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规划布局特定和建筑艺术:
天坛占地273公顷,建筑布局呈"回"字形,由两道坛墙分成内坛、外坛两大部分。外坛墙总长6416米,内坛墙总长3292米。最南的围墙呈方型,象征地,最北的围墙呈半圆型,象征天,北高南低,这既表示天高地低,又表示"天圆地方"。天坛的主要建筑物集中在内坛中轴线的南北两端,其间由一条宽阔的丹陛桥相连结,由南至北分别为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和皇乾殿等;另有神厨、宰牲亭和斋宫等建筑和古迹。天坛设计巧妙,色彩调和,建筑艺术高超,是中国非常出色的古建筑之一。
文化内涵:
(一)天坛是华夏文明的积淀之一。
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把礼仪和祭祀乐舞,无不依据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的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至。各朝各代均建坛祭天,而北京天坛是完整保存下来的仅有一例,是古人的杰作。
(二)天坛建筑处处展示中国古代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圜丘的尺度和构件的数量集中并反复使用“九”这个数字,以象征“天”和强调与“天”的联系。天坛祈年殿以圆形、以蓝色象征天,殿内大柱及开间又分别离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和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古代一天分十二时辰,每时辰合两小时)以及象征天上的星座——恒星等。处处“象天法地”是古代“明堂”(中国古代帝王专用的一种礼制建筑,处处象天法地)式建筑仅存的一例,是中国古文化的载体。
(三)天坛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炉,是古代精品代表作。
天坛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祈年殿、皇穹宇是木制构件、圆形平面、形体巨大、工艺精制、构思巧妙的殿宇,是中国古建中罕见的实例。天坛又以大面积树林和丰富的植被创造了“天人协和”的生态环境,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生态环境的实物,极具科学价值,是皇家祭坛建筑群中杰出的范例。
建筑轴线北部的构图中心祈年殿,体态雄伟,构架精巧,内部空间层层升高向中心聚拢,外部台基屋檐圆形层层收缩上举,既造成强烈的向上动感,又使人感到端庄、稳重。色彩对比强烈,而不失协调得体。使人步入坛内如踏祥云登临天界。天坛从总体到局部,均是古建佳作,是工艺精品,极具艺术价值,是华夏民族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遗迹和载体。天坛是物化了的古代哲学思想,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更多“试述北京天坛规划布局特点和建筑艺术及文化内涵。”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北京天坛的规划布局,建筑设计特点。


    参考答案:

    规划布局:
    1.背面墙为圆形,南面墙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2.分为两组祭坛,圜丘和祈年殿,两组各有自己的附属建筑。
    3.正门在西面,其余均不设门。
    4.中轴线布局。
    5.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相得益彰,体量对比:祈年殿崇高孤兀,地位上对比:附属建筑原理主。
    6.主体建筑与环境,祈年殿高高在上,超然于林海之上,有超凡出生与天接近之感,除建筑外,遍地柏木,使建筑隐于绿色之中。
    建筑设计特点:
    1.形的象征:圆形的围墙,祭坛,建筑。
    2.色的象征:上层蓝色琉璃屋顶象征天,下层绿色松柏象征万物。
    3.数的特征:以阳数象征天。
    祈年殿:
    1.平面为正方形,上为三重檐圆形攒尖顶,外墙柱12根
    2.依据原型:古代祭祀建筑—明堂
    3.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柱枋隔扇为朱红色,三重青色琉璃,瓦檐,色典纯净,造型注重典雅。
    圜丘:
    1.坛三层。
    2.四周绕以平面和方形墙个各一重,高度不过一米余。


  • 第2题:

    试述企业经营战略的内涵及特点。


    正确答案: 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的环境,严峻挑战的竞争,根据内外环境当前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条件,为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措施、乎段,谋求企业生存和不断发展所作出的总体性、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根据经营战略的内涵,它具有以下特征:
    (1)全局性。
    (2)长远性。
    (3)竞合性。
    (4)纲领性。
    (5)相对稳定性。

  • 第3题:

    试述北京故宫的整体建筑布局特点和建筑特色。


    正确答案: (一)建筑布局
    (1)三朝五门,殿院递进;
    (2)中轴对称,左祖右社;
    (3)前朝后寝,面朝后市。
    (二)建筑特色
    (1)帝王宫闕,民族风格;
    (2)中轴布局,左右对称;
    (3)红墙黄瓦,雕梁画栋;
    (4)高台基,大屋檐,多圆柱;
    (5)屋顶多样,屋脊装饰丰富,等级分明。

