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题目

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相似考题
更多“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相关问题
  • 第1题:

    什么是文学批评?在文学活动中,文学批评具有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文学批评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一定的文学理论和相关的人文科学理论为指导,对文学文本以及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一种认识性的接受活动。文学批评既是一种高层次的接受活动,又是一种具有独立地位的文学研究活动。
    第一,对于读者的阅读和鉴赏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第二,批评对文学创作具有调节作用。
    第三,批评活动能够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

  • 第2题:

    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一般的文学作品活动的设计思路如下:
    (1)学习文学作品
    (2)理解体验作品
    (3)迁移作品经验
    (4)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 第3题:

    文学消费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文学消费活动使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产品的价值与目的得以最终达成。
    (2)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
    (3)文学消费者参与生产着文学产品。

  • 第4题:

    试说明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它本身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与人类的其他活动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的,并且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人类的生活活动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并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
    (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在世界中,只有人才能以具有诗意情感的文学艺术方式去感受食物,而这正表现了人的生活活动的特征。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
    (2)生活活动导致了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动物的感觉只能是出于所属的种的尺度去建造,因此它是遗传机能赋予的感性的感觉,人的感觉除此之外还与后天的学习、思考、锻炼相关,在具有感性形式的同时又沉淀着理性的内容,是积极主动、富于创造性的。
    (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在生产过程中,人以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与自然,使自然脱离了不适宜人生活的原始的粗糙状态,而且在这种被改造过的自然中展现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力量,成为人化的自然;而自然又提供了一个场所,使人得到锻炼,进一步充实了自身的本质力量。人的生活活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由于人的主体能动的参与,即使对象被改变得符合人的要求,又使对象呈现出人的本质力量。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远离物质与经济基础的重要地位,并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 第5题:

    文学活动有什么要素?关系如何?析之。


    正确答案: 根据美国当代文论家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互相依存的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其中,世界指的是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存环境,是他们能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基础;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创作文学规范并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而作品,作为显示客观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者的创造对象和读者的阅读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作品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也是读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既是从作品中了解作者的思想,了解作品中描写的人情世态的活动,同时也是读者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运用想象、联想而使作品内涵在头脑中具体化的活动,是文本含义的具体化和再创造过程。因此,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文学作为一种话语活动,这四个基本要素不是彼此孤立或静止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围绕着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存环境,是他们能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基础;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创作文学规范并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至于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而作品,作为显示客观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者的创造对象和读者的阅读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作品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也是读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

  • 第6题:

    什么是文学接受活动中的还原与异变?


    正确答案:一部文学作品完成之后,作家的精神创造和情感体验便凝固在本文中。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就是在特定语词序列的串引下还原原作家心自中时形象、体验和思想见解的过程。但实际上,阅读过程中的彻底还原是不可能的。由读者阅读产生的“第二本文“中,虽然或多或少包含着还原的客体内容,但由于充满着读者的个性创造,因此,“第二文本”必然会产生异变。包括形象的异变、情感的异变和思想观念的异变。

  • 第7题:

    问答题
    怎样认识文学活动中的雅与俗问题?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要有一个发现过程,这是一个雅与俗双向运动的发展过程。
    1、文学是为人服务的,为人的精神需要服务的,从作品到读者,都存在着雅与俗的问题;
    2、就作品而言,雅俗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就读者而言,有一个从俗到雅的审美能力的进步与提高的过程;
    3、文学的创作,需要的是既高雅又通俗,即雅俗共赏,既不只是阳春白雪,脱离大众,又不俗不可耐,迎合大众的低级口味,从而更好的发挥文艺的为社会为大众服务的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关于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对象,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目的

    B

    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产物

    C

    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客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目的

    D

    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目的,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产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与一般文学现象相比,从文学流派中可以更直接地看到文学活动与时代发展的关联,看到文学活动与各种思想文化运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以至很难把历史上的某些文学思潮视为单纯的文学现象。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人类的文学活动,从总体上说是三大活动,即();文学的传播活动;文学的接受活动。

    正确答案: 文学的创造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文学批评?在文学活动中,文学批评具有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文学批评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一定的文学理论和相关的人文科学理论为指导,对文学文本以及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一种认识性的接受活动。文学批评既是一种高层次的接受活动,又是一种具有独立地位的文学研究活动。
    第一,对于读者的阅读和鉴赏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第二,批评对文学创作具有调节作用。
    第三,批评活动能够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论述文学接受活动中的“理解与误解”的关系

