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汽车生产商对结构件厚度的要求:公差范围为9±0.6mm,标准差为0.16mm。在测量系统分析中发现重复性标准差为0.03mm,再现性标准差为0.04mm。从%P/T及%R&R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如下:()A、本测量系统的%P/T合格,但%R&R勉强合格B、本测量系统的%P/T勉强合格,但%R&R不合格C、本测量系统的%P/T合格和%R&R均合格D、上述数据不能得到%P/T及%R&R值,从而无法判断

题目

某汽车生产商对结构件厚度的要求:公差范围为9±0.6mm,标准差为0.16mm。在测量系统分析中发现重复性标准差为0.03mm,再现性标准差为0.04mm。从%P/T及%R&R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如下:()

  • A、本测量系统的%P/T合格,但%R&R勉强合格
  • B、本测量系统的%P/T勉强合格,但%R&R不合格
  • C、本测量系统的%P/T合格和%R&R均合格
  • D、上述数据不能得到%P/T及%R&R值,从而无法判断

相似考题
更多“某汽车生产商对结构件厚度的要求:公差范围为9±0.6mm,标准差为0.16mm。在测量系统分析中发现重复性标准差为0.03mm,再现性标准差为0.04mm。从%P/T及%RR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如下:()A、本测量系统的%P/T合格,但%RR勉强合格B、本测量系统的%P/T勉强合格,但%RR不合格C、本测量系统的%P/T合格和%RR均合格D、上述数据不能得到%P/T及%RR值,从而无法判断”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板材车间连轧过程中,取30个板材厚度测量结果分析,其中心位置与规定中心点在水平方向的偏移值为1厘米,数据的标准差为5厘米。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后发现重复性(Repeatability)标准差为3厘米,再现性(Reproducibility)标准差为4厘米。从过程能力与测量系统分析的角度,可以得到结论() 1)Cp=Cpk 2)Cp>Cpk 3)本系统精确度/过程波动比满足测量系统要求 4)本系统精确度/过程波动比不满足测量系统要求

    • A、1和3,
    • B、2和4,
    • C、1和4,
    • D、2和3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某企业生产一种长度规格为15±2mm的部件,已知其总体标准差为2mm,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其长度,共有两名检验员,对其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得出重复性标准差为0.3,再现性标准差为0.4,则该测量系统()

    • A、完全不能接受
    • B、勉强接受
    • C、接受
    •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A

  • 第3题:

    某黑带项目对一油品称重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研究变异%研究变来源标准差(SD)(6*SD)异(%SV)合计量具R&R0.0075460.045281.25重复性0.0074510.044711.23再现性0.0011920.007150.20测量员0.0011920.007150.20部件间0.6036943.6221699.99合计变异0.6037413.62245100.00可区分的类别数=112对于该测量系统,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测量系统的P/TV%值99.99%不满足要求,测量系统不能满足分析要求
    • B、该测量系统的P/TV%值1.25%小于5%,测量系统勉强能够满足分析要求
    • C、该测量系统的P/TV%值1.25%小于10%,可区分类别数112大于5,测量系统可以满足分析要求
    • D、该测量系统无P/T值,测量系统不能满足分析要求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某测量工具对车床加工的若干根支撑轴之直径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存在波动,波动可看成是测量对象间的波动以及测量系统波动叠加而成。计算得到测量值的总波动的方差为10,量具重复性方差为3,再现性方差为4,基于上述数据,正确的结论是:TV2=PV2+AV2+EV2()

    • A、测量系统能力很好总波动平方=测量对象间的波动重复性再现性
    • B、测量系统能力尚可,处于临界状态P/TV=R&R/TV=根号(3+4)/根号10=
    • C、测量系统能力不足,必须进行改进
    • D、条件不足,难以判断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判定:()。

    • A、由于P/T%=23.34%,小于30%,所以测量系统能力充分
    • B、由于R&R%=37.37%,大于30%,所以测量系统能力不足
    • C、再现性变异是R&R的主要部分
    • D、重复性变异是R&R的主要部分

    正确答案:B,D

  • 第6题:

    某产品的长度是关键质量特性,其规格限为20±3mm。在测量系统分析中发现重复性方差为0.0009mm,再现性方差为0.0016mm。过程能力分析结果表明Cp=1.0,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测量系统的P/T%=5%,R&R=5%
    • B、该测量系统的P/T%=0.833%,R&R=5%
    • C、该测量系统的P/T%=5%,R&R=10%
    • D、该测量系统的P/T%=0.833%,R&R=10%

    正确答案:A,B

  • 第7题:

    系统依据()定时器来判定MS切换掉话?()