  • 第4题:

    建筑的文化内涵说明,建筑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不只是()因素的作用,同时可能更主要地是精神文化因素促成的结果。


    正确答案:物质

  • 第5题:

    简要分析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特点。


    正确答案: 1整体布局仍为环套式,以皇城为中心。
    2中轴线明显,并得到不断强化北京城有一条全长约7.5㎞的中轴线,由外城南门永定门——内城南门正阳门——皇城天安门——端门——紫禁城午门——6门7殿——神武门——景山——地安门。轴线两侧布置天坛、先农坛、社稷坛等礼制建筑群和五府六院等,体量雄伟、色彩鲜明,与周围低矮的青灰瓦顶的民居形成强烈对比。
    3东西向交通不便皇城梗立中央,妨碍了东西交通。
    4道路系统继承了元代“干道——胡同”模式干道以南北向为主,胡同以东西向为主,胡同间划分宅基地,从而形成了一种有规律的街巷布置和独特的城市肌理。
    5商业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于皇城四侧。

  • 第6题:

    填空题
    建筑的文化内涵说明,建筑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不只是()因素的作用,同时可能更主要地是精神文化因素促成的结果。

    正确答案: 物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北京天坛是世界级的建筑艺术的珍品之一,建成于()
    A

    1400年

    B

    1420年

    C

    1438年

    D

    1452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论述天坛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和设计方法。

    正确答案: ①天坛的规制仍存明初天地合祭的痕迹,北面两角墙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②整个建筑组群有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总面积280公顷。
    ③由于传统礼制关系,天坛位于大街东侧,主要入口设在西面。
    ④按使用性质分为四组,南部有祭天圜丘及附属建筑;北部以祈祷丰年的祈年殿为主体;内围墙西门内南侧为斋宫;外围墙西门内建有饲养祭祀用牲畜的牺牲所和舞乐人员居住的神乐署。
    建筑特点:
    ①建筑设计遵循严格的思想要求,在艺术上表现天的崇高.神圣和皇帝与天之间的密切关系。(圆形平面.附会天为“阳”使用奇数,屋面使用蓝色琉璃瓦)
    ②在空间组织上,通过轴线及空间对比手法的运用,明确突出主体。
    ③大片的松柏在创造肃穆.静谧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论述明清北京天坛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和设计方法。

    正确答案: 总体布局:天坛位于北京城正阳门外东南,占地面积273公顷,是世界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由两个坛组成,南部是圜丘坛,北部是祈谷坛。整体布局呈“回”字形,北圆南方,象征着天圆地方,其建筑特点可以用一组数字概括:“一、三、五、七、九”。一条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有昭亨门-圜丘坛-皇穹宇-成贞门-丹陛桥-南砖门-祈年门-祈年殿-皇乾殿-北天门。三道坛墙:内坛墙、外坛墙、分割圜丘坛与祈谷坛之间的东西坛墙。五组建筑:圜丘坛建筑群、祈谷坛建筑群、斋宫建筑群、神乐署建筑群、牺牲所建筑群。七星石:祈谷坛东侧的七星石。九座坛门:天坛西侧外坛墙上有祈谷坛门和圜丘坛门,祈谷坛有东天门、西天门、北天门,圜丘坛有泰元门、昭亨门、广利门、成贞门。
    天坛的总体布局蕴涵着中国古代规划设计大型建筑组群的杰出意匠:1)它以超大规模的占地,突出天坛环境的恢宏壮阔2)它以大片满铺的茂密翠柏,渲染天坛坛区的恢宏壮阔3)它以圜丘坛、祈谷坛两组有限的建筑体量,通过丹陛桥的连接,组成超长的主轴线,控制住超大的坛区空间4)它以高高突起的圜丘坛、祈谷坛和丹陛桥,提升人的视点,拓展人的看天视野,显现天穹的分为开阔,造就天的崇高、旷达、神圣的境界5)它通过一些列数的象征、方位的象征、色彩的象征和“天圆地方”之类的图形象征,充分显现崇天的意识6)它还特意把皇帝居住的斋宫置于主轴线旁边的侧位,置于坐西朝东的偏方位,以皇帝低于昊天上帝的建筑体制,强调出“天子”与“天”的亲缘关系。可以说,经历明清两代扩建、改建的北京天坛,堪称中国古典范性的建筑组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北京天坛的规划布局,建筑设计特点。

