6%。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全面上涨。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3. 2个百分点,仍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居住类价格上涨5. 8%,拉动 价格总水平上涨1.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 6. 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 2%。

    根据材料,山东省2011年的下列指标中增幅最大的是( )。

    A.全年居民消费价格
    B.服务项目价格
    C.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D.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答案:C
    解析:
    根据文字资料的第二段可知,山东省201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5. 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 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 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 9.2%。据此可知,本题应选C。

  • 第6题:

    初步核算,2011年,山东省实现生产总值(GDP)45429. 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73.8亿元,增长4.0% ;第二产业增加值24037. 4亿元,增长11. 7% ;第三产业增加值17418.0亿元,增长11. 3%。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 9. 2 : 54. 2 : 36. 6 调整为 8. 8 : 52. 9 : 38. 3。人均生产总值 47260 元,增长 9.9%。
    物价总水平得到有效调控。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指数呈现“倒V型”走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 0%。其中,城市上涨4. 7%,农村上涨5. 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 5%,消费品价格上涨5.6%。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全面上涨。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3. 2个百分点,仍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居住类价格上涨5. 8%,拉动 价格总水平上涨1.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 6. 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 2%。

    2011年山东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中,烟酒、衣着、交通和通信、居住四项指标中,农村高于城市的有( )项。

    A. 0
    B. 1
    C. 2
    D. 3

    答案:C
    解析:
    根据2011年山东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可知,烟酒、衣着、交通和通信、 居住四项指标中,农村高于城市的是交通和通信、居住两项。故本题选C。

  • 第7题:

    一、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2006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2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6年2月份比1月份上涨1.0%。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同期上涨2.4%。
    从八大类别看,2006年2月份同2005年2月份相比:
    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8%,油脂价格上涨17.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5.4%,鲜蛋价格上涨30.0%,水产品价格上涨3.4%,鲜菜价格下降10.4%,鲜果价格上涨7.8%,调味品价格上涨3.9%。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烟草价格上涨1.1%,酒类价格上涨3.2%。
    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2.2%,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西药价格下降1.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4%。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0.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0%,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3.2%;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1.0%,教材参考书下降0.9%,文娱费价格上涨3.0%,旅游价格上涨6.5%,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5%。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4%。

    下列选项中,同比价格涨幅相差最大的是( )


    A. 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与耐用消费品价格
    B. 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与城市间交通费价格
    C. 水、电及燃料价格与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
    D. 鲜果价格与调味品价格

    答案:B
    解析:
    A项涨幅相差为:7.1%-2.2%=4.9%,B项涨幅相差为:10.0%-1.0%=9.0%,C项涨幅相差为:1.6%-5.7%=4.1%,D项涨幅相差为:7.8%-3.9%=3.9%。故答案为B。

  • 第8题:

    一、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2006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2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6年2月份比1月份上涨1.0%。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同期上涨2.4%。
    从八大类别看,2006年2月份同2005年2月份相比:
    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8%,油脂价格上涨17.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5.4%,鲜蛋价格上涨30.0%,水产品价格上涨3.4%,鲜菜价格下降10.4%,鲜果价格上涨7.8%,调味品价格上涨3.9%。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烟草价格上涨1.1%,酒类价格上涨3.2%。
    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2.2%,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西药价格下降1.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4%。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0.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0%,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3.2%;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1.0%,教材参考书下降0.9%,文娱费价格上涨3.0%,旅游价格上涨6.5%,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5%。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4%。

    下列选项中,价格同比有所下降的是( )


    A.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
    B. 居住类价格
    C.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
    D.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

    答案:C
    解析:
    从资料中,找出“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8%。故答案为C。

  • 第9题:

    一、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2006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2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6年2月份比1月份上涨1.0%。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同期上涨2.4%。
    从八大类别看,2006年2月份同2005年2月份相比:
    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8%,油脂价格上涨17.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5.4%,鲜蛋价格上涨30.0%,水产品价格上涨3.4%,鲜菜价格下降10.4%,鲜果价格上涨7.8%,调味品价格上涨3.9%。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烟草价格上涨1.1%,酒类价格上涨3.2%。
    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2.2%,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西药价格下降1.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4%。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0.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0%,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3.2%;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1.0%,教材参考书下降0.9%,文娱费价格上涨3.0%,旅游价格上涨6.5%,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5%。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4%。

    下列选项中,价格同比上涨比率最高的是( )


    A. 消费品价格
    B. 食品价格
    C. 服务项目价格
    D. 非食品价格

    答案:B
    解析:
    直接从第一段文字得出,食品价格上涨6.0%,为最高。故答案为B。

  • 第10题:

