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在树高曲线上,与()相对应的树高值,称作林分条件平均高。”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用材林小班面积20公顷,林分年龄2年,株数保存率为88%,平均树高为2.1米,拟采用重置成本法评估,经对该地区相同林分调査,按评估基准日价格标准计算的第一年生产成本为5000元/公顷,第二年为2000元/公顷,投资收益率为10%;当地适林成活率要求为80%,参照林分平均树高为2米,该林分评估值为( )。

    A.190575元
    B.181500元
    C.173250元
    D.165000元

    答案:C
    解析:
    当拟评估林分株树≥造林标准株树或参照林分株树时,株树调整系数K1=1,
      林分平均树高调整系数K2
      =拟评估林分平均树高/参照林分平均数高
      =2.1/2
      =1.05。
      林分质量调整系数K=1×1.05=1.05
      该林分评估值
      =20×1.05×[5000×(1+10%)2+2000×(1+10%)]
      =173250(元)

  • 第2题:

    角规测定()原理是整个角规测树理论体系的基础

    • A、林分每公顷断面积
    • B、林分每亩断面积
    • C、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
    • D、林分每亩胸高断面积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树高曲线是指()与树高的相关曲线。


    正确答案:胸径

  • 第4题:

    地位指数是根据林分平均高与优势木平均高而决定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树高曲线是指胸径与树高的相关曲线。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一林分平均高20m,某优树高30m。已知单株遗传力为0.2.如果子代是全同胞,则平均高为()m。


    正确答案:22

  • 第7题:

    优良木在同龄中树高通常大于林分平均值的多少以上。()

    • A、5%
    • B、10%
    • C、15%
    • D、20%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在林分优势树高生长曲线簇中,有一条代表在中等立地条件下,()随()变化的平均高生长曲线,这条曲线称作导向曲线。


    正确答案:林分优势树高;林分年龄

  • 第9题:

    选平均标准木时,标准木的胸径和树高与林分的平均胸径和树高相差不超过()。

    • A、1%
    • B、5%
    • C、3%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选平均标准木时,标准木的胸径和树高与林分的平均胸径和树高相差不超过()。
    A

    1%

    B

    5%

    C

    3%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一林分平均高20m,某优树高30m。已知单株遗传力为0.2.如果子代是全同胞,则平均高为()m。

    正确答案: 2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一毛白杨林分,林分平均高15m,某一优树20m,高生长单株遗传力为0.4,求优树基因型值。

    正确答案: 因为这株优树能提供后代的基因只占后代基因的一半,另一半是后代从其父本得来的。故优树的实生后代预期可比一般林木多生长(20-15)/2×0.4=1(m)
    即,优树实生后代预期绝对值15+1=16(m)
    于是,这株优树的基因型值的绝对值G=15+2×1.0=17(m),环境差值E=P-G=20-17=3(m)
    优树的基因型值为17m,环境差值为3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评估专业人员阿尔法正在用重置成本法评估一片松木林,他的观点正确的有( )。

    A.必须确定合理的投资收益率
    B.重置成本法最适用幼龄林林木资产的评估
    C.该松木林林龄为5年,成新率应该是99%左右。
    D.由于该松木林在幼龄林中后期,如果株树保存率小于40%,但林木分布均匀,株树调整系数不等于零
    E.树高调整系数=拟评估林分平均数高/参照林分平均树高

    答案:A,B,D,E
    解析:
    运用重置成本法评估林木资产不需要考虑成新率问题。林木的经营过程中,投资形成资本的累积,生长过程中没有收益或有很少收益,不存在实体性损耗,资产的价值一直增加,要到主伐时才一次性将林木采伐和出售,资本全部收回。考前黑钻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因此,在林木的重置成本法中一般不存在资产的折旧问题,也就不存在成新率。

  • 第14题:

    如何绘制林分树高曲线?


    正确答案: 在标准地内按径阶实测树木的胸径和树高,株数一般少于20-25株,中央径阶多些,两径阶可少些,用算术平均方法分别算出每径阶的平均直径和平均高,在方格坐标纸上以横坐标表示直径,纵坐标表示树高,绘出散点图,并标记各点代表株数,修匀后即为树高曲线。
    修匀的原则:
    (1)曲线要圆滑,一气呵成。
    (2)各点到曲线距离的代数和最小。
    (3)曲线应尽量通过或接近株数最多的点。

  • 第15题:

    树干材积与以胸高断面积为底面积、以树高加3米为高的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作()。

    • A、 平均实验形数
    • B、 绝对形数
    • C、 正形数
    • D、 胸高形数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一块林分第一次调查时平均年龄为20年,平均高12.0m,平均直径为14cm,第二次调查时平均年龄为30年,平均高15.5m,平均直径20cm,计算该林分树高、直径的净增量是多少?


    正确答案: △H=H30-H20=15.5-12.0=3.5m
    △D=D30-D20=20-14=6.0m

  • 第17题:

    一毛白杨林分,林分平均高15m,某一优树20m,高生长单株遗传力为0.4,求优树基因型值。


    正确答案: 因为这株优树能提供后代的基因只占后代基因的一半,另一半是后代从其父本得来的。故优树的实生后代预期可比一般林木多生长(20-15)/2×0.4=1(m)
    即,优树实生后代预期绝对值15+1=16(m)
    于是,这株优树的基因型值的绝对值G=15+2×1.0=17(m),环境差值E=P-G=20-17=3(m)
    优树的基因型值为17m,环境差值为3m。

  • 第18题:

    下列关于林分质量调整系数K说法正确的有()。

    • A、不管什么样的森林资源,林分质量调整的内容是一样的
    • B、幼龄林调整株数和平均树高
    • C、确定株数调整系数需要计算株数保存率
    • D、中龄以上需要调整平均胸径和蓄积调整
    • E、树高、胸径和蓄积调整系数的计算原理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B,C,D,E

  • 第19题:

    简述树高与树径的关系。


    正确答案: 树高与树径相对值“1”、“1”对应,即从理论上讲,平均直径的树木,它的高同时也是树木高度的平均高。⑪树高随树径的增加而增大。⑫在每个树径范围内,林木株数按树高的分布也近似于正态。⑬树高具有一定的变化幅度,树高变动系数的大小与树种和年龄有关,一般随年龄的增大其树高变动系数减小。

  • 第20题:

    标准木要符合的条件有平均直径以及()

    • A、平均密度
    • B、平均树龄
    • C、干形中等
    • D、平均树高

    正确答案:C,D

  • 第21题:

    林分各测树因子调查,包括()等因子调查

    • A、林分的直径
    • B、树高
    • C、年龄
    • D、面积

    正确答案:A,B,C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林分质量调整系数K说法正确的有()。
    A

    不管什么样的森林资源,林分质量调整的内容是一样的

    B

    幼龄林调整株数和平均树高

    C

    确定株数调整系数需要计算株数保存率

    D

    中龄以上需要调整平均胸径和蓄积调整

    E

    树高、胸径和蓄积调整系数的计算原理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林分质量调整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幼龄林调整株数和平均树高,中龄以上需要调整平均胸径和蓄积调整。

  • 第23题:

    多选题
    林分各测树因子调查,包括()等因子调查
    A

    林分的直径

    B

    树高

    C

    年龄

    D

    面积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