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晶状体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组成。囊为一层具有弹性的均质基底膜,前囊比后囊厚约一倍,前囊和赤道部囊下有一层立方上皮,后囊下缺如。晶状体纤维为赤道部上皮细胞向前后伸展,延长而成。一生中晶状体纤维不断生成,并将旧的纤维挤向中心,逐渐硬化而形成晶状体核。晶状体核外较新的纤维成为晶状体皮质。晶状体富有弹性,随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浓缩,增大,弹性逐渐减弱。
更多“简述晶状体核的形成及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年龄相关性核性白内障与核硬化有何不同( )

    • A、晶状体颜色加深
    • B、晶状体核透明度降低
    • C、晶状体核的密度增加
    • D、视力下降
    • E、屈光度增加

    正确答案:D

  • 第2题:

    关于晶状体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状体核是晶状体中代谢最活跃的部位
    • B、晶状体核是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形成原因
    • C、晶状体是引起调节的唯一因素
    • D、晶状体核硬化是老视形成的重要原因

    正确答案:D

  • 第3题:

    简述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原因及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特点。


    正确答案: (一)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二)其成因主要有:
    (1)直接原因。不论何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其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过多。用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与既定的商品和劳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2)深层原因,包括:
    ①需求拉上。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包括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
    ②成本推动。即由于提高工资或市场垄断力量提高生产要素价格致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引发通货膨胀。包括工资推动,利润推动;
    ③结构失调。即由于一国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通货膨胀。
    ④供给不足。即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供给相对不足而引起通货膨胀。
    ⑤预期不当。即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当(对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过于悲观)而引起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⑥体制因素。由于体制不完善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以上是通货膨胀的几种主要成因。应该注意的是,对于某一次具体的通货膨胀,其成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原因综合在一起导致的,因此需要综合全面的分析。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是:短期性;非政策性。

  • 第4题:

    简述过闸水流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危害。


    正确答案: 过闸水流的特点:
    闸下易形成波状水跃和折冲水流。
    ⑴波状水跃的形成原因:落差小时Fr偏低,在1.0①消能效果差,出流冲刷能力较强;
    ②出流为急流,单宽流量局部增大,加剧对河床、河岸的冲刷。
    ⑵折冲水流的形成原因:
    水流过闸后先收缩后扩散,如布置或运行操作不当,易出现折冲水流;危害:
    ①左冲右撞淘刷河床和岸坡;
    ②影响枢纽的正常运行。

  • 第5题:

    简述晶状体的正常位置及形态。


    正确答案:晶状体位于瞳孔和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由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连系固定。形如双凸透镜,前面的曲率半径约10mm,后面约6mm,直径约9mm,厚度一般约4mm,随年龄增长而缓慢增加。

  • 第6题:

    简述原核基因与真核基因结构的特点?


    正确答案:原核基因只没有内含子,并且原核生物的功能相关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形成操纵子;真核基因的结构包括调控区和编码区。

  • 第7题:

    简述脑电图与诱发脑电的波形特点及形成原理。


    正确答案:⑴脑电图:近似于正弦波。形成机制:取决于皮质的浅层和深层组织产生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皮质浅层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时,出现向上的负波;出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时出现向下的正波。皮质深层的电位变化对皮质表面电位极性的变化产生相反的效应。
    ⑵诱发脑电:由主反应、次反应和反发放组成。主反应潜伏期稳定,呈现先正后负的双相变化,是皮质大椎体细胞电活动的总和反应。在大脑皮质的投射区有特定的中心。次反应是跟随主反应之后的扩散性续发反应,可见于皮质的广泛区域。后发放则是主反应与次反应之后的一系列正相的周期性电变化。

  • 第8题:

    判断题
    晶状体核是形成调节的唯一因素。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面不是远视眼形成的原因的是()。
    A

    眼轴过短

    B

    晶状体核密度低

    C

    玻璃体内新生血管

    D

    晶状体缺如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平衡致死系(永久杂种)的形成及特点?

