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论述:语文教育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论争。”相关问题
  • 第1题:

    有的教育家从科学主义的角度对教育进行研究,有的则从人文主义的角度进行研究,这是指教育学的(  )

    A.教育学问题领域
    B.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
    C.教育学研究范式
    D.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这是指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从科学主义的角度进行研究是强调对教育活动中数量关系的描述,从人文主义的角度进行研究,是强调对教育活动中非数量关系的质的东西进行分析,而有的也综合运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来促进教育学的研究。

  • 第2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重点是()。

    A生活中的语文教育

    B社会中的语文教育

    C学校中的语文教育

    D家庭中的语文教育


    C

  • 第3题:

    ()是一种教育理论流派,这种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

    • A、科学主义教育
    • B、科学教育
    • C、人文主义教育
    • D、人文教育

    正确答案:C

  • 第4题:

    述评:语文教育的人文主义。


    正确答案: 语文教育的人文主义——西方的“人文”源于拉丁文的humanitsa,意为人性或教养,与神学相对。“人文主义”则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包括语言、文学、音乐、绘画、雕刻、建筑、历史、哲学等,即人文学科。文艺复兴时期及其后的“人文主义”的内涵,则基本上等同于人性论或人道主义。我国古代《周易·贲[ben]卦·象传》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汉语中的“人文”与“天文”相对,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教育中的人文主义,是指汉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来发展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个性。具体主张是:追求语文教学的社会化、人格化与个性化,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语文课应当是知、情、意的统一。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制订具体的教学目标,只能起到消极的束缚作用。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1995年6月在《语文学习》上发表的《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和钱梦龙1995年7月在《语文学习》上发表的《期待“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学》。于文认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学语文学做人”,抽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就要“步入排列组合文字游戏的死胡同”。钱文强调,语文教学要“塑造健全的人格”,而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

  • 第5题:

    西方文化主要体现的是()

    • A、科学主义文化
    • B、人文主义文化

    正确答案:A

  • 第6题:

    简述教育价值取向的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正确答案:人文主义:又称为自由教育、博雅教育,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孔子。
    思想体系:被认为是一种强调以人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教育价值取向。人文主义极为崇尚传统文化遗产,将古典著作视为教育内容的核心,课程的中心是人文学科,而不是经验学科。
    科学主义:代表人物:英国实科教育代表斯宾塞。
    思想体系:是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教育价值取向,科学即真理,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适应性和社会功利性,在教育内容上重视科学教育。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长期以来的冲突,实质上体现了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的矛盾。正如两者同时存在合理性一样,极端的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同时也存在局限性。所以,两者必然趋向融合,这就是科学人文主义,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方向的教育价值取向。

  • 第7题:

    追求教育目的的永恒性是哪种教育目的观的观点()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
    • B、科学主义的教育目的观
    • C、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

    正确答案:A

  • 第8题:

    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是()的高等教育目的观。

    • A、人文主义
    • B、科学主义
    • C、科学人文主义
    • D、实用主义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重点是()。
    A

    生活中的语文教育

    B

    社会中的语文教育

    C

    学校中的语文教育

    D

    家庭中的语文教育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论述:语文教育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论争。