    正确答案: 规划布局:
    1.背面墙为圆形,南面墙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2.分为两组祭坛,圜丘和祈年殿,两组各有自己的附属建筑。
    3.正门在西面,其余均不设门。
    4.中轴线布局。
    5.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相得益彰,体量对比:祈年殿崇高孤兀,地位上对比:附属建筑原理主。
    6.主体建筑与环境,祈年殿高高在上,超然于林海之上,有超凡出生与天接近之感,除建筑外,遍地柏木,使建筑隐于绿色之中。
    建筑设计特点:
    1.形的象征:圆形的围墙,祭坛,建筑。
    2.色的象征:上层蓝色琉璃屋顶象征天,下层绿色松柏象征万物。
    3.数的特征:以阳数象征天。
    祈年殿:
    1.平面为正方形,上为三重檐圆形攒尖顶,外墙柱12根
    2.依据原型:古代祭祀建筑—明堂
    3.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柱枋隔扇为朱红色,三重青色琉璃,瓦檐,色典纯净,造型注重典雅。
    圜丘:
    1.坛三层。
    2.四周绕以平面和方形墙个各一重,高度不过一米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北京的物质文化遗产有()、()、()、()、天坛。

    正确答案: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长城,颐和园,故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要分析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特点。

    正确答案: 1整体布局仍为环套式,以皇城为中心。
    2中轴线明显,并得到不断强化北京城有一条全长约7.5㎞的中轴线,由外城南门永定门——内城南门正阳门——皇城天安门——端门——紫禁城午门——6门7殿——神武门——景山——地安门。轴线两侧布置天坛、先农坛、社稷坛等礼制建筑群和五府六院等,体量雄伟、色彩鲜明,与周围低矮的青灰瓦顶的民居形成强烈对比。
    3东西向交通不便皇城梗立中央,妨碍了东西交通。
    4道路系统继承了元代“干道——胡同”模式干道以南北向为主,胡同以东西向为主,胡同间划分宅基地,从而形成了一种有规律的街巷布置和独特的城市肌理。
    5商业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于皇城四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


    正确答案:建筑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人的生产、生活;精神的、物质的活动都离不开建筑。由于建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建筑本身巨大的艺术表现力,还有它与人类文化的深刻同构对应关系,杰出的建筑艺术作品成为文化的最鲜明、最深刻、最长久的表现。不同文化圈的人群会有不同的建筑观念、不同的建筑艺术手法,不同地域、民族,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时代,建筑艺术作品都有不同的面貌,这些都能反映出深刻的文化内涵。法国作家雨果称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俄国作家果戈理说“建筑是历史的年鉴”。他们都认为建筑艺术能够反映人类深刻的文化。西方文明对神灵的崇拜、对宗教的敬畏深深影响了他们的建筑艺术。突出建筑本体、风格多样变化和直指苍穹的艺术造型等个性特征在西方建筑上表现得非常充分,从最早的多神教庙宇到后来的基督教教堂几乎都是如此。而中国传统建筑从整体到构建大都采用木质材料。这种不同于阴冷的石头的材料,具有温暖、使用、轻巧的特点,传达出一种入世的生活气息。建筑的文化内涵表明,建筑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不只是物质因素的作用,更主要的是精神文化因素促成的结果。欣赏建筑艺术时,要时刻把建筑风格与产生这种风格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土壤联系起来,这样才会产生更深刻的感受。

  • 第14题:

