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土栽培技术中营养液管理的具体措施。”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农作物栽培技术上所说的农业八字方针是是“土、肥、水、种、密、保、管、工”。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苗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苗期管理:玉米苗期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的营养生长阶段,决定了玉米的叶片和节数。到拔节期,基本上形成了强大的根系,叶片又是地上部分生长的中心。因此,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的“四苗”要求。一要破土引苗。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在早春时期遇雨,覆土容易形成一个板结的蘑菇帽,易导致幼苗难以出土,使出苗参差不齐,所以在播后出苗时要破土引苗。二要查苗补苗。在苗期要随时到田间查看,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移栽,在缺苗处补苗后,浇少量水,然后用细湿土封住孔眼。三要间苗、定苗。应坚持“三叶间、五叶定”的原则,即出苗后2~3片叶时,开始间苗,除去病弱杂苗;幼苗达到4~5片叶时,即可定苗,每穴留苗1株,保留生长整齐一致的壮苗。四是打杈。全膜玉米生长旺盛,常常产生大量分蘖,这些分蘖不能形成果穗,只能消耗养分。因此,定苗后至拔节期间,要勤查勤看,及时将分蘖彻底从基部割除。
    2、中期管理:玉米拔节后,茎节间迅速伸长、叶片增大,根系继续扩展,雌穗和雄穗分化形成,由营养生长转向营养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因此,管理的重点是促进叶面积增大,促进茎秆粗壮墩实。此期要注意防治玉米顶腐病、瘤黑粉病、玉米螟等。当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即展开叶片达到10~12片时,追施壮秆攻穗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5~20kg。追肥方法是用玉米点播器或追肥枪从两株距间打孔,深施或将肥料溶解在150~200kg水中,制成液态肥,每孔内浇灌50ml左右。
    3、后期管理:玉米后期以生殖生长为中心,是决定穗粒数和粒重的时期。管理的重点是防早衰、增粒重、防病虫。保护叶片,提高光合强度,延长光合时间,促进粒多、粒重。肥力高的地块一般不追肥以防贪青。若发现植株发黄等缺肥症状时,应及时追施增粒肥,一般以每亩追施尿素5kg为宜。

  • 第3题:

    简述营养液的管理措施。


    正确答案: 营养液的管理:
    由于植物对养分的要求因种类和生长发育的阶段而异,所以配方也要相应地改变,例如叶菜类需要较多的氮素(N),N可以促进叶片的生长;番茄、黄瓜要开花结果,比叶菜类需要较多的P,K,Ca,需要的N则比叶菜类少些。生长发育时期不同,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也不一样。对苗期的番茄培养液里的N,P,K等元素可以少些;长大以后,就要增加其供应量。夏季日照长,光强、温度都高,番茄需要的N比秋季、初冬时多。在秋季、初冬生长的番茄要求较多的K,以改善其果实的质量。培养同一种植物,在它的一生中也要不断地修改培养液的配方。
    1、营养液浓度的管理:不同作物种类、不同生育期、不同栽培季节的营养液浓度可以不同,应根据情况具体调整。对于循环供液的栽培系统,营养液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作物对营养的吸收和水分蒸发,营养液浓度必然发生改变,必须定期检查校正。
    2、营养液PH的管理:大多数作物的根系在PH值5.5~6.5生长最好。在作物生长发育中,PH变化大,将会影响对养分的吸收和矿质盐的溶解。因此,要经常检查,并根据作物需求,通过加酸或加碱的办法,调节最适pH值。
    3、营养液温度的管理:尽量维持营养液和基质的温度在根系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4、供液方法与供液次数:
    (1)基质栽培常采用间歇供液方式,每天供液1~3次,每次5~10min(视季节、天气、生育期等具体情况决定);
    (2)水培可采用间歇供液或连续供液方式,前者一般每隔2h一次,每次15~30min;后者一般是白天连续供液,夜晚停止。
    5、营养液的补充与更新:主要是指循环供液方式中,一般每隔一周,就需进行营养液的补充和调整;2个月左右就需进行营养液的全量或半量更新。
    营养液补充与更新应遵循的原则是:既能使作物根系得到足够的水分、营养,又能协调水分、营养和氧气之间的关系,达到经济用肥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6、营养液的消毒:常用90℃的高温消毒和紫外线照射消毒。
    或者:(1)营养液配方的管理;
    (2)营养液浓度的管理;
    (3)营养液酸碱度的管理;
    (4)营养液温度的管理;
    (5)供液方法与供液次数的管理;
    (6)溶存氧的管理;
    (7)营养液的补充与更新。

  • 第4题:

    银发〔2016〕261号文件中要求加强银行卡业务管理,都有哪些具体措施?


