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用实例对数学问题的三种结构成分进行功能分析。”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实例说明三种不同的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方法。


    参考答案:①试误法(尝试错误法)。逐个尝试每一种的可能性,如果发现某一尝试是错误的,就改为另一种尝试,直到获得问题解决。
    ②逆推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问题目标出发,向着问题情境的初始状态做反向推导。属于一种“分析”的思维路线。
    ③逼近法(爬山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在问题情境的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提出一些子目标,利用不断获得子目标的实现来逼近问题目标。属于一种“综合”的思维路线。

  • 第2题:

    请用相关经济学原理分析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问题。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供给曲线表示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数量,它表示产量和价格之间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每一个厂商都无法控制市场价格,它们都是在每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水平上,根据P=SMC的均衡条件来确定惟一的能够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产量。这种价格和产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是构造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的基础。但是,在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情况就不同了。垄断厂商是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MC的原则的,而且,P总是大于MR的。随着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厂商的价格和产量之间不再必然存在如同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那种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可能出现一个价格水平对应几个不同的产量水平,或一个产量水平对应几个不同价格水平的情况。因此,在垄断市场条件下无法得到同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有规律性的可以表示产量和价格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 第3题:

    下列属于对数据库实例优化的选项是哪些()。

    • A、SQL语句性能
    • B、内存
    • C、数据库结构
    • D、I/O

    正确答案:B,C

  • 第4题:

    请用实例解释,为什么“生活经验是儿童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


    正确答案: ⑴生活经验是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
    ①丰富的生活情境是理解运算意义的条件。
    ②丰富的生活情境扩展着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⑵借助实际情境获得对规则的理解。
    ⑶在实际情境中形成数的意义。
    ⑷将运算技能运用于实际情境。

  • 第5题:

    某班级数学课要学新课,内容是“对数的概念”,请用事例导入法为本节课设计一个新课导入。


    正确答案: 铃声刚落,我将面带微笑这样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国政府在1980年提出要使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到20世纪末翻两番,因此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7.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增长率是怎样算出来的吗?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本节课我就来和大家共同讨论这个问题。”(通过这样的事例导入很容易牵动学生思维,在他们不会解又急于解决的心理之间制造一种悬念,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 第6题:

    请用实例说明应当如何发展学生问题表征的能力?


    正确答案: ⑴仔细审定问题情境。
    策略有:
    ①按基本成分分解问题情境。
    ②抓住关键语句。
    ③注意整体与部分关系。
    ⑵学会深度表征。
    策略有:
    ①模型尝试。
    ②原理联想。

  • 第7题:

    在面向对象技术中,对象是类的实例。对象有三种成分:()、属性和方法。

    • A、标识
    • B、级别
    • C、封装
    • D、消息

    正确答案:A

  • 第8题:

    试从地质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出发思考如何对我国现存的地质环境环境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理。


    正确答案: (1)地质环境系统的结构分析是认识地质环境系统的手段,探索系统演化规律的线索,解决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结构变化是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内在根据,也是系统功能改变的根本原因。地质环境的地质背景和人工子系统之间有着紧密的时空关联。
    (2)地质环境系统的功能指地质环境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过程的秩序和能力。可以理解为系统结构整体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秩序、功效和能力的描述。系统的功能无好坏之分,只有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够体现。如:地质环境系统的自净功能;地下水系统的供水功能;地震、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
    (3)结构决定功能,功能的发挥受系统内部结构的制约。异构同功,同一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的系统结构去实现。“同一目标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去实现”。同构异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同一结构能发挥多种功能。结构与功能协同演化,系统功能的发挥,既是结构稳定的条件,又是结构变化的前提。
    (4)基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地质环境问题治理的两个基本原则为系统结构的调整(人工直接干预结构)和输入方式的调整(人类自律)。系统结构调整方案的优化—异构同功,切记:不同的结构可以实现同一功能,应寻求设计一些简单、方便、低廉、绿色的结构去代替那些复杂的、代价昂贵的且有后遗症的方案。多功能的统筹管理—同构异功,常常只注意一种功能,却忽略了其他功能的发挥。

  • 第9题:

    问答题
    请用实例说明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①经验是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如:通过玩各种玩具或积木,逐渐感觉到它们在几何方面的特点。
    ②操作是儿童构建空间表象的主要形式。如: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认识,是通过“数面积纸”的方式,利用比较而获得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在进行大型网络规划的时候,如何进行LAC区的划分?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请用一实例进行问题说明,请给出计算模型(从信令占用分析以及用户模型考虑,可设定一些假设条件,如网络规模,用户通话模型等)