    试述北京天坛规划布局特点和建筑艺术及文化内涵。


    正确答案: 规划布局特定和建筑艺术:
    天坛占地273公顷,建筑布局呈"回"字形,由两道坛墙分成内坛、外坛两大部分。外坛墙总长6416米,内坛墙总长3292米。最南的围墙呈方型,象征地,最北的围墙呈半圆型,象征天,北高南低,这既表示天高地低,又表示"天圆地方"。天坛的主要建筑物集中在内坛中轴线的南北两端,其间由一条宽阔的丹陛桥相连结,由南至北分别为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和皇乾殿等;另有神厨、宰牲亭和斋宫等建筑和古迹。天坛设计巧妙,色彩调和,建筑艺术高超,是中国非常出色的古建筑之一。
    文化内涵:
    (一)天坛是华夏文明的积淀之一。
    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把礼仪和祭祀乐舞,无不依据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的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至。各朝各代均建坛祭天,而北京天坛是完整保存下来的仅有一例,是古人的杰作。
    (二)天坛建筑处处展示中国古代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圜丘的尺度和构件的数量集中并反复使用“九”这个数字,以象征“天”和强调与“天”的联系。天坛祈年殿以圆形、以蓝色象征天,殿内大柱及开间又分别离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和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古代一天分十二时辰,每时辰合两小时)以及象征天上的星座——恒星等。处处“象天法地”是古代“明堂”(中国古代帝王专用的一种礼制建筑,处处象天法地)式建筑仅存的一例,是中国古文化的载体。
    (三)天坛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炉,是古代精品代表作。
    天坛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祈年殿、皇穹宇是木制构件、圆形平面、形体巨大、工艺精制、构思巧妙的殿宇,是中国古建中罕见的实例。天坛又以大面积树林和丰富的植被创造了“天人协和”的生态环境,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生态环境的实物,极具科学价值,是皇家祭坛建筑群中杰出的范例。
    建筑轴线北部的构图中心祈年殿,体态雄伟,构架精巧,内部空间层层升高向中心聚拢,外部台基屋檐圆形层层收缩上举,既造成强烈的向上动感,又使人感到端庄、稳重。色彩对比强烈,而不失协调得体。使人步入坛内如踏祥云登临天界。天坛从总体到局部,均是古建佳作,是工艺精品,极具艺术价值,是华夏民族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遗迹和载体。天坛是物化了的古代哲学思想,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 第15题:

    北京故宫的规划布局特点和宫殿建筑设计上象征手法的运用。


    正确答案: 故宫建于明代,清朝仍沿用,总体布局为象天立宫。
    宫城称为紫禁城,东西宽760米,南北深 960米,周围有护城河环绕。城墙四面辟门:南面正门为午门, 北面神武门,东西分别为东华门和西华门。门上均设重檐门楼。 城墙四隅有角楼,3檐72脊,造型华关。宫城内部分为外朝内廷两部分,采用严格中轴对称方式布置。外朝包括三殿,文华殿,武英殿三区,三殿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与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位于 1.6公里的轴线上,通过连续的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此形制即“三朝五门”,形成了庄严,崇高,宏伟的建筑气氛。内廷包括以乾清宫为中心的中路和左右侧大片嫔妃所居的院落式寝宫,附会天象中群星拱卫的格局,其中乾清宫,坤宁宫和明嘉靖时加建的交泰殿一起形成了与外三殿对应的内三殿。内廷部分周围由内宫墙环绕保护,墙上还有长巷相卫。中轴的最后是一区对称布置的御花园。通过院落的运用和空间的变化,形成了三个空间高潮。在建筑处理上,应用以小衬大,以低衬高等对对比手法突出主体。
    故宫也遵循了左祖右社的传统方式。午门与端门形成的院落左边卫太庙,右边为社稷坛。故宫在总体布局上采用了象天立宫的手法,乾清宫象天,坤宁宫象地,东西六宫象十二星座,乾东,西五所象众星,形成群星拱卫的格局,以夸张皇权的神圣。宫内各主要殿,门之前还用铜狮,龟鹤,日晷等建筑小品和雕塑作为房屋尺度的陪衬,并以皇权之神威。建筑采用大量对比色,如金朱黄等,显示帝王尊贵。

  • 第16题:

    北京的物质文化遗产有()、()、()、()、天坛。


    正确答案: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长城;颐和园;故宫

  • 第17题:

    北京天坛是世界级的建筑艺术的珍品之一,建成于()

    • A、1400年
    • B、1420年
    • C、1438年
    • D、1452年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北京故宫的整体建筑布局特点和建筑特色。

    正确答案: (一)建筑布局
    (1)三朝五门,殿院递进;
    (2)中轴对称,左祖右社;
    (3)前朝后寝,面朝后市。
    (二)建筑特色
    (1)帝王宫闕,民族风格;
    (2)中轴布局,左右对称;
    (3)红墙黄瓦,雕梁画栋;
    (4)高台基,大屋檐,多圆柱;
    (5)屋顶多样,屋脊装饰丰富,等级分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北京天坛规划布局特点和建筑艺术及文化内涵。