    正确答案: ①一对同源染色体所带的两个非等位的隐性致死基因间有由倒位引起的交换抑制因子,使这两个基因始终处于不同的染色体上;②品系内个体相互杂交时,致死基因纯合的个体死亡,而杂合体存活,将致死基因保留下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神灵医学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及特点。

    正确答案: 神灵医学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
    神灵医学模式主要见于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希腊等国家和地区在进入奴隶社会后的早期医学。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开始分化,为专职医生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促使医疗实践和医学研究活动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人们的认识能力也很有限,对许多自然现象不能给予合理的解释,甚至感到畏惧,于是产生了自然神论的倾向。对人体的生命和疾病现象也同样,只能依靠经验和猜测,同时借助于神话传说和巫术,给予超自然的解释;对疾病的治疗则采用祈祷、符咒、驱魔术,再配合有限的药物。由此形成了神灵医学模式。
    神灵医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该医学模式建立在直观经验和猜测的基础上,由于医巫不分,因此是原始、粗糙甚至荒谬的。但是它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及其与疾病作斗争的理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晶状体的正常位置及形态。

    正确答案: 晶状体位于瞳孔和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由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连系固定。形如双凸透镜,前面的曲率半径约10mm,后面约6mm,直径约9mm,厚度一般约4mm,随年龄增长而缓慢增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面不是远视眼形成的原因的是()。

    • A、眼轴过短
    • B、晶状体核密度低
    • C、玻璃体内新生血管
    • D、晶状体缺如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简述太湖石的特点、产地及形成。


    正确答案: 太湖石的特点“皱、漏、瘦、透”。“皱”是指外表多变,“漏”是指内部相通,“瘦”是指精神,“透”是指气韵连贯。
    它产于苏州洞庭山,在太湖里经过多年风浪冲击而形成的石灰岩。

  • 第15题:

    简述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


    正确答案:特点: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
    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小;海洋湿润气流受山岭阻隔,难以深入。

  • 第16题:

    简述原核生物转座子的类型及特点。


    正确答案: ⑴.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IS)长度约700bp~2 000bp,由一个转位酶基因及两侧的反向重复序列(16bp~41bp)组成。反向重复序列的对称结构使IS可以双向插入(正向插入或反向插入)靶位点。并在插入后于两侧形成一定长度(3bp~11bp)的顺向重复序列称靶序列(target sequence)IS的转位频率为10-7/拷贝,即在一个世代的107细菌中有1次插入。
    ⑵.转座子 (transposon,Tn)是一类复杂的转位因子。Tn比IS大,约4500~20000bp,除了携带有关转座的必需基因外,还含有能决定宿主菌遗传性状的基因,主要是抗生素和某些药物的抗性基因,转座子中的转位酶称为转座酶(transposase),其功能是介导转座子从一个位点转座到另一个位点,或从一个复制子转座到另一个复制子,其转座过程与IS相似。
    ⑶.Mu噬菌体  是一类具有转座功能的温和性噬菌体。温和性噬菌体有多种,如大肠杆菌λ噬菌体、大肠杆菌Mu-1、P1和P2噬菌体等。这类噬菌体具有整合能力,可以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去,也称可转座的噬菌体(transposable phage)。当它们感染细菌后,其溶源性整合和裂解周期的复制均以转座方式进行,但转座位点是随机的。

  • 第17题:

    关于晶状体核硬度分级错误的是()

    • A、Ⅲ级核为中等硬度核,晶状体核呈黄色或淡棕黄色
    • B、Ⅳ级核为硬核,晶状体核呈深黄色或淡琥珀色
    • C、Ⅰ级核为软核,裂隙灯下为透明或淡灰白色
    • D、Ⅴ级核为极硬核,晶状体核深棕褐色或黑色
    • E、Ⅱ极核为硬核,晶状体核呈灰白或灰黄色