    正确答案: 语文教育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论争,始于本世纪80年代中期。其历史背景是:
    (1)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高原期。改革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在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系统化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但就整体来看,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和根本性的改观,大家在急切的寻找突破口。
    (2)中国社会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精神文明的发展滞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人文精神失落,各个领域特别是文学、艺术、教育等精神领域,都在张扬人文精神。于是语文教育界的许多同行把目光转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方面,其中有些人甚至走上了限制或否定语文教育的科学性,而重点或单方面张扬人文性的极端。评论这场论争,需要回顾历史的经验,审视现实的问题。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是缺乏科学性的。鲁迅先生在《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中是这样描述的:“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用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哪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但偶然之间,也会不知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地方多起来了。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真是自己也莫名其妙,不过是‘照这样’——做下去,年深月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是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不蔓不枝’之类,到这时候,即可以算作‘通’。”(《鲁迅全集》第4卷第27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这是鲁迅对我国古代作文教学的形象化总结,整个语文教育的状况也大体如此。其中自有一些妙处,如反复实践、因材施教等。但没有理论指导,终是一条“暗胡同”,即盲目实践。我国古代的教育实践证明,能从这条“暗胡同”里摸索出来的只是极少数,而终于摸索不出的却是绝大多数。即所谓“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我们现在是要最终从这条“暗胡同”里走出来呢?还是要重新回到这条“暗胡同”里去呢?
    为了走出这条“暗胡同”,许多时代都有许多人付出了终生努力。1935年,夏丐[Miǎn]尊、叶绍钧合编《国文百八课》(开明书店1935年版)。编辑要旨中说:“编辑旨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给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之观念。”1942年,叶老又在一篇文章中说:“暗中探索所费的功力比较多,如果改为‘明中探讨’,就可以节省若干精力去做别的事情;尤其因为教育的本旨就在使受教育的人‘明中探讨’,如果暗中摸索就可以,也就无需乎什么教育了。”并尖锐指出,那种“暗中探索”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所得是虚而所失是实”,即就语文教学本身来说是无益,就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整体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来说是有害。他为此痛心疾首,殷切期望并孜孜以求进行改革,终生的奋斗目标是语文教学“不再像以往和现在一样,让学生自已在暗中摸索,结果是多数人摸索不通或是没有去摸索;而将使每一个人都在‘明中探讨’,下一分工夫,得一分实益。”他在这篇文章的结束语中告诉我们:“现在的国文教学决不是个办法。”(《叶圣陶教育文集》上册第86—90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他为此奋斗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叶老讲这番话以后,历史已整整越过了半个世纪,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改革成果。但是,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怎么样了?是否已经由“暗中摸索”变成了“明中探讨”?是否能让学生“下一分工夫,得一分实益”?笔者尚不敢下这个结论。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继续努力把叶老的“想给国文科以科学性”的“想”变成现实,至少要继续“想”下去,不敢限制甚至否定。
    1948年,全国解放在即,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编辑了一套语文课本准备向全国推广,编好后交徐特立审阅。徐老作如下批示:“全书是反映我们革命的活动,与过去一切课本有区别。但各册相互间和各课相互间的联系,以及国民需要最低限度的知识全面性和计划性,都和辛亥以来的国语课本无甚差别。这一问题在中国历史发展近百年来未能解决,目前我们急需解决。”(《徐特立教育文集》第12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各册相互间和各课相互间的联系,以及国民需要最低限度的知识全面性和计划性”,也就是科学性和系统性。他告诉我们,鸦片战争以来就开始寻求解决这个问题但未能解决,辛亥革命以来就力求解决这个问题仍未能解决,“目前我们急需要解决”。新中国伊始,语文教学在科学性系统性的探索上是下了功夫的,借鉴前苏联的经验搞“红领巾教学法”,搞“汉语文学分家”实验,是一片蓬蓬勃勃的气象。但到了1958年,把语文课教成了政治课。其后果是引起了1959——1962年的全国性的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大讨论。大讨论的结果是1963年明确了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的内涵,确定了语文课是工具课的性质,其科学性和系统性大大增强。病树前头万木春,语文教学又生气勃勃了。可是好景不长,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革”把语文课教成了路线课,那种情景对许多人来说都还是历历在目。“文革”后语文教学的所谓拨乱反正,就是回到1963年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于是迎来了改革开放时期以来的持续改革。人们不无担心,继“政治课”和“路线课”之后,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气候下,语文课是否还要再来一次“人文课”呢?
    需要弘扬人文精神吗?需要。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气候下提出这个问题,是适合时宜的。教育思想由二战后的“学会生存”(竞争),到世纪末的“学会关心”(合作),再到面向21世纪的“学习——(人类的)发展”,在这个教育思想发展的轨迹上提出弘扬人文精神,也是符合逻辑的。通过弘扬人文精神来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继续深入,也是有益的。但是,要弘扬人文精神,就非得否定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限制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吗?那样的语文教学,表面上是要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作用,实际上是要把语文无限膨胀,最终毁了自己。教育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是无论何种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其最高境界都是为了塑造健全的人格,发展完美的个性,即为了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个任务是要由各门学科(还要包括社会环境等因素)来共同完成的,其内容、过程、方法也各不相同。语文教学也要承担这个任务。但必须说清楚,这个任务必须要各门学科共同完成,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包打天下。把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个性比做一尊塑象,各个学科的工匠都只能在一个侧面雕刻。例如历史教它纵观古今(宙),地理教它横看世界(宇),美术教它用线条和色彩来描绘世界,音乐教它通过节奏和旋律感悟人生,哲学教它认识和运用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等等。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但它不能把所载的文化分门别类的都教给学生。它的基本任务是教“怎么载”,牵涉到的内容都是举例性的,举例说明“怎么载”。夸美纽斯说:“学习语文,并非因为它们本身是博学或智慧的一部分,而是因为它们是一种手段,可以使我们获得知识,并且把知识传授给别人。”(《大教学论》17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例如学会一门外语,只是掌握了一种获取某种文化的工具,并不是已经获取了某种文化。它也负载了某种文化的一些内容,但都是举例性的,举例说明某种语文如何负载某种文化。就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但语文和文化是有区别的。如果语文能够代替文化,那么字典就可以代替百科全书了。如果我们把《鸿门宴》教成历史,把《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成天文,把《统筹方法》教成数学,把《反对自由主义》教成政治,那就把语文给瓦解了.象是要包打天下,实际是毁了自己。在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和“路线课”的时候,都曾端出了包打天下的架式,也都同时失却了自己。
    在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下,有人割裂语言文字的物质形式和思想内涵的关系,把语文教成“纯工具”课,搞形式主义和模式化等。特别是一些所谓标准化的考试题,实在是在搞文字游戏。于是有人把这一类现象归罪于强调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必须申明,语文教学中种种形式主义的倾向,首先是破坏了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的科学性。夸美纽斯说:“学习文字不能离开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因为它们不是分别存在的。它们是两者并存,一同履行它们的功用的。我们是在形成人,不是形成鹦鹉。”(《大教学论》第17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语文是工具,但不是纯物质性的工具,而是负载文化的工具,是物质和精神共同构成的工具。在运用过程中,它的物质活动形式和精神活动内容是同一个过程。语文教学是要遵循学生掌握和运用语文这种工具的客观规律的,但它所使用的举例性的材料,都是有血有肉的,饱含着思想感情的,教法也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语文训练的过程,同时也是思想感情活动的过程。张志公先生在《论工具》一文中说:“语文这个工具跟其它工具有相同的一面,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切切实实的在训练中学会操纵和使用语文工具,也就是着眼于掌握字、词、句和篇章的运用能力,不容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大道理,空讲理论知识;它跟其它工具又有相异的一面,这又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把训练学生运用字、词、句、篇章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的能力结合起来,不容许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光明日报》1963年10月10日)
    就教育实践的发展趋势来看,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整合。人文之花的果实是科学,科学中蕴涵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深刻的美。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内容就是纵观历史,横看世界。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就是浩缈宇宙的和谐美。音乐和心灵的共振是节奏和旋律。美术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大千世界。万有引力告诉人们,吸引别人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实自己。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人世间有光明和黑暗,都是因为或者向着太阳,或者背着太阳。
    回顾历史的经验,审视现实的问题,在提倡弘扬人文精神的时候,千万不要限制或否定语文人和语文教学的科学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是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核心思想
    A

