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协调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
2、尊重地方文化脉络与居住方式。
3、重视与绿地等开敞空间的关系。
4、符合相关用地和环境标准。
5、具有健康、安定的社区品质。
更多“简述居住用地规划布局的原则。”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十三陵的规划布局特点。


    参考答案:

    十三陵以天寿山为屏障,三面环山,南面敞开,形势环抱。神道南端左右各有小丘,如同双阙使整个陵区具有宏伟开阔的气势,选址极为成功。
    十三陵总神道稍有曲折,长约7千米。最南是5间11楼的石牌坊,建于嘉靖年间,坊北1千米余是陵园大门(大红门),门内有碑亭,置神功圣德碑,亭外四隅有华表4。亭北是石望柱,后有石兽十二对,文武臣石人六对,再北是龙凤门。由此至长陵之间约4千米,神道途径山洪河滩地段,空旷无物,布局不如南京孝陵疏密得当。
    十三陵以永乐帝的长陵为中心,分布在周围的山坡上,每陵各占山一趾其陵门·享殿(凌恩殿)明楼的布置大体参照长陵制度,而尺度则较小。如长陵凌恩殿9间重檐庑殿,永陵为7间重檐歇山,其它各陵都是5间。配殿长陵左右15间,永陵9间,余陵5间。
    陵的布置,陵体称宝城,正前为明楼,楼中立皇帝庙谥石碑,下为灵寝门。明楼前置石几筵二住门,前为陵寝门,又前为凌恩殿凌恩门。各陵碑都设在陵门外。


  • 第2题: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内容的是()

    A:确定近期各地块的城市设计要求
    B: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C: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D: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答案:A
    解析:
    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措施;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 第3题: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必须坚持(  )。

    A、统一规划、总体布局、统一领导、兼顾开发、优先安置的原则
    B、统一规划、总体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组团建设的原则
    C、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D、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功能协调、优势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答案:C
    解析:
    此题依据的是原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二十三条,该法律已于2008年作废。

  • 第4题:

    下列属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的是()

    A: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B: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C: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D:确定近期环境保护规划安排和布局
    E:确定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措施

    答案:A,B,C
    解析: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1)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2)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3)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4)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5)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措施。(6)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决定增加近期建设规划中的指导性内容。

  • 第5题:

    简述牛场的规划和布局。


    正确答案: 1、牛舍 硬件早在场内生产区中心。为了便于饲养管理尽可能缩短运输路线。修建数栋牛舍时应坐北向南,采用长轴平衡配置,以利于采光、防风、保湿。当牛舍超过4栋时,可两行并排配置,前后对齐,相距10米以上,牛舍内应设牛床牛奶处理室、工作室、值班室、饲料室,牛舍前应有运动场,没设自动饮水槽,凉棚和饲槽等,牛舍四周和道路两旁应绿化,以调节小气候
    2、饲料库和饲料调制室 饲料调制室设在牛舍中央,饲料库靠近饲料调制室以便车辆运输
    3、青贮塔、草垛青贮塔可设在牛舍附近,以便取用但必须防止牛舍和运动场的污水渗入窖内,草垛应距离防止50米以外的平风向处
    4、贮粪场及兽医室应设在牛舍下风向200米以外的偏僻地方以避免疾病传播。
    5、厂部办公室和职工宿舍 设在牛场大门口和场外地势高的上风向,以防疫病传染。

  • 第6题:

    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原则及分布方式?


    正确答案:居住用地布局原则:(1)整体性原则(2)以人为本原则(3)生态原则(4)规范性原则(5)管理原则分布方式:(1)集中布置城市规模不大,有足够的用地且在用地范围内无自然或人为的障碍(2)分散布置地形等自然条件,产业分布和道路交通设施的限制(3)轴向布置居住用地依托交通干线(如快速路、轨道交通线等),在适宜的出行距离范围内,赋以一定的组合形态,并逐步延展。

  • 第7题:

    简述居住用地规划的原则。


    正确答案: 1.要作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组成部分,协调与整个城市总体的功能、空间、环境的关系,在规模、标准、分布与组织结构等方面,确定规划的格局与形态
    2.要尊重地方文化脉络及居住生活方式,体现生活的秩序与效能,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3.要重视居住地域同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系统的关系,使居民更多的接近自然环境,提高居住地域的生态效应
    4.要遵循相关的用地与环境等的规范与标准,在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前提下,确定建筑的容量、用地指标,并结合地理的、经济的、功能的因素,提高土地的效用,保证环境质量
    5.城市居住地区作为定居基地,具有地域社会即社区的性质,居住用地规划要为营造安定、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提供空间与设施支持
    6.居住用地的组织与规模,要有利于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

  • 第8题:

    问答题
    请从城区基站布局、天线选型、深度覆盖三方面简述城区基站RF规划的一般原则。

    正确答案: (1)城区基站布局原则:
    (1)基站布局应尽量符合蜂窝结构和蜂窝小区分裂的原则;
    (2)基站布局应随着城区话务密度和城区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基站高度从城区中心到城市边缘逐渐增高;
    (3)保持较为一致的小区方向可使无线结构更为规则;
    (2)在天线选型上:
    a、采用前后抑制比较大的定向天线;
    b、天线倾角较大时,采用内置下倾角天线;
    (3)城区深度覆盖主要用于解决覆盖不好,但人流量大的室内及地下区域的覆盖问题、建筑物高层的频率污染、话务热点地区的室内覆盖和话务吸收的双重问题。
    a、根据建筑物、区域特点灵活选择深度覆盖的解决方式;
    b、深度覆盖的信号源可以采用微蜂窝基站、宏蜂窝基站耦合的信号、宏蜂窝基站的射频拉远扇区、直放站等多种形式。信号源应遵从多载波建设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居住用地规划布局的原则。

    正确答案: 1、协调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
    2、尊重地方文化脉络与居住方式。
    3、重视与绿地等开敞空间的关系。
    4、符合相关用地和环境标准。
    5、具有健康、安定的社区品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邻里单位模式规划布局的六条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限制外部车辆穿越;
    (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
    (4)邻里单位中心建筑为小学;
    (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64.75hm2);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
    (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
    A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B

    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社会服务设施的布局;

    C

    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D

    确定住房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布局,重点确定满足中低收人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及标准;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原则及分布方式?

    正确答案: 居住用地布局原则:(1)整体性原则(2)以人为本原则(3)生态原则(4)规范性原则(5)管理原则分布方式:(1)集中布置城市规模不大,有足够的用地且在用地范围内无自然或人为的障碍(2)分散布置地形等自然条件,产业分布和道路交通设施的限制(3)轴向布置居住用地依托交通干线(如快速路、轨道交通线等),在适宜的出行距离范围内,赋以一定的组合形态,并逐步延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不属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内容的是( )。

    A.确定近期各地块的城市设计要求
    B.确定近期居住用地的安排和布局
    C.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D.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答案:A
    解析: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①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②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③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④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⑤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设施;⑥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 第14题: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不属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内容的是()

    A:确定近期各地块的城市设计要求
    B:确定近期居住用地的安排和布局
    C: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D: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答案:A
    解析:
    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确定历史文化、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设施;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 第15题:

    下列属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的是( )。

    A.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B.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C.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D.确定近期环境保护规划安排和布局
    E.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答案:A,B,C,E
    解析: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①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②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③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④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⑤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措施;⑥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 第16题:

    城市居住用地规划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般城市规模越大,居住用地规模越小
    B.接近工业区时,居住用地应选择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C.当城市用地受到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居住用地可采取分散布置。
    D.当城市规模大,有足够的用地且在用地范围内无自然或人为的阻碍,居住用地可以采用集中式布局模式

    答案:D
    解析:
    居住用地布局规划综合知识

  • 第17题:

    简述邻里单位模式规划布局的六条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限制外部车辆穿越;
    (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
    (4)邻里单位中心建筑为小学;
    (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64.75hm2);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
    (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 第18题:

    下列属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的是( )

    • A、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 B、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 C、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 D、确定近期环境保护规划安排和布局
    • E、确定中低收人居民住房建设措施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城市公交枢纽布局规划的原则?


    正确答案: (1)诱导加疏导原则。
    (2)系统最优原则。
    (3)换乘安全、畅通原则。
    (4)使用方便、干扰最小原则。
    (5)相应设施设备。(各种车辆停车场、服务设施)

  • 第20题:

    多选题
    城市总体规划中,中心城区规划的内容(   )。
    A

    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B

    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

    C

    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总体布局

    D

    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布局

    E

    制定污染控制和治理措施


    正确答案: E,D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居住用地规划设计的基本任务与控制指标。

    正确答案: 1)根据村镇总体规划确定居住区用地的空间位置及范围
    2)根据居住人口数量确定居住区规模、用地大小
    3)拟定居住区内居住建筑类型、公共建筑的规模大小、分布位置
    4)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及连接方式
    5)拟定公共活动中心位置、大小
    6)拟定绿化用地、老人、儿童活动用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形式
    7)拟定给排水、煤气、供配电等相关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8)根据现行有关国家有关规范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以及估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居住用地规划的原则。

    正确答案: 1.要作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组成部分,协调与整个城市总体的功能、空间、环境的关系,在规模、标准、分布与组织结构等方面,确定规划的格局与形态
    2.要尊重地方文化脉络及居住生活方式,体现生活的秩序与效能,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3.要重视居住地域同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系统的关系,使居民更多的接近自然环境,提高居住地域的生态效应
    4.要遵循相关的用地与环境等的规范与标准,在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前提下,确定建筑的容量、用地指标,并结合地理的、经济的、功能的因素,提高土地的效用,保证环境质量
    5.城市居住地区作为定居基地,具有地域社会即社区的性质,居住用地规划要为营造安定、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提供空间与设施支持
    6.居住用地的组织与规模,要有利于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总体规划布局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①综合安排用地
    ②集中紧凑
    ③地方性
    ④功能区关系
    ⑤近期修建与远期发展的原则
    ⑥正确处理利用与改造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