    正确答案:E

  • 第18题:

    简述原核、病毒及真核生物基因组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1.基因组较小,通常只有一个环形或线形的DNA分子2.基因组大部分序列是用来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之间的间隔序列很短。3.功能相关的基因常串联在一起由共同的调控元件调控。病毒基因组的特点:1.病毒基因组可以由DNA或RNA组成,但每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2.不少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3.有重叠基因。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1.基因组较大2.不存在操纵子结构3.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4.有断裂基因

  • 第19题:

    单选题
    关于晶状体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晶状体核是晶状体中代谢最活跃的部位

    B

    晶状体核是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形成原因

    C

    晶状体是引起调节的唯一因素

    D

    晶状体核硬化是老视形成的重要原因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原核、病毒及真核生物基因组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1.基因组较小,通常只有一个环形或线形的DNA分子2.基因组大部分序列是用来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之间的间隔序列很短。3.功能相关的基因常串联在一起由共同的调控元件调控。病毒基因组的特点:1.病毒基因组可以由DNA或RNA组成,但每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2.不少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3.有重叠基因。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1.基因组较大2.不存在操纵子结构3.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4.有断裂基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原核生物转座子的类型及特点。

    正确答案: ⑴.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IS)长度约700bp~2 000bp,由一个转位酶基因及两侧的反向重复序列(16bp~41bp)组成。反向重复序列的对称结构使IS可以双向插入(正向插入或反向插入)靶位点。并在插入后于两侧形成一定长度(3bp~11bp)的顺向重复序列称靶序列(target sequence)IS的转位频率为10-7/拷贝,即在一个世代的107细菌中有1次插入。
    ⑵.转座子 (transposon,Tn)是一类复杂的转位因子。Tn比IS大,约4500~20000bp,除了携带有关转座的必需基因外,还含有能决定宿主菌遗传性状的基因,主要是抗生素和某些药物的抗性基因,转座子中的转位酶称为转座酶(transposase),其功能是介导转座子从一个位点转座到另一个位点,或从一个复制子转座到另一个复制子,其转座过程与IS相似。
    ⑶.Mu噬菌体  是一类具有转座功能的温和性噬菌体。温和性噬菌体有多种,如大肠杆菌λ噬菌体、大肠杆菌Mu-1、P1和P2噬菌体等。这类噬菌体具有整合能力,可以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去,也称可转座的噬菌体(transposable phage)。当它们感染细菌后,其溶源性整合和裂解周期的复制均以转座方式进行,但转座位点是随机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原因及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特点。

    正确答案: (一)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二)其成因主要有:
    (1)直接原因。不论何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其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过多。用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与既定的商品和劳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2)深层原因,包括:
    ①需求拉上。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包括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
    ②成本推动。即由于提高工资或市场垄断力量提高生产要素价格致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引发通货膨胀。包括工资推动,利润推动;
    ③结构失调。即由于一国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通货膨胀。
    ④供给不足。即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供给相对不足而引起通货膨胀。
    ⑤预期不当。即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当(对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过于悲观)而引起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⑥体制因素。由于体制不完善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以上是通货膨胀的几种主要成因。应该注意的是,对于某一次具体的通货膨胀,其成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原因综合在一起导致的,因此需要综合全面的分析。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是:短期性;非政策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晶状体核的形成及特点。

    正确答案: 晶状体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组成。囊为一层具有弹性的均质基底膜,前囊比后囊厚约一倍,前囊和赤道部囊下有一层立方上皮,后囊下缺如。晶状体纤维为赤道部上皮细胞向前后伸展,延长而成。一生中晶状体纤维不断生成,并将旧的纤维挤向中心,逐渐硬化而形成晶状体核。晶状体核外较新的纤维成为晶状体皮质。晶状体富有弹性,随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浓缩,增大,弹性逐渐减弱。
    解析: 暂无解析