    人文主义

    B

    自然主义

    C

    科学主义

    D

    进步主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述评:语文教育的科学主义。

    正确答案: 语文教育的科学主义——指语言文字及其运用的科学性和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性。具体主张是:追求教学任务的目标化,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教学过程的系统化,教学方法的模式化,教学评价的标准化。设想编写出一套中小学语文学科分年级的教学目标,从坐标的横轴上列出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内容,从纵轴上列出各项知识和能力所要达到的水平,使教、学、考三者都有依据。同时,要制订出一个能从质和量两方面评估一堂语文课乃至一个阶段语文教学的评价系统。最有代表性的是辽宁省特级教师魏书生1990年初在《语文学习》第1、2期连载的《论语文教学的科学管理》。该文分上下两篇,上篇谈“建立计划系统”,共列6大类34项;下篇谈“建立监督检查系统”和“建立反馈系统”。全国各地开展的“目标教学”实验也有相同的主张。他们认为,强调语文教育的科学性,是由语文的工具性所决定的。工具的构成和工具的运用是有科学性的,对工具的认识和掌握也是有客观规律的,所以语文教育必须具有科学性。否认语文教育的科学性,必然导致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使语文教学陷入模糊、混沌、随意、散慢状态,回到鲁迅先生所说的全凭各自摸索的“暗胡同”中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宗教改革的领导人马丁·路德在阐述新的教义同时还提出过()

