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在学前儿童中,品德性的行为问题出现的频率较高。()”相关问题
  • 第1题:

    结合具体实例,综合分析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儿童的问题行为形成和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因:生物因素:遗传;母孕期不利因素的影响:感染因素、酒精、吸烟、环境污染、孕期的情绪状态;围产期损害;营养饮食状况。心理因素:儿童气质、自控能力、不良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教养观念及教养方式:放任型、专制型和溺爱型的教养方式都不如民主型教养方式。家庭关系和谐度。父母不适当的行为:父母的攻击性行为、情绪化行为、撒谎行为、自私行为;养育环境的变化:父母离异、隔代教养。幼儿园教育因素:教师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教师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威胁、引诱、乱许诺,讥讽等;师幼关系:建立融洽的师幼关系,正面引导鼓励孩子良好的行为;同伴因素:儿童通过观察、模仿、认同和强化等方式,向同伴学习。

  • 第2题:

    在活动目标的行为目标表述中,核心的行为是期望学前儿童能够做到的行为表现,可以描述学前儿童做的结果或产物。()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 第3题:

    学生的偷窃、欺骗等行为属于( )

    A.发育过程中的问题行为
    B.情绪冲动
    C.性格障碍
    D.品德性问题行为

    答案:D
    解析:
    品德性问题行为是指由于错误意识倾向或消极个性特点引起的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不良行为。主要包括不文明行为、不守纪行为、早恋行为、偷窃行为、流氓行为以及反社会行为等。

  • 第4题:

    简述学前儿童常见行为问题的特征。
    (1)持久性的困难。
    (2)不受普通教育方法控制的行为。
    (3)不理会现实。
    (4)客观困难的存在。

  • 第5题:

    所谓学前特殊儿童,是指有较严重问题行为或有发展障碍的学前儿童,以及()的儿童。


    正确答案:某方面超常发展

  • 第6题:

    学前儿童较为常见的问题行为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1)情绪问题,如儿童期恐惧、儿童期焦虑、暴怒发作、屏气发作等。
    (2)行为问题,如攻击性行为、说谎、破坏公物等。
    (3)睡眠问题,如夜惊、梦游症、梦魔、入睡困难等。
    (4)饮食问题,如厌食、不良进食习惯、异食癖等。
    (5)语言问题,如口吃、绒默症、语言发育迟缓等。
    (6)行为习惯问题,知吮吸手指、咬指甲、拔毛发、习惯性阴部摩擦等。

  • 第7题:

    将有较严重问题行为或有发展障碍的学前儿童置于普通班级学习的形式称为()。


    正确答案:融合班

  • 第8题:

    评定儿童问题行为的依据()。

    • A、从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看,判断儿童的行为是否有问题首先取决于儿童的年龄。
    • B、从各种行为障碍出现的频率看,儿童某种频繁出现的行为就是不正常的行为。
    • C、从行为表现的严重程度看,如果儿童的行为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或具有破坏性,则这种行为可能有问题。
    • D、从行为持续的时间看,持续的时间过长也是行为有问题的特征。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多选题
    评定儿童问题行为的依据()。
    A

    从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看,判断儿童的行为是否有问题首先取决于儿童的年龄。

    B

    从各种行为障碍出现的频率看,儿童某种频繁出现的行为就是不正常的行为。

    C

    从行为表现的严重程度看,如果儿童的行为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或具有破坏性,则这种行为可能有问题。

    D

    从行为持续的时间看,持续的时间过长也是行为有问题的特征。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特性的教育领域,它兼具常识性、道德性、(),只有综合的理解,才能恰当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真正内涵。

    正确答案: 生活性与人文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在学前儿童中,品德性的行为问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学前儿童较为常见的问题行为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情绪问题,如儿童期恐惧、儿童期焦虑、暴怒发作、屏气发作等。
    (2)行为问题,如攻击性行为、说谎、破坏公物等。
    (3)睡眠问题,如夜惊、梦游症、梦魔、入睡困难等。
    (4)饮食问题,如厌食、不良进食习惯、异食癖等。
    (5)语言问题,如口吃、绒默症、语言发育迟缓等。
    (6)行为习惯问题,知吮吸手指、咬指甲、拔毛发、习惯性阴部摩擦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学前儿童多动症、学习困难、言语障碍等问题行为属于()。

    A、发育过程 中的问题行为

    B、心理性问题行为

    C、心理发育障碍性问题行为

    D、品德性问题行为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幼儿园“STS”教育的方法是:坚持立足于学前儿童的科学探索,立足于学前儿童的动手操作,立足于学前儿童的直接生活经验,让学前儿童从问题出发,让学前儿童在操作思考中学习,在判断决策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 第15题:

    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对话法的基本形式有:儿童与艺术品的对话、儿童与自然对话、人际对话以及()。
    自我对话

  • 第16题:

    学前儿童常见的性行为问题有()、()。


    正确答案:性别认同障碍、习惯性阴部摩擦

  • 第17题:

    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方法中,不加控制的自然状态下对学前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属于访谈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简述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矫正运用的原则。


    正确答案:(1)防止滥用、误用;(2)注意不要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3)应遵循道德准则。

  • 第19题:

    幼儿园“STS”教育的方法是:坚持立足于学前儿童的科学探索,立足于学前儿童的动手操作,立足于学前儿童的直接生活经验,让学前儿童从问题出发,让学前儿童在操作思考中学习,在判断决策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简述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表现。


    正确答案: 一般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行为不足:是指人们所期望的行为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
    (2)行为过度:是指某一类行为发生太多。
    (3)行为不适当:是指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景中产生,但在适宜的条件下却不发生。
    如果从产生的原因来看又表现为:
    (1)由矛盾心理引起的神经性行为。
    (2)情绪方面的问题行为。
    (3)性格方面的问题行为。
    (4)学习方面的问题行为。
    (5)活动过度的问题行为。
    (6)习惯性方面的问题行为。
    (7)其他不良行为。

  • 第21题:

    填空题
    所谓学前特殊儿童,是指有较严重问题行为或有发展障碍的学前儿童,以及()的儿童。

    正确答案: 某方面超常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学前儿童常见的性行为问题有()、习惯性阴部摩擦。

    正确答案: 性别认同障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常见行为问题的特征。

    正确答案: (1)持久性的困难。
    (2)不受普通教育方法控制的行为。
    (3)不理会现实。
    (4)客观困难的存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