    正确答案: 规划布局特定和建筑艺术:
    天坛占地273公顷,建筑布局呈"回"字形,由两道坛墙分成内坛、外坛两大部分。外坛墙总长6416米,内坛墙总长3292米。最南的围墙呈方型,象征地,最北的围墙呈半圆型,象征天,北高南低,这既表示天高地低,又表示"天圆地方"。天坛的主要建筑物集中在内坛中轴线的南北两端,其间由一条宽阔的丹陛桥相连结,由南至北分别为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和皇乾殿等;另有神厨、宰牲亭和斋宫等建筑和古迹。天坛设计巧妙,色彩调和,建筑艺术高超,是中国非常出色的古建筑之一。
    文化内涵:
    (一)天坛是华夏文明的积淀之一。
    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把礼仪和祭祀乐舞,无不依据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的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至。各朝各代均建坛祭天,而北京天坛是完整保存下来的仅有一例,是古人的杰作。
    (二)天坛建筑处处展示中国古代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圜丘的尺度和构件的数量集中并反复使用“九”这个数字,以象征“天”和强调与“天”的联系。天坛祈年殿以圆形、以蓝色象征天,殿内大柱及开间又分别离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和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古代一天分十二时辰,每时辰合两小时)以及象征天上的星座——恒星等。处处“象天法地”是古代“明堂”(中国古代帝王专用的一种礼制建筑,处处象天法地)式建筑仅存的一例,是中国古文化的载体。
    (三)天坛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炉,是古代精品代表作。
    天坛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祈年殿、皇穹宇是木制构件、圆形平面、形体巨大、工艺精制、构思巧妙的殿宇,是中国古建中罕见的实例。天坛又以大面积树林和丰富的植被创造了“天人协和”的生态环境,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生态环境的实物,极具科学价值,是皇家祭坛建筑群中杰出的范例。
    建筑轴线北部的构图中心祈年殿,体态雄伟,构架精巧,内部空间层层升高向中心聚拢,外部台基屋檐圆形层层收缩上举,既造成强烈的向上动感,又使人感到端庄、稳重。色彩对比强烈,而不失协调得体。使人步入坛内如踏祥云登临天界。天坛从总体到局部,均是古建佳作,是工艺精品,极具艺术价值,是华夏民族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遗迹和载体。天坛是物化了的古代哲学思想,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物流系统规划特点及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规划布局。

    正确答案: (1)特点:一是物流系统规划是综合规划
    二是物流系统规划是动态规划
    三是物流系统规划是过程规划
    (2)物流中心的规模、物流中心选址规划(服务区规划、模拟选址、定为决策)。适应性、协调性、经济性、战略性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北京天坛的总体布局特点及其主体建筑群圜丘和祈年殿的艺术处理特点。

    正确答案: 1、布局特点
    建筑布局呈“回”字形,由两道坛墙分成内坛、外坛两大部分。外坛墙总长6416米,内坛墙总长3292米。最南的围墙呈方型,象征地;最北的围墙呈半圆型,象征天。北高南低,这既表示天高地低,又表示“天圆地方”。天坛的主要建筑物集中在内坛中轴线的南北两端,其间由一条宽阔的丹陛桥相连结,由南至北分别为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和皇乾殿等;另有神厨、宰牲亭和斋宫等附属建筑。
    2、圜丘
    由主体祭天坛和皇穹宇两部分组成。主体祭天坛圆形,为三层汉白玉栏杆台基,属露天祭。圆坛外环以两重矮墙(1米多高),里面一道为圆形,外边一道为方形。圆坛正北皇穹宇为一单檐圆攒尖,比例优美。皇穹宇由一圈围墙(俗称回音壁)环绕成院,其与东西两座附属建筑自成一组,类似东西堂格局。院墙南面有门与圆坛北门相通。
    3、祈年殿
    祈年殿为三重檐圆攒尖,高耸于三层台基之上,浮出于周围翠海之中,上接青天,颇显庄严崇高。前有祈年门及两幢附属建筑呈︼形半包抄祈年殿,从祈年门看祈年殿有绝佳的构图和视角,说明古人在建筑群的设计中重视视直感的设计与匠心。祈年殿三重檐均为一色的青琉璃,色彩纯净,与檐下的青绿彩画、白台基,再加上仰视角看到的蓝天背景,共同构成了冷色的主基调。但下层的门窗槅扇柱子又为红色,于是便由此形成了强烈的冷暖对比,色彩美由此而生。祈年殿建筑形态单纯、简洁、有力,整个体型逐次向上收分,映衬于仰视角得到的单一蓝天背景之前,观者的崇敬神圣之感不禁油然而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论述天坛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