    A强迫义务教育思想

    B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C科学主义教育思想

    D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A

  • 第14题:

    论述:语文教育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论争。


    正确答案: 语文教育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论争,始于本世纪80年代中期。其历史背景是:
    (1)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高原期。改革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在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系统化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但就整体来看,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和根本性的改观,大家在急切的寻找突破口。
    (2)中国社会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精神文明的发展滞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人文精神失落,各个领域特别是文学、艺术、教育等精神领域,都在张扬人文精神。于是语文教育界的许多同行把目光转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方面,其中有些人甚至走上了限制或否定语文教育的科学性,而重点或单方面张扬人文性的极端。评论这场论争,需要回顾历史的经验,审视现实的问题。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是缺乏科学性的。鲁迅先生在《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中是这样描述的:“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用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哪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但偶然之间,也会不知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地方多起来了。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真是自己也莫名其妙,不过是‘照这样’——做下去,年深月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是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不蔓不枝’之类,到这时候,即可以算作‘通’。”(《鲁迅全集》第4卷第27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这是鲁迅对我国古代作文教学的形象化总结,整个语文教育的状况也大体如此。其中自有一些妙处,如反复实践、因材施教等。但没有理论指导,终是一条“暗胡同”,即盲目实践。我国古代的教育实践证明,能从这条“暗胡同”里摸索出来的只是极少数,而终于摸索不出的却是绝大多数。即所谓“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我们现在是要最终从这条“暗胡同”里走出来呢?还是要重新回到这条“暗胡同”里去呢?
    为了走出这条“暗胡同”,许多时代都有许多人付出了终生努力。1935年,夏丐[Miǎn]尊、叶绍钧合编《国文百八课》(开明书店1935年版)。编辑要旨中说:“编辑旨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给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之观念。”1942年,叶老又在一篇文章中说:“暗中探索所费的功力比较多,如果改为‘明中探讨’,就可以节省若干精力去做别的事情;尤其因为教育的本旨就在使受教育的人‘明中探讨’,如果暗中摸索就可以,也就无需乎什么教育了。”并尖锐指出,那种“暗中探索”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所得是虚而所失是实”,即就语文教学本身来说是无益,就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整体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来说是有害。他为此痛心疾首,殷切期望并孜孜以求进行改革,终生的奋斗目标是语文教学“不再像以往和现在一样,让学生自已在暗中摸索,结果是多数人摸索不通或是没有去摸索;而将使每一个人都在‘明中探讨’,下一分工夫,得一分实益。”他在这篇文章的结束语中告诉我们:“现在的国文教学决不是个办法。”(《叶圣陶教育文集》上册第86—90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他为此奋斗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叶老讲这番话以后,历史已整整越过了半个世纪,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改革成果。但是,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怎么样了?是否已经由“暗中摸索”变成了“明中探讨”?是否能让学生“下一分工夫,得一分实益”?笔者尚不敢下这个结论。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继续努力把叶老的“想给国文科以科学性”的“想”变成现实,至少要继续“想”下去,不敢限制甚至否定。
    1948年,全国解放在即,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编辑了一套语文课本准备向全国推广,编好后交徐特立审阅。徐老作如下批示:“全书是反映我们革命的活动,与过去一切课本有区别。但各册相互间和各课相互间的联系,以及国民需要最低限度的知识全面性和计划性,都和辛亥以来的国语课本无甚差别。这一问题在中国历史发展近百年来未能解决,目前我们急需解决。”(《徐特立教育文集》第12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各册相互间和各课相互间的联系,以及国民需要最低限度的知识全面性和计划性”,也就是科学性和系统性。他告诉我们,鸦片战争以来就开始寻求解决这个问题但未能解决,辛亥革命以来就力求解决这个问题仍未能解决,“目前我们急需要解决”。新中国伊始,语文教学在科学性系统性的探索上是下了功夫的,借鉴前苏联的经验搞“红领巾教学法”,搞“汉语文学分家”实验,是一片蓬蓬勃勃的气象。但到了1958年,把语文课教成了政治课。其后果是引起了1959——1962年的全国性的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大讨论。大讨论的结果是1963年明确了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的内涵,确定了语文课是工具课的性质,其科学性和系统性大大增强。病树前头万木春,语文教学又生气勃勃了。可是好景不长,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革”把语文课教成了路线课,那种情景对许多人来说都还是历历在目。“文革”后语文教学的所谓拨乱反正,就是回到1963年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于是迎来了改革开放时期以来的持续改革。人们不无担心,继“政治课”和“路线课”之后,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气候下,语文课是否还要再来一次“人文课”呢?