    正确答案: GSM中,寻呼是按照LAC区进行的,因此LAC区域的划分取决于寻呼量的大小,寻呼量又与寻呼信道的多少相关,因此LAC的划分与寻呼信道的配置、寻呼方式、寻呼占整个话务的比重相关联。举例如下:
    一般情况下:同一LAC区的所有小区的CCCH的配置方式一致。假定CCCH_CONF=0,即采用与BCCH捆绑的方式,AGCH=2,由协议可知NPCH=NCCCH-NAGCH=9-2=7。假定33%的PCH使用效率,即每块PCH中有7*33%=2.31个信道,对于寻呼方式GSM允许三种方式:
    ①IMSI,每个PCH可最多携带2个;
    ②IMSI+TMSI,最多3个;
    ③TMSI最多4个;那么寻呼次数为N’=2.31*4*4.25(每秒4.25个PCH块)=39.27次/秒=141372次/小时
    一般情况下,MSN发寻呼2次,则实际寻呼用户N=N’/2=70686次/小时,那么假设用户有30%的话务来自寻呼,每次通话60秒,则能提供的话务量为E=N*360/30%=3900Elang,根据用户模型可推算出LAC区内的用户数,这样就能确定LAC区是否设置合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请用实例说明施救费用与救助费用的区别。

    正确答案:
    (1)施救费用是指货物遭遇承保范围内的事故时,被保险人或其代理人、雇员和受让人为避免或减少损失而采取各种抢救、保护措施所产生的合理费用。例如,船舶在航行中因意外触礁,致使海水从船底进入船舱,舱内服装部分被浸湿,船长下令将服装搬离该舱,并对已浸湿的服装进行整理和烘干,由此而支出的费用就属于施救费用。
    (2)救助费用是指载货船舶中途遭遇海难,由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以外的第三者采取救助措施,在救助成功后,由被救方付给救助方的报酬。例如,船舶触礁后受损严重,已不能保证继续行进,并很有可能沉没,又由于船上缺少足够的维修工具和人手,必须向近处的另一艘船寻求援助,在他们的帮助下,货船才得以重新航行。而由此需要支付给施救第三方船只的报酬,就属于救助费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请用实例对数学问题的三种结构成分进行功能分析。

    正确答案: ①条件信息。指问题已知的和给定的东西,可以是一些数据、一种关系或某种状态。如:计算题中给定的数据和运算符号。
    ②目标信息。源自于数学问题本身及问题解决者的内部经验。
    ③运算信息。指允许对条件所采取的行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程序中的控制成分是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从而将数据和对数据的运算组合成程序。这个框架都可以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来描述,三种结构不包括( )。

    A.多分支结构

    B.顺序结构

    C.重复结构

    D.选择结构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请用实例说明数学问题解决的一般心理模式。


    正确答案: ①理解问题——这个阶段就是在头脑中构造问题的表征。
    ②设计方案——这个阶段就是一个背景命题的检索阶段。
    ③执行方案——当初步确认了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案后关键的就在于方案的执行。
    ④评价结果——这是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

  • 第15题:

    请用实例说明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①经验是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如:通过玩各种玩具或积木,逐渐感觉到它们在几何方面的特点。
    ②操作是儿童构建空间表象的主要形式。如: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认识,是通过“数面积纸”的方式,利用比较而获得的。

  • 第16题:

    请实例说明三种不同的主要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


    正确答案: ①试误法。指逐个尝试每一种的可能性,如发现某一尝试是错误的就改为另一种尝试,直到获得问题的解决。
    ②逆推法。指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问题目标出发,向着问题情境的初始状态作反向的推导。
    ③逼近法。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在问题情境的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提出一些子目标,利用不断地获得子目标的实现来逼近问题目标。

  • 第17题:

    请用实例尝试分析儿童的儿童空间想象力发展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低年段的儿童,对空间图形的想像还需要依附一定的直观物体的支持,如:儿童初学几何时,受大量“三维”物体积累的影响,在对“二维”图形的思考时,会依附相应的直观物体。中年段的儿童,已开始有可能根据对象的性质特征,构造反映这个对象性质特征的模型,并以模型来思考。如:在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性质特征时,已不再去对应直观物体,而只关注图形本身的性质特征。高年段的儿童,对图形的认识已开始更多依赖模型的构建了。如:学习“长方体”、“圆柱体”等的性质特征时,观察对象主要是一些实物模型而并非直观物体。