    正确答案: 总体布局
    ①天坛的规制仍存明初天地合祭的痕迹,北面两角墙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②整个建筑组群有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总面积280公顷。
    ③由于传统礼制关系,天坛位于大街东侧,主要入口设在西面。
    ④按使用性质分为四组,南部有祭天圜丘及附属建筑;北部以祈祷丰年的祈年殿为主体;内围墙西门内南侧为斋宫;外围墙西门内建有饲养祭祀用牲畜的牺牲所和舞乐人员居住的神乐署。
    建筑特点:①建筑设计遵循严格的思想要求,在艺术上表现天的崇高、神圣和皇帝与天之间的密切关系。(圆形平面、附会天为“阳”使用奇数,屋面使用蓝色琉璃瓦)
    ②在空间组织上,通过轴线及空间对比手法的运用,明确突出主体。
    ③大片的松柏在创造肃穆、静谧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北京故宫的规划布局特点和宫殿建筑设计上象征手法的运用。

    正确答案: 故宫建于明代,清朝仍沿用,总体布局为象天立宫。
    宫城称为紫禁城,东西宽760米,南北深 960米,周围有护城河环绕。城墙四面辟门:南面正门为午门, 北面神武门,东西分别为东华门和西华门。门上均设重檐门楼。 城墙四隅有角楼,3檐72脊,造型华关。宫城内部分为外朝内廷两部分,采用严格中轴对称方式布置。外朝包括三殿,文华殿,武英殿三区,三殿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与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位于 1.6公里的轴线上,通过连续的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此形制即“三朝五门”,形成了庄严,崇高,宏伟的建筑气氛。内廷包括以乾清宫为中心的中路和左右侧大片嫔妃所居的院落式寝宫,附会天象中群星拱卫的格局,其中乾清宫,坤宁宫和明嘉靖时加建的交泰殿一起形成了与外三殿对应的内三殿。内廷部分周围由内宫墙环绕保护,墙上还有长巷相卫。中轴的最后是一区对称布置的御花园。通过院落的运用和空间的变化,形成了三个空间高潮。在建筑处理上,应用以小衬大,以低衬高等对对比手法突出主体。
    故宫也遵循了左祖右社的传统方式。午门与端门形成的院落左边卫太庙,右边为社稷坛。故宫在总体布局上采用了象天立宫的手法,乾清宫象天,坤宁宫象地,东西六宫象十二星座,乾东,西五所象众星,形成群星拱卫的格局,以夸张皇权的神圣。宫内各主要殿,门之前还用铜狮,龟鹤,日晷等建筑小品和雕塑作为房屋尺度的陪衬,并以皇权之神威。建筑采用大量对比色,如金朱黄等,显示帝王尊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

    正确答案: 建筑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人的生产、生活;精神的、物质的活动都离不开建筑。由于建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建筑本身巨大的艺术表现力,还有它与人类文化的深刻同构对应关系,杰出的建筑艺术作品成为文化的最鲜明、最深刻、最长久的表现。不同文化圈的人群会有不同的建筑观念、不同的建筑艺术手法,不同地域、民族,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时代,建筑艺术作品都有不同的面貌,这些都能反映出深刻的文化内涵。法国作家雨果称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俄国作家果戈理说“建筑是历史的年鉴”。他们都认为建筑艺术能够反映人类深刻的文化。西方文明对神灵的崇拜、对宗教的敬畏深深影响了他们的建筑艺术。突出建筑本体、风格多样变化和直指苍穹的艺术造型等个性特征在西方建筑上表现得非常充分,从最早的多神教庙宇到后来的基督教教堂几乎都是如此。而中国传统建筑从整体到构建大都采用木质材料。这种不同于阴冷的石头的材料,具有温暖、使用、轻巧的特点,传达出一种入世的生活气息。建筑的文化内涵表明,建筑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不只是物质因素的作用,更主要的是精神文化因素促成的结果。欣赏建筑艺术时,要时刻把建筑风格与产生这种风格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土壤联系起来,这样才会产生更深刻的感受。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