    • A、rr_t3103
    • B、rr_t3105
    • C、rr_t3109
    • D、rr_t3110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某黑带项目团队对氢气纯度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由三名操作者直接对纯度分析仪器结果进行数据读数,每人读取2次,部分分析数据结果如下:研究变异%研究变%公差来源标准差(SD)(6*SD)异(%SV)(SV/Toler)合计量具R&R0.0838900.5033415.19503.34重复性0.0493380.296038.93296.03再现性0.0678470.4070812.28407.08测量员0.0585020.3510110.59351.01测量员*部件0.0343630.206186.22206.18部件间0.5459943.2759698.843275.96合计变异0.5524013.31441100.003314.41可区分的类别数=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P/T%值503.34%大于30%,测量系统能力不足,必须进行改进

    B

    部件间的变异太大,说明部件抽样方案不合理

    C

    P/TV%值15.19%小于30%,可区分类别数9大于5,测量系统可以满足分析要求

    D

    该测量系统的分辨力不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在板材车间连轧过程中,取30个板材厚度测量结果分析,其中心位置与规定中心点在水平方向的偏移值为1厘米,数据的标准差为5厘米。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后发现重复性(Repeatability)标准差为3厘米,再现性(Reproducibility)标准差为4厘米。从过程能力与测量系统分析的角度,可以得到结论() 1)Cp=Cpk 2)Cp>Cpk 3)本系统精确度/过程波动比满足测量系统要求 4)本系统精确度/过程波动比不满足测量系统要求
    A

    1和3,

    B

    2和4,

    C

    1和4,

    D

    2和3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判定:()。
    A

    由于P/T%=23.34%,小于30%,所以测量系统能力充分

    B

    由于R&R%=37.37%,大于30%,所以测量系统能力不足

    C

    再现性变异是R&R的主要部分

    D

    重复性变异是R&R的主要部分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某产品的长度是关键质量特性,其规格限为20±3mm。在测量系统分析中发现重复性方差为0.0009mm,再现性方差为0.0016mm。过程能力分析结果表明Cp=1.0,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该测量系统的P/T%=5%,R&R=5%

    B

    该测量系统的P/T%=0.833%,R&R=5%

    C

    该测量系统的P/T%=5%,R&R=10%

    D

    该测量系统的P/T%=0.833%,R&R=10%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测量工具对车床加工的若干根支撑轴之直径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存在波动,波动可看成是测量对象间的波动以及测量系统波动叠加而成。计算得到测量值的总波动的方差为10,量具重复性方差为3,再现性方差为4,基于上述数据,正确的结论是:TV2=PV2+AV2+EV2()
    A

    测量系统能力很好总波动平方=测量对象间的波动重复性再现性

    B

    测量系统能力尚可,处于临界状态P/TV=R&R/TV=根号(3+4)/根号10=

    C

    测量系统能力不足,必须进行改进

    D

    条件不足,难以判断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黑带项目团队对氢气纯度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由三名操作者直接对纯度分析仪器结果进行数据读数,每人读取2次,部分分析数据结果如下:研究变异%研究变%公差来源标准差(SD)(6*SD)异(%SV)(SV/Toler)合计量具R&R0.0838900.5033415.19503.34重复性0.0493380.296038.93296.03再现性0.0678470.4070812.28407.08测量员0.0585020.3510110.59351.01测量员*部件0.0343630.206186.22206.18部件间0.5459943.2759698.843275.96合计变异0.5524013.31441100.003314.41可区分的类别数=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P/T%值503.34%大于30%,测量系统能力不足,必须进行改进
    • B、部件间的变异太大,说明部件抽样方案不合理
    • C、P/TV%值15.19%小于30%,可区分类别数9大于5,测量系统可以满足分析要求
    • D、该测量系统的分辨力不足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H车间质量监督部门负责测量芯片镀膜厚度,其生产规格是500±50μ(微米)。测厚仪在11年2月10日曾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过校准。为了监测此测厚系统的性能,从3月1日开始,每天早晨正式工作前,先对一个厚度为500μ的标准片连续测量5次,坚持检测30天,记录测量的偏差值,共得到150个数据。从数据上看,这30天的状况是受控的,所有的点都落入控制限范围内。计算后得知,这150个偏差值数据的平均值X=0.94μ,标准差为S=1.42μ,经单样本T检验,未发现偏差值之均值与0有显著差异。总之,整个测量系统的准确性(Accuracy)、精确性(Precision)及稳定性(Stability)都是合格的。这里“此测量系统的准确性(Accuracy)是合格的”指的是()。