  • 第18题:

    能够应用解析方法、运筹学方法等求解最优解的决策问题是()

    • A、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 B、半结构化决策问题
    • C、结构化问题
    • D、以上三种决策问题均可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在进行大型网络规划的时候,如何进行LAC区的划分?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请用一实例进行问题说明,请给出计算模型(从信令占用分析以及用户模型考虑,可设定一些假设条件,如网络规模,用户通话模型等)


    正确答案: GSM中,寻呼是按照LAC区进行的,因此LAC区域的划分取决于寻呼量的大小,寻呼量又与寻呼信道的多少相关,因此LAC的划分与寻呼信道的配置、寻呼方式、寻呼占整个话务的比重相关联。举例如下:
    一般情况下:同一LAC区的所有小区的CCCH的配置方式一致。假定CCCH_CONF=0,即采用与BCCH捆绑的方式,AGCH=2,由协议可知NPCH=NCCCH-NAGCH=9-2=7。假定33%的PCH使用效率,即每块PCH中有7*33%=2.31个信道,对于寻呼方式GSM允许三种方式:
    ①IMSI,每个PCH可最多携带2个;
    ②IMSI+TMSI,最多3个;
    ③TMSI最多4个;那么寻呼次数为N’=2.31*4*4.25(每秒4.25个PCH块)=39.27次/秒=141372次/小时
    一般情况下,MSN发寻呼2次,则实际寻呼用户N=N’/2=70686次/小时,那么假设用户有30%的话务来自寻呼,每次通话60秒,则能提供的话务量为E=N*360/30%=3900Elang,根据用户模型可推算出LAC区内的用户数,这样就能确定LAC区是否设置合理。

  • 第20题:

    问答题
    请用实例说明数学问题解决的一般心理模式。

    正确答案: ①理解问题——这个阶段就是在头脑中构造问题的表征。
    ②设计方案——这个阶段就是一个背景命题的检索阶段。
    ③执行方案——当初步确认了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案后关键的就在于方案的执行。
    ④评价结果——这是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请用实例说明伙伴成员的选择对联盟的影响。

    正确答案: 联盟的组成是基于利益的考虑,能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取得更多利益,使联盟的成员能获得相应的好处。因此,在联盟成立时,应充分考虑联盟各成员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
    (1)必须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2)双方企业必须具有互补性,即拥有对方企业所缺乏或者重视的能力。
    (3)联盟成员的协同性。
    (4)对等性。
    (5)共赢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班级数学课要学新课,内容是“对数的概念”,请用事例导入法为本节课设计一个新课导入。

    正确答案: 铃声刚落,我将面带微笑这样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国政府在1980年提出要使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到20世纪末翻两番,因此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7.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增长率是怎样算出来的吗?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本节课我就来和大家共同讨论这个问题。”(通过这样的事例导入很容易牵动学生思维,在他们不会解又急于解决的心理之间制造一种悬念,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从地质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出发思考如何对我国现存的地质环境环境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理。

    正确答案: (1)地质环境系统的结构分析是认识地质环境系统的手段,探索系统演化规律的线索,解决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结构变化是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内在根据,也是系统功能改变的根本原因。地质环境的地质背景和人工子系统之间有着紧密的时空关联。
    (2)地质环境系统的功能指地质环境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过程的秩序和能力。可以理解为系统结构整体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秩序、功效和能力的描述。系统的功能无好坏之分,只有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够体现。如:地质环境系统的自净功能;地下水系统的供水功能;地震、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
    (3)结构决定功能,功能的发挥受系统内部结构的制约。异构同功,同一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的系统结构去实现。“同一目标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去实现”。同构异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同一结构能发挥多种功能。结构与功能协同演化,系统功能的发挥,既是结构稳定的条件,又是结构变化的前提。
    (4)基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地质环境问题治理的两个基本原则为系统结构的调整(人工直接干预结构)和输入方式的调整(人类自律)。系统结构调整方案的优化—异构同功,切记:不同的结构可以实现同一功能,应寻求设计一些简单、方便、低廉、绿色的结构去代替那些复杂的、代价昂贵的且有后遗症的方案。多功能的统筹管理—同构异功,常常只注意一种功能,却忽略了其他功能的发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