    正确答案: (一)严格审核特约商户资质,规范受理终端管理。
    (二)建立健全特约商户信息管理系统和黑名单管理机制。

  • 第5题:

    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苗期管理:地膜小麦采用穴播,如有穴苗错位膜下压苗,应及时放苗封口。覆膜后有杂草长出地膜,需人工除草。
    2、中后期管理:以叶面追肥,病虫害防治为主。用磷酸二氢钾、多元微肥及尿素等进行叶面追肥,补充营养,增强抗旱能力,促进灌浆,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同时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3、病虫害防治:小麦病虫害种类繁多,条锈病、白粉病、红黄矮病、全蚀病、麦蚜、麦红蜘蛛、地下害虫及中华鼢鼠常年发生,危害面广,要及时防治。
    (1)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每亩可用20%粉锈宁乳油60~80ml兑水50kg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天防治一次,共喷2~3次,即可有效控制白粉病,亦可起到预防小麦条锈病的作用。
    (2)麦蚜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10%吡虫啉1000倍液、3%蚜克星1500倍液兑水喷雾。
    (3)麦红蜘蛛可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螨克净2000倍液喷雾。
    (4)中华鼢鼠可用鼢鼠灵诱杀或弓箭射杀。
    4、适时收获:当小麦进入蜡熟期,籽粒变硬,及时收获。

  • 第6题:

    简述香梨优质丰产标准化管理栽培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采用优质高产品种;幼树采用矮化密植栽培;强化夏季修剪技术,采取环状倒贴皮、撑拉坠吊枝等方法;疏花疏果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根外追施铁肥技术;采用先进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技术。

  • 第7题:

    水稻培育栽培技术是指秧苗育成后用手或抛秧机进行抛栽的一整套水稻栽培技术。主要有哪三种方式()?

    • A、塑盘抛秧栽培技术
    • B、旱育抛秧栽培技术
    • C、抛寄栽培技术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供氧充足与否是无土栽培技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要求营养液中溶存氧适宜浓度应不小于()。

    • A、1~1.5mg/L
    • B、1.5~2mg/L
    • C、2~3mg/L
    • D、4~5mg/L

    正确答案:D

  • 第9题:

    指出在管理实践中哪些具体措施能更有效地激励员工。


    正确答案:在管理实践中,激励可分为内、外激励两方面。外部激励,是管理者从外部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引导,引向企业的组织目标。外部激励手段主要有建立有效的奖酬系统、明确目标任务。内部激励是自身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激励力量。内在激励的手段一般有多样化的工作设计、明确经济责任制、提供员工成长与锻炼的机会、民主管理制度、精神激励等。以上这些手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但最重要的是要区分员工的不同需求,灵活运用,才能达到有效的激励。

  • 第10题:

    问答题
    如何通过栽培技术管理措施防止品种退化提高种性?

    正确答案: ①严防机械混杂
    ②防止生物学混杂
    ③加强人工选择,施行科学留种
    ④改变生育条件和栽培条件以提高种性
    ⑤建立完善的良种繁育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栽培技术防治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圃地选择:质地疏松,排水良好,避免在病原物数量大的蔬菜地里育苗。
    2.合理轮作:根据病原物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轮作作物和年限。
    3.精选繁殖材料,避免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带病或带菌。
    4.适地适树,合理配置森林植物。
    5.精细管理
    (1)搞好场圃卫生,彻底清除病死株和病株残体,及时除草,减少侵染源数量。
    (2)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看苗施肥,适度浇水以及注意浇水的方式。
    (3)合理修剪和间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供氧充足与否是无土栽培技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要求营养液中溶存氧适宜浓度应不小于()。
    A