    需要弘扬人文精神吗?需要。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气候下提出这个问题,是适合时宜的。教育思想由二战后的“学会生存”(竞争),到世纪末的“学会关心”(合作),再到面向21世纪的“学习——(人类的)发展”,在这个教育思想发展的轨迹上提出弘扬人文精神,也是符合逻辑的。通过弘扬人文精神来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继续深入,也是有益的。但是,要弘扬人文精神,就非得否定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限制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吗?那样的语文教学,表面上是要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作用,实际上是要把语文无限膨胀,最终毁了自己。教育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是无论何种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其最高境界都是为了塑造健全的人格,发展完美的个性,即为了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个任务是要由各门学科(还要包括社会环境等因素)来共同完成的,其内容、过程、方法也各不相同。语文教学也要承担这个任务。但必须说清楚,这个任务必须要各门学科共同完成,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包打天下。把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个性比做一尊塑象,各个学科的工匠都只能在一个侧面雕刻。例如历史教它纵观古今(宙),地理教它横看世界(宇),美术教它用线条和色彩来描绘世界,音乐教它通过节奏和旋律感悟人生,哲学教它认识和运用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等等。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但它不能把所载的文化分门别类的都教给学生。它的基本任务是教“怎么载”,牵涉到的内容都是举例性的,举例说明“怎么载”。夸美纽斯说:“学习语文,并非因为它们本身是博学或智慧的一部分,而是因为它们是一种手段,可以使我们获得知识,并且把知识传授给别人。”(《大教学论》17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例如学会一门外语,只是掌握了一种获取某种文化的工具,并不是已经获取了某种文化。它也负载了某种文化的一些内容,但都是举例性的,举例说明某种语文如何负载某种文化。就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但语文和文化是有区别的。如果语文能够代替文化,那么字典就可以代替百科全书了。如果我们把《鸿门宴》教成历史,把《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成天文,把《统筹方法》教成数学,把《反对自由主义》教成政治,那就把语文给瓦解了.象是要包打天下,实际是毁了自己。在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和“路线课”的时候,都曾端出了包打天下的架式,也都同时失却了自己。
    在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下,有人割裂语言文字的物质形式和思想内涵的关系,把语文教成“纯工具”课,搞形式主义和模式化等。特别是一些所谓标准化的考试题,实在是在搞文字游戏。于是有人把这一类现象归罪于强调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必须申明,语文教学中种种形式主义的倾向,首先是破坏了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的科学性。夸美纽斯说:“学习文字不能离开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因为它们不是分别存在的。它们是两者并存,一同履行它们的功用的。我们是在形成人,不是形成鹦鹉。”(《大教学论》第17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语文是工具,但不是纯物质性的工具,而是负载文化的工具,是物质和精神共同构成的工具。在运用过程中,它的物质活动形式和精神活动内容是同一个过程。语文教学是要遵循学生掌握和运用语文这种工具的客观规律的,但它所使用的举例性的材料,都是有血有肉的,饱含着思想感情的,教法也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语文训练的过程,同时也是思想感情活动的过程。张志公先生在《论工具》一文中说:“语文这个工具跟其它工具有相同的一面,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切切实实的在训练中学会操纵和使用语文工具,也就是着眼于掌握字、词、句和篇章的运用能力,不容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大道理,空讲理论知识;它跟其它工具又有相异的一面,这又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把训练学生运用字、词、句、篇章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的能力结合起来,不容许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光明日报》1963年10月10日)
    就教育实践的发展趋势来看,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整合。人文之花的果实是科学,科学中蕴涵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深刻的美。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内容就是纵观历史,横看世界。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就是浩缈宇宙的和谐美。音乐和心灵的共振是节奏和旋律。美术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大千世界。万有引力告诉人们,吸引别人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实自己。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人世间有光明和黑暗,都是因为或者向着太阳,或者背着太阳。
    回顾历史的经验,审视现实的问题,在提倡弘扬人文精神的时候,千万不要限制或否定语文人和语文教学的科学性。

  • 第15题:

    联系语文教学改革实践,论述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而? 