    • A、这30天所有的数据点都落入控制限范围内
    • B、X=0.94μ这个结果与公差限范围±50μ相比,小于10%,满足GR&R要求
    • C、S=1.42μ这个结果与公差限范围±50μ相比,小于10%,满足P/T要求
    • D、对于150个数据进行单样本T检验,未发现偏差值之均值与0有显著差异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在钳工车间自动钻孔的过程中,取30个钻孔结果分析,其中心位置与规定中心点在水平方向的偏差值的平均值为1微米,标准差为8微米。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后发现重复性(Repeatability)标准差为3微米,再现性(Reproducibility)标准差为4微米。从精确度/过程波动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得到结论:()

    • A、本测量系统从精确度/过程波动比(R&R%)来说是完全合格的
    • B、本测量系统从精确度/过程波动比(R&R%)来说是勉强合格的
    • C、本测量系统从精确度/过程波动比(R&R%)来说是不合格的
    • D、上述数据不能得到精确度/过程波动比(R&R%),从而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冰箱中的除露管是一个重要零部件,其去锌长度是关键质量特性,其长度的公差限为15±2毫米。在测量系统分析中发现重复性标准差为0.12毫米,再现性标准差为0.16毫米。从%P/T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得到结论()

    • A、该测量系统从%P/T角度来说是完全合格的
    • B、该测量系统从%P/T角度来说是勉强合格的
    • C、该测量系统从%P/T角度来说是不合格的
    • D、上述数据不能得到%P/T值,从而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某六西格玛项目团队对项目指标实施测量系统分析后获知P/TV=58.8%,对此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测量系统导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58.8%,此项指标说明测量系统不合格
    • B、测量系统导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41.2%,此项指标说明测量系统合格
    • C、重复性导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58.8%,此项指标说明测量系统不合格
    • D、再现性导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58.8%,此项指标说明测量系统合格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车床加工轴棒,其长度的公差限为180±3毫米。在测量系统分析中发现重复性标准差为0.12毫米,再现性标准差为0.16毫米。从%P/T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得到结论().

    • A、本测量系统从%P/T角度来说是完全合格的
    • B、本测量系统从%P/T角度来说是勉强合格的
    • C、本测量系统从%P/T角度来说是不合格的
    • D、上述数据不能得到%P/T值,从而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某企业生产一种长度规格为15±2mm的部件,已知其总体标准差为2mm,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其长度,共有两名检验员,对其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得出重复性标准差为0.3,再现性标准差为0.4,则该测量系统()
    A

    完全不能接受

    B

    勉强接受

    C

    接受

    D

    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下表为某测量系统分析得到的方差分量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定该测量系统的R&R的结果是:()
    A

    小于5%

    B

    5%-10%

    C

    10%-30%

    D

    大于3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某汽车生产商对结构件厚度的要求:公差范围为9±0.6mm,标准差为0.16mm。在测量系统分析中发现重复性标准差为0.03mm,再现性标准差为0.04mm。从%P/T及%R&R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如下:()
    A

    本测量系统的%P/T合格,但%R&R勉强合格

    B

    本测量系统的%P/T勉强合格,但%R&R不合格

    C

    本测量系统的%P/T合格和%R&R均合格

    D

    上述数据不能得到%P/T及%R&R值,从而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某黑带项目对一油品称重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研究变异%研究变来源标准差(SD)(6*SD)异(%SV)合计量具R&R0.0075460.045281.25重复性0.0074510.044711.23再现性0.0011920.007150.20测量员0.0011920.007150.20部件间0.6036943.6221699.99合计变异0.6037413.62245100.00可区分的类别数=112对于该测量系统,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

    该测量系统的P/TV%值99.99%不满足要求,测量系统不能满足分析要求

    B

    该测量系统的P/TV%值1.25%小于5%,测量系统勉强能够满足分析要求

    C

    该测量系统的P/TV%值1.25%小于10%,可区分类别数112大于5,测量系统可以满足分析要求

    D

    该测量系统无P/T值,测量系统不能满足分析要求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钳工车间自动钻空的过程中,取30个钻空结果分析,其中心位置与规定中心点在水平方向的偏差值的平均值为1微米,标准差为8微米。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后发现重复性(Repeatability)标准差为3微米,再现性(Reproducibility)标准差为4微米。从精确度/过程波动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得到结论:()
    A

    本测量系统从精确度/过程波动比(R&R%)来说是完全合格的

    B

    本测量系统从精确度/过程波动比(R&R%)来说是勉强合格的

    C

    本测量系统从精确度/过程波动比(R&R%)来说是不合格的

    D

    上述数据不能得到精确度/过程波动比(R&R%),从而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