    1~1.5mg/L

    B

    1.5~2mg/L

    C

    2~3mg/L

    D

    4~5mg/L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光照会使营养液中的Fe沉淀,故营养液要全部避光。( )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栽培技术防治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圃地选择:质地疏松,排水良好,避免在病原物数量大的蔬菜地里育苗。
    2.合理轮作:根据病原物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轮作作物和年限。
    3.精选繁殖材料,避免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带病或带菌。
    4.适地适树,合理配置森林植物。
    5.精细管理
    (1)搞好场圃卫生,彻底清除病死株和病株残体,及时除草,减少侵染源数量。
    (2)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看苗施肥,适度浇水以及注意浇水的方式。
    (3)合理修剪和间伐

  • 第15题:

    营养液的配置与管理是无土栽培技术核心。()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覆后管理有哪些?


    正确答案: 田间覆膜完成后,切实抓好防护管理工作,严禁牲畜入地践踏、防止大风揭膜。要经常沿垄沟逐行检查,一旦发现破损,及时用细土盖严。覆盖地膜一周左右后,地膜与地面贴紧时,在垄沟内每隔50cm处打一直径3mm的渗水孔以便降水入渗。

  • 第17题:

    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铺膜覆土、播种的相关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铺膜覆土铺膜依据土壤墒情而定,当耕作层含水量在130g/kg~150g/kg之间,墒情好时边铺膜边播种;耕作层含水量低于130g/kg时,墒情差则要等雨抢墒播种;如果土壤湿度过大,进行翻耕晾晒1~2天,然后耙松平整土壤再铺膜,避免播种时播种孔(鸭嘴)被堵塞。铺膜时,膜面要平整,地膜紧贴地面,同时在膜上覆一层薄土,覆土厚度可视当地气象条件而定。如果播期干旱无雨覆土可厚些,覆土厚度一般以0.5~1㎝左右为宜,覆土过薄,压膜不实,容易造成穴孔错位,大风揭膜,地膜老化;覆土过厚,播穴遇雨易板结,不易清除残膜。铺膜后要防止人畜践踏,以延长地膜使用寿命,提高保墒效果。
    2、播期:播期应比当地露地小麦播期推迟5~10天,一般冬小麦地膜播期为9月20日~10月5日。
    3、播种方法:播种时选用单行穴播机进行同膜同向播种,可减少种植穴和地膜孔错位。即在相邻的两幅膜上第一次去时在前一幅膜上播种,来时在第二幅膜上播种,第二次去时又在前一幅膜上播种,来时又在第二幅膜上种。播种时应随时检查播种孔,播种机严禁倒推,防止播种孔堵塞,造成缺苗断垄,行走速度要均匀适中,以保证穴距均匀,防止地膜损坏。
    4、播种深度和密度:播种深度一般为3~5㎝,行距16㎝,穴距12㎝,每穴播种8~12粒,亩穴数在3.0~3.5万穴左右,亩播种量10~12.5kg。

  • 第18题:

    糜子高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糜子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查苗补种;幼苗长到一叶一心时及时进行镇压蹲苗,2~3叶间苗,4~5叶定苗。糜子幼芽顶土能力弱,在出苗前遇雨容易造成板结,应及时采用耙耱等措施疏松表土,保证出苗整齐。

  • 第19题:

    热带兰主要有附生的习性,下列()等材料宜作为其栽培土壤(介质)。

    • A、砖粒、木炭、蕨根、树皮、椰壳
    • B、山泥、草木灰、沙粒、培育土
    • C、水、营养液、无土介质、泥炭
    • D、园土、腐叶土、厩肥、营养液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营养液的管理主要指


    正确答案: 浓度、酸碱度(PH)、溶存氧、液温等方面的合理调节管理。

  • 第21题:

    问答题
    土栽培技术中营养液管理的具体措施。

    正确答案: 1)营养液增氧技术
    2)EC值的调整
    3)液温的控制
    4)水分和养分的补充
    5)pH值的调节
    6)营养液的更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基坑开挖时流砂现象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流砂的具体措施。流砂发生的原因:当土中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

    正确答案: 土的有效重度时,则土粒间的压力全被抵消。此时土粒失去自重处于悬浮状态,能随着渗流的水一起流动,带入基坑,便发生流砂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营养液的配置与管理是无土栽培技术核心。()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