    通货膨胀真的会在中国降临?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1%,比上月上涨1.2%,达到2003年的最高水平。200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0.7%。前三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8.5%。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4%o主要产品中,原油价格上涨24.9%;钢材价格继续上涨,中厚钢板上20.3%,薄钢板上涨土3.1%,线材上涨1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5%等。也就是说,无论是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扬,还是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好像向市场透露一个信息,困扰国内经济多年的通货紧缩已经开始缓解,而通货膨胀有可能降临中国。 从2003年国内的经济形势来看,主要表现为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投资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51亿元,同比增长30.5%,比去年同加快8.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2001年和2002年的15.1%和21.5%,是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这些投资基本上集中投向少数几个行业,如汽车与房地产开发投资。还有少数国有大中型和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如钢铁业投资增长150%/纺织业投资增长626%,均达到了空前水平。而投资快速增长,需求旺盛,导致相关商品及至原材料/燃料等供应不足,是拉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二是2003年以来银行超高速的增长。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1.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7%;狭义货币.(M1)余额7.9万亿元,增长18.5%;流通中现金(MO)余额1.8万亿元,增长12.8%。广义货币M2增幅高于GDP增幅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之和11.5个百分点。同时,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383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975亿美元,远超出同期91亿美元的进出口顺差与402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之和。这些时期存款也大幅持续快速增长。到9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088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6.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5万亿元。而这些都是诱导货币供应过量,通货膨胀率攀升的重要因素。 三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也是影响国内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其中75%左右可能由国家能源价格采解释,而国内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大约50%左右也可以由国际能源价格来解释。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就此指出,中国对原材料和物料的需求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拉动国际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 试说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正确答案: 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1)一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经济成长:
    在增长所需资金积累有限情况下,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引起的通货膨胀会促进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可对增加富人收入,而富人的储蓄倾向又大于穷人,从而提高了社会平均储蓄倾向,增加了投资比例,有利于增长;通货膨胀出现后,企业利润相应提高,会刺激私人投资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成长:
    通货膨胀使人们不愿意储蓄和购买债券,就减少了储蓄,抑制投资,不利于经济增长;较长时期的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从而资金流向生产性部门的比重下降,不利于经济长期增长;通货膨胀持续一定时期后,政府可能迫于公众舆论压力而采取紧缩的经济政策,造成随之而采的经济衰退,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 第11题:

    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2%,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8.5%。针对这种现状,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降低利率
    • B、卖出国库券
    • C、降低法定准备率
    • D、降低贴现率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问答题
    通货膨胀真的会在中国降临?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1%,比上月上涨1.2%,达到2003年的最高水平。200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0.7%。前三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8.5%。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4%o主要产品中,原油价格上涨24.9%;钢材价格继续上涨,中厚钢板上20.3%,薄钢板上涨土3.1%,线材上涨1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5%等。也就是说,无论是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扬,还是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好像向市场透露一个信息,困扰国内经济多年的通货紧缩已经开始缓解,而通货膨胀有可能降临中国。 从2003年国内的经济形势来看,主要表现为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投资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51亿元,同比增长30.5%,比去年同加快8.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2001年和2002年的15.1%和21.5%,是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这些投资基本上集中投向少数几个行业,如汽车与房地产开发投资。还有少数国有大中型和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如钢铁业投资增长150%/纺织业投资增长626%,均达到了空前水平。而投资快速增长,需求旺盛,导致相关商品及至原材料/燃料等供应不足,是拉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二是2003年以来银行超高速的增长。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1.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7%;狭义货币.(M1)余额7.9万亿元,增长18.5%;流通中现金(MO)余额1.8万亿元,增长12.8%。广义货币M2增幅高于GDP增幅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之和11.5个百分点。同时,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383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975亿美元,远超出同期91亿美元的进出口顺差与402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之和。这些时期存款也大幅持续快速增长。到9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088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6.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5万亿元。而这些都是诱导货币供应过量,通货膨胀率攀升的重要因素。 三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也是影响国内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其中75%左右可能由国家能源价格采解释,而国内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大约50%左右也可以由国际能源价格来解释。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就此指出,中国对原材料和物料的需求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拉动国际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 结合本案例,说明通货膨胀是否会降临到中国?