    正确答案: 理解是指读者的“前理解”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相对应。这种理解也可以称为“正解”。误解即读者的“前理解”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相悖。在具体阅读现象中,误解又可以分为“正误”与“反误”。正误是指读者的理解虽然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者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实际,令人信服。反误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的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等。
    理解和误解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读者完全理解了作品也就意味着读者的期待视野和作品之间是完全顺应的。这样虽然方便了读者的理解,但是却缺乏新意,从而容易让读者丧失兴趣,也难以产生真正的艺术魅力。但是如果读者对作品的意图一点都不能理解,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反误,那么就意味着读者的期待视野和作品之间是完全受挫。即作品的内容超出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阻断了读者的介入。这类作品即使有价值,但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而如果理解与误解之间相辅相成,即读者的期待视野和作品之间即有顺向相应,又有逆向相挫,那么文本在不断唤起读者期待视野中的积累:的同时,也能打破读者的期待惯性,从而更好的调动读者的想象力。而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也往往是通过这样的模式实现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怎样认识文学活动中的雅与俗问题?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要有一个发现过程,这是一个雅与俗双向运动的发展过程。
    1、文学是为人服务的,为人的精神需要服务的,从作品到读者,都存在着雅与俗的问题;
    2、就作品而言,雅俗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就读者而言,有一个从俗到雅的审美能力的进步与提高的过程;
    3、文学的创作,需要的是既高雅又通俗,即雅俗共赏,既不只是阳春白雪,脱离大众,又不俗不可耐,迎合大众的低级口味,从而更好的发挥文艺的为社会为大众服务的功能。

  • 第14题:

    幼儿园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分别蕴涵在()等几种形式的活动之中。

    • A、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和文学活动
    • B、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活动和早期阅读活动
    • C、听说游戏、文学活动和早期阅读活动
    • D、听说游戏、文学活动和亲子活动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文学的审美活动有何特点?怎样理解?


    正确答案: 1、审美活动是到处都存在的;
    2、人们的衣食住行中都存在审美,人的活动中无处不存在审美,而各种艺术活动中的审美,是审美活动中的高级形态。

  • 第16题:

    举例分析文学创作活动中创作主体与生活对象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文学创造活动中创作主体有着相应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表现为受动性和能动性。首先,受动性是指作家要受到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作家不可能任意地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作家的生活、经验、情感、见解、心理结构和审美智能结构,归根到底都是由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决定的,不可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鲁迅选择阿Q这样的人物,与当时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国民心灵普遍麻木的社会生活情景密切相关。再如文化大革命后“伤痕文学”的出现,也与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悲剧”的时代背景有关。由此可见,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的文化传统中,他选择何种生活为创造的具体客体,都必然受到社会生活这个“一般客体”的规定的制约,创作主体的一切创造性活动,包括虚构、想象、情感投射,观念移注等,都不可能离开具体客体进行纯粹任意的胡编乱造和情感发泄。因此作家必须深入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材料,以供在创作中能够惟妙惟肖、真实生动。假如高尔基青少年时期没有在伏尔加河流浪,没有在船上当过厨子,没有在码头当过搬运工,没有当过面包师,是不可能写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作品的。不仅创作类似《童年》等这样叙事性的作品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创作以抒发情感为主的作品同样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因为情感、思想只能来自生活积累,没有亲身体验,就很难作出准确真实的评价,也就很难引起读者共鸣。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寥寥几句却引千古感慨,这与他个人的经历、抱负是分不开的。
    其次,能动性是指作家的创作以及审美智能结构和心理结构虽然受制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家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作家的能动选择接受的。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作家都有自己的主体意识,可以主动地去选择、接受生活对象,任何生活对象,也只有在进入作家主体意识后才有文学意义,例如中国古代诗人同是写月亮,就有成百上千的意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综上所述,在文学创造活动中,作家既要受到一定生活对象的限制,又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情感体验和感性直观在作品中创造出全新的形象。

  • 第17题:

    与一般文学现象相比,从文学流派中可以更直接地看到文学活动与时代发展的关联,看到文学活动与各种思想文化运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以至很难把历史上的某些文学思潮视为单纯的文学现象。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文学活动是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上展开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说明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它本身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与人类的其他活动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的,并且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人类的生活活动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并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
    (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在世界中,只有人才能以具有诗意情感的文学艺术方式去感受食物,而这正表现了人的生活活动的特征。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
    (2)生活活动导致了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动物的感觉只能是出于所属的种的尺度去建造,因此它是遗传机能赋予的感性的感觉,人的感觉除此之外还与后天的学习、思考、锻炼相关,在具有感性形式的同时又沉淀着理性的内容,是积极主动、富于创造性的。
    (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在生产过程中,人以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与自然,使自然脱离了不适宜人生活的原始的粗糙状态,而且在这种被改造过的自然中展现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力量,成为人化的自然;而自然又提供了一个场所,使人得到锻炼,进一步充实了自身的本质力量。人的生活活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由于人的主体能动的参与,即使对象被改变得符合人的要求,又使对象呈现出人的本质力量。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远离物质与经济基础的重要地位,并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什么是文学接受活动中的还原与异变?