    正确答案: ①.促进综合效应。
    ②.拓展选择空间.
    ③.提供便捷手段。
    ④.改善参与条件。
    ⑤.扩人共享范围。
    此外,还可以从优化教学过程、优化学法过程的角度,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良好价值取向的角度,进一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与有效整合的课题。

  • 第16题:

    述评:语文教育的科学主义。


    正确答案: 语文教育的科学主义——指语言文字及其运用的科学性和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性。具体主张是:追求教学任务的目标化,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教学过程的系统化,教学方法的模式化,教学评价的标准化。设想编写出一套中小学语文学科分年级的教学目标,从坐标的横轴上列出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内容,从纵轴上列出各项知识和能力所要达到的水平,使教、学、考三者都有依据。同时,要制订出一个能从质和量两方面评估一堂语文课乃至一个阶段语文教学的评价系统。最有代表性的是辽宁省特级教师魏书生1990年初在《语文学习》第1、2期连载的《论语文教学的科学管理》。该文分上下两篇,上篇谈“建立计划系统”,共列6大类34项;下篇谈“建立监督检查系统”和“建立反馈系统”。全国各地开展的“目标教学”实验也有相同的主张。他们认为,强调语文教育的科学性,是由语文的工具性所决定的。工具的构成和工具的运用是有科学性的,对工具的认识和掌握也是有客观规律的,所以语文教育必须具有科学性。否认语文教育的科学性,必然导致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使语文教学陷入模糊、混沌、随意、散慢状态,回到鲁迅先生所说的全凭各自摸索的“暗胡同”中去。

  • 第17题:

    ()是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核心思想

    • A、人文主义
    • B、自然主义
    • C、科学主义
    • D、进步主义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叙事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 A、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结合
    • B、人文主义
    • C、科学主义
    • D、以上皆不是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主张高等教育应以个人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而制定教育目的、建构教育活动,这属于()的高等教育目的观。

    • A、社会本位论
    • B、个人本位论
    • C、科学主义
    • D、人文主义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追求教育目的的永恒性是哪种教育目的观的观点?()
    A

    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

    B

    科学主义的教育目的观

    C

    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叙事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A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结合

    B

    人文主义

    C

    科学主义

    D

    以上皆不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是一种教育理论流派,这种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
    A

    科学主义教育

    B

    科学教育

    C

    人文主义教育

    D

    人文教育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述评:语文教育的人文主义。

    正确答案: 语文教育的人文主义——西方的“人文”源于拉丁文的humanitsa,意为人性或教养,与神学相对。“人文主义”则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包括语言、文学、音乐、绘画、雕刻、建筑、历史、哲学等,即人文学科。文艺复兴时期及其后的“人文主义”的内涵,则基本上等同于人性论或人道主义。我国古代《周易·贲[ben]卦·象传》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汉语中的“人文”与“天文”相对,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教育中的人文主义,是指汉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来发展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个性。具体主张是:追求语文教学的社会化、人格化与个性化,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语文课应当是知、情、意的统一。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制订具体的教学目标,只能起到消极的束缚作用。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1995年6月在《语文学习》上发表的《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和钱梦龙1995年7月在《语文学习》上发表的《期待“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学》。于文认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学语文学做人”,抽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就要“步入排列组合文字游戏的死胡同”。钱文强调,语文教学要“塑造健全的人格”,而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教育价值取向的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正确答案: 人文主义:又称为自由教育、博雅教育,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孔子。
    思想体系:被认为是一种强调以人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教育价值取向。人文主义极为崇尚传统文化遗产,将古典著作视为教育内容的核心,课程的中心是人文学科,而不是经验学科。
    科学主义:代表人物:英国实科教育代表斯宾塞。
    思想体系:是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教育价值取向,科学即真理,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适应性和社会功利性,在教育内容上重视科学教育。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长期以来的冲突,实质上体现了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的矛盾。正如两者同时存在合理性一样,极端的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同时也存在局限性。所以,两者必然趋向融合,这就是科学人文主义,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方向的教育价值取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