    正确答案: 这次价格的上涨基本上是发生在生产资料及农产品上,主要发生在那些过度投资的房地产业上。即投资过热所导致的资产价格过热及资产价格的上涨。或者说,当前价格上涨的态势主要来自投资的高增长,而投资的高增长又是地方政府的驱动、银行扩大信贷的结果。而国内的投资过热,除了引发商品房销售和汽车消费快速增长外,其消费品的增长都不大,有些行业如餐饮业零售额业增长幅度还有所回落。至于食品与服务项目价格保持适度上涨范围内,但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均下降2%以上。这也表明国内的消费市场仍然处于最终需求不足、中间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投资过热进一步加剧,尽管在目前来看这些企业或行业效益不错,但是如果投资过剩,一些行业泡沫将泛起(如房地产、汽车),这必然会造成大量产品过剩;同时,在这种投资过热的情况下,如果银行信贷过度地向大企业、大项目集中,那些手中资金过于充沛的大企业就会盲目投资、滥用贷款甚至违法挪用等问题,从而导致重复建设、国内产业结构失衡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的问题。可以说,目前这样的投资过热,不仅通货膨胀会离之遥远,而且会导致进—步严重的通货紧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121-125的问题

    2006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2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 3.2%;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份比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6年2月份比1月份上涨1.0%。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同期上涨2.4%。

    从八大类别看,2006年2月份同2005年2月份相比:

    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8%,油脂价格上涨17.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5.4%,鲜蛋价格上涨30.0%,水产品价格上涨3.4%,鲜菜价格下降10.4%,鲜果价格上涨 7.8%,调味品价格上涨3.9%。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烟草价格上涨1.1%,酒类价格上涨3.2%。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2.2%,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西药价格下降1.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 2.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v。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4%。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 10.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0%,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3.2%;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1.0%,教材参考书下降0.9%,文娱费价格上涨3.0%,旅游价格上涨6.5%,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5%。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4%。

    下列选项中,价格同比上涨比率最高的是( )。

    A.消费品价格

    B.食品价格

    C.服务项目价格

    D.非食品价格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答案为B。2006年2月与2005年2月相比,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3.0%,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0%,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上涨1.8%,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

  • 第14题:

    2014年1月份,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下降0.7%。其中,酒类价格下降2.0%,烟草价格上涨0.2%。衣着价格同比上涨1.9%。其中,衣着加工服务费价格上涨5.3%。服装价格上涨2.0%,鞋类价格上涨1.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5%。其中,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9.2%,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1.1%。其中,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4.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1.1%,西药价格上涨0.6%,医疗器具及用品价格上涨0.3%。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8%,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0.6%,通信工具价格下降5.9%,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旅游价格上涨14.9%,教育服务价格上涨2.6%,文娱费价格上涨2.1%,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价格下降3.3%。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8%。其中,住房租金价格上涨4.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1.7%,水、电、燃料价格上涨1.2%。根据上述资料,价格出现下降的商品具体有多少项?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
    根据第二篇材料可知,价格出现下降的商品有酒类、通信工具、交通工具和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价格,共4个,选C。

  • 第15题: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7%,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5%。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3%。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7.1%,二手住宅价格上涨6.2%;房屋租赁价格上涨1.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农村居民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城市
    B. 与城市相比,农村衣着类消费品价格降幅较小
    C. 与城市相比,农村交通和通信费需求更大
    D. 城市和农村鲜蛋价格涨幅趋同

    答案:C
    解析:
    项,涨幅和降幅是相对量,而需求是绝对量,表格提供的数据并不能说明农村交通和通信消费需求更大。故答案为C。

  • 第16题: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7%,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5%。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3%。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7.1%,二手住宅价格上涨6.2%;房屋租赁价格上涨1.4%。



    2004—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涨幅为


    A. 3.48%
    B. 3.58%
    C. 3.83%
    D. 4.47%

    答案:B
    解析:
    2004年~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涨幅为3.58% 。故答案为B。

  • 第17题:

    初步核算,2011年,山东省实现生产总值(GDP)45429. 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73.8亿元,增长4.0% ;第二产业增加值24037. 4亿元,增长11. 7% ;第三产业增加值17418.0亿元,增长11. 3%。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 9. 2 : 54. 2 : 36. 6 调整为 8. 8 : 52. 9 : 38. 3。人均生产总值 47260 元,增长 9.9%。
    物价总水平得到有效调控。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指数呈现“倒V型”走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 0%。其中,城市上涨4. 7%,农村上涨5. 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 5%,消费品价格上涨5.6%。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全面上涨。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3. 2个百分点,仍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居住类价格上涨5. 8%,拉动 价格总水平上涨1.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 6. 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 2%。