    正确答案: 一部文学作品完成之后,作家的精神创造和情感体验便凝固在本文中。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就是在特定语词序列的串引下还原原作家心自中时形象、体验和思想见解的过程。但实际上,阅读过程中的彻底还原是不可能的。由读者阅读产生的“第二本文“中,虽然或多或少包含着还原的客体内容,但由于充满着读者的个性创造,因此,“第二文本”必然会产生异变。包括形象的异变、情感的异变和思想观念的异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举例分析文学创作活动中创作主体与生活对象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文学创造活动中创作主体有着相应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表现为受动性和能动性。首先,受动性是指作家要受到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作家不可能任意地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作家的生活、经验、情感、见解、心理结构和审美智能结构,归根到底都是由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决定的,不可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鲁迅选择阿Q这样的人物,与当时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国民心灵普遍麻木的社会生活情景密切相关。再如文化大革命后“伤痕文学”的出现,也与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悲剧”的时代背景有关。由此可见,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的文化传统中,他选择何种生活为创造的具体客体,都必然受到社会生活这个“一般客体”的规定的制约,创作主体的一切创造性活动,包括虚构、想象、情感投射,观念移注等,都不可能离开具体客体进行纯粹任意的胡编乱造和情感发泄。因此作家必须深入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材料,以供在创作中能够惟妙惟肖、真实生动。假如高尔基青少年时期没有在伏尔加河流浪,没有在船上当过厨子,没有在码头当过搬运工,没有当过面包师,是不可能写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作品的。不仅创作类似《童年》等这样叙事性的作品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创作以抒发情感为主的作品同样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因为情感、思想只能来自生活积累,没有亲身体验,就很难作出准确真实的评价,也就很难引起读者共鸣。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寥寥几句却引千古感慨,这与他个人的经历、抱负是分不开的。
    其次,能动性是指作家的创作以及审美智能结构和心理结构虽然受制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家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作家的能动选择接受的。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作家都有自己的主体意识,可以主动地去选择、接受生活对象,任何生活对象,也只有在进入作家主体意识后才有文学意义,例如中国古代诗人同是写月亮,就有成百上千的意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综上所述,在文学创造活动中,作家既要受到一定生活对象的限制,又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情感体验和感性直观在作品中创造出全新的形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正确答案: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它本身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与人类的其他活动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的,并且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人类的生活活动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并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在世界中,只有人才能以具有诗意情感的文学艺术方式去感知事物,而这正表现了人的生活活动的特征。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
    (2)生活活动导致了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动物的感觉只能是出于所属的种的尺度去建造,因此它是遗传机能赋予的感性的感觉,人的感觉除此之外还与后天的学习、思考、锻炼相关,在具有感性形式的同时又沉淀着理性的内容,是积极主动、富于创造性的。
    (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在生产过程中,人以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与自然,使自然脱离了不适宜人生活的原始的粗糙状态,而且在这种被改造过的自然中展现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力量,成为人化的自然;而自然又提供了一个场所,使人得到锻炼,进一步充实了自身的本质力量。人的生活活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由于人的主体能动的参与,即使对象被改变得符合人的要求,又使对象呈现出人的本质力量。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远离物质与经济基础的重要地位,并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文学活动有什么要素?关系如何?析之。

    正确答案: 根据美国当代文论家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互相依存的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其中,世界指的是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存环境,是他们能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基础;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创作文学规范并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而作品,作为显示客观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者的创造对象和读者的阅读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作品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也是读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既是从作品中了解作者的思想,了解作品中描写的人情世态的活动,同时也是读者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运用想象、联想而使作品内涵在头脑中具体化的活动,是文本含义的具体化和再创造过程。因此,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文学作为一种话语活动,这四个基本要素不是彼此孤立或静止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围绕着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存环境,是他们能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基础;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创作文学规范并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至于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而作品,作为显示客观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者的创造对象和读者的阅读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作品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也是读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