    与2010年相比,山东省2011年的GDP总量增加值最接近( )元。

    A. 4951. 8 万
    B. 4465.1 万
    C. 4951. 8 亿
    D. 4465.1 亿

    答案:D
    解析:

  • 第18题:

    初步核算,2011年/山东省实现生产总值(GDP)454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6. 9%。其 中,第产业増加值3973. 8亿元,增长4. 0% ;第工产业增加值24037. 4亿元,增长11. 7% ;第 三产业增加值17418.0亿元,增长11. 3%。产业结构谪整稳步推进,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 9.2 :54.2 :36.6调整为8.8:52.9 : 38,'3。人均生产总值 47260 元,增长 9. 9%。
    物价总水平得到有效调控。居民消f价格月度指数呈现“倒v型”走势,全年居民消费价 格上涨5. 0%。其中,城市上涨4. 7%,农村上涨5.9% 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 5%,消费品价格 上涨5. 6%。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全面上涨。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 3%,拉动价格 总水平上涨3. 2个百分点,仍是房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居住类价格上涨5. 8%,拉动 价格总水平上涨1.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 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2%。

    2011年山东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中,烟酒、衣着、交通和通信、居住四项指标中t农村髙 于城市的有( )项。
    A. 0 B. 1 C. 2D. 3


    答案:C
    解析:
    C [解析]根据2011年山东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可知,烟酒、衣着、交通¥通信、 居住四项指标中,农村高于城市的是史通和通信、居住两项。故本题选C。

  • 第19题:

    一、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2006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2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6年2月份比1月份上涨1.0%。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同期上涨2.4%。
    从八大类别看,2006年2月份同2005年2月份相比:
    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8%,油脂价格上涨17.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5.4%,鲜蛋价格上涨30.0%,水产品价格上涨3.4%,鲜菜价格下降10.4%,鲜果价格上涨7.8%,调味品价格上涨3.9%。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烟草价格上涨1.1%,酒类价格上涨3.2%。
    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2.2%,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西药价格下降1.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4%。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0.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0%,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3.2%;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1.0%,教材参考书下降0.9%,文娱费价格上涨3.0%,旅游价格上涨6.5%,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5%。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4%。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Ⅰ 同比上涨最高的是鲜蛋价格;Ⅱ 各类药品的价格与2005年同比都有所上涨; Ⅲ 纺织品价格同比上涨3.1%;Ⅳ 目前的交通费达到了2元/次;( )


    A. Ⅰ
    B. Ⅰ、Ⅳ
    C. Ⅱ、Ⅲ
    D. 全部正确

    答案:A
    解析:
    项叙述正确,鲜蛋同比上涨30.0%,为最高。选项B与资料给出的信息相反。C项纺织品信息没有资料。D项交通费达2元/次,缺乏依据。故答案为A。

  • 第20题:

    一、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2006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2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6年2月份比1月份上涨1.0%。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同期上涨2.4%。
    从八大类别看,2006年2月份同2005年2月份相比:
    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8%,油脂价格上涨17.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5.4%,鲜蛋价格上涨30.0%,水产品价格上涨3.4%,鲜菜价格下降10.4%,鲜果价格上涨7.8%,调味品价格上涨3.9%。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烟草价格上涨1.1%,酒类价格上涨3.2%。
    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2.2%,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西药价格下降1.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4%。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0.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0%,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3.2%;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1.0%,教材参考书下降0.9%,文娱费价格上涨3.0%,旅游价格上涨6.5%,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5%。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4%。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能够推出的是( )Ⅰ 2006年4月份,蛋类的价格将有所回调;Ⅱ 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了1元;Ⅲ 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是由于国家对教育收费进行了控制;Ⅳ 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与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趋势相同;( )


    A. Ⅰ、Ⅱ
    B. Ⅰ、Ⅳ
    C. Ⅳ
    D. Ⅰ、Ⅱ、Ⅲ、Ⅳ

    答案:C
    解析:
    根据资料,Ⅰ内容难以推出,即蛋类价格有所回调难以预测,同理,Ⅱ、Ⅲ也难以推出,只有C项,推出正确即“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2.5%,与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相同。故答案为C。

  • 第21题:

    通货膨胀真的会在中国降临?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1%,比上月上涨1.2%,达到2003年的最高水平。200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0.7%。前三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8.5%。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4%o主要产品中,原油价格上涨24.9%;钢材价格继续上涨,中厚钢板上20.3%,薄钢板上涨土3.1%,线材上涨1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5%等。也就是说,无论是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扬,还是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好像向市场透露一个信息,困扰国内经济多年的通货紧缩已经开始缓解,而通货膨胀有可能降临中国。 从2003年国内的经济形势来看,主要表现为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投资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51亿元,同比增长30.5%,比去年同加快8.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2001年和2002年的15.1%和21.5%,是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这些投资基本上集中投向少数几个行业,如汽车与房地产开发投资。还有少数国有大中型和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如钢铁业投资增长150%/纺织业投资增长626%,均达到了空前水平。而投资快速增长,需求旺盛,导致相关商品及至原材料/燃料等供应不足,是拉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二是2003年以来银行超高速的增长。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1.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7%;狭义货币.(M1)余额7.9万亿元,增长18.5%;流通中现金(MO)余额1.8万亿元,增长12.8%。广义货币M2增幅高于GDP增幅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之和11.5个百分点。同时,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383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975亿美元,远超出同期91亿美元的进出口顺差与402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之和。这些时期存款也大幅持续快速增长。到9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088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6.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5万亿元。而这些都是诱导货币供应过量,通货膨胀率攀升的重要因素。 三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也是影响国内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其中75%左右可能由国家能源价格采解释,而国内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大约50%左右也可以由国际能源价格来解释。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就此指出,中国对原材料和物料的需求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拉动国际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 解释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当消费者、企业主、政府的总支出超过可得到的总供给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能对物价水平产生需求拉上作用的有两个方面:
    ①实际因素,主要分析投资。由于投资需求增加,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被打破,物价水平上升。
    ②货币因素。货币供给过多,使物价水平上涨。这两者往往结合起来。

  • 第22题:

    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1.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1.8%。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约()。

    • A、1%
    • B、2%
    • C、3%
    • D、4%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多选题
    通货膨胀中的物价上涨具有的特点有()。
    A

    价格水平持续地上涨

    B

    价格水平显著地上涨

    C

    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D

    能源价格上涨

    E

    消费品价格上涨


    正确答案: A,D
    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通货膨胀真的会在中国降临?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1%,比上月上涨1.2%,达到2003年的最高水平。200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0.7%。前三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8.5%。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4%o主要产品中,原油价格上涨24.9%;钢材价格继续上涨,中厚钢板上20.3%,薄钢板上涨土3.1%,线材上涨1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5%等。也就是说,无论是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扬,还是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好像向市场透露一个信息,困扰国内经济多年的通货紧缩已经开始缓解,而通货膨胀有可能降临中国。 从2003年国内的经济形势来看,主要表现为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投资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51亿元,同比增长30.5%,比去年同加快8.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2001年和2002年的15.1%和21.5%,是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这些投资基本上集中投向少数几个行业,如汽车与房地产开发投资。还有少数国有大中型和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如钢铁业投资增长150%/纺织业投资增长626%,均达到了空前水平。而投资快速增长,需求旺盛,导致相关商品及至原材料/燃料等供应不足,是拉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二是2003年以来银行超高速的增长。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1.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7%;狭义货币.(M1)余额7.9万亿元,增长18.5%;流通中现金(MO)余额1.8万亿元,增长12.8%。广义货币M2增幅高于GDP增幅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之和11.5个百分点。同时,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383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975亿美元,远超出同期91亿美元的进出口顺差与402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之和。这些时期存款也大幅持续快速增长。到9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088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6.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5万亿元。而这些都是诱导货币供应过量,通货膨胀率攀升的重要因素。 三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也是影响国内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其中75%左右可能由国家能源价格采解释,而国内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大约50%左右也可以由国际能源价格来解释。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就此指出,中国对原材料和物料的需求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拉动国际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 假如说我国真的发生了通货膨胀,请说明应采取什么的政策措施?

    正确答案: 各国政府都将抑制通货膨胀作为自己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之一,但同样作为调控、目标的充分就业与抑制通货膨胀间却存在着矛盾,在采取政策时必须平衡二者关系。对不同的通货膨胀,可采取如下措施:
    (1)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主要是用来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它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2)紧缩性的收入政策。要抑制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应该采取紧缩性的收入政策。紧缩性的收入政策是指通过限制各种要素的收入增长率和调整收入结构,从而限制物价上涨的政策。
    (3)人力政策。.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根源是市场的不完全性,由于资源完全缺乏流动性而造成某些部门的高货币工资率在通货膨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有必要采取人力政策。人力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主要内容有:
    第一,劳动力再训练;
    第二,移民;
    第三,提供就业信息。
    (4)汇率及贸易政策。在开放的经济中,通过外汇收支的调节作用,也可协调社会总供求的矛盾。根据材料,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应是需求拉动的,因